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漆器制作。喜德轩供图
(凉山新闻网讯)彝族漆器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传统工艺,其悠远的历史,独特的工艺与风格,蕴含着彝族独特的文化观念与审美意识,也是极具开发与转换价值的民族艺术资源。凉山彝族生活在西南一隅的崇山峻岭之间,受外界文化影响较小,其漆作保留了原始的古朴风貌,也承载着独特的传统工艺,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黄宗贤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如果不能传承,真的就会成为遗产了。既然“彝族漆器蕴含着民族独特的文化观念,怎样更好地介入当代人的生活,才是面对时代变化的命题。”
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努力下,一个名为“凉山彝族漆器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项目,从申报的超过1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被列为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今年6月,项目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开发布招生简章,选录到来自四川、云南等地的30位学员,他们从8月11日开始集结,学习彝族漆器的制作,了解彝族文化,并将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传承大凉山的文化。
坐在邛海湖畔術下酒店最高层的平台上与朋友喝茶聊天,黄宗贤极目眺望,远山层叠的森林,与蓝天白云之下的湖水潋滟,令人轻松惬意而心旷神怡。“我对凉山这片土地有特殊的情感。”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到西昌,而每一次,对这里的美好感受都有增无减。作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教授,他既是画家,又是艺术理论及艺术美学博士生导师,四处奔波忙碌,马不停蹄地出席各种学术活动,是他习以为常的工作节奏。这一次让他在西昌待到两天半时间,却是因为凉山彝族漆器。
“我眼中的凉山非常神奇,它具备许多其他景点不具备的。”黄宗贤言谈间,毫不吝啬溢美之辞,“阳光、大山、大水,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文化,才是民族地区最重要的资源。”
学员到昭觉县拉一木乡洛主村访问民间艺人马什吉及其父亲。 依伙什吉 摄
人才培养“颇具”含金量
一个名为“凉山彝族漆器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项目,由于被列为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毫无疑问其“含金量”十足。
国家艺术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央财政拨款、设立的艺术基金,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公开资料显示,国家艺术基金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性基金,自2013年设立以来,已经在艺术的创作生产、宣传推广、征集收藏、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但是它来之不易。“可以说非常难得。”从项目筹备、调查认证、文案材料到申报答辩等多个环节,一直全程参与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赵志红,颇有感触。她详细介绍了“艺术基金”申报成功的背景,“调研从去年即展开,其间作了大量田野考察;而最大的困难还不在这块,要知道项目竞争几乎是白热化的,因为每一个项目都是有备而来,基础材料必须扎实。”
申报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超过1万个,经严格筛选合格的也达到7千多。经过多轮比选,最终立项的仅仅不到1千。所幸,“凉山彝族漆器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胜出。
这显然是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整体实力的优势呈现。
艰难的过程中,赵志红所付出的一份坚韧努力,也与她作为一个凉山人的“家乡情结”分不开。
赵志红的父亲上世纪60年代进凉山,母亲是西昌人。她1987年17岁时从川兴中学毕业离开西昌。本科就读四川师范大学政教专业,硕士读的是四川大学美术学专业,接着读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艺术美学博士课程。漫长而系统的学术知识积淀,赵志红得到的首个回报应该算毕业后得以留校任教。她还于2011-2012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建筑学院做访问学者,现在(即2018-2019年)则是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后。
头顶“海归”荣耀,心系凉山热土。从2017年着手田野调查,赵志红和团队的老师们在凉山州西昌、喜德、昭觉、美姑等市县的彝家山寨走村入户,了解得愈多似乎担忧愈平添几分。“一般来讲,彝族漆器的民间手艺人以老年人居多,随着年龄增长和老人的去世,手艺失传的可能性随着增大,原因是年轻人对这门手艺比较冷漠,愿意去学的寥寥无几。”究其根本,黄宗贤作出归纳:一是彝族漆器市场价值表现乏力,缺乏经济效益直接导致年轻一代对此不感兴趣,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使得民间手艺传承后继无人;二是漆树种植规模不够,生漆包括用于制作漆器的木材等原材料匮乏;三是传统用具与现代生活表现出脱节,没有激活也就没有紧密联系。
对此,有识之士普遍忧虑的是,尽管漆器可以作为一张彝族的文化名片,但这一有历史有特色的名片,却面临“文脉可能被掐断的危机”。而对应的良策,唯有“立足于对凉山彝族漆器创新人才的培养,激活文化的因子,使其葆有生命力”。黄宗贤说,“实现文化扶贫,更是一种精准扶贫。”
彝族漆器。 喜德轩供图
了解彝族文化比技艺更重要
