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口弦名贯古今
作者 beley工作室 2008-07-05
原出处:凉山新闻网 2008-04-18 13:04:2

  第一、口弦是世界性的乐器,不是彝族所独有。但彝族口弦的发展已经跨越了原始发展阶段,是彝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古老的乐器。而其它民族的口弦还停留在原始阶段。曾令士打着比方说,如果说其他民族的口弦还在幼儿园阶段,那么彝族口弦的发展至少已经中学毕业,甚至进入大学阶段了。他说,尽管口弦发音的科学原理都是泛音组合,但从单片用线拉奏演奏变为2片以上的用指弹的方式(凉山皆为指弹),不仅是演奏方式与技巧上的发展和进步,更表明了口弦的历史发展进程。一片增为两片尤其是三片,不在于单纯的数量的增多,难的是每片的音高关系和音准的制作,更难的关键是律制关系的调整。单片的泛音为纯律,增为两片特别是三片后组合关系要调整为五度相生律,否则就存在律制的冲突,音阶的不准。历史表明,这是经过多少代人的探索,多么漫长的时光,才达到现今凉山彝族口弦这么准确,协调的音准和音律关系,充分显示了彝族人民完美的审美听觉和聪明与聪慧。现代研究与实践充分表明,这一质的飞跃使彝族口弦已经完全能够演奏现代音乐五声音阶体系,而单片的口弦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S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么是不是片数越多就越好呢,四、五片是不是优于二、三片呢,曾令士说其实这是个误解,他说除四片的增加了一个调式色彩外,其它功能和二、三片的功能完全相当。S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口弦已完全融入彝族人民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生活中,是彝族人民日常主体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它民族的口弦只是原始形制的东西罢了,是客体。口弦在不同民族的生活中扮演的主、客体角色是不一样的。S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什么口弦会在彝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众所周知,艺术的功能有三种,一是审美功能,二是实用功能,三是教育功能。抛开教育功能不论。首先,口弦的音质独特优美,它娓娓动听、撩拨人心、置于唇齿之间,如泣如诉,可倾吐心声,具有非同寻常的审美功能;二是口弦是语义性音乐,它善于摹拟语言,特别是彝语的音乐性与口弦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彝族人民说“口弦会说话,月琴会唱歌”不是乱说的,它传递了心声,起到了交流信息的作用。S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曾令士说,凉山彝族器乐在全国民族音乐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全国上千种乐器中,凉山本地的乐器就有十多种,其中最有价值的有三样:三样之中,口弦占其一,其余两种是竖笛和月琴。S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著名音乐人,中国第三种音乐的首提者、履行者,《阿姐鼓》、《转经》、《远去的孩子》、《黄孩子》、《说唱俑》等专辑作者何训友曾经用“秀”“旷”“谑”“贵”四个字概括过彝族文化的特质。4月14日记者电话采访他,他说彝族口弦正是彝族文化“秀”特质的反映,无论是它的形状、大小、音质等无一不是如此。他说彝族口弦能够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件喜事,但也要注意项目和传承人的保护,并作好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对于口弦有没有可能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并走上舞台,何训友说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口弦和芦笙、手风琴等乐器都是簧片乐器,如果加电声、共鸣管就能够解决目前音量太小,不适合大型场合演奏的缺陷了。S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两位专家都说到了口弦的濒危性,尽管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它的濒危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制作的人少了,能弹的人多,但能弹得好的人已是凤毛麟角了,就以彝族文化底蕴最为丰厚的布拖来说,也只有日勒莫沙史和俄底日火两位高手了,而这两个民间音乐人都来自同一个地方――衣某区。目前,彝族传统的竹口弦已极其少见,更不说各种曲调已随岁月的流失而流逝了。S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年2月29日,原凉山州艺术馆退休干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曾令士在成都突然接到几个不速之客,他们自我介绍是从云南专程来拜访曾令士老师的,他们把提着的一个小包往桌上一倒,数十付材质不一、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口弦展现在曾令士面前,令他大吃一惊。他在凉山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之前,他还没有见过那么多口弦实物。这几个云南客人一一把口弦向曾令士作了介绍,这些口弦中不仅有凉山彝族的铜质口弦、竹制口弦,而且还有云南拉祜族、鄂伦春族、蒙古族、朝鲜族的不仅有国内的,还有越南的、北欧的、有弹拨的、拉弦的,其中甚至还有精制的不锈钢口弦,几个客人谦逊地说,曾老师,我们就是专门为口弦来请教你老的。S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须多加观察,曾令士就发现这些材质、大小不一的口弦除了凉山彝族的口弦之外,都是单片的、线拉的。曾令士由此得出两点结论:S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U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