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白倮:从不过火把节的彝族支系
作者 茶志福 2013-12-12
原出处:春城晚报

bf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穿着节日盛装,在铜鼓和皮鼓敲打声中载歌载舞。 刘宏泽 摄bf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f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城寨,每个孩子出生都会与树相联。 刘宏泽 摄bf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f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妇女们自己制作美丽服饰bf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f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男子服饰随年龄而改变bf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城寨村地处麻栗坡、富宁、广南三县交界处,距县城134公里,距镇政府驻地41公里,距村委会驻地8公里,东与富宁县木央乡接界,南与董干镇回龙村委会相连,西与新寨村小组为邻,北与广南县黑支果乡隔河相望;面积有8.99平方公里,海拔1352米,年平均气温15.9℃,年降水量1231.9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
 
  城寨村虽然全部是彝族支系白倮人,但其衣食住行与其他地区彝族相比,存在较大差异。11月26日,记者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村寨里采访时发现,总共几百口人的村落,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或者学习,只剩下年长者带着孩子留守家园。
 
  然而,这个村落至今还传承着原始而古朴的生活方式,保留有真实完整的古朴着装、奇异的民间风俗和独具特色的杆栏式建筑……城寨的白倮人从五六岁开始就跟着长辈们学习歌舞、点蜡、刺绣、建筑等各种技艺,勤劳的他们多半是能工巧匠。因此,无论是粗犷、洒脱的杆栏式建筑,还是细腻、大方的白倮服饰,都在传承和叙说着这个古老民族的智慧和文化。
 
没有文字,白倮文化在火塘边口耳相传
 
  城寨白倮人没有文字,一直以来,他们传递信息的方式都是口传。据悉,白倮人经常在晚饭后和农闲时,聚集在火塘边,听老人讲族史、传说、风俗等,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火塘口传文化。
 
  城寨的白倮人说,他们的祖先来自昆仑山,但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到底是何时从遥远的昆仑山迁徙而来,已无从考证。国家级铜鼓舞代表性传承人、村民陆孝宗告诉记者,根据老人们传下来的故事,在很久以前的某一年发生了特大自然灾害,他们的祖先经历了长期的迁徙过程,最后在麻栗坡县境内发现了一块宝地,便在这里开荒定居,后来形成了城寨。
 
  据麻栗坡县住建局副局长李波介绍,如今普遍认为城寨形成的时间是清代,但白倮人最初来到城寨的时间还要更早,可能是明代。另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城寨白倮人至少在元朝时期就迁徙而来,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白倮人的口传文化,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等。这些口传文化,在白倮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几乎每一个祭祀和节日庆典都有自己的传说,此外还有关于建筑、丧葬、舞蹈等的传说。
 
  记者了解到,城寨村白倮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比较集中。在村子内,有一大批系统掌握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民间大师,该村的陆孝宗、陆友权分别被列为国家、州级铜鼓舞代表性传承人;陆天文为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俗类代表性传承人;莫文安为州级民间建筑传承人;陆成琼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民间美术师。
 
  其中,年纪最大的陆孝宗今年已60多岁,他精通白倮人的民间舞蹈、民歌、器乐等。掌握铜鼓舞、二胡舞、荞菜舞等20余种彝族白倮支系民间舞蹈,掌握彝族白倮支系历史歌、建房歌等150余首民歌,并能有声有色地讲述各套民歌、舞蹈的产生、形成、演变,以及内容、含义、传说等。2007年6月,陆孝宗被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8年2月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代表性传承人。
 
不用钉子,一把斧头劈成的杆栏式建筑
 
  走进寨里,一栋栋别致的木楼便呈现在眼前——这是独具特色的多柱形杆栏式建筑。传说白倮人的祖先不是凡人,是从天山飞来的仙鸟。后人为了纪念祖先,于是在建房时在房屋两侧多建了一道飞檐,象征祖先神鸟的翅膀。
 
  城寨白倮人居住的房屋,整栋房子由52根(房前滴水排减了4根)、56根或者66根(右排多出一格,增加10根)柱子串联而成,前后共8排柱子,分中柱、云柱、滴水柱等柱排,房屋高度以中柱为标准,有一丈八点八、一丈六点八、一丈四点八之分。木楼盖成两楼一底,底层关畜禽或堆放杂物,二楼住人,食宿均在楼上。楼梯设在房屋的正面,楼梯的两边为木条式、花栏式走廊。房屋两侧各建一个飞檐,用木板围起,屋顶盖瓦片。
 
