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楚雄位于云南省中北部,地处云南高原腹地,是云南入川的重要通道,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的重要连接点,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①之称。食品是人们赖于生存的物质基础,药品是人们防病治病的特殊商,是重大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毞者用科学方法,对楚雄天然生物彝药产业的发展资源优势和劣势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楚雄州有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又素有种植植物药材的传统经验。全州现有植物药材243科1381种,(其中彝族药560种)占全省药材资源种类的40%,占全国的24%。野生资源蕴藏在1.1亿公担以上,“楚雄州彝药中药品种中属国家药典收载的品种有431种(味),占药典456种(味道)的94.5%,药物资源种类十分丰富”③,数量和品种都居全省前列,种植药材资源优势明显。楚雄彝族医药是汇集我国各民族哲学、民族文化,传统科技,医疗实践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综合产物,有着独特的完整的中医研究和临床体系数千年的实践经验、极为丰富的楚雄天然资源以及具有潜能的发展后劲,这一切决定着我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垄断性彝族药生产国。楚雄州已成为全国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及全球天然药物竞相角逐的市场。因此,挖掘楚雄天然生物彝药骨干支柱产业潜能,实施彝族医药现代化是彝州巩固和争夺医药市场经济必然的选择。存在主要问题:彝族药的资源品种开发利用率仍然很低,资源浪费突出;技术含量附加值低,缺乏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彝族药的企业规模较小;抵抗市场的风险能力差;投入资金不足。面对人类医药保健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面对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面对“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和楚雄天然药物的巨大市场经济,面对彝族药冲出国门、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21世纪海上民族医药之路的愿景与运行》走向世界的新市场经济,楚雄彝族医药责无旁贷的要为发扬光大祖国医药事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楚雄;彝药产业;资源经济
一、建立彝药政策导向机制为开发楚雄彝药奠定政策基础
2002年6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指出:“要把天然药品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聚天下之力,做云南之大事,像当年打造云南烟草产业一样,打造天然药品产业。要用5年时间,使云药产业收入达100亿元,10年内达300亿元。这是发挥云南生物资源优势,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主要战略举措”。2015年6月24日公布,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经济规模突破1000亿元(数据来源: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楚雄州委、州政府把发展天然药业作为彝州努力培植的五个优势骨干产业之一来培育,使州委、州政府适应新的形势,审时度势,再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彝州的资源优势和已有制药基础而提出来的,也符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培强做大“云药产业的总体布局”。
首先,楚雄州委、州政府抓住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的历史机遇,经多方面努力,再争取楚雄列入国家中药现代化(云南)基地项目后,把培植彝药作为趁现在重点扶持的骨干产业之一来抓,举全州之力,力争用10年或更长的时间把彝族医药业发展成为继烟草产业之后又一大支柱产业。为此,成立了由相关州级领导任组长的产业化开发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彝药产业的顺利开展。在州委产业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组织下,彝州的科技、农业、卫生、林业、工信委、招商、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积极协同,形成了发展彝药产业的合力。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上项目、招商引资筹资金、跑市场、搞规划、抓种植、申报彝族药国家批号,倾力打造彝药发展的航母。
其次,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农业产业调整中,因势利导,依托彝州山区面积广阔,立体气候明显的实际,从思想上统一了药材种植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之一的认识。思想认识的统一,凝聚起了强大的支撑发展以彝药为核心的民族彝药产业的力量。各乡镇再小规模种植示范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适宜药材种植规模,脚踏实地开创了彝药发展的局面。
再次,各级党委、为发展植物药种植而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从政策和用地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激发了广大农民种植药材的主动性和州外、省外知名企业制药公司引资到彝州创业的积极性。各县、乡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注意对市场经济前景好的药材在种植上提供种苗和其他扶持,特别是对一些食药同源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再退耕还林工程中安排适当的比例,如葱木、银杏、红豆杉等,既绿化了荒山,又种植了药材。
