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滇南彝族四大声腔:彝族四腔
作者 李海峰 张飞斐 2019-02-19
原出处:玉溪市纪委

  峨山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是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位于云南省中部。县境内山高林密,气候温和,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峨山彝族民歌风格独特,清康熙五十一年知县薛祖顺的《龟岭樵歌》就有生动的描绘:“回岚曲蹬绝行踪,未识樵歌第几重;幽邃但闻空谷应,时时互响出云峰”。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艺人演唱四腔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四腔同五三腔、海菜腔、山药腔一起,被誉为“滇南彝族四大声腔”,主要流传于玉溪市的峨山、通海、华宁县和红河州的建水、石屏县一带彝族聚居的地方,2013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峨山县境内,小街一带的大部分彝族村寨都有流传。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秧田对歌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四腔源远流长,与男女爱情和彝汉交流直接关联。彝族男女“吃火草烟”的古老习俗,成为了彝族四腔的特殊传承载体。从传承谱系来推算,彝族四腔在峨山的流传至少有200年以上。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承人李成刚、苏琼花、彭美连向老艺人学习四腔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清代后期至民国初年,四腔演唱较为盛行,民谣:“山药拌海菜,四腔摆着卖”就是见证。建国初期演唱仍很盛行,“大跃进”和“文革”期间曾受到冲击,时断时续。改革开放以来,演唱活动逐渐活跃,峨山的四腔传承人李成刚曾获第七届和第八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金奖、“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暨首届全国山歌大赛”一等奖等奖项,扩大了四腔的社会影响。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吃火草烟对白话及演唱四腔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四腔具有唱词内容丰富、曲调结构严谨、演唱方式独特、演唱程序实用等主要特点。演唱的内容包罗万象,堪称彝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彝族四腔由“拘腔”、“舍腔”(帮腔)、“曲子”及“白话”等部分组成,“曲子”是彝族四腔的核心部分,一般七字一句,包括“头腔”、“二腔”、“三腔”、“四腔”,四腔由此得名。彝族四腔主腔末尾插入的舍腔、帮腔、桠腔、空腔,形成腔中有腔,曲中套曲的音乐构架,另有“倒四腔”、“四腔一起了”、“一夹三,二夹四”、“双腔”、“四六句”等“花哨”的唱法。通过齐唱、领唱、对唱、说唱等演唱形式,其曲调时而高亢、时而柔和,节奏舒缓,交替运用真假声,演唱难度较大。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跳乐对歌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腔是彝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彝汉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腔中有腔,曲中套曲的音乐构架,领合起跌、音乐连绵的声腔进行,是民族音乐发展的较高层次,具有较高的音乐艺术价值。唱词既保持着彝族民歌五言句式的特质,又吸收了汉语的七言格律,是四腔独有的文学艺术价值。人们在歌唱活动中所产生的认同感,使各地歌手联谊活动不断,具有较强的亲和作用。四腔融入了彝族的文化积累、传统习俗、心理意识和道德准则等,具有显著的教化功能。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四腔代表了彝族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彝族音乐文化的积淀和结晶。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玉溪市峨山县 李海峰 张飞斐)Bd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