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武定彝绣:千年瑰宝 指尖流芳
作者 ​武学成 李绍德 贺明辉 2023-03-22
原出处:彝族人网

武定彝绣演绎着布匹上的经典与图腾,它对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概括、变形、夸张,挑花、扣花、十字绣、平绣和点、线、面交融的手法,以栩栩如生的精美画面吸引和征服国内外众多的闪光灯和眼球。其蕴含的文化、商业价值与市场潜力,让“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非遗在现代服饰、家居用品、小件装饰上体现出动感与静态、现代与古典的融合之美。
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漂亮的刺绣产品。郭晓艳 摄)

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唐代诗人罗隐以刺绣为题的诗作之所以流传至今,与刺绣顽强的生命力是分不开的。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300多年过去了,穿越时空,在这花样般的武定热土上,在群山环绕的彝家山寨里又找到了诗中的意境,春色满园的彝家深闺绣楼里,一套套漂亮的绣服格外抢眼,墙上挂着马樱花盛开的图案。绣架前,一个头戴鸡冠帽、芙蓉为面、秋水为眸、冰肌玉骨的少女端坐,纤纤玉指拈花针,绣针无声地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绣架上摆放着针线盒,五彩的锦丝线下,隐约可见一幅未完工的鸳鸯戏水图,鸳鸯并颈,相依相偎,缠绵至极。虽未完工,却可窥见那巧夺天工的绣技,那对已然活灵活现的恩爱鸳鸯。葱白般的指尖下,鸳鸯的羽毛随着少女的金针上下穿梭慢慢长出,春色拨动着她的梦幻,在那有着万千遐思的脸上,绽开比马樱花还要娇艳的笑容……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3.jpg

(李蕊吟 摄)

在武定成千上万的绣娘中,国家级民族服饰传承人普玉珍就是其中的一个。早在2013年11月10日,在深圳“编织梦想·绣美彝山”展览中,来自武定县猫街镇的彝族妇女普玉珍就成了明星,她的刺绣作品备受欢迎。在她的老绣片“唐卡”前,参观者纷纷拍照留念,甚至有人出价50多万元购买。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武定的彝族妇女,几乎人人都是挑花刺绣能手,她们五六岁的时候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刺绣针法、配色、画花样等技艺,到了十几岁就要自己缝制和刺绣衣服鞋子。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普玉珍的爷爷是当地很受人尊敬的毕摩,奶奶是远近闻名的刺绣高手。在她四五岁的时候,爷爷就一笔笔教她作画,奶奶和母亲手把手教她刺绣,给她规定了每天刺绣的时间和任务,对她寄予很高的希望,如一双鞋子必须在几天内绣好,她在上学读书、打猪草之余,就得拿起绣花针。长辈们不仅教她如何翻针、顺针,怎样垫绣、引绣,还给她讲其中的道理,如茶花工艺中的单纱、双纱和三纱的运用,让她懂得怎样才能绣得疏密适度,错落有致,精巧耐看。奶奶和母亲还让她细细观察树林中的花朵和枝头的小鸟,观察彝山的各种动植物。绣花针折断了一根又一根,手指一次又一次被扎破出血。经过长期的刻苦磨炼,普玉珍打下了全面扎实的刺绣功底,熟练掌握了各种刺绣技法。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普玉珍刺绣作品《老鼠娶新娘》。叶宏友摄

除了掌握传统纹样图案的刺绣,普玉珍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艺术创作。她8岁时绣的《老鼠娶新娘》,两个小老鼠抬着轿子,一步一颠行走,以生动活泼的画面、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的童趣,获得了远近刺绣高手的好评。12岁那年,她绣的一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图,已经达到较高水准,被一位德国收藏者以高价买走。在那时,这笔钱是天文数字,全家人一年辛苦也挣不了这么多。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普玉珍现在还珍藏着一件14岁时绣的裹背,上方绣有三个石榴、一只蝙蝠、五朵莲花,分别寓意多子多福、辟邪消灾、行善积德;下方绣一对翅膀,期望孩子长大后,能够走得远飞得高,奉献社会,有所作为;六组变形的“8”字,寄托着全家人发家致富的梦想。这条裹背的绣线,是普玉珍亲手用蚕茧拉成的丝线,以杉罗树根、黄连、香面调制出的颜料染色;十二个银饰,是她爷爷亲手打制的。这件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品的刺绣,寄托了普玉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来也背大了她的一双儿女。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年龄渐大,见识增加,加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普玉珍的刺绣作品视野更加开阔,题材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手法更加深沉自然。她开始尝试用彝族刺绣的手法,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她用数年时间完成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清明上河图》等刺绣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获得广泛好评和赞许。2010年6月,普玉珍被命名为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服饰)传承人。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普玉珍在传授刺绣技艺。叶宏友 摄)

