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县三河村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作者 施科丞 王喆 2022-05-17
原出处:市场新观察

image.png3u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希望大家树立新的目标,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用勤劳双手把日子越过越好。”4月,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在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工作时说。
3u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和煦春日下,群山怀抱中的三河村,处处生机盎然、鸟语花香,一排排彝族特色新房墙上挂着金黄的玉米,果园里的冬桃长势喜人,合作社里的乌金猪膘肥体壮,在村集体经济新建项目的工地上当地群众正热火朝天地干着……走向村史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九个金色大字映入眼帘,全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清单宣传栏也矗立在这里,令人对三河村未来的好路子和好日子充满期待。3u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脱贫攻坚中实现巨变

距离凉山州府西昌70公里,距离昭觉县城47公里的三河村平均海拔2520米,过去是典型的纯彝族贫困村,这里云雾缭绕,这里大山延绵,这里也在奋斗中实现蜕变。3u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踏着雪后的泥路来到村里,同群众拉家常、问冷暖、叙发展,受到总书记看望慰问的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直到如今仍难掩激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一家人说,他一直牵挂着彝族群众,看着我们的生活一天一天好起来,很高兴,希望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生活。听了这些话,我们心里都是暖洋洋的。”3u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牢记嘱托,上下同心,尽锐出战。2020年底,11个贫困县、2072个贫困村、105.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再一次实现“千年之变”,为中国减贫奇迹书写了精彩的凉山篇章。3u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间,昭觉县三河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标杆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殊荣,吉好也求一家也与村里253户群众搬入了已建成的易地搬迁安置点,过上了家里有现代化的家具家电,出门有路有车,有产业有收入,孩子能上学,生病能医治的好日子。3u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拼搏奋进中再续奇迹

如今,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凉山各族干部群众接续奋斗,奋力推进乡村振兴。为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河村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关键钥匙”,把产业发展作为核心举措,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三河村的养殖、种植、加工、旅游、劳务输出“五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短期+中期+长期”的产业发展新路子。3u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于三河村的发展规划,驻村第一书记李凯有着详细的谋划。据他介绍,三河村党支部将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35名党员的示范作用,带领群众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为支撑,走出一条“短中长”的发展路子。3u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短期“托底”,主攻养殖和组织劳务输出,以产稳收,引进了西门塔尔牛,采取“分散到户养殖、合作社统购包销”的方式,帮助脱贫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通过乡村两级农民夜校,培训实用技能,输出脱贫劳动力330余人,实现人均务工收入2万元以上。3u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期“固本”,发展特色种植,以产增收,种植产值更高的云木香1000亩、冬桃370亩、花椒2800亩作为特色农产品,预计2—3年后,能带动脱贫户户均1人在村内稳定务工就业,实现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3u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长期“求远”,聚焦农文旅融合,兴产富民,三河村将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突出“总书记暖心之路”主题,一体规划建设了旧址、新居和村史馆,围绕干部培训教育加强服务,吸引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帮助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增收,全面拓宽乡村振兴发展道路。3u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脱贫奇迹已经铸就,乡村振兴机遇可求,三河村将沿着奋斗的道路继续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记者 施科丞 王喆)3u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