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它拥有约六百五十七万人口,主要居住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由于彝族支系繁多,彝族服饰种类也繁多,色彩纷呈,不仅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丧服、祭司服、战服等各种专用服饰,就罗婺故地的武定、禄劝地区的彝族服饰更是多姿多彩,鲜艳夺目。
据史料记载,清代以前武定彝民多以火草布、麻布为衣料,火草自山间采集,大麻自种。均用手工纺捻,木机织布。民国期间也很少穿棉布。1952年土地改革后,逐渐穿上棉布衣裤,近几年中、青年始以涤棉、化纤布为衣料。
男子历来穿对襟衣,外披揉制过的山、绵羊皮或羊毛制成的披毡,有的在对襟衣外罩黑色或蓝色马褂,女子穿方领大襟衣,前襟齐腹部,外罩围腰,后襟至小腿。纳苏、纳罗、乃苏妇女下着百褶裙,其余支系穿长裤。50年代以来,各支系先后改穿长裤,仅有部分纳罗妇女保留着百褶裙。纳苏、纳罗的围腰呈凸字形,凸形上部略圆,腰部以下呈长方形,用银质围腰链系于颈。其他支系的围腰都呈长方形,用绣花布带拴于腰部。
纳苏、纳罗妇女衣裤多黑、蓝色,其他支系多粉蓝、淡绿、粉红、白色。纳苏妇女的裙子为黑色,纳罗妇女的上下用黑色,中间白色。
各支系女装的衣领、大襟、袖口、袖中部、裤脚及围腰均镶花。花绣在另外的布料,然后缝上衣裤。绣花方式因部位、花种不同,而采取排花、扣花、切针花、按花、穿花等。由于彝族以虎为图腾,并崇尚马缨花,故所绣多与此有关。女土司上衣前胸正中为太极图案,四周绣龙。称为罗婺颇的往往在衣领下周绣凤凰图案,凸形围腰及背布”(正方形,斜挎于背后)上绣虎图案。其余支系多绣马缨花,再佐以桃花、菊花等图案。几年来由于市场上专供各种花边,年青妇女多以花边代替刺绣,唯乃苏妇女不变。衣服外面有的披“背布",多数披揉制过的山、绵羊皮,均用布带联结斜挎于背后,冬季可保暖,外出可垫坐。乃苏妇女不披羊皮,他们用火草布缝制一块“背布”(自称披风)代替,背布四周绣花,视为珍品。
明、清时期,男子“椎髻”,后改为“青布缠头”,40年代以来,多改为戴羊毛制的毡帽,老年仍以青布缠头。近年来,中青年多戴有沿布帽,老年仍有戴毡帽或青布缠头的。
纳苏、纳罗妇女在生孩子前戴绣花帽,帽形前似虎头,后面象征凤尾。正前突出部绣一朵马缨花,两侧多为蝴蝶,花卉。 (称为罗婺的妇女,花帽两侧绣凤凰。)顶部及帽边用银泡排列,边缘饰多串银珠。做母亲后戴无沿圆盘“罗锅帽"。此帽黑色,顶部正中用银泡排列成正方形。罗锅帽多被黑布包头或毛线帽代替。毛线帽正中、两侧各有毛线花球一个,象征马缨花。乃苏妇女也戴绣花帽,帽顶及两侧各有一朵马缨花,用8或lO股白色珠链及一根银帽链围绕在帽子上,帽沿两侧饰以粉红或大红缨须。当母亲后戴“包头”。包头先用黑布缠绕头部,外加一圆形帽箍。帽箍多蓝色,略绣花,并用线做8朵深色花等距排列。罗罗、密切妇女戴花帽箍。其中罗罗妇女还用一块粉蓝布戴在前额帽下,帽边镶小花边,上饰银老者、银泡、电光片及小银铃。当母亲后改为黑布包头,前额压一块蓝布。撒尼妇女帽饰已同当地汉族。
罗婺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彝族的服饰具有非常独特的民族风格,其形成与发展是彝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依据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生产的便利程度和人们的审美心理、习俗文化所决定的。它既有历史传承性,又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进化的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
彝族服饰集多种工艺于一身,图案纹样丰富多变,色泽艳丽和谐。彝族妇女的服装多为宽边大袖的左衽衣服,服装配色多采用茶花红、梅红、紫黑、粉红和大红、绿、黄等颜色,与衣服的底色形成鲜明对比。在衣服的胸襟、背肩、袖口或整件衣服上,用红色、金色、紫色、绿色等颜色的丝线挑、绣、匠、镶各种花纹图案,彝族以银为主,帽子上有银须、银别针线,衣领上镶嵌有银泡、围腰上有银链子,耳朵上有银耳环、手上有银手镯、银戒指等等。在衣着上加工装饰的部分有衣领、衣襟、袖臂、项背、下摆、裤筒、裤脚,以及帽子、头帕、挂包、围腰、鞋子等。此外,彝族妇女还喜欢别出心裁地在头巾、衣襟、坎肩、衣裳下摆、围腰、腰带、裤脚、裙边等处,绣上各式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花纹图案。如一些地方的彝族妇女绣制的小围腰,上部绣一朵较小而精致的鲜艳牡丹花,中部绣一朵较大而艳丽的茶花,围腰后面的飘带也要绣一些细小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