为了使彝族传统刺绣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普玉珍先是向儿媳、女儿传授刺绣技艺,后来开始向更多的彝族妇女传授技艺。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苗族绣娘龙文英在学习盘金绣。武学成 摄

image.png

绣娘在刺绣扶贫工厂学习刺绣。叶宏友 摄

image.png

(刺绣工厂。叶宏友 摄)

2005年,普玉珍开门授徒。2012年6月,普玉珍成立了雄冠彝绣协会,会员由最初的120人,发展到现在的1380多人,并在武定县城设有彝绣门店,常年加工刺绣产品,年生产大小工艺品达20000多件,生产彝族服饰5000余件(套),利用代销、直销、网络多种营销渠道,将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年产值近200万元。周边几个县的许多彝家妇女都来向她学习刺绣,她们既是普玉珍的学生,也是她的合作伙伴——普玉珍将作品样图描绘绣好之后,把绣布和丝线分发到各家,让她们在放牧牛羊、农业生产和家务活计的空余时间进行刺绣,然后把绣好的作品交给普玉珍,每月即可获得一两千元的报酬。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武定县彝绣协会绣娘直播刺绣。花云 摄)

2018年,普玉珍获得了“云南省刺绣大师证”。随着名气的增大,各地彝绣培训机构都纷纷邀请她去讲学。2018年至今举办培训班40多场,培训绣娘27000余人次。她把祖传下来的几十个种类、上百种绣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姐妹们,希望她们也能够像自己一样,通过传承彝族刺绣的古老手艺,自食其力,使彝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让彝绣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财力都放在培训上了。大概算一算,我培训的绣娘不下1万人。我不能让彝族传统刺绣失传,我们要让彝绣这个指尖上的千年瑰宝在几百年、几千年后更加绚丽多姿,让世人知晓。”普玉珍说。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李蕊吟 摄)

小小绣花针,托起大产业。近年来,武定县委、县人民政府坚定文化自信,高度重视以彝绣产业为重点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加快民族文化强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楚雄州委《关于加快推动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尤其是抓住沪滇文化帮扶协作这一难得机遇,与上海知名文化企业合作,让深藏于千里彝山之中的民族文化瑰宝焕发出耀眼的时代风采,让民族服装服饰插上“创新、时尚”的翅膀飞向全国、飞向世界,实现上万绣娘增收致富的美丽梦想。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绣花广场商家入驻仪式。郭晓文 摄)

在普玉珍的大力培训和“传帮带”下,武定县刺绣产业加快发展,绣娘、刺绣带头人实现了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从有到优、从分散到集中的蜕变,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近3年来,武定县投入290多万元资金专项扶持刺绣产业发展,大力培养刺绣传承人,着力推进刺绣产业发展。通过争取发展刺绣产业资金,拓宽投资渠道,投入刺绣产业“创业贷款”资金等方式帮扶带头人。同时,投入培训专项资金60万元,开展“彝绣大师”“彝绣能手”等评比活动,组织刺绣骨干和刺绣带头人到外地学习交流,拓宽思路,提升技艺,让每个绣娘都成为行家里手;在县城民族文化广场设立 “绣花广场”,集中对外销售刺绣产品,签订招商银行“招行盲袋”订单、“盘金绣”制作订单,打通消费市场。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红土田刺绣扶贫工厂。郭晓文 摄)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民族民间刺绣企业7个,彝绣协会1个,彝绣合作社1个,刺绣工厂5家,绣坊2个,营销刺绣品和刺绣服饰制作的个体经营户58户,刺绣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有彝绣传承人国家级1人、省级2人、州级4人、县级3人。全县1万多名农村妇女参与到了与刺绣联系紧密的产业发展中,创造了上千万元的产值。2022年彝绣产值达1370万元。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绣出一片新天地》。花云 摄)

对于未来的发展,普玉珍信心满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要不断地在针法、花样、产品设计上推陈出新,带领全体绣娘们把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绣出一片新天地,让彝绣这一传承千年的瑰宝在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璀璨的光芒。”1i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单位:武定县委宣传部)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