浓重的黑色、亮丽的黄色、火烈的红色——独具特色的彝族漆器曾经是彝族人普遍使用的一种生活器具,也是彝族人民生活、历史、文化的积淀。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这项古老的民间工艺也在慢慢走向衰退。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结果公布,由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院长马锦卫主持申报的“彝族漆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发展研究”获得立项。马锦卫告诉记者,彝族漆文化在中国少数民族漆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传承保护这项文化瑰宝,需要学术界的智慧贡献。
彝族漆艺在实践中形成
相传,彝族的髹漆技艺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专家表示,彝族漆器是彝族人对自然的审美表达,是彝族先民审美意识的承载实体,在各种制作技艺上,显示出了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技能。据介绍,彝族漆器的胎骨质地共有六种:木胎、皮胎、竹胎、角胎、竹木胎、皮木胎,其中木、皮胎为主要胎质。漆器的纹饰方法有四种:漆彩绘、雕刻、堆漆和镶嵌,其中以漆彩绘为主。漆器纹饰可分为四类:动物图纹类、植物图纹类、大自然图纹类、生活用具及其他物品类。
西华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周红明表示,民间手工艺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是在人们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产生的。彝族漆艺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条件密不可分。一方面,彝族先辈的居住环境山峦连绵,广袤的原始森林提供了充足的材料资源;另一方面,彝族人的祖先过着游牧生活,居无定所,重而易碎的陶具不易于携带,皮质与木质的器具就成为他们的选择。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研究员张建世告诉记者,现今彝族漆器的集中生产地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而在历史上,黔西北地区的漆艺文化也非常繁荣,其中以大方县最为有名和具有代表性,但是到了清末民国时期,该地区的漆艺风格发生变化,脱离了彝族漆器的传统。
社会变迁冲击文化传承
经济的发展、社会体制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一些文化遗产逐渐被人们忽视。周红明认为,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变革引发了民众生活习俗的改变,许多手工艺不能随时代的步伐继续前行,正面临举步维艰的境地甚至消亡的危险。
2008年6月,“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从侧面反映了该项技艺传承所面临的困境。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旅游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胡北明认为,社会环境的变迁造成传统文化生存环境的变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就像任何事物的传承需要载体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载体来进行活态传承。在生存压力下,许多彝族漆器手艺人放下手中的工具,选择进城打工,使得技艺传承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
技术进步带来的市场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着传统手工艺的空间。传统工艺的产品大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能满足同样需求的更加方便、价廉的工业产品出现,并大量进入市场的时候,原来的传统手工艺品会受到冲击。张建世表示,彝族漆器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现在很多百姓在生活中仍然在使用,但是所占的比重正在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陶瓷制品、塑料制品的冲击。
加强研究 促进彝族漆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也不例外。怎样保护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周红明表示,像彝族漆艺这种民间手工艺,最好的保护是继承其原生态的面貌和技艺,而最好的发展是开发市场需求,导入现代的生产和经营模式。既要为传统手工艺找到现实的出路,又要防止现代文明对原生态文化的侵害。彝族漆艺这种手工艺的产生源于民众生活的需要,今天要为其谋求发展和存在的空间,理当回到其产生的原点,即让这些民间手工艺在民众的生活中谋求发展。
胡北明认为,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开发,但条件是有足够的保护经费。如果条件达不到,就要寻求其他发展路径。让文化遗产受到一定限度的破坏,但可以传承发展,终归要好于让其消失殆尽。在这种情况下,旅游开发是一条新的生存之路。
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的是对物质本身的保护与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的是活态传承。专家建议,实现彝族漆器传承发展与旅游市场的有效结合,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博物馆展览,集中收集和展示“有形化”和“物质化”的遗产。二是旅游商品开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化”和“物质化”的物品转化为旅游商品进行销售。三是体验式展销,旅游商品开发模式,旅游者获得的仅仅是工艺美术类的作品,而对这项技艺的认识并不深刻,为了满足游客求知和体验的心理需求,应该将制作现场搬到商品销售地,提高旅游者的兴趣和参与性,使得彝族漆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承。
马锦卫表示,目前学术界对于彝族漆器和技艺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对彝族漆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应该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展开,从物质到非物质,从纵向的发展到横向的比较,由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