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不折腾,传统规矩成圆满——罗婺彝族传统婚俗
作者 李绍德 2014-03-28
原出处:彝族人网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摄影:黄平山)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婺故地,武定、禄劝一带的彝族,男女青年相识和相恋后,双方都情投意合,称心如意后,男方父母就请媒人,背着一升米、一壶酒、烟、糖果等到女方家提亲,一次、两次即便双方父母都同意,但不会答应下来,只会说,慢慢考虑,不忙,找一个小狗都要跑三回的。到了第三次时就会答应了。(如果不同意,女方家会将男方背去的东西一一退还。)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吃糖酒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吃糖酒要请毕摩选取一吉日,并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就去吃糖酒。吃糖酒一般由媒人、父亲、姐夫、家族里德高望重,能说会道的长辈、新郎等6——8人组成,带着米、酒、烟、糖、茶、去,每户家门都要送一公斤酒,一升米、两包烟、两合糖、一包茶。送给姑娘家的酒36—56公斤、烟6条、草烟、糖、茶叶、新娘子的一套衣服、鞋子、父母、爷爷、奶奶键在的每人一套衣服,新娘的银链子、银泡、银手蜀要挂在一个土制的酒胡上,里面装满3公斤糖酒,酒胡头上用谷草编成女人头发辩状,用红布包起来阻紧,酒胡正面贴上大红喜字,头发辫子朝后。吃糖酒这一晚,全部由女方办,热热闹闹地吃过晚饭后,还要去请村上的老老少少来家里喝酒、玩乐,女方家首先把自家的酒、烟、倒一转后,才能倒男方家的酒,倒酒前还要由家门长辈敬献祖宗,然后由女方的哥、弟陪同新郎由爷爷、奶奶、父母、依次倒酒,传烟、所有的人喝啊!唱啊!不亦乐乎,一直乐到凌晨。到第二晚上,由家门比较亲的围笼来,把真正意义上的糖酒倒出来分享,定夺姑娘的终身大事,要多少多少彩礼,男方家又不时的讨价还价,以这样那样困难为由,媒人在中间进行折中,和调,最终确定下来。然后再选一个吉日去送彩礼,方能确定举行婚礼的日子。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举行婚礼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举行婚礼前几天,姑娘要减饭减水,临出嫁前更是不准吃喝。这种"新娘子饿食饿水"的习俗主要来自彝族"虎妻"的传说,同时也为了避免在迎娶的路上解大小便-彝族认为那样是不吉利的。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规矩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的规矩,不管路有多远,一律走路,不骑马,不坐轿,近年来也有乘坐汽车和拖拉机的,于是,娶亲,送亲的队伍在喇叭和唢呐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背、抬着令人眼共缭乱的嫁妆,浩浩荡荡地向男方家出发了。一路上,人们还弹月琴,唱山歌,跳左脚舞,热闹非凡。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娶亲队伍回到新郎家门口,要燃放大火炮和鞭炮,请毕摩念头进亲经,然后新娘在手持两枝火把的少女陪同下,走进大门并一直走到洞房中床上坐下。这时,一中年妇女主持,主新郎新娘喝交杯酒。然后新郎走出洞房,来自女方家的女宾则陪着新郎留在房中,按传统习俗,晚饭时,新娘一天不得吃两家饭,由陪娘把女方带来的饭菜热了给新娘,并邀约新朗陪着吃。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接着,男方家大宴宾客,之后,在青棚院心中烧一堆火,在家围着火堆弹弦子、唱调子、跳左脚舞,这时,新郎和新娘也参加到跳舞的行列中,大家围成圆圈,尽情地唱和跳,且往往跳到天亮。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亮后,新娘去挑两担水到厨房里,同时在灶里烧一把火,表示新娘已经开始在新郎家烧火做饭,从此就在新郎家生活了。这一天,新朗家还要宴请宾客,宾客大多是本氏族内的人,外来客人已经走了,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的时间一般为四五天,新娘即回到夫家来生活,个别地方有回娘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这就要看当地的风俗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抢婚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滇西北和滇南等地的彝族,还保留有抢婚的习俗。所谓抢婚。其实都是男女双方愿意、父母同意、媒人说好了的,抢婚只是一种娶嫁的形式。在滇西北地区,男方肖出的人一边给女方家送彩礼,一边用毡子强行把姑娘裹走。这时女方家的人可以用假打的方式对付男方来抢婚的人,并把黑黑的锅灰打在抢婚者的脸上。当把姑娘抢回男方家时,抢氏的人们一个个锅灰满面,黑不溜秋的,常逗得宾客开怀大笑。在滇南等地,抢婚的地点、时间都是事先约好了的,往往姑娘在田里劳动、在村边割草或背柴回家的路上被抢走了。抢到的姑娘直接被领到男方家的堂屋。按当地彝族的风俗,女子到了男方家堂屋,就意识着正式缔结婚关系了,就不能再跑了。不管用什么形式抢亲,把姑娘抢到新郎家后,都要按当地彝族的习俗,举行婚礼,并宴请宾客。对于抢婚。彝族人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表示姑娘不是嫁不掉才送去的。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背篓好柴送女家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支系拉乌人结婚是既简便又节约的。男女情投意合,两人相约一起到山上各砍一背篓好柴双双背到女家,女方父母就知道小伙子是自己的女婿了。老人便笑脸相迎,不过招待的仍是家常便饭。男的白天帮助女家搞生产,夜里在女家住。一两天后,双双又到男家落宿,男家的父母也知道这姑娘是自己的儿媳。来年生儿育女,两人才背着孩子,备少量酒肉一起到女家年平均值妻关系就此固定下来。这是名副其实的“自由结婚”。若夫妻感情一旦破裂,往往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嘲笑,所以离婚并不常见。万一夫妻实在不能相处,离婚也很简单,两人带着小锤和铁钻在村外找一个大石头各钻一划,成一个“十”字,表示以石为证,夫妻关系就此结束。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花腰带送情郎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逢欢乐的“火把节”、“尼遮西节”(腊月二十四)或热闹的赶街天,彝族小伙子都要把洁白的衬衣塞进蓝靛染成的青布裤子里,勒上一条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着花朵、蝴蝶、小鸟的花腰带,表示自己已有了合心意的情人。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花腰带——爱情的信物,没有情人的小伙子是勒不上的。红河两岸的彝家青年,用花腰带传情,别有风趣。当姑娘在劳动中或通过媒人的撮合,和小伙子爱上以后,就要背着和长辈,利用劳动之余或节假日,用各种有色的丝线,精心绣制有花朵、蝴蝶、小鸟等图案的花腰带。腰带绣成之后,利用约会的时间,把腰带送给小伙子。小伙子得到腰带,心里踏实了,也把揣在怀里的手镯或耳环给姑娘戴上,表示真诚相爱。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美丽的传说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对彝家青年男女倾心相爱,但姑娘的阿爸阿妈嫌小伙子穷,逼着姑娘嫁一个大富婆的独生子,姑娘执意不肯。就在大富婆来“抢亲”那天,小伙子悲愤地死在他俩经常约会的溪水边,化作了飞舞的彩蝶。小姑娘得知情人死去,也悲愤地在抢亲路上断了气,变成鲜艳美丽的花朵。森林中的鸟儿给蝴蝶和花朵传递了信息,这一对“情侣”又能相聚。从此,每当花朵开放的时候,蝴蝶就会飞落在花朵上窃窃私语。这就是花腰带上绣着花朵、蝴蝶和鸟儿的含义,也是彝族青年男女坚贞爱情的象征。Q2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措扎慕 编辑: 措扎慕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