  楼内的装饰也很特别,二楼正中横装一堵板壁将楼内空间前后隔作两排,前排左边有火塘,是待客专用,旁边铺一张床,也是专供客人睡;右边安锅灶,专供煮猪食用。后排是内房,由两堵板壁隔为3个房间,左边的一个房间也有火塘,火塘后面有一个台板,上面供奉着祖宗牌位和“神灵”,火塘边是主人家的床位,客人不许入内;中间用来堆放各种家具和杂物;右边的房间是卧室也是厨房,但不设灶,火坑上简单地支着3个石头或铁三脚架,安口锅便可煮饭,晚上就在火塘两旁铺床睡觉,早上起来时又将铺盖收好。记者看到,房屋的二楼没有窗户,但在前排客厅两侧开设有两扇门。据悉,这两扇门既可以当窗户采光,又可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逃生用。
 
  白倮人的建筑风格还表现在粮仓上。粮仓位于房屋一侧,由16根大小不等的柱子做支架,四周用木板围上,中间装成方格,形似包箱,分别装包谷、稻谷等,上面用木板封盖,仓顶盖瓦。
 
  最令人称奇的是,白倮人在加工建房用材时,自始至终都是一把斧头劈到底。“形象地讲,就是一把斧头劈成的房屋。”中共麻栗坡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宏泽称,白倮人的房屋和粮仓从里到外没有用一颗钉子,全部是用木料建成,可谓是用一把斧头劈出来的,这在建筑史上十分罕见,可称之为中华一绝。
 
鱼鳞图案,传说穿上后能得到龙王保佑
 
  白倮人的服饰图案为“鱼鳞纹”。传说很久以前,白倮人聚居地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寨中一位美丽的姑娘走到干裂的田边求雨,凄惨的哭声感动了龙太子,龙太子就请来父亲老龙王布雨,大地回复了盎然生机。后来这位美丽的姑娘与龙太子相爱并化为龙身飞升。白倮人便在衣服上染上鱼鳞状图案,认为穿上后即得到龙神保佑。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无不被村民漂亮的服饰所吸引。陆孝宗介绍说,妇女们自己种棉、纺线、织布、点花、蜡染、绣花,然后制作成衣,工艺十分精细,一年做不了几套。谁家女儿、媳妇做的衣服最漂亮,就会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走进白倮人家,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妇女围着火盆,在一起点蜡,或者是在纺线、织布、刺绣。当记者走近她们时,有的妇女因害羞跑进屋里躲了起来,有的则一直低着头不敢跟记者搭话。今年32岁的陆面增去深圳打过工,所以能用汉语与外人交流,在记者采访时,她还充当起了“翻译”的角色。她说,一个人在家很无聊,所以就来到邻居陆孝琼家,陆孝琼在织布,她在刺绣,还有另一个邻居在点蜡,“几个人一起,边干活边聊天,才开心。”陆面增说。
 
  白倮人的服饰做工考究、色彩鲜明、古朴大方。服装的颜色主要以蓝、白两色为主,黑色衬底,用红、黄、绿等颜色装饰,再用银泡、银项圈、银项链、银钮扣点缀。妇女服饰衣前襟、背面、袖口等部位,都绣有特别的花纹图案,并附有深刻内涵。前襟一般绣有阳雀、山峰、河谷、水塘、蝴蝶等。传说白倮人在艰难坎坷跋涉的迁徙途中,辛苦劳累几欲放弃,幸有阳雀和蝴蝶指引,使白倮人对生活充满信心,最终走到一个崭新的天地安居乐业。为纪念阳雀和蝴蝶,便把它们绣在衣服上。
 
  男子的服装随年龄而改变,青壮年的衣服款式及花样略微复杂一些。男式服饰的突出特点在于印有很多铜鼓面图像,是崇拜铜鼓的一种象征。据悉,白倮男子一般以50岁为界,老人穿的是花纹对襟衣和黑裤子。节日时,尤其在跳祭祀舞时,老人多穿白色或蓝色右衽布扣长衫,头戴白兰大方格头帕,围大方格围巾以作装饰。过去白倮人不常洗衣服,认为人的魂依附在衣服上,洗衣服会将魂洗掉。因此,每洗一次衣服均要杀鸡叫一次魂。
 
