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音乐和舞蹈
作者 beley工作室 2006-08-30
原出处:彝族人网

  1987年夏,伴随着地中海吹来的清爽的海风,马耳他国家大剧院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原来,中国凉山歌舞团的艺术家们在这里作精彩的演出,其中一出舞蹈《喜背新娘》使习惯于海洋的马耳他观众耳目一新,感受到内陆山岭的苍翠与神秘。演出结束时,塔博恩总统走上台与身着彝族盛装的艺术家们见面,他风趣地说:“看来世界上都是男人追女人,只是形式不同而已”。这就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该团曾把彝族的文化艺术介绍到四面八方。LM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M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这个生活在西南崇山峻岭中勇敢顽强的民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谚说:“不会跳舞的只有老牛,不会唱歌的只有木头。”彝族的民间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民歌和民间文学往往融为一体,如彝族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抒情长诗《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丝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传唱的。彝族的民歌是极富特色和感染力的。彝族民歌因地区的不同,其风格各异。所地地区(凉山南部)的民歌高亢激越,圣乍地区(凉山中西部)的民歌轻柔优美、婉转低回,依诺地区(凉山东部)的民歌敦厚朴实、欢快热情。谈到这里,不能不谈及彝族民间音乐的另一重要载体――乐器。凉山彝族民间乐器丰富多彩,优美动听,而且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从原始乐器至近代乐器几乎没有断层。主要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胡琴、彝箫、竖笛、唢呐等。彝谚说:“口弦会说话,月琴会唱歌”,是对彝族民间乐器的钟情和喜爱。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彝族民间艺人吹奏葫芦笙时,似乎整个身体都融入了音乐节奏之中,踏脚、对脚、抬脚、下蹲和转圈,都是对无形乐章的有形补充。LM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M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演奏分不开。彝族舞蹈从历史渊源来说,大体分为以下四类:一为宫廷舞。从唐代南诏王朝宫廷到以后历代土司官寨都有这类舞蹈,如献礼舞、扇舞、孔雀舞、蛇舞、迎宾舞等,此类舞后在缅甸、泰国和我国云南广为流传;二为祭祀舞,是祭祀祖先时所跳的舞蹈,包括毕摩、苏尼的铃鼓舞;三为征战舞。包括钢叉舞、盾牌舞、刀舞、狮子舞等,动作雄健有力,英武威猛;四为民间舞。大多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养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还有的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火把节的“都火”、跳锅庄、对脚舞、披毡舞、芦笙舞和童趣盎然的儿童舞等。LM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M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大小凉山,每当节日庆典,你就会听到热情豪迈、曲调优美的《达体舞》旋律,你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围着篝火成圆圈舞动的行列。无论是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会向你伸出诚挚友好的手臂,拉着你去体验火的民族、火的盛典、火的诗篇……“达体”意为踏地而舞,又称“锅庄”舞,是彝族人民不分男女老少手拉手和着音乐节拍,踏着特定的舞步进行的一种群体娱乐的歌舞形式。达体舞的旋律、节奏、舞步形式多种多样,舞步分三脚(步)、四脚、五脚以至九脚,曲谱有《平足》、《斑鸠吃水》、《姊妹赶街》、《撵麂子》、《阿惹妞》、《两步背板》等,样式之多,不亚于交谊舞和其他舞蹈形式。后由凉山彝族音乐舞蹈家在传统民歌、舞蹈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择其精萃汇总而成今天深受中外宾客喜爱的《达体舞》。这是一种民间广场舞蹈,其音调的铿锵、舞姿的优美,都充分表现出彝族人民热情、爽朗、奔放的性格和追求幸福、吉祥、美好的情怀。LM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M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植根于这一肥沃的民族歌舞艺术土壤中的凉山歌舞团,自20世纪50年代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快乐的诺苏》被评选列入“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其别具风味的旋律曾在汉城奥运会和亚运会上响起。60年代创作的舞蹈《阿哥追》、《红披毡》和歌曲《马儿哟快快跑》等受到中央文化部、国家民委的奖励。1990年创作的轻喜剧《穿红裙子的么表妹》在四川省首届歌剧调演中评为一等奖;1993年创作的舞蹈《山妞与模特儿》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让人至今难忘。凉山歌舞团先后出访过土耳其、希腊、马耳他、英国、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舞蹈艺术节活动。艺术家们浓郁的彝族风彩,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演出技巧,受到外国友人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扬,被誉之为“来自东方文明古国出色的文化使者”。是啊,从这里,从凉山,走出了众多享有盛誉的艺术家、舞蹈家和歌唱家。LM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不凉,歌舞欢畅;LM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歌舞有情,誉满华夏。LM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