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内彝族的文学艺术主要是口头文学(有民间故事和民歌)。大部分散流于民间,能传唱的人越来越少。与生产劳动和历史相关的撒麻舞、铃铛舞等舞蹈已成为舞台上的传统节目。
1.民族服饰:因居住地域和方言不同而有区别,以巧家县为例:属东部方言的彝族,男子身穿高领对襟衣,下着大脚宽腰裤,头包青色或白色布帕,俗称套头;缠腰带名曰钞带。老年妇女发辫绕在头上,青帛帕包头,身穿青布外托肩大襟右衽花边衣,长及膝盖,下着宽裆大脚花边裤,脚穿龙头绣花鞋。中年妇女留长辫两股,用红绿头线缠绕,圈于头上以青色或白色布包头,佩环形或链形金银耳环,两手戴银、铜、金臂圈或戒指,穿高领大襟右衽外托肩花边衣,大脚花边裤,着绣花圆头鞋。北部方言的彝族,无论男女都披黑色羊毛披毡,彝语称“擦尔瓦”。男子多穿黑色窄袖高领大襟花边衣,多褶宽脚长裤,以青、蓝、黑布包头,前额处缠成一独角,称“子耳”;穿左耳,佩银链耳坠,领口别银排花;羊毛褶裙,长齐脚背;老年妇女戴“罗锅帽”,未婚或已婚女青年顶绣花瓦楞式方帕,以发辫缠压,方帕前端遮于额前,佩耳坠、臂圈、戒指。
2.婚姻家庭:境内彝族解放前一般家庭为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男子有财产继承权,女子无财产继承权。婚姻父母包办,严格遵循同支系之间不通婚,经济地位不同不通婚,彝姓(娄邑)相同不通婚;实行姑表优先婚,姨表禁止通婚。婚俗也因地域、方言和支系不同,有着许多细节上的差异。东部方言的婚俗程序是:一、托媒人到女方提亲,同意即收下媒人带去的酒、红糖和染成红色的鸡蛋,称奠酒。二、烧鸡吃,男方、女方都要宰一只鸡(男方家为公鸡,女方家为母鸡)款待媒人。媒人即将两家的鸡腿骨交叉成十字形,用五彩线绑牢保管,立下凭证,不容任何一方翻悔。三、打财礼(送聘礼),女家为姑娘准备嫁装。四、办酒(举行婚礼)。婚礼中最热闹的场面是女方亲友中的青年男女打押礼先生,当接亲队伍来到门前时开始打,要押礼先生跨入堂屋时才停止。再就是唱一晚上的《酒礼歌》,据传历史上要唱 一个月。内容是妇女留念母系社会,怨恨父系社会婚姻不得自由。北部方言的婚俗,其主要特点是新娘骑马或由迎娶者背负。五、男家拜堂之后,新娘由迎亲的女伴彻夜簇拥,不准新郎接近。新娘回娘家一年或二、三年后,再由兄弟陪送回夫家。 信仰万物有灵,尤其祖先崇拜、鬼神崇拜是彝族原始宗教的主要内容。当基督教传入之后,逐步在彝族中传播。有少部分人信仰道教、佛教和天主教
3.葬俗:历史上行火葬,现为土葬,旺族之家,人死后要举行两大祭仪:作祭,指引死者赴阴间的路程,毕摩诵《指路经》;作斋,超度阴鬼化为神仙,与始祖同登仙域。每十三年做一次大斋之后(祭祖大典),确定各家支的彝姓(娄邑),从此变宗亲为姻亲关系。
4.节庆:主要有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和十月年。火把节传说不一,都是高举火把或围着篝火尽情欢跳、欢唱。区内发现的彝族文物有彝文印章二枚。一枚据西南民族学院译定为“印章交以诺用”。另一枚据贵州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译为“妥鲁山里乎辖印”,直译为“统管堂狼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