独特节庆,不过火把节要过白倮荞菜节
 
  荞菜节是城寨白倮人的一个传统节日,又叫过荞年,从每年农历4月第一个属龙的日子开始,共历时3天。白倮人把荞菜节视同过大年,节日期间,村里杀鸡宰牛,家家户户准备丰盛的饭菜祭祀神灵,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汇集到村口龙树下,跳起荞菜舞、铜鼓舞、喜亲舞、竹竿舞等舞蹈。
 
  铜鼓舞是白倮人最具特色的舞蹈,一人击鼓伴奏,众人跟着跳。舞蹈时男前女后,随着鼓点节奏的声响,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起舞,30多个动作套路随着鼓声变化而变化,一个动作重复数次。舞蹈时,铜鼓声古朴雄浑,女性头帕上的银铃声清脆悦耳,加上舞姿优美,步调一致,令人陶醉。
 
  据了解,1999年10月以白倮人的铜鼓舞为蓝本创作编排的舞蹈《敲响铜鼓》,曾作为国庆50周年献礼节目进京汇演,轰动北京城;2009年10月,同样以白倮人的铜鼓舞为蓝本创作编排的舞蹈《铜鼓长伞舞》,参加在韩国举办的“国际首尔杯音乐舞蹈大赛”演出荣获国际金奖。
 
  除了铜鼓舞,最有趣的还有城寨白倮人虽属彝族的一个支系,但他们却从来不过彝族传统的节日火把节,而是过一种颇有纪念意义的荞菜节。据说,荞菜节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白倮人的生活十分落后,生产方式也很原始,辛勤劳作一年的果实还填不饱肚子。有一年,一场无情的大火把全寨的房屋、农具和粮食烧了个精光。正当大家为找不到粮食绝望时,有一个人发现在废墟的地上倒扣着一只碗,翻开一看,碗下竟罩着一些荞籽。白倮人欣喜若狂,以为是祖宗在冥冥之中保佑他们,赐给他们一碗救命的荞籽,于是便捧起荞籽播种到地上,荞芽出土后见风狂长,到四五月份青黄不接时就成熟了,使倮寨度过了灾荒。于是,白倮人为了感谢祖先和荞籽给他们带来的生命,把每年4月第一个属龙的日子定为荞菜节。
 
  后来,每到这一天,白倮人组织人员到菜地里喊“荞魂”回家,送到楼上,请祖先和“荞魂”共同享受节日的快乐。同时,穿着节日盛装的白倮人,在铜鼓和皮鼓的敲打声中载歌载舞。平时多规矩的倮寨妇女、儿童,在荞菜节这天,也可以与男人一道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
 
  据悉,城寨的白倮人总有过不完的节日,除了荞菜节,还有一月的春节、六月六日的六郎节、七月的小米节、八月的尝新节、九月的补偿新节等。与其他地方有着明显不同的是,整个春节期间,白倮人不烧香、不烧纸。
 
神秘风俗,孩子出生都会与一棵树相联
 
  走进城寨,寨前寨后都是古木参天、绿树成荫。仔细了解,才知这与白倮人神秘的风俗有关。城寨村小组副组长陆福华告诉记者,每个白倮人家的小孩出生后,他的衣包(胎盘)都会装进竹筒里,用布封口,然后再拿去拴在榔树(学名叫榉树)上,祭拜这棵树为“干爹”,寓意小孩和树同步成长。这棵象征小孩生命的树,不允许任何人砍伐。
 
  有些树下还会栽立着奇异的石头,并插着烧过的香根,这是老人记着号的“灵树”,每年农历八月吉日都要杀鸡、烧香在树下敬献,年年如此,直到老人去世。所以,任何人不能乱砍伐,这是白倮人的族规。由于这一奇特的族规沿袭至今,使村里森林保护得非常好,给后代留下了优美的绿色环境和秀丽的自然风光。
 
