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麻郎垤:迷人的村寨 不老的传说
作者 ​鲁媛 2024-10-06
原出处:​百家号-天眼新闻

石墙黛瓦,沿河傍山,淤泥河绕村而过,盘绕出百余年的回响。踏春拂柳,歌甜酒香,风耕万畴青锦,彝族“秋千”在灵秀群山间悠荡。绘在墙上的彝族少女眉目如画、写在墙上的童谣朗朗上口、立在墙边的雕塑气势磅礴……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麻郎垤村家家户户门前的墙上,一个个故事在白墙里重现,讲述着麻郎垤的“前世今生”。
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穿越四百年的彝寨记忆

“麻郎垤”,彝语,译为“四面环绕、环境闭塞”“打不开、进不来”的避世之所,如同天然堡垒,适合作为屯兵、居住之地。另一种说法,则是与本地苎麻纺织业的起源相联系。麻(种麻织麻纺麻)郎(彝语助词)垤(坝子),寓意着村民在寨心坝子上共享织麻纺线技艺的智慧与和谐。自明代末期以来,麻郎垤村已历经400余年的岁月洗礼。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1.jpg

麻郎垤村全貌。易俊/摄

在麻郎垤,没有歌,不能行。生产生活、谈情说爱、离合悲欢、对外交往、教育子孙……无处不歌,无事不歌。彝族谚语曰:“歌多多不过彝家,跳舞扭不过彝家,天上的星星能数尽,彝家的歌舞数不完,要问彝家歌舞有多少?请用海斗量一量”。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麻郎垤村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彝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性、丧葬制度、婚姻习俗、行为习惯、服饰文化、祭祀礼俗等,这些文化习俗共同绘就了彝族文化的多彩画卷,使其成为贵州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彝族文化的乡愁印记

在麻郎垤村,彝族水粄酒不仅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常用饮料型土酒,更深深根植于彝族人的文化与传统之中。无论是在传统的彝族年、盛大的火把节、庄重的祭山仪式等节庆,还是婚丧嫁娶,甚至是日常生活中,水粄酒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彝族人情感交流与文化传承的媒介。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2.jpg

麻郎垤彝族文化之迎宾酒。易俊/摄

据说,最早的水粄酒是由彝族祖先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的,随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传统的酿酒技艺。水粄酒的制作过程包括了选米、拣米、洗米、浸泡、蒸酒饭、拌酒饼、巢酒、灸酒等步骤,对温度和时间精确控制,以确保酒的质量和口感。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麻郎垤的水粄酒,主要用糯米精心酿制而成,彝语称“吉图”,其酿造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奇异,工序简单,是彝家独特的绵甜纯酒,回味无穷,水粄酒的制作技艺在彝族内部世代相传,通常是家庭中的长辈向年轻一代传授。在彝族社会中,水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还承载着彝族的社交礼仪、宗教信仰以及对自然的敬畏。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秋千荡起民族情感的悠扬旋律

盛夏时节的麻郎垤村,一片沸腾,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在村文化广场上,三架大秋千格外醒目,秋千上还雕刻了极具彝族文化特色的图案和图腾,看上去别有一番韵味。“中间最大的就是我们彝族大秋千中的高索秋,右边是观音秋,左边则是磨磨秋。”据村党支部书记余二龙介绍,彝族大秋千是2018年由贵州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出资20万元修建,为村里带来了新的“打卡点”。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3.jpg

麻郎垤彝族文化之荡秋千。易俊/摄

打秋千不但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活动,更是彝家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重要载体。春去秋来,经过长期的磨合和改进,彝族秋千产生了三种表现形式:磨磨秋、高索秋和观音秋。其中,观音秋制作工艺比较复杂,现贵州省境内只有麻郎垤村的观音秋保存最完整。观音秋是活态传承,随彝族寨子而存,村里成年男女都会参与制作观音秋。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9年4月,彝族秋千被列为贵州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彝族大秋千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族项目”。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风彝韵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2012年,村里设立了盘州市第一个彝族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里收藏着彝族服饰、彝族经书、刺绣、语言文字、劳动工具、手工艺品等“宝物”。如今,这个小小的村级博物馆已成为外界了解盘州彝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4.jpg

麻郎垤村史展馆。易俊/摄

今年6月22日,麻郎垤村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民族文化艺术节,这场盛会不仅彰显了麻郎垤村独特的彝族文化魅力,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精神文化盛宴。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村里充分发挥技艺人才的特长,通过“传、帮、带、学”等形式,培育新生力量,保护和传承彝族人民的传统织麻纺线、刺绣、雕刻等技艺;选派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村民参加市、县组织的彝族“毕摩”培训班和彝文培训班,培养彝族文化传承人;发挥民间文艺宣传队的作用,大力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活动,让村民在自娱自乐中接受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结合“四在农家”及“美丽乡村”建设,在村民住房改造上充分融入彝族文化元素(如板顶、土墙;石头墙、红砖、树制金子墙等)住宅,建设彝族建筑风格的民居,展现其独特的文化。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麻郎垤村家家户户门前墙上栩栩如生的故事,就是村里“自治”的一个缩影。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余二龙记忆里,对村寨墙画的印象可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村里的知识青年用烧过的木炭在白墙上留下火把节盛况、民间神话故事和忠孝故事的模样深深印刻在余二龙的脑海里。少时的余二龙常常在黑白勾勒间感悟历史的绵延,德、孝、忠、礼、仁、忍也潜移默化在他心里沉淀。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5.jpg

麻郎垤村活动室。易俊/摄

“2004年起,记忆中的墙开始慢慢有了色彩。”白墙黑画渐渐被白墙彩绘取代,群众自发给村里的墙画“上新”,老师、学生提着画笔端着色盘,在墙上精心描绘,成为麻郎垤村一道别致的风景。“培育文明乡风,这就是我们进行乡村治理的秘诀。”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0年以来,为深入推进村民自治,麻郎垤村以思想聚力法、村民当家法、互动辩论法、成风化俗法“四个工作法”开展自治工作,使乡村治理持续提质增效。“有事就找村干部”已然成为当地群众的普遍共识。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清风徐来,万物复苏,绿芽轻坠枝头,不错过一寸日光。百余幅墙画沿巷穿堂,没入林荫,麻郎垤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对面,一幅墙画惹人注目:火把节热闹喧嚣,群众载歌载舞,田园牧歌,盎然生机……这幅由余二龙所设计的墙画,抬眼望去,那便是麻郎垤人心中的“诗和远方”。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6.jpg

麻郎垤彝族文化之歌舞。易俊/摄

“山歌出在淤泥河,人去背来马去驮。前面走了三匹马,后面还有九囤箩。”这一首广为流传的彝族山歌,让很多人记住了八担山下淤泥河畔的麻郎垤。秋去春来,一代又一代的彝族同胞固守着他们心中最美的家园。“迷人的村寨、不老的传说”不仅是这座村落历史脉络的见证,更是它坚定的底色和灵魂。0c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媛)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