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装见气节——乌蒙彝族服装
作者 王继超 2024-07-17
原出处:《火耀布摩经:彝族》

“英雄结”与凤冠

“英雄结”与凤冠,是彝族男女标志性发式。男性绾的“英雄结”,又叫“天菩萨”。彝族先民认为,人和万物都有灵魂,人与灵魂相互依存又必须相互保护,无论大人小孩理发时,头顶靠前额处要留住一绺头发,彝语称“苟闭”或“冶烘柔斗”,意为供灵魂在那里栖息和藏身,包头帕时,将灵魂栖息和藏身的毛发用布裹成牛角的形状,使它向上高高地翘着,以表示威武与雄壮,散发出阳刚之气。彝人的“英雄结”,历史上,汉文献称之“椎髻”。《史记·西南夷列传》称“皆魋结”,指的是汉代的彝族。《新五代史·卷七十四·四夷附录第三》载:“昆明,在黔州西南三千里外,地产羊马。其人椎髻、跣足、披毡,其首领披虎皮。”唐代樊绰《云南志·卷一》载:“东爨乌蛮也.男则发髻,女则散发。”元代李京《云南志略》称:“男子椎髻,摘去须髯,或髡其发。”元代周致中《异域志·西南夷》载:“国人椎发跣足,衣斑花布,披色毡,背刀带弩。其人勇悍,死而无悔,西戎皆畏之。”清道光《大定府志·疆土志四·夷俗》载:“其为人长身而深目钩鼻,黑面白齿。男子雉髭而留髯,以青布束发,结髻向前如角状,短衣大领,袖常齐膝,腰系蓝裙。”彝族头上绾的“英雄结”(天菩萨)很讲究,如布摩的始祖,知识神布僰举奢哲用银装饰他的发髻,见闻与智慧神阿买妮则编着饰金的发辫。在清代的贵州地区,“改土归流”后,在彝族头面人物的示范下,许多男性都蓄起了清朝的满式辫子,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大家都割去了辫子,彝族绾“英雄结”发髻的习俗随后才慢慢恢复,但都不再把一绺头发绾进角状的装饰里去了。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ushi06.jpg

彝族“英雄髻”着装

彝装沿革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着装,式样古今变化很大,服装的面料上曾先后使用过皮、麻、毛、丝绸、棉布等,现代也有化纤产品。虽然面料和式样已改变,但仍保持着本民族具有标志性的风格与特征。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ushi7.jpg

水西女上司金冠

凤冠,彝语称“诺娄安玼(音cou)”,意为缀满了雀鸟形象的头冠。彝文文献《乌鲁诺纪·安玼蒂》介绍说:“凤冠有讲究,婚嫁时专戴,在那古代时,原姻亲交恶。默阿德此人,向舅家提亲。如白鹤展翅,去到了远方。布家轮为舅,妥女吞姑娘,执意不肯嫁。天君地王议,由天君许婚。开阿纣出来,立于天门旁,大声传天意:不准不出嫁!天命舅有女,戴遮羞面具,戴铁织状物!女面带笑颜,怕见舅羞涩,用凤冠遮面,妥吞女始兴。丝锦线交织,绫与绸交绾,好比树梢上,挂满了树苔。凤冠带富贵,有非常威势。根源是这样。”凤冠是婚嫁时的专戴。
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ushi8.jpg

彝族银凤冠

fushi9.jpg

彝族银头饰

彝族妇女头戴的凤冠多为银质,少为金质,金质凤冠只有王室和后来土司的女眷才有可能佩戴,银质凤冠也因用料多,打造要求精致,价格昂贵,也只有彝族的上层和富户的女性才有机会佩戴。彝族女性在戴凤冠的同时,“银作梅花以饰额,耳戴大环垂至项”(《大定府志·疆土志四·夷俗》),或金耳坠,坠大如梅花状,两坠以链相连围于脖颈间,再同其他头饰(如须珠饰物)和衣饰、手饰(金银手镯、戒指)等交相辉映,表现出雍容华贵的形象与气势。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披毡与“查尔瓦”

毡子,曾经与彝族人贴身了数千年,在床上作垫、盖,晴时用来遮阴,雨时用来挡风雨,冰雪交加中用来御寒,背负重物时用来垫背,做成礼服取的是它的刚劲,女子出嫁时用它陪嫁也是风光的,战时甚至用来挡刀枪弓箭,真是“离了盐巴就不咸,离了披毡才无奈”。无论地位多高,都须臾不离披毡,元代的李京在《云南志略》里说:“男女无贵贱皆披毡。”唐代的樊绰记录说:“其蛮丈夫一切披毡,其余衣服略与汉同,唯头囊特异耳。”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ushi10.jpg

