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紫溪彝村:原汁原味展现彝族文化风貌
作者 孙琴霞 2022-01-07
原出处:​春城晚报

2021年12月21日,“共舞长江经济带・探源千年文脉”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了有着“中国第一彝村”美誉的紫溪彝村。在这个搬迁而来的彝族聚居村寨中,在规划先行、文化引领之下,彝村群众不仅保留了原始的村庄风貌和文化精髓,同时,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人均年收入从506元到2.5万元的突破。
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建筑+景观”先行 原汁原味展现彝族村寨风貌

楚雄市紫溪镇紫溪彝村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紫溪山的北侧,是进入紫溪山半山休闲旅游圈和都市农业旅游圈的必经之地。27年前,这里是一个移民搬迁村落,为了支持楚雄西静河水库建设,村民从吕合镇钱粮桥村委会西静河整体搬迁。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刚搬迁的时候,这里是一个集少数民族、移民、贫困于一体的村落,当时人均年收入只有506元。”楚雄市紫溪镇紫溪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张兆华说。2013年,为了支持广大铁路复线和楚南一级公路建设,紫溪彝村再次整体搬迁到了现在的地方。目前,共有两个小组89户396人,居住着汉、彝、苗、白4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比例高达91%,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落。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即使是搬迁到了交通更为便利的紫溪山的北侧,紫溪彝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仅有6000余元。2013年3月,紫溪彝村全面启动了“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结合紫溪彝村易地搬迁新建和原址提升改造。按照大紫溪山旅游区建设规划发展布局,分为美丽乡村建设、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生态(都市)休闲三个层次进行建设。在新建房屋的过程中,以彝族黄、红、黑为主色调,通过风貌保护、场景重构、艺术演绎等形式,展现了彝族传统村寨建筑风貌。同时,以彝族图腾崇拜、神话传说、美德家风为主题的精美墙绘和雕刻,处处都是彝族特色的景观节点。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紫溪彝村的火把广场,既是重大节庆时的活动场所,也是村民日常展示传承彝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不大的场地内,浓缩了彝族祭火塔、十月太阳历柱、十兽图腾柱等元素,广场上每天有小镇居民自发组织开展彝族歌舞活动,让彝族风情能更立体地展示在游客面前。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化+规划”引领 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5万元

紫溪彝村在保留彝族民居建筑特色及彝族文化元素基础上,又融入现代化规划理念。重点培育彝族文化旅游、彝医彝药理疗、森林休闲康养3大业态,着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紫溪彝村充分发挥彝医药资源优势,实施彝药种植园、药膳餐厅、中彝医馆等项目,基本形成以彝药种植加工和彝药康养、彝医诊疗为核心的彝医药全产业链。依托紫溪山天然公园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实施森林健康步道、森林半山酒店和康复疗养中心等项目建设,精心打造森林疗愈、健康运动、养生养老等高端康养产品。小镇内以彝族文化、彝族风情、彝族美食体验和彝医药康养、森林休闲康养为重点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张兆华介绍,目前紫溪彝村一共培育农家乐58家、特色商店16家,6家客栈,这些产业的发展吸纳当地80%以上居民就业,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突破了2.5万元。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紫溪彝村项目已进入第三个层次的发展规划,拟规划建设彝族医药康养产业、彝族特色旅游产业和综合服务产业,打造现代彝药种植、彝药康养、田园社区、文化创意、民俗体验、商旅服务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特色小镇。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vc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开屏新闻记者 孙琴霞(摄影报道)
原媒体:责编 王利绚;校对 袁熙;编审 赵梅圭
原载:春城晚报;文字来源:网易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