最近十四年全州再发展彝药产业中的种植和生产实践,说明州委、政府把发展彝族医药产业作为彝州骨干产业来培植的思路是正确的,彝药发展前景光明。2015年8月13日中国彝药文化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在楚雄市东瓜镇举行,标志着楚雄彝州在加快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发展实践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设计为“一园五区”(中医诊疗康复养生区、中药材电子交易区、中药科技研发区、中医药文化博览区、民族风情养生区,项目将通过彝族医药文化与彝药产品的市场营销相结合,与旅游业、医疗卫生业相结合,打造一个集旅游观光、中药养生、药材种养殖与交易于一体的文化园)。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种植、生产、流通、研发体系和中(彝)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发展民族医药产业经济,已成为全州医药行业的共识和共同愿望。实践表明,民族医药业已成为拉动楚雄彝州经济增长、财政增收的新的亮点。
二、彝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对策分析机遇挑战和威胁
(一)彝藥产业发展的优势因素
1.区位优势。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北部,地处云南高原腹地。东接省会昆明,西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相连,南毗玉溪和普耳,北连丽江地区及四川省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云南省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的重要连接点,也是云南入川的重要通道,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①之称。随着昆楚高等级公路、作为省会昆明市通往滇西八州(市)的咽喉要道,“十三五”期间,楚雄州将加快铁路、航空建设,努力实现铁路、公路和航空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街接,从2017年昆明至楚雄将开通快速铁路通道,时间将现在的90分钟缩短至40分钟就能到达。大大缩短了楚雄与中心城市昆明的距离,运输方便,有利于生物彝药产业开发,使楚雄经济成为以昆明为轴心的滇中高速成长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选择滇池径流区域以外的安宁、易门、禄丰、楚雄四县市(西区)和滇中城市经济圈中位于昆明东部的嵩明、寻甸、马龙三县(东区),利用丰富的低丘缓坡土地和较好的交通、能源和产业等基础条件,规划建设滇中产业新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全国18个重点开发区之一。新区的建设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有利于全力打造高新技术楚雄彝药产业高度聚集发展和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绿色发展、国际一流的彝族医药产业进入新区的机遇,实现全省彝族医药产业跨越发展的新支撑。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彝药经济圈的竞争力、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为扩大开放彝药经济创造新空间(有关资料来源于楚雄州产业办、统计局和云南省政府网上查找获取下图)。
2.彝药资源优势。楚雄州有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又素有种植植物药材的传统经验。1978年楚雄州人民政府组织全州行政辖区范围内(九县一市128个乡镇)开展植物药普查工作,据统计,全州现有植物药材243科1381种,(其中彝族药560种)占全省药材资源种类的40%,占全国的24%。全州中药材资源中,植物药189科1292种,动物药76种,矿物药13种,单个品种资源蕴藏在300公担以上的有108种,家种中药材48种,野生资源蕴藏在1.1亿公担,“楚雄州彝药中药品种中属国家药典收载的品种有431种(味),占药典456种(味道)的94.5%,药物资源种类十分丰富”③,数量和品种都居全省前列,种植药材资源优势明显。随着楚雄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彝州广大农民从零星种植植物药材和采挖野生药材中得实惠,成规模种植植物药材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按照公司加基地加科技加农户的运作模式,植物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发展迅速。2015年全州已累計种植中药材91965亩,从省内外引进中药材品种20多个,重点驯化州内野生种8个。经过多年的努力,楚雄州的中药材种植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提升了楚雄州中药材在省内外的地位,推动楚雄州中药材跳跃式发展。种植品种涉及苦良姜、大黄、黄苓、桔梗、当归、灯盏花、重楼、葛根、葱木、茯苓、白扁豆等。以楚雄星升实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近39家植物药材种植企业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譬如:西有的红豆杉楚雄彝州也有分布,它是提取信息抗癌药物Taxol(我国称之为紫杉醇)的原料,这种新抗癌药物的紫杉醇含量在98%以上,“其出口价为每克为800元人民币。在国外,每克紫杉醇制成30支针剂,返销我国的进口价达25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我国的癌症病人,每使用一克进口紫杉醇相当于付出了80000元人民币,是黄金价格的600多倍。2014年市场调查报告价达6500元。出口价为800元的紫杉醇经过加工成为可直接使用的抗癌新药后,价值增加了近百倍,这种紫杉醇的原料红豆杉的珍惜名贵由此可见”①。楚雄彝州中草药资源制药企业及其产品同时也迎来了绝好的市场机遇。彝药作为一类天然药物以极具民族特色的品牌特征更广泛的进入国内外市场,是楚雄彝州彝药市场经济的目标之一。