身着披毡的彝家汉子

《新五代史》载:“天成二年,尝一至,其首领号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遣使者来,使者号若土,附牂牁以来。”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西南蛮地产绵羊,固宜多毡毳。自蛮王而下至小蛮,无一不披毡者,但蛮王中锦衫披毡,小蛮袒裼披毡尔。北毡厚而坚,南毡之长,至三丈余,其阔亦一丈六七尺,折其阔而夹缝之,犹阔八九尺许。以一长毡带贯其折处,乃披毡而带于腰,婆娑然也。昼则披,夜则卧,雨晴寒暑,未始离身。其上有核桃纹,长大而轻者为妙,大理国所产也,佳者缘以皂。”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ushi11.jpg

行走在支嘎阿鲁湖边

因为披毡的需求量大,在古代的乌撒地区,还出现了以专业的擀毡作职业的群体,如彝语称之为“阿武那”的蔡家人群体,他们的主要职业是擀制毡子。他们擀制的毡子,不仅供应给当地,而且作为商品随马匹往外交易,传到了中原一带,到明代还成了贡品,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割云南东川府隶四川布政府司,并乌撒、乌蒙、芒部皆改为军民府,而定其赋税。乌撒岁输二万石,毡衫一千五百领;乌蒙、东川、芒部皆岁输八千石,毡衫八百领。又定茶盐布匹易马之数,乌撒岁易马六千五百匹,乌蒙、东川、芒部皆四千匹。凡马一匹,给布三十匹,或茶一百斤,盐如之。实卜复贡马,赐绮钞”。乌撒地区每年的赋税中,毡衫就占了一千五百件。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ushi12.jpg

少男少女的着装

披毡还被做成各种颜色,如元代周致中在《异域志》中提到西南夷人:“国人椎发跣足,衣斑花布,披色毡。”在彝文文献《细沓把》和《古歌·曲谷走谷》里,也不时有“汉子披黑毡,色如锅烟黑,迎了走过来”的人物着装形象的记录。到了现代,一方面是擀毡技术失传,另一方面,毛料、纤维绒等等更轻便的材料也可制成替代披毡的披风。通过同四川凉山等彝区的交流,由凉山“加史瓦拉”演变为“查尔瓦”的反映披毡的彝语流传到各地彝区,并逐渐被接受,“查尔瓦”一词基本成了披毡的代名词。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头帕”与“百褶裙”

彝族男女,从青年到老年,在二十多年以前,都喜欢用青布或黑绉绸缠头,叫做包帕子。在彝语中,头帕、专制头巾、帽子等头饰统称“我括”或“我且”。男性缠头帕比较简单,一般先缠一条毛巾,再缠上几圈青布或黑绉,以四个方向缠出棱角为佳。女性缠头帕比较复杂,先以毡条用布裹缝制一个圈,圈上缠色彩艳丽的毛巾,再缠青布或黑绉绸来固定,在头帕的边沿适当露点毛巾,黑与白或粉红等色调形成鲜明对比,以衬托出面容的佼好,给人以强烈的视角冲击,展现出彝族女性的自然美,青年女性的头帕缠出四边的棱角,老年女性多将头帕缠成人字形。一些头帕也缠得比较大,《大定府志·疆土志四》上说:“夷俗女子分发为二,亦用青布缠之,结髻如盘大。”青年女性的头帕的装饰还有许多空间,有的在头帕上制作装饰珠须,遮挡面额的头帕盖,称之“我抵玼惹”,有的在头帕上加系刺绣花带,延至后脑后,为从头贯下的数尺长的花飘带。一些头饰在头帕上缠系人字形彩色饰带,马街式系人字形彩色饰带上有云纹、五行、八卦等图案,反映出彝族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元素符号。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ushi13.jpg

女老年人头饰

fushi14.jpg

现代女头饰

彝族戴头帕有讲究,家中遇到丧事,属德布支系的改缠白色头帕,属德施支系的改缠黑色头帕,直到丧事结束为止。女性平时将头发辫盘在头上,禁忌披头散发或垂拖辫子,只有在父母和公婆死去办丧事哭灵时才能披头散发或垂拖辫子。哭灵时的披头散发或垂拖辫子称之“斡蚩仪式”,仪式结束必须将发辫盘回头上。目前,随着外界影响的深入,女性披头散发或垂拖辫子的禁忌已被逐渐打破,年轻人甚至失去这种历史习俗的记忆。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ushi15.jpg

