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双柏:持续探索民族文化强县之路
作者 ​张正丽 2019-05-22
原出处:​云南楚雄网

  双柏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工作,2006年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名县”的目标,确定了旅游文化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十年磨一剑,走出了一条适合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贫困县发展的“民族文化强县”之路,探索了一条文化支持双柏发展的特色之路。Eb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b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b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双柏彝绣 (摄影:苏舜生Eb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b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实施文化品牌工程。从2007年开始,县委县政府高规格举办“中国双柏彝族虎文化节”,打响了“虎文化”品牌,惊醒了大山深处沉睡的文化意识。集全县之力,整合水利、城建、环保、林业等项目,实施了查姆湖环湖改造工程,建成“查姆湖”“查姆山”“查姆广场”“查姆大道”,实施了以彝族文化元素为主体的县城风貌改造工程扮靓虎乡双柏,创建了查姆湖AAA级旅游景区。Eb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b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实施阵地建设工程。2014年以来,该县先后投入10912.79万元,新建活动室375个,全县共建成村小组活动室599个,进一步打牢基层文化阵地。同时着力在党群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发挥上下足绣花功夫,全县以巩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为主线,以“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为抓手,以“文化六进”为载体,全县建成8个乡镇“扫黄打非”工作站和84个村(社区)“扫黄打非”联络站,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水平。组建了由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和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长组成的23人的执法队伍,提升文化市场监管水平。建立了8个乡镇阅览室和89个农家书屋,提升了全民阅读水平。建成农文网培训学校分校84个,提升了文化资源共享水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筹集资金,先后给县镇村三级文化管理部门配送了价值90多万元的移动音箱、图书、书架、阅览桌椅、乒乓球桌、乐器、文化u盘等设备。通过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进一步解决了建管用失衡的问题,不断提升了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管理和使用水平。Eb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b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实施非遗保护工程。双柏县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了全县非遗保护的顶梁柱,累计下达《查姆》项目保护经费200万元,“老虎笙”项目保护经费230万元。2013年《双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出台以来,县文化馆严格执行考核管理办法,每年对四级传承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深入乡镇进行现场考核,保护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传承了一批优秀的民族文化。全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69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州级4项、县级58项。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7名,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9人、州级12人、县级94人。全县非遗工作搭乘两项国家级项目建设的快车顺势起飞,进一步提升了民族文化软实力,提振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Eb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b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实施文艺宣传工程。双柏县老虎笙演艺有限公司编排了《扶贫政策暖人心》《脱不脱》《情洒扶贫路》《闹店》《祝福》等一批文艺节目,因地制宜开展“文化六进”。通过文艺宣传,将政策作通俗化翻译、乡土化加工、歌舞化展演、接地气宣传,发挥歌舞戏剧润物无声、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引导作用,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送戏下乡演出活动,2018年,全县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乡村”等演出104场次,观众达137700人次。小戏剧在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中发挥了大效用,全县的民族文化工作正在文艺宣传的普及推广中高速前进。Eb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