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县哨冲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有一位叫普璋开的彝族学者,1995年从红河州民族研究所退休后,本来可以养花弄草,或含饴弄孙。但他却回到家乡石屏县哨冲镇莫测甸村,选择了一条挖掘整理、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辛劳之路。普璋开退休25年来,倾尽精力和心血,一直默默传承着彝族文化。对南部方言彝文的规范和老彝文的传承工作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在普璋开的辛勤培育和四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普家在彝族文化,特别是毕摩文化的传承方面成为了当地的典范,在石屏县北部山区可谓是广为人知。
普璋开夫妇育有两子四女,他一直以来都希望子女能够好好学习彝文,将彝族文字和毕摩文化继承下去。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不仅成就了自己在彝族文献整理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而且深刻影响了子女。子女在父亲普玉发毕摩和他的指导下学习彝文,翻译整理文献,抄写毕摩经书。如今,普家有普江、普照两个毕摩文化传承人,目前都已有再传弟子。次女普青华是当地有名的剪纸艺人。三女普梅丽、幼女普梅笑也都走上了彝族文化传承之路。
普璋开的父亲普玉发,生于1905年10月,卒于1989年5月。普玉发出生在莫测甸村,成长在异土他乡。童年因家境贫寒,先后借住于坡头甸旧寨普姓舅家和发白冲舅家放羊。他没有正式入过学堂,但舅家世代出知书明理之人才,在亲友长辈辅导下读完了《四书》《五经》《大学》《中庸》等书。成年后回莫测甸故址与本村李氏(肖发妹)结婚,成家立业。普玉发不仅是一位勤奋好学,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而且还是一个善于总结和改革的人。他学会彝文后,在长期的从毕生涯中,综合各地毕摩唱腔,集优美动听、群众喜闻乐见的唱腔为己所用。其次子普璋开为其收集录制的唱腔就有17种,而其他的毕摩只会一、二种。他在综合唢呐吹奏曲调方面也是如此,他能吹奏的果腊调、唱明调、岔河调等10多曲调几乎覆盖原龙武县全境。他还将复杂难解的易学中择吉日、看风水等常用的内容挑选出来,列出表格,整理出易学易懂的工具书随身携带学习。普玉发热爱彝族毕摩文化,一生从事毕摩活动。他抄写整理了大量的彝族毕摩经,还带出了多名徒弟。其孙普江、普照也从小在他的教育和带领下学习彝文、主持民俗仪式,从而成了当地彝族毕摩文化传承人。
普璋开,彝名乌图阿普,1935年4月出生在石屏县哨冲镇莫测甸村。普璋开及兄长普家明从幼年开始便随父亲走村串寨,学习主持各种仪式,抄写诵读各类经文,长大后参加了革命工作。1983年其48岁时,云南省要“规范彝文”,经石屏县民委推荐,普璋开被省民委从哨冲供销社选拔到云南民族学院(现为云南民族大学)培训3个月后留在省民委从事“云南彝文规范”。两年后,他被调到红河州民族研究所,开始走上了从事彝族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之路。通过努力,普璋开在彝族文字规范和推广、彝族古籍整理和翻译以及工具书的编撰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的研究成果对彝族南部方言古籍的保护和彝族文化的传承,对彝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献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1995年,普璋开按政策退休后,依然翻译整理了大量的彝文古籍,为抢救和保护彝族文献典籍作出了令人惊讶的贡献。
普璋开的长子普照,从小在祖父的教导下学习彝文,学习各种民俗仪式主持,二十岁出头就能独立主持各种民俗宗教仪式。参与村里每年的祭龙仪式以及其他的群众性公祭仪式和表演活动。普照为人和善、彝文知识全面、诵经声音悠扬动听,得到了祖父的真传,在石屏哨冲、龙武,玉溪峨山一带深受群众喜欢。他经常为村民的婚丧嫁娶、建房、修坟、立碑等民俗活动择吉日、看风水,主持各类祭祀仪式。普照从1990年开始都参加了当地每十二年一次的 “德培好”仪式祭祀活动,并负责念诵《招魂经》。2013年6月被命名为“德培好仪式”的“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还参与了《红河彝族创世史诗》《红河彝族道德经》等的翻译释读工作。传承有彝文经书四十余卷,包括丧葬祭经《物查》《们查》《指路经》《招魂经》等,非丧葬祭经《祭龙经》《招作物魂经》《招福禄神经》等,以及《百乐书》、《占病书》等民俗指导类经书和《诺音》、《创世史诗》和民间故事等。