“凉山彝族漆器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主办单位是四川大学,具体承办单位则是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凉山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是该项目的合作单位。今年6月,项目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开发布招生简章,选录到来自四川、云南等地的30位学员,他们从8月11日开始集结,先期在凉山州内的西昌参加培训,并去往美姑、喜德等县考察凉山不同区域的漆器制作;请彝族漆器专家进行现场技艺讲座和技艺传授;学员进行设计初步创作。本阶段课程安排45天时间,要求了解彝族漆器的制作流程,掌握基本工艺,完成传统工艺性作品一件。而这仅仅是第一阶段课程。
未来还设置有四个阶段的课程,学员们将移师成都、重庆等地,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培训传统技艺与艺术造型、漆器创意设计的课程及相关讲座;到漆器工厂、博物馆等场所通过考察拓展思维;随后需要各自提出设计方案,展开漆器创意设计;开发具有创意性的产品设计,推动产学研的结合;最后每个学员完成并提交作品两件,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举办学术研讨会、并进行作品展出和宣传推广。整个时间一直安排到了2019年3月中旬,课程时间至少将达到100天。
在赵志红看来,教学当中的“三个结合”颇有特色:田野作业,拜访民间老艺人;请民间艺人讲授、示范,同时进行文献的采集与整理;学员在作坊实际操作。考察环节的目的,用老师们的话说,走进彝家村寨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感受凉山博大之美。
黄宗贤显然更看重由此激发年轻人的创新热情和创业精神,他坦言:“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学员简单学会做几件漆器,比技艺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彝族文化。”
他设想通过项目的推进搭建好三个平台:一是学员与凉山彝族老艺人交流、对话的平台,只有走进文化现场,才会有真正的感知;二是学员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身份和教育背景,可以在一起探讨大凉山的文化;三是民族民间艺术与川大师生交流的平台,邀请民间艺人到学校交流,把他们对凉山的了解带到学校带给师生。
谈到能够达到的成果,黄宗贤认为将体现为“四个一”:培养一批骨干,本次培训招收到的30名彝族漆器制作生产的从业人员,将为彝族漆器传承与创新打造一支骨干队伍。建立一套完整的彝族漆器艺人与学员的学术档案,包括口述、影像、图片和实物资料。举办一次学员结业作品展:在成都和西昌两地分别举办一次彝族漆器展销,并请学员现场展示漆器制作。召开一次彝族漆器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聚合川大及彝族地区的民俗学、民族学学者、设计教师和相关企业家及政府相关人员与彝族漆器传承人、培训学员,共同探讨彝族漆器的传承与创新性转换的研讨会。
彝族漆器展示。喜德轩供图
文化遗产应介入当下生活
彝族漆器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传统工艺,其悠远的历史,独特的工艺与风格,蕴含着彝族独特的文化观念与审美意识,也是极具开发与转换价值的民族艺术资源。
凉山彝族生活在西南一隅的崇山峻岭之间,受外界文化影响较小,其漆作保留了原始的古朴风貌,也承载着独特的传统工艺,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56年民主改革后,漆器从原来富裕人家的奢侈品转变为了彝族每户人家都拥有的日常用品,也从原来土司的权力标识转变为彝族自我身份的认同符号。在凉山,漆器的使用相当广泛,最主要的有食具、酒器、兵器、马具、宗教用具五种,特别是酒器,以别具一格的特色和经久耐用的特性持续使用至今。饮酒是彝族的一种习俗,因此酒器的制作也颇为考究,是彝族用具中最为精致的用品。酒器的种类繁多,造型独特,纹饰艳丽,用法别致,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彝族漆器的材质主要有木、竹、皮、角等,以木质、皮质居多。胎骨为就地取材,辽阔的森林是木胎、竹胎的来源,猎获的动物皮角是皮胎、角胎的来源。传统的彝族漆器制作包括40多道工艺流程,木质漆器的原胚要先埋在土里至少100天“去性”,这样才不易变形。髹漆时使用的是用棕叶滤过的生漆,生漆分别加入朱砂、石黄、锅烟调成红、黄、黑三色,一般黑漆为底色,加绘红色和黄色的花纹图案,形成具有彝族特色的“红、黄、黑”三色文化。
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馆藏的4千多件文物当中,彝族漆器占到八成以上。副馆长邓海春感慨,包括90件国家一级文物和138件国家二级文物,彝族漆器所占比例亦最高。他认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彝族人民不断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这些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其中,漆器和银器是最具代表性的。“可以说,彝族漆器文化艺术价值极高。”8月16日,培训班简短的开班仪式,正好选择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举行。开班仪式后,邓海春接着为学员们做了彝族漆器专题学术讲座。
2008年,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成功申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位于喜德县的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生产,成为凉山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黄宗贤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如果不能传承,真的就会成为遗产了。既然“彝族漆器蕴含着民族独特的文化观念,怎样更好地介入当代人的生活,才是面对时代变化的命题。”这正是“凉山彝族漆器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所在。(文/记者 何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