  不仅白倮人的出生有如此奇特的风俗,他们的婚嫁和丧葬同样与众不同,可谓从生到死都充满了原始的神秘感。据陆福华介绍,白倮人至今还保留着族内婚配习俗。有女儿的白倮人家必须按顺序,优先许配给姑妈、姨妈、舅舅的儿子,直到这些至亲都无年龄相当的儿子,才可外嫁。结婚时,双方都不办喜酒不请客,也不要礼金,只要男方制套裙子、一只手镯,再带上两个人把女方喊到男方家便算完婚。
 
  婚后新娘不留住丈夫家,仍回娘家居住,男女双方可保持互相往来,男方可以在女方家居住,但女方不居住男方家,直到新娘怀孕后才到丈夫家定居,当地人称“坐家”。婚后,如果夫妻之间发生矛盾不能共同生活,离婚手续也十分简便。只要双方的父母到大树下杀一只鸡,将鸡血抹在男女双方的手上,再将煮熟的鸡肉请双方父母吃完后,就算离婚。
 
  现在,白倮人基本保持族内通婚,其通婚范围还是很小。这样的婚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已逐渐被打破。近年来,已经有几个白倮女孩外嫁到其他省市,只是仍无男人娶回外族女人。因为如果娶回外族女孩,得生活在白倮老人身边,多数老人现在还不能接受和族外通婚的观念。
 
  “白倮人的葬礼,不兴披麻戴孝,谁家老人去世了,全寨人就敲响古老的铜鼓,唱着古老的安魂曲,跳铜鼓舞祭祀死者的亡灵。”陆福华说,这是白倮人与其他民族在丧葬风俗方面的最大区别。据介绍,白倮人家老人死后,要备办3餐开丧饭,由死者的姑娘备办衣服、垫盖,女儿不论分居的、已嫁的,都要每家杀一头牛,抬一坛酒、一簸箕糯米来祭灵;还要请人来跳狮子舞、铜鼓舞、芦笙舞、表演武打等。死者的儿子不论分家或同居的,也都要杀一头牛来献灵,儿子和姑娘拿来的祭品摆好后,由死者族内一老人来灵前向死者交待儿女各自送来的祭品,表示儿女们都到齐了。发丧前由女婿去埋葬地点挖井,发丧和下葬时都要放鞭炮,姑娘、儿孙等一律不戴孝、不烧香纸、不磕头、不上坟。在白倮人看来,他们是最先来到这里生存的,是土地的主人,用不着烧纸,丢买路钱。
 
城寨规划 发展旅游助推白倮文化
 
  “城寨整体风貌为古朴的彝族村寨风格,其典雅、古朴的风格是区域内其他村寨不能相比的。”麻栗坡县住建局副局长李波介绍,城寨白倮人的木楼风格独特,既不同于傣家竹楼,也不像其它民族的楼房,是目前不可多得的保护较好的传统民居。
 
  李波说,到2012年底,城寨居民中有两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为进一步加强对城寨杆栏式传统民居的保护和改善城寨白倮人的人居环境,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麻栗坡县住建局正在制定相应的保护利用规划,一年内将可完成。据悉,规划主要侧重于城寨历史古迹的保护、传统文化的挖掘、特色民居的改造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等。
 
  “民居的改造将修旧如旧,保持其历史原貌,部分砖混或砖木结构的房屋,将要统一恢复成杆栏式建筑。”李波说,现在寨里大多数人家都拥有电视,但用的都是锅盖,今后在民居改造过程中,将统一换成闭路电视,电线、电缆等全部从地下走,真正让城寨民居“还原如初”。此外,规划还打算单独建设猪圈、牛圈等,以帮助村民实现人畜分居。
 
  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董干镇副镇长韦开伟说,将对白倮人独有的口传文学、民声音乐、民族舞蹈等进行整理、规范、记载并编撰成册、记录入档,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白倮文化。同时将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登记,深入挖掘白倮人的节日来源及历史传说故事,为白倮文化增添神秘氛围。此外,将全面深入了解白倮人在婚嫁、丧葬、信仰、祭祀、禁忌等方面的文化习俗,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在充分尊重白倮人习俗的前提下,对部分不切实际、制约白倮人经济文化发展的陋习加以简化或废除。
 
  李波介绍,今后将加大对城寨的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抓好水、电、道路、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将建设停车场、农家乐、游客服务接待中心等,通过发展旅游项目,传承推广白倮文化,建设美丽新城寨,提高白倮人的生活水平。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