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紫溪彝村。新华网 普凡摄
1994年至今,紫溪彝村因修建西静河水库、广(广通)大(大理)铁路及楚(楚雄)南(南华)一级公路经历了两次搬迁。经过多年发展,紫溪彝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全村84户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2017年,紫溪彝村实现旅游总收入800余万元,实现户均总收入9.88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小康村。
美丽的紫溪彝村。新华网 普凡摄
新华网昆明5月2日电(普凡)云南省楚雄市紫溪彝村距离楚雄市城区12公里的紫溪山脚下,全村共有84户365人,彝族人口占93%,是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彝族村寨。紫溪彝村,先后获评“全国生态文明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
美丽的紫溪彝村。新华网 普凡摄
如今走在紫溪彝村干净整洁的青石板路上,黄墙青瓦的房屋在道路两旁错落有致。记者遇见劳作归来的二组村民李晓兰。李晓兰的家是独具彝族特色的二层别墅式小楼,顶部挂着“李家大院客栈”的招牌,小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墙壁上的工艺品展示出彝家特色,卫生间及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一应俱全。李晓兰说:“以前在老村子特别不方便,夏天下大雨就淹,冬天不下雨就旱。虽然离市区只有二十多公里,但是要下山搭车,得走两个多小时;如今,离市区近了,路好走了,开车只需要十多分钟。”李晓兰告诉记者,他们家现在还在山里养土鸡,每年也有五六万元的收入,如今他们家早不是贫困户,已经成为小康家庭。
具有民族特色的彝族农家乐。新华网 普凡 摄
“农家乐生意还不错,节假日来的人挺多,尤其是每年火把节,这个小院子都要坐满,我放假回来都要帮忙。”刚刚考上大学的李成芹说起爸妈开的农家乐,显得特别开心,“我上大学要多学习乡村旅游等方面的知识,以后为家乡做更大的贡献。”
具有民族特色的彝族农家乐。新华网 普凡 摄
据了解,紫溪彝村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旅游协会+支部+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旅游发展运营模式,持续引入市场机制,引入企业运营,重点引进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休闲养生、特色种植、养殖专业户和企业兴办特色旅游项目。截止目前,紫溪彝村乡村旅游农家乐已发展到28家,彝家客栈8家,小商店4家,同时引进了滑草场、鲜花谷、庞业农林庄园等一批企业,农民群众真正实现家门口就能赚钱。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11年的5240元,增长到2017年的12673.5元,实现了经济收入翻番;群众的生产水平从20年前基本的满足温饱、靠天吃饭到如今的生活富裕、安居乐业。2018年2月份以来,楚雄市紫溪镇以“彝族特色风情、彝族特色风味、彝族特色歌舞”为着力点,构建彝村乡村旅游品牌。
游客和彝族村民李晓兰合影。新华网 普凡 摄
如今的紫溪彝村,已经真正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中国第一彝村”。(完)
具有民族特色的彝族农家乐。新华网 普凡 摄
李成芹收拾客栈。新华网 普凡 摄
李晓兰整理客栈彝族工艺品。新华网 普凡摄
具有民族特色的彝族农家乐。新华网 普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