普璋开的次女普青华,从小心灵手巧,特别对剪纸刺绣有浓厚的兴趣。每当母亲买回剪纸花样,她都要仔细研究并尝试剪纸,从而学会了剪纸艺术。久而久之,手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针对传统双层绣法费时难绣的特点,她创造性地发明了单层绣花样,解决了绣花者的烦恼。她设计了男子穿的毫子领褂、女孩穿的马甲、迷你裙、小孩穿的青蛙肚兜、花腰小肚兜、小男孩戴的八角帽,以及各式各样的包包、挂件等,让越来越多的人迷上了彝族花腰刺绣。2010年6月,普青华被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同年被云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聘请为“特聘专家”;2011年4月,被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聘为特聘专家;2013年12月,被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国•珠海)特聘为非遗专家。
普璋开的三女普梅丽,师专毕业后,从事过教师职业。由于在其长辈的影响下,从小就酷爱彝族传统文化。参加工作后,转行走上了彝族文化传承之路。现在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先后撰写了《论州市级文化馆的工作效能》、《全媒体时代红河彝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彝族尼苏花腰刺绣方法概述》、《浅谈彝族文化的消失与挽救》等10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在非遗工作之余,坚持彝文翻译、整理、研究工作。参与编撰出版《云南规范彝文彝汉词典》,翻译整理《红河彝族道德经》、《综合经》、《开祭经》、《宵夜经》、《指路经》等彝文经书。同时,普梅丽酷爱彝族刺绣技艺,所绣“花腰新娘服”参加 “2012首届云南民族民间手工刺绣暨十字绣大赛”并获三等奖。其他作品也曾多次参加省州举办的相关展览并获得好评。
普璋开的幼女普梅笑,2005年7月从云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广西河池学院工作。2013年调到红河州民族研究所工作。2014年,编校出版《云南规范彝文彝汉词典》,汇编出版《红河彝学研究文集(二)》; 2015年汇编《红河彝族创世史诗选编》;参编《中国彝族毕摩人物志》; 2016年参与翻译古籍译注《唐王记》,完成西南民族大学彝学中心课题《彝文经典文献选译》(红河卷)编译工作; 2017年,编撰出版《石屏彝族文献家谱译注》和《红河彝族文献目录提要》;2019年执行主编,翻译出版《德盆好祭经》;2020年参与教育部攻关项目《云南彝族古歌整理与研究》。从2009年至今,公开发表的各项研究成果累计214.6万字。其中著作类成果字数203万字,学术论文成果18篇,字数11.6万字。主要参与了三个省级和国家级课题。
毕摩,在彝语里的字面之意是“有知识的长者”。毕摩学识渊博,在彝族人的生育、婚丧、疾病、节日、播种等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数千年来,一代代毕摩人薪火相传,谱写了一曲曲根植于彝族群众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之歌,构成了彝族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但是,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革,毕摩文化正面临人亡艺息的边缘,传承与保护面临着严峻考验。今天,毕摩在多元文化的推动和交汇中,如何传承和守护这份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每一个毕摩的努力。我们相信,像普璋开家庭一样一代又一代的彝族毕摩,在古老毕摩经书里孜孜以求。那么,毕摩文化不但不会消失,还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作者:张进发,联系地址:石屏县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