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果致富的彝族女代表
作者 ​李绍德 李葆文 2025-06-11
原出处:彝族人网

在老108国道旁长冲苹果园里,20多位村民正在聚精会神地聆听一位妇女传授蔬果技术。她就是云南省武定县插甸镇人大代表、“科技种果致富女能人”杨美丽。
i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image001.jpgi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美丽姐种果致富后,将科技知识无私传授给10多位姐妹们。”村民张晓花直夸杨美丽。i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74年出生的彝族妇女杨美丽,高中毕业后曾在家务农。2008年,她将自家老果园更新改造为苹果、梨等水果种植基地,面对传统种植苹果病虫害频发、效益低下的困境,她敏锐地意识到,只有依靠科技才能提高效益,于是她以惊人的毅力连续20年自费订阅《中国果树》《农业科技报》等十几种期刊,孜孜以求的学习,反复实践与摸索,终于攻克了轮纹病、食心虫的防治方法。i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杨美丽家住插甸镇插甸村委会长冲家属队,是镇里的种果大户。2012年,她成功推广的“苹果套塑膜袋技术”让果园病虫害发生率下降60%,带动长冲苹果品质显著提升。如今,她经营的200亩果园已成为当地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其中114亩苹果年产值超百万元。i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没有杨大姐的技术指导,我家果园根本卖不到那么多钱!”脱贫户李大哥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受益农户的心声。i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选镇人大代表后,杨美丽将“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作为履职第一要务。她深知“授人以渔”的重要性,主动对接县农业部门,组织“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活动,累计培训果农500余人次。她的“四季修剪法”“生态疏果术”等实用技术,被编入《插甸镇苹果种植手册》。在推广苹果种植技术时,她发现部分农户因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生产,便在镇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加大特色林果业小额信贷支持的建议》,得到当地农商行的大力支持,推出“苹果贷”专项产品,惠及多户果农。针对灌溉难问题,她联合多名代表提交水利设施改造议案,建成多个蓄水池,彻底解决了2000亩果园的“渴水”难题。i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image003.jpgi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我当代表为人民。”杨美丽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选民诉求:哪条村道需要修缮、谁家孩子上学困难、哪个村组缺技术指导……她推动建立的“代表联络站+合作社”模式,经常组织农技帮扶活动,已为留守老人、残疾等家庭提供上门服务。i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2023年插甸镇人代会上,她提出的《关于打造“长冲苹果”地理标志品牌的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事项。如今,统一包装、电商营销、冷链物流等配套措施逐步落地,大大提升了长冲苹果的品牌效应,如今村民致富集体增收。 i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脚沾泥土,心系民生。杨美丽用一颗苹果“撬动”了一个产业,用人大代表的赤子之心,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正如她常说的:“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要带领乡亲们一起过上比苹果还甜的生活!”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这位彝族代表正续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履职答卷。iZ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绍德,武定县委宣传部;李葆文,武定县插甸镇人大主席团主席。)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