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甘洛彝族农民脱贫艰难
作者 古道轮 2004-01-11
原出处:彝族人网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于 1956 年实行民主改革,彝族人民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跃进社会主义社会。民改至今已 40 多年了,按理人们应过上幸福的日子。然而由于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历史原因,造成贫困面大贫困度深,人们仍在温饱线下徘徊。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农民贫困现状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甘洛位于四川西南,地处攀西以北系凉山彝族自治州北大门。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峦叠嶂,地上地下资源丰富,成昆线南北贯穿县境62.5公里。居住着彝,汉,藏,回等14种民族,其中彝族占63.2%。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历史的车轮已驶进21世纪,可甘洛仍旧还有相当部分的彝族村民人均有粮不足600市斤,人平收入不到500元,居住条件简陋不堪,一寨寨瓦板茅草房,一间间低矮潮湿的土墙屋,有的人家只有能力用玉米杆竹笆子围成住所,并且猪牛马羊共寝,下雨满屋漏,吹风四面透,没有厕所,没有圈舍,大人小孩到处大小便,猪牛敞放,环境卫生极差。山里人的一则顺口溜,把贫困现状描写得淋漓尽致“三块石头支口锅,三张竹笆修个窝,猪牛马羊共一屋,畜粪人便难下足,苍蝇蚊子合唱歌”。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甘洛脱贫艰难的原因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回首到80年代,甘洛开采铅锌矿也曾红火过一阵,进入90年代咋就变得如此穷?为弄清根源,94年1月中旬,原自治州州长马开民把州计委,经委,农委,体改委,教委,建委,财办,扶贫办,财政局,交通局,卫生局,水电局,乡镇企业局和州农行等大半个州政府搬到甘洛现场办公。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隆冬的甘洛寒气袭人,马州长一行冒着刺骨的寒风深入到原吉米镇的阿嘎村,调查组选中了寨子中央一家大瓦房,人们一迈进门槛就大吃一惊。屋内空空荡荡只有一条缺腿的板凳躺在火塘边。隔壁寝室内也只有一张铺着蕨基草的床和一个装有半袋玉米的柜子。看罢这一切,马州长回头问跟在身后的男主人,他说:“我家5口人只有一床被盖,这还是南江支边教师送给小儿子的”。问他94年才进入1月你家就只有半袋玉米,生活咋过。他说:“我是信用社退休的,每月还有退休金买粮食”。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有工资可以买粮食,那么其他人家咋办?调查组一行人人心情变的沉重了。据95年统计数据,全县有农业人口149600人,其中年收入低于400元的有92711人,站农业人口的62.67%,全县28个乡镇225个村,其中特困乡10个特困村95个特困户5330户。甘洛比州内任何一个县都贫困,其他县国家财政每年要拨款几千万元,甘洛县分文没有反而还要按时上缴中央税收。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贫困的根源在哪里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甘洛山高谷深,可耕地都在20度以上,自然灾害频繁,人口居住分散,交通通讯等基础建设落后。甘洛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断层而形成特殊的断层,直接制约和影响了彝区的社会发育和经济发展。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没有外援彝族人民脱贫难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实地调查,凉山州委州政府彻底了解了甘洛的县情,的确比州内国定贫困县还穷。申报省定,国定贫困县不再可能。为了甘洛的发展,将其定为全州唯一的一个州定贫困县。当时州里决定每年给甘洛260万的扶贫贷款,但由于诸多因素到2001年还有1560多万元兑不了现。通过7年的艰苦奋斗和埋头苦干,至今全县还有15738户115370人还处在国家“58”指标以下(经济收入达不到500元粮食达不到800市斤)徘徊。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2002年国家将甘洛县立为国定重点扶持贫困县。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6月25日  作者单位:凉山日报甘洛记者站)o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