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哈:总结经验,推动彝语文事业更好发展
作者 张作哈 2010-10-27
原出处:凉山日报

——在《彝文规范方案》批准实施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深刻认识《彝文规范方案》批准实施的重要意义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原创文字,历史悠久。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使彝文获得了新生,特别是1980年8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彝文规范方案》,标志着彝文历史翻开了新篇章,意义深远。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首先,体现了党的民族平等政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共同的语言是构成民族的四个要素之一,也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如何对待民族语言文字,往往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政党的执政理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坚持按民族平等原则解决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国家组织专家队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对于彝语文,经过反复研究比较,在充分尊重彝族历史和人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对传统彝文进行规范整理后继承和使用。1976年四川省彝区开始试行规范彝文,1980年《彝文规范方案》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在《四川日报》上公布推行,彝文历史就此翻开了新篇章。《彝文规范方案》主要在彝族北部方言地区推行,重点在四川彝区推行,受到了我省彝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为彝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倾听党和政府的声音、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了切实保障。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次,肯定了彝语文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价值。中华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彝族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中国历史,既要借助汉文古籍,又要借助少数民族古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彝族先民留下了浩瀚的彝文古籍,这些古籍是研究中国西南各民族历史的宝贵资料。如彝文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著作《西南彝志》,内容涵盖彝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是研究彝族历史乃至祖国西南历史的重要文献。尽管彝族人民长期使用彝文,彝文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是历代封建王朝没有予以重视。国务院批准实施《彝文规范方案》,标志着从国家层面给予了彝文平等的政治地位,肯定了彝文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学习彝文、研究彝文古籍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奠定了彝语文继承和发展的基础。国务院批准实施《彝文规范方案》,建立起了植根于古彝文传统、同时又符合现代社会环境和审美情趣的标准化彝文字符集。经过规范的彝文字符只有819个,基础字符字形结构简单,易学易记易用,方便普及推广,为彝文继承、使用和发展,为彝文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沙马拉毅教授开发的世界上第一套彝文计算机输入法,又让古老的彝文插上了现代的翅膀,走向世界。检阅三十年来推广规范彝文方方面面的成就,规范彝文对彝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彝文规范方案》在我省彝区推行结出丰硕成果,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四省区彝文协作的方向更加清晰。1998年四省区彝文协作会议达成了以《彝文规范方案》为基础的彝文规范统一意见,标志着彝文规范统一迈出了重要步伐,对四省区彝族群众经济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彝语文工作大好局面,倍加怀念当初组织开展彝文规范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老前辈、老同志以及为之付出大量心血甚至毕生精力的各民族专家学者。在此,我谨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我们要通过开展纪念活动,教育广大彝族干部群众牢记党和国家对彝语文的重视和关心,学好彝语文,用好彝语文,努力为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作出贡献。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充分发挥彝语文在彝区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举行纪念,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更好地面向未来。新中国建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凉山彝区的发展高度重视,长期以来给予了大力支持。州县党委、政府和各级干部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在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变革中,凉山彝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凉山彝区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扶贫攻坚等民生工程,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目前,凉山彝区展现出了厚积薄发的发展势头,同时迎来了省委省政府加大扶持的良好机遇。今年初以来,奇葆书记、巨峰省长多次到三州调研,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为推进民族工作先后多次予以专题研究。针对我省彝区发展实际,省委、省政府决定,制定和实施“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即制定和实施《推进凉山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意见》,切实推进大小凉山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和实施《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总体规划》,让彝区各族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新生活;制定和实施《安宁河谷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加快构建我省重要的区域经济增加极,努力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新凉山。前不久,省政府召开第6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为期11年、预算资金超过600亿元的《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的总体思路(2010-2020)》和10个专题方案。随着这一系列重大举措贯彻执行,凉山彝区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凉山的未来将更加美好。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原因,很多彝族群众只懂彝语,对汉语不熟悉、不了解,“双语”水平不高。面对以汉语文为载体的广播电视电影和图书报刊,彝族群众难以倾听党和政府的声音,难以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难以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将明显改善,同时也将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量彝族农民将外出打工、进城务工并在城镇定居。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首先面临的障碍是语言关,如果过不了语言关,会遇到重重困难,很容易成为社会边缘人。对此,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及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有责任给予关心和帮助。