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兴仁县大山乡野场彝族村,四周青松环抱,几百户农家小院,在茂林修竹的绿帘翠屏之中,欲现还掩。
野场,以她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饮誉全省,1996年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吉巴达艺术之乡”的称号。据《彝学通讯》记载,彝族祖先同属大禹部落,开山治水,辗转奔波,由中国西北向西南逐年迁徙,最后在四川凉山,贵州西北、西南,广西西北,云南东北等地定居。传说中的洪水朝天时期是彝族祖先集体迁徙的时代,迁徙的原因主要是不堪承受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 所以,彝族村寨都选择在开阔的高山上。
彝族文化丰富多彩,节日除与其它兄弟民族共有外,还有如六月二十四火把节、十月大年节(也称牛王节)等:民俗活动有正月抛绣球、七月半请仙临凡、腊月安神祭祖、年青人“唱花园”(年轻人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特色婚丧等。积淀厚重,形式多样,精彩纷呈。这次我们正好赶上火把节,切身感受到彝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是日中午,彝家阿儒(贵州彝语:小伙子的意思)阿麦(贵州彝语:姑娘意思)呼朋引伴,到松林里“唱花园”(年轻人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流畅,抒情的山歌在木叶声的韵和下,从竹从、松间传出:“这山看见那山高,两山拉拢搭座桥,远望郎从桥上过,妹在这边把手招。”歌声悠扬婉转,回荡在整个村寨上空,让人精神振奋,耳目一新。
为示欢迎,彝家少女们把正月新春才开展的活动――抛绣球,亮给我们观赏,让我们大饱眼福,绣球是彝家少女刺绣的工艺中的精品,它体现了彝家少女的聪慧与灵巧。它用上等的棉质布料剪下大小一样的十二片小方块,每片刺上相同的精致图案,片片回环相连成小园球状,有婴孩的拳头般大小;内装满谷物,封口处缝上尺许长的白布带,便于提挂,再在下端吊上五簇七彩串球丝线作状饰,一个精致的绣球就伏特成了。绣球,是彝爱少女爱情的寄托和象征。春节里,相恋的少男少女,双双对对,相约来到野外,抛掷绣球戏耍,增进友谊和感情,然后悄悄送给心上人,以示纪念,工艺精巧细致的绣球,让人看了爱不释手,可惜短时间当不上让人眼热的“心上人”,想要一个绣球做纪念,有心无缘,只能作罢。
晚上八点,进晚餐。在家乡父老兄妹“亲戚走到一起来,大家共敬一碗酒;朋友趟到一起来,大家来喝一碗酒--- ---哆--- --- 哆--- ---”的热烈、欢快的彝语敬酒声中,我们一行十多人,领略了竹筒米酒的醇香,品尝了“黄饭白菜红汤”三色佳肴,领教了彝家小妹押饭绝招――隔桌抛饭。席上、歌声、笑声,碗筷叮当声和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绘成一幅极致的彝乡风情画!情至浓处,酒不醉人人自醉!
饭后,走出户外,站在高处,俯视黑夜,苍穹下的村庄田野,上幅新奇的画面跃入眼帘,成千上万支火把,插放在起起伏伏的田野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微风过处,近的光焰摇曳,婀娜多姿,远的若明若暗,像深邃里的敏星。抒冷凝的夜色撩拨得诗情荡漾,更有围着火而歌、结对而舞的彝家少男少女,把彝家舞蹈《阿西里西》、《三弦舞》、《阿麦戚托(贵州彝语译音,意为姑娘出嫁舞)》热烈、奔放的舞步踏得山响,震憾、激动着这片天空,大地。
彝家火把节的来历,据说彝家祖先地远古洪荒年代,为防豺狼虎豹的侵害,夜里在住所附近烧起几堆大火,阴拦野兽的入侵,火便与彝家结下深厚的情谊,成了彝家热爱生命和追求火热生活的象征。进入农耕时期以后,彝族先民,刀耕火种,籍五谷维生,每至六七月,害虫猖獗,肆意损害庄稼,先民在执火夜行,各类有害飞虫竞相扑中得到启发,相约在六月二十四日白天祭祀田土,夜晚到各自的田地里燃起篝火,熊熊燃烧至天亮,蛾蝗类飞虫在燃尽有火堆边铺了厚厚的一层,当年庄稼便有好收成。此时时刻,身处火把节盛会现场,面对载歌载舞的彝家少男少女,无限遐想,穿越历史时空,回到远古从前,仿佛与彝族先民共语,感受他们的艰辛与欢乐,于是透过熊熊燃烧的火光,看到他们从远古蛮荒的岁月里走来,走了五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受了烈火与热血的洗礼,尽管痛苦与创伤依旧,仍然不屈不挠,一如既往地用挺拨的脊梁和坚实的脚步,在痛苦与欢乐中追寻人类共同的梦想,用舞蹈和歌声表达彝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民俗活动中最有情趣的是:请仙临凡活动。问及此事,彝家宗教文化的权威者――毕摩老人娓娓而谈,每年七月半,只要晚上天气睛好,村寨中的三、两户人家门口便满满的挤了大堆人,这家请“七仙女”下凡,那家请“八洞神仙”下界,还有的请“刷把神”,把彝家七月的夜晚闹腾得象白天,请“七仙女”下凡,怎么个请法呢?选七个未满18岁的少女,沐浴穿戴,棉花塞耳,纱巾蒙面,分长幼东西而坐,面前留出一块约20来平方米的空地,其他人或站事坐,围着这七个少女念请咒:“栽秧栽,毛草墩,娘娘请你七娘娘来掌灯,掌你哪样灯,掌你蓑箩灯……”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念请咒。一边在空出的地面上,邮远而近烧香化纸,念一遍烧一次,一直烧到七个被请的姑娘面前,半小时或一小时后,七个少女就会先后不由自主地全身发抖,嘤嘤哭泣,最后主动地手拉手起身来唱歌跳舞,即是七仙女下凡附在七个女孩身上。七仙女下凡附身的快慢,关键在于被请的七个少女要摒弃杂念,心意合一。七仙女下凡附身后,七个少女起身边唱边舞,唱歌的内容有《苦竹娘》、《十二月英台》等,玩尽兴后要退神,退神要在第一声鸡鸣之前(传说若不及时给被请的七个少女退神,她们就会慢慢地化为一缕缕青烟升天而去)。退神要由毕摩在水井里舀来一碗水,化符念咒让七个姑娘喝下,附身的仙女上天,七个少女就会神智恢复如初了。
请“七仙女”下凡这一民俗活动,《毕摩经》上记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黄梅戏《天仙配》里七仙女下凡嫁董永的传说,取材于民间请七仙女下凡的活动,产生在汉朝以后,比彝族人民请“七仙女”下凡这一民俗活动要晚2000多年,彝族祖先年年通过这个活动,请七仙女下凡以问吉凶,趋利避害,求取平安。
夜已深,我们欲行为又止,恋恋难舍――我们还有许多想了解的彝家风情还未来得及细问!是啊,五千多年形成的民族文化,哪是一朝一夕就能尽知全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