3.彝药产业市场经济面临的资源优势。近年来,西医药的发展速度在逐渐放慢,而天然、独特、安全、稳定、缓和、平衡、持久以及双向调节疗效且药物资源广阔、筛选相对简单的天然药物(含中草药)在全球范围内却再度崛起。彝族医药是汇集我国各民族哲学、民族文化,传统科技,医疗实践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综合产物,有着独特的完整的中医研究和临床体系数千年的实践经验、极为丰富的的天然资源以及具有潜能的发展后劲,这一切决定着我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垄断性彝族药生产国。我国的彝族文化,彝族药与西药平分秋色的格局,以及良好的彝族医药消费基础却是任何其它文化和市场都无法企及的。“即时在西医长达百余年的冲击下,我国中成药产值的比重仍能达到21.6%,与化学制剂31%的产值比重仅相差9个百分点。中成药零售额占全国药品零售的比重为38.5%,比化学制剂仅低7个百分点”①。发展彝族医药产业都是楚雄彝州的经济优势所在,楚雄州以成为全国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及全球天然生物彝药产业都是彝州的优势所在,楚雄州已成为全国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及全球天然药物竞相角逐的市场。因此,挖掘楚雄天然生物彝药骨干支柱产业潜能,实施彝族医药现代化是彝州巩固和争夺医药市场经济必然的选择。
(二)彝药产业发展的劣势与对策分析
1.楚雄彝药发展应充分借鉴我国民族药开发中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楚雄民族药的开发,研究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相比国内先进的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彝药发展应系统思考其中的经验教训,并认真加以鉴别。①掠夺性的采挖野生药材使大量的民族药材以初级产品的形式直接流入市场,民族药的资源品种开发利用率仍然很低,资源浪费突出。一大批具有开发潜力(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资源清楚)的民族药及成方制剂尚未达到国际标准。②有的生产民族药的厂家或部门缺乏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技术含量附加值低,制作工艺和设备陈旧落后。③多数生产民族药的企业规模较小,抵抗市场的风险能力差。④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支持民族医药的开发研制投入资金不足。笔者认为:一是要坚持彝族医学特色的原则,全面客观地认识彝族医药;二是以科技为先导,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三是重视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四是立足传统优势,实施现代营销的策略:五是要认清彝药面临的难得机遇,走向市场经济的政策,加强研制开发力度。面对人类医药保健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面对“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和天然药物的巨大市场经济,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药现代化行动的实施,面对楚雄彝药产业冲出国门、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21世纪海上民族医药之路的愿景与运行》走向世界的新市场经济形势,彝族医药责无旁贷的要为发扬光大祖国医药事业作出贡献。
2.楚雄开发彝药面临的不利因素与对策分析。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经济体制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严禁我国的植物药入境,扼杀了植物药的国际市场经济份额。2016年12月7日国家首次发布中国医药白皮书,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根据白皮书提出的目标,预计在“十三五”期间,中药规模以上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规模收入在2020年预期达15823亿元,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5%(来源:澎湃新闻)。
楚雄彝药培育2家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大型中药企业集团,5家超10亿中药企业集团,打造30个以上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品种,其中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不少5个。云南优势在中药、民族药、天然药。另外,“我国将通过10至15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个体化诊疗体系和中医现代化应用技术标准和计量标准体系”①对于天然生物彝药其产品在药理、剂型、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却阻碍了楚雄彝药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2016年在国际植物药市场260亿美元份额中,中国仅占其中的10%,且大部分是原料药、保健药,而楚雄彝药没有国际市场。
三、结论
楚雄天然生物彝族医药支柱产业发展研究要采用科学的态度,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做出科学的解释和阐明,研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产业发展模式。2017年1月17日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来源:人民网)。
为了使楚雄彝药能够顺利地走向国内、外市场,笔者认为从楚雄天然生物彝药产业发展研究的战略决策考虑解决好几个相关问题:一是简化程序,科学管理,二是将植物提取物列入高新技术管理目录,按照高新技术管理要求,有步骤地对彝族药用植物资源进行高新技术开发。三是尽快建立与国家标准接轨的彝药品质标准。四是彝药现代化首先要将国内已批准、上市的彝药(含复方)制剂尽可能分期分批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五是强化彝药复方研究的应用工作。在这样一个彝族药业现代化和市场大趋势中,楚雄天然生物彝药产业发展顺应时代潮流,顺势而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加强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以实现彝州药品研究生产的战略目标。这样才能进一步开发楚雄彝药这一伟大宝库,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