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烟盒舞
作者 beley工作室 2002-07-08
原出处:彝族人网

  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聚居区,喜吸龙竹制作的大口径水烟筒。烟盒自然是置烟丝的必备器皿。但不知始于何时,人们无意中发现与自己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烟盒用手指轻轻敲弹时,竟能发出“呱呱”的悦耳声音,刚好踩上跳舞的节奏,能歌善舞的彝族人民深受启迪,将烟盒用于舞蹈场合,以手弹烟盒来控制节奏,一方面用来统一节奏,一方面用来增添舞蹈的热烈气氛,于是烟盒就成了一种特殊的乐器而流传至今,这种相应的舞蹈也习惯地称之为“烟盒舞”,成为彝族一种著名的舞蹈形式。z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烟盒”作为一种民间指弹乐器,流行于云南个旧、开远、蒙自、建水、石屏、元江等县彝族聚居区。多用水冬瓜木或竹质薄条制成,直径约90毫米,高约60毫米,上盖与盒底紧密套合,边沿四周饰有彩色缨穗,显得精巧别致。跳舞时,先启开盒盖,左右手各一,每人执一副,边跳边用手指敲盒面,声音清脆婉约。z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烟盒舞动作复杂多变,不仅有身体上部舞姿,也有大量的下部动作,经常是头、手、腰、腿、脚各部分配合进行,超出了本民族以下部舞姿为主的其他若干舞蹈。烟盒舞通常分正弦与杂弦两类。正弦属基本跳法,较能集中显示风格和特色:如“三步弦”、“二步弦”、“一步弦”等,只舞不唱;杂弦一般又唱又跳,舞蹈形式和内容较为丰富,且随意性强。z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烟盒舞跳法据说有百余套,大多反映或模拟动物生活习态,人的生产劳作和生活状况,每一套舞蹈都有具体名称,如“哑巴砍柴”、“蝴蝶戏水”、“仙人摔跤”、“鹭鸶捕鱼”、“蜻蜓点水”、“螃蟹打架”、“凤点头”、“大力劈竹”、“猴子掰苞谷”、“喜鹊搭窝”、“苍蝇治脚”等,都充分表现出彝族人民神奇的艺术想像力。z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烟盒舞舞步变化较多,排形有圆圈、直排、横排、四穿花、六穿花等,既有单人舞、双人舞,又有数十人合舞,动作柔、韧、刚、脆相互结合,如“蜻蜓点水”,舞者由颠步起跳,同时吸脚,腿向前或向旁伸足尖触点一下,手相应作点水状,旋即吸回腿南恢复原状;跳“凤点头”舞时一手抬高,一手抬平,双手弹烟盒时指掌向下钩,突出手腕背,抬高的那只手仿佛凤在“点头”;“鹭鸶捕鱼”也较形象,技巧性很强,舞时双手分开站直,上身朝前俯躬,用嘴把放在地上的“鱼”(烟盒)叨起;“斗蹄壳”则二人相对(或相背)踢脚,似驴马斗蹄;此外,“猴子掰苞谷”、“螃蟹打架”等也十分形象逼真。z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天,烟盒已变成了当地彝族人民的著名乐器,而烟盒舞则变成了广为流传的一种彝族舞蹈形式,曾多次在各类艺术节中表演而深受赞誉。z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