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英:云南楚雄《梅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作者 ​姚安县委统战部 2025-05-28
原出处:楚雄统一战线
2025年0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包括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罗英,她以“《梅葛》”成为第六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25年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梅葛传承人罗英成功入选,成为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标杆。这一荣誉不仅是对罗英个人数十年坚守的肯定,更是对彝族史诗《梅葛》这一文化瑰宝的传承与保护的强力推动。
KK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uo5.jpgKK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英与梅葛的“不解之缘”。罗英出生于姚安县官屯镇马游坪村,这里是梅葛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彝族梅葛文化之乡”。自幼受父亲罗学明(马游梅葛文艺队带头人)的影响,她5岁便开始学唱梅葛,掌握了“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等多种唱法,尤其擅长《开天辟地》《相思调》等经典曲目。梅葛作为彝族口传史诗,记录了彝族人对天地起源、生产生活、婚丧嫁娶的理解,被称为“彝族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罗英的演唱不仅保留了传统韵律,还通过创新编排将其融入现代舞台。KK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uo1.jpgKK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英热衷于梅葛传唱,在她的长期坚持和影响下,一批批青年、少年文艺苗子被她发掘、培养,逐渐成长为文艺骨干,文艺人才逐年增多,至今已向300多名不同年龄段弟子传授梅葛,她成为当地群众公认的梅葛演唱传承人。她把梅葛的挖掘、传承和保护作为己任,利用在马游坪梅葛幼儿园任双语老师教授梅葛、到外演出、媒体采访等各种机会不遗余力地宣传马游梅葛文化,使梅葛在当地的影响逐年扩大,有力促进了彝族梅葛的推广和传承。除此外,她也是演唱彝族敬酒歌、刺绣手工艺品和刺绣彝族服饰的彝族优秀代表。她曾代表楚雄州参加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获金奖;在楚雄州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梅葛唉嘎哩》获金奖;在“彝州百灵鸟”楚雄好声音姚安赛区获一等奖、楚雄赛区组获二等奖;在姚安农村文艺汇演等演出中屡获佳绩。KK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uo2.jpgKK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英的成就离不开楚雄州对梅葛文化的系统性保护,2007年楚雄州启动“梅葛文化保护工程”,投入超千万元建设梅葛文化广场和传习所,打造生态旅游村。2008年《梅葛》被列为国家级非遗,楚雄州建立多个传习基地,形成省、州、县、乡四级传承网络。通过梅葛歌舞剧(如《火塘边的梅葛》)、音像制品发行及新媒体传播,扩大文化影响力。KK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uo3.jpgKK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英被当地人誉为“彝家山寨的百灵鸟”,其贡献获得多项荣誉,省级非遗传承人(2010年),并多次在民族歌舞赛事中斩获金奖。2024年,她带领团队参与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年度盛典,再次让梅葛文化“惊艳上海”。未来,罗英计划进一步挖掘梅葛的当代价值,将传统调式与现代音乐结合,并扩大传习范围至更多偏远村寨。“梅葛不仅是彝族的根,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希望年轻人能通过它找到文化自信。”罗英如是说。KK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luo4.jpgKK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英的入选,标志着梅葛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迈入新阶段。从山村课堂到国际舞台,从口耳相传到数字化保护,这一古老史诗正以多元形式焕发新生。正如楚雄州非遗保护规划所言:“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而传承人的坚守是其中最动人的篇章”。KK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aluo4.jpgKK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悉,楚雄州此次共有3名代表性传承人入选,分别是《梅葛》代表性传承人罗英、《打陀螺》代表性传承人木天光、《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代表性传承人何应贵。至此,楚雄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从12名增至15名。KK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图资料来源:楚雄统一战线、​姚安县委统战部、云南非遗 等媒体。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