一方面,要进一步创造条件,让彝族农民借助彝语文这个工具,参加职业技术培训,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和政策法规;另一方面,要结合职业技术培训开展普通话培训,帮助彝族农民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克服语言障碍,更好地融入改革开放大潮,参与市场竞争,维持合法权益。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年来,社会各界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遗产的呼声很高。彝文古籍卷帙浩繁,是彝区重要的文化遗产,我们民族语文字工作者要发挥这方面的优势,通过整理、研究彝文古籍,推出一大批民族歌舞、体育、影视娱乐产品,营造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围,提升彝区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彝区文化旅游业发展。如美姑县、西昌市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美姑县加强整理研究毕摩经书,宣传毕摩文化,举办毕摩文化节,打造“毕摩文化之乡”品牌,极大地提高了知名度。名气带来了人气,带来了财气。西昌市推广城市街道店牌使用彝汉文对照格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许多游客到西昌后感觉耳目一新,对西昌旅游发展起到了增光添彩的作用。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同志们、朋友们,彝区经济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只要我们从彝区的实际特点出发,从彝区发展中的阶段性特点出发,就能深刻把握彝语文的影响和作用,找准彝语文的工作重点和突破口,发挥好彝语文工作在彝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独特作用。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深入推动彝语文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要进一步贯彻党和国家民族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最近,国家民委下发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管理工作的意见》,全省民族地区包括彝区民族语文工作战线,要认真学习领会好这个文件精神,认真把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认真总结本地区、本单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经验,把思想行动统一到这个文件精神上来。要在这个文件精神指导下,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本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状况,深入研究现阶段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提出切合实际的政策性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切实履行好管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职责。通过理清思路,逗硬措施,扎实工作,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推广应用,“双语”教育,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出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术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区域协作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坚决抵御境外势力通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对我国进行渗透,牢牢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主动权,促进各民族语言文字和谐相处、健康发展,为民族工作主题服好务,为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好务。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要把“双语”学习放在突出位置,搞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工作。一是正确对待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文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时期,也是各民族语言文字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一方面,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语言文字融合是个漫长的自然发展的历史过程,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将在各自不同的使用范围内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彝区实际来看,彝语文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尊重语言文字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彝语文之间的关系。在聚居地区,要针对群众不会说汉语这一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张旗鼓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鼓励彝族群众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提高彝族农民群众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大力发展“双语”教学,帮助彝族学生在掌握民族语文的基础上更快更好地学习汉语文。现行的彝汉“双语”教学体制,为彝族少年儿童通过母语起步学习通用语言文字提供了良好平台。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双语”教学,让“双语”教学在彝族聚居区发挥其应有作用。三是用好“双语”人才,为各民族学习“双语”做好政策导向。要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语言,在公务员录用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干部选拔等工作中,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熟练掌握“双语”的人才。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要把握彝语文工作重点,努力为彝族群众生产生活服好务。为聚居区农村彝族群众服务是彝语文工作重点,同时也是彝语文工作的一个主要薄弱环节。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彝语文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为聚居区彝族群众服务上,贴近实际做好彝语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一是大力发展彝语广播电视电影事业。广播电视电影直观、形象、生动,最适合彝族农民群众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接受能力,深受欢迎,是当前彝族聚居区农村最适合的文化服务形式。移动通讯资讯性、娱乐性越来越强,已开始受到彝族农民特别是年青一代的青睐。要高度重视广播电视和移动通讯网络这些优势,着力解决节目“上星”和“落地”问题,同时结合“家电下乡”,鼓励彝族农民群众购买收音机、电视机,支持无电自然村寨解决电视机电源问题,大力推广简易实用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发电,千方百计让彝族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二是大力扶持彝语文图书报刊出版物进农村书屋。目前实施的“农村书屋”建设是解决农民买不起书、看不起书的有效办法。在彝族聚居区建立的农村书屋,要安排《民族》杂志、《凉山日报》、《凉山文学》等报刊的彝文版和重要的彝语文出版物进行充实,把农村书屋建设成为彝语文图书报刊发行服务的主渠道、主阵地。彝文出版机构应着力提高出版物的可读性、实用性,努力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国务院批准实施《彝文规范方案》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彝语文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希望大家以这次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为新起点,再接再厉,扎实努力,为彝语文发展再立新功。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民语委主任Td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茅草人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