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呷此色:《土地的主人》—布拖阿都彝人生活纪实
作者 ​苏呷此色 2021-04-28
原出处:凡是摄影


作者苏呷此色:第六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获得者,2013蚂蚁摄影大奖获得者

民族地区与外界的文化交融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同时,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然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保持着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对本民族起着重要作用。在文化交融当中不断会发生各种冲突与融合,阿都彝人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冲突和交融?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能做到的也只是从自身出发,用影像记录的方式留下一些图像资料,用自己的方式给民族作一点小小的事情,希望未来能有用。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布拖县位于四川凉山自治州东南部,幅员面积1685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其中彝族人口占94%,是一个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县。这里是彝族阿都支系文化的腹心地带,阿都彝人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古朴原始的生存状态、劳作方式等等保留着较为原生态的状态,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出生于布拖,目前生活工作在布拖县,作为布拖阿都彝人的一员,我热爱这片养育我的土地,我热爱自己的民族,所以我用手里的相机记录下族人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诠释这个伟大的族群。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人类的衣食之本。土地,如果没有水的滋润,就不能耕作。土地,若是没有人耕作,也就不会有丰收,两者相互依存。布拖沟壑纵横,地势复杂,气候多变,千百年来,阿都彝人就在这片土地上面追逐野兽,放牧牛羊,捡拾野果,播种五谷,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布拖彝族阿都文化蕴涵的朴素生态观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的同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阿都彝人热爱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他们与土地和谐共处。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阿都彝人没有退缩,他们不畏艰辛改造这片贫瘠的土地,使他变成一片锦绣。在同艰苦自然条件的抗争与亲和中,阿都彝人培育了具有阿都彝人独有的文化,这一文化最大的特征是包容和和谐,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阿都彝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动地表现了阿都彝人与这片土地之间的喜怒哀乐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阿都彝人勤劳善良和吃苦耐劳的崇高品质,昭示着布拖阿都彝人悠远而灿烂的文化历史。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不断渗透,这里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民族文化在所谓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也正渐渐趋向流失。作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布拖阿都彝人如何在文化交融和冲突中保持自己民族的精神核心呢?是否能始终屹立不倒?再过几十年他们是否还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d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