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彝族撒尼大三弦的制作过程
作者
赵俊良 许华
2019-05-27
原出处:彝族人网综合
彝族大三弦由琴头、共鸣筒、琴杆、弦轴、琴马、缚弦和琴弦等部分构成,规格尺寸不一,琴身全长多为130厘米—140厘米,民间特大的大三弦,琴身全长可达180厘米—200厘米。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大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彝族三弦舞是彝族人民最为喜爱的歌舞,三弦舞是表现生产、生活及欢乐情绪的自娱自乐性集体舞蹈,被誉为远古舞蹈的“活化石”。2008年彝族三弦舞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定尺寸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三弦、小三弦是彝族特有的传统民族乐器,在石林、弥勒、宜良、陆良、泸西、邱北等地广泛流传。每逢节庆,石林撒尼人穿上节目盛装,伴随着大弦舞欢快的节奏翩翩起舞,成为彝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节,是撒尼人最盛大的节日,人们摔跤、斗牛,举着火把巡游,围着篝火起舞欢唱,隆重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夜,火树银花不夜天,万人齐跳大三弦,激情四射的场面令人终身难忘。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锯木料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制作弦头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打磨龙形弦头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制作弦柄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三弦初成时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已完工的大三弦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三弦作为传统乐器,自古以来在石林都是由各村寨的匠人手工制作,石林县西街口镇大芭茅村有一位毕光明老人,以制做大三弦闻名,人称“三弦老爹”。毕光明的祖父是四里八乡出名的“木匠大师”,自己从小学习木匠和建筑技艺。因为爱好音乐和乐器,毕光明从16岁就开始制作大三弦,一开始跟着老艺人学艺,技艺纯熟后更将自己拿手的木雕手艺运用到乐器制作中,经他手工制作的三弦、月琴、三胡等,音质优美,造型美观,雕刻精美,深受彝乡群众喜爱。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诗玛”和“阿黑哥”跳三弦舞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三弦跳“东方迪斯科”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舞台上表演大三弦舞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弹起弦来跳起舞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石林彝族村寨里老人孩子一起跳大三弦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年威武的“三弦老爹”已年近古稀,老人把自己终爱一生的手艺传给了儿子,不再亲手制作乐器了。然而当他拿起三弦制作工具时,当他为三弦雕刻美丽的装饰时,当他弹起心爱的大三弦时,那眼中绽放的光彩仿佛回到了激情的少年时光。年华会老去,但深藏于心中的执着与热爱却会随着岁月的醇香凝结成生命的硕果,代代传承,永世流芳。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片来源于昆明纪检委,摄影赵俊良、许华,彝族人网综合)7a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