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彝族白依人的婚恋习俗
作者 ​王灿雄/文 绞雄心/图 2023-03-03
原出处:​鹤庆文旅

鹤庆县境内的彝族按语言、风俗、禁忌等差异,主要分为白依人、黑话人、白彝人以及利仆人等支系,大部分婚恋习俗相近,这里主要介绍白依人的婚恋习俗。
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合乡彝族白依人的恋爱较为自由,也非常特别,旧时一些村寨设有“公房”,专为未婚青年们按不同性别居住设定。黄昏时分,小伙子们拉着二胡,在女孩子们居住的“公房”外,边奏边唱,有时女孩为了考察男孩,还会根据情景对歌,如果音乐歌声打动了女孩子,便可进屋,一起聊天,唱歌,所以,拉奏二胡的好坏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准。因此以前白依小伙子为打动心仪的女孩,都要学二胡,通过胡琴和歌声打动女方,互诉爱意,再经过一段相处,双方可履行结婚登记。白依小伙子不会唱歌,不会拉琴的,很难找到爱人。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青年们相互认识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拉奏二胡不再是唯一的传情方式。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便可商议结婚事宜。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前白依人有“抢婚”的习俗。“抢婚”也很特别,一种是男女双方已有意愿,两情相悦,商量好日子,小伙子带着一群伙伴,到女方家抢,抢来后把女孩藏起来,第二天,女方家到男方家找人,男方不能阻挠,如果找到了就可以抢回去,如果天黑了还没找到,就不能再抢回去了。一种是硬抢,一般较少,常常带来悲剧,不被人们接受。现在“抢婚”的习俗仍然有,但大多是形式,主要是让年轻人记住传统、记住习俗罢了,更多是为了增加婚礼的热闹,也为了表现男方对女方炽烈的情感,还有女孩的矜贵。第三天男方家请媒人带着烟酒糖茶、两匹布到女方家赔礼道歉,如果女方家满意,就会热情接待;如果不满意,就会表现出冷淡,甚至自家养的狗狂吠也不管。当然,现在白依人的婚恋多为自由恋爱,父母也比较尊重年轻人的选择。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依人的婚礼非常热闹,也非常有特色。婚礼中,往往会请吹打班。吹打班一般由白依民间音乐爱好者组成,乐器有唢呐、二胡、锣等。据说白依唢呐号称七十二调,什么时候吹什么调也是很有讲究的,迎客的时候吹“迎客调”,敬烟的时候吹“敬烟调”,敬茶的时候吹“敬茶调”,上菜的时候吹“上菜调”,敬酒的时候吹“敬酒调”,客人动筷的时候吹“慢吃调”。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搭青棚也是白依人婚礼中非常独特的风景。青棚一般搭在自家院子里,先用木头搭好框架,再用青松覆盖,看上去青葱翠绿,再配以红布条点缀,既美观又实用,青棚是用来招待客人的,特别是贵客。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依婚礼中宴席也别具特色,特别是独特的六人席,家用的方桌,只坐三方,空位一是留给祖先,一是用于上菜,不坐人。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依女子在出嫁前,要学会织火草布的技巧,还要为出嫁织好一定数量的火草布,结婚之前做成火草衣,在办婚事的第三天早上,要举行隆重的赠衣仪式。新郎和新娘在白依唢呐调“拜堂调”的伴奏下,双手捧着火草衣按辈分一一送给夫家的主要亲戚,接受火草衣的人,要穿上火草衣并列队到唢呐乐队、厨子等面前亮相,表明收到了新娘做的火草衣,以显示所娶的媳妇孝顺,心灵手巧。等到女方家办喜事的时候,还要穿着所赠送的火草衣前去参加。除此而外,新娘还要赠送一些火草布给伴郎、月老、“提调”(婚礼中的总管)等人。按规矩,送给伴郎的火草布,要在伴郎的手臂上扎一朵花,赠送给月老的是用火草布缝制的一个小的旱烟袋和腰带,赠送给“提调”的是火草布做的腰带。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婚礼结束后,白依人回门,一般不限日期。回门后会在岳父母家住几天,帮助干活,以表孝敬。mR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灿雄 整理,绞雄心 供图)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