黔西南彝族女头饰

fushi16.jpg

威宁新发女头饰

彝族女性古时着蓝白黑相间的三色三节百褶裙。百褶裙用麻、棉布、丝绸等材料制作。百褶裙在彝语中,口头语称“卓葳”,书面语称“啥侯”,做嫁妆用的称“拜买”。《大定府志·疆土志四·夷俗》载:“裙细褶无数,用布至三十余幅,下垂至足,无裈袴。”贵族女性以百褶裙用料幅度的大和多来张扬地位,相传奢香夫人的裙摆长长地往后拖,或说由四名、八名、十二名侍女替她牵着,由此留下“be33me33te21拜买柴”的典故,“拜买柴”现引申为不离左右地紧跟随他人的人。1981年10月,时任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龙场区区长的罗德云(布依族)提供说:“土改分地主浮财,发耳土目家有一条裙子,让一个人背到龙场去交公,先时还背得动,背了攀上乐居岩上时,突降一阵大雨,把裙子给淋湿,那人硬是背不动了。”这个说法是对当时彝族贵妇人以着厚、大裙来张扬地位的印证。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ushi17.jpg

彝家歌手的着装

fushi18.jpg

威宁板底的彝族少女

fushi19.jpg

明清到民国时期彝族女装的演变

勒拍勒启与乌蒙“四柱”装

勒拍勒启,是彝族女性服饰中肩饰和颈饰的统称。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勒拍,是彝语的记音,专指女性肩上的装饰,应当归为坎肩和霞披一类,由不规则的葫芦、蝴蝶及类似船锚等造型的刺绣吊块,按衣服的圆领串连。这种装饰,常见盘县和六枝一带的彝族女性在佩戴,在文献中也多出现,在收藏的文物里也能见到它的面目。它宛如一朵朵的云霞吊挂在女性的肩上,因此给它取了个动听的名字——霞披。吊块上的刺绣表现桃李花开绽放芬芳,透出盎然春意,寓意女性的美好青春,对美满婚姻和幸福家庭的追求与憧憬。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ushi20.jpg

身着“勒拍勒启”的彝家女

勒启,是彝语的记音,专指女性的颈饰。相传这种装饰是得到鸟类的启示得来的,鸟的美丽是颈子掩藏的结果,因此,女性就竭力用金银打制饰品,把脖颈给掩藏起来,达到美轮美奂的服饰与姣好的面容相互协调、相互映衬的目的。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ushi21.jpg

乌蒙女装展示

乌蒙“四柱”装在明代以前,彝族女性衣不过膝,衣的下面为蓝白黑三色相间的三节裙。清雍正初年的“改土归流”扩大化,不单是官员的任用上安排流官而革除土官,在民间还强行规定彝族不准搞火葬,不准说彝语,妇女不准穿裙子。妇女们无奈只好把衣服加长,把下装改作宽裤子,并加上花饰,以示怀念裙子,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形成至今的彝族乌蒙“四柱”装。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ushi22.jpg

彝族乌蒙型马街式女装

乌蒙“四柱”装的长衣宛如旗袍被稍加宽,肩上、袖口饰挑、滚、刺绣花,长衫的前襟和后襟各以挑、绣、滚吊两柱花,俗称“吊四柱长衫”。吊四柱的前襟按两组两个以上涡旋纹组合,后襟按三组两个以上涡旋纹组合的滚花图案摆布,涡旋纹象征五行。肩上与涡旋纹边的花刻意表现杜鹃花、蝶恋花、心灵美、多子多福等美的意识与历史文化及民俗内涵。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ushi23.jpg

乌蒙少女装

表现历史文化内涵方面,突出彝族八卦。彝族八卦彝语称之“吐鲁恨佉”,它是彝族先民总结方位规律的符号,又系二进制的四倍数。彝族先民把天地、日月、昼夜、阴晴、男女等这些事物与现象归纳为黑白两种颜色及抽象符号,用黑白两蝌蚪互抱运动图表示,彝语称之“输毕孜”或“米古鲁、靡阿那”。彝族八卦和“输毕孜”是彝族服饰中有着明显意义与代表性突出的文化图案,尽管这种图案被表象地认知为“涡纹”、“涡旋纹”或“羊角纹”等。但“输毕孜”的图纹变化丰富,又善于被表现,因而常常出现在各型各式的彝族服饰中,不仅表现在抽象的表象符号上的共同喜好与认同,更重要的是,表现了对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意义上的认同。“涡旋纹”滚制出的图案与其他刺绣或挑出的花样交相辉映,在深色的衣底上宛若盛开出的杜鹃花、茶花或甜荞花。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ushi24.jpg

乌蒙马街装

乌蒙型彝族服饰的马街式,除长上衣、特色裙、腰带等乌蒙形服饰所必备的要素外,着意在头饰上表现彝族八卦,表示“输毕孜”或“米古鲁、靡阿那”的“涡旋纹”,把彝族文化的深厚内涵重点地突出在头饰上,有着自己独到的款式和特色。LX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王继超 著,贵州民族出版社2014年06月1出版《火耀布摩经:彝族》;文图来源:云村寨。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