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与此遥相呼应的是,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一个叫昭通的小地方,被网络和媒体热捧为“农民作家”的万国超,在继《九山演义》《光照明天》之后,刚出版的长篇彝族题材历史小说《神珠演义》引起了民间文化文艺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这部作品中到处弥漫着在历史时空中拓荒的痕迹,很多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被以一种原生态的方式展播出来,仿佛是在泥石流灾害或巨大的社会变迁中,一块又一块从深山中流落出来的化石,深深打着历史的印记。
万国超:用生命写作的“巨人”
万国超,1970年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一个叫八宝的小村庄。那里的地势虽不算险恶,甚至在轻微的起伏中还略有一些平坦状,但周围的环境和山势却让那一片大地的价值和意义凸显出来。在中国版图上,也许无独有偶,因为此处是盛产朱提银的矿藏宝地,环抱此地的则是相拥而立的九山。这里的百姓和矿产资源,在中国的辉煌历史上曾作出过巨大贡献,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重大建设提供过源源不断的财力和物力。万国超出生在这个地方,经历着与国家和社会一样的贫乏,愚昧,沧桑。幸运的是万国超从小就听奶奶千遍万遍地重复那些历史久远的故事,听的遍数多了,在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了烙印。后来,发展成了写作,再后来,发展成为了文学创作。
2006年8月26日,《鹤都晚刊》刊发了刘建忠先生的报道《深山里出了个“农民作家”》,报道介绍:万国超产生写作的念头应该追溯到他读小学的时候。虽然当时的生活十分艰难,但贫困的家境却培养了万国超要强的秉性。凡见到不平事,他总想和人家“理论”。一天上课,有个学生故意把墨水弄到他的作业本上,万国超非常生气,就找老师说理。没想到老师偏袒了那位不讲理的学生。万国超不但没有得到公平,还被那位教师“请”出了教室。那一瞬间,幼小的万国超被激怒了,他一气之下,离开了学校。临走时,他给老师丢下一句话:“我不读书,只要有一本字典,也一定会有出息!”事实证明,万国超确实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见解,用独立特行的方式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从15岁开始写作,历时27年,完成了2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九山演义》《光照明天》《神珠演义》三部已出版,《走出天外》已进入到创作尾声。
这些作品,万国超都是以特有的方式,在特定的环境下用生命创作完成的。万国超对写作有胜过生命的热爱,他说过:“不写书,比死还难过。”“只要我想写书,就算天塌下来都难不倒我,我把书看得比天还高,愿在书中诞生我的生命。”是的,他正是拼着命写,他那时的写作地主要有三处:一是大佛山“南天门”顶峰的悬崖上;二是“南天门”半山腰的石洞中;三是天生桥“一线天”的山洞里。这几处,均面临着万仗深渊,很多考察者只敢在远处驻足观望,甚是惊叹。之所以选择如此艰险的写作之地,万国超认为:“一个人的大脑容量有限,只有掏空原有的思维和理念,才能装下自己需要的新东西。”他的独立特行让乡里人认为他是“疯子”,正是他的疯劲才成就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珠演义》。他在书中对这些生活之地作了细致的描写,很多读者都向往到那里去领略作者创作时内心的真实感受。
谈起《神珠演义》的写作动机,万国超激动地说:“看到那些原始文物逐渐被毁,真不忍心,觉得心痛;看到气吞山河的壮景和美轮美奂的风景,总想记录下来,告诉更多的人。”谈到忘形处,万国超也会说:“总有一天,即便我死了我的作品也会为我活下来。”这两种观点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前者侧重社会立场和道义,后者则侧重个体的社会价值。万国超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在社会场景中找到写作的原形,每一个题材都有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每一个观点都是他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他的作品,就是他的人;他的作品,就是他的命;他的所有作品,就是完整的万国超。他说过,他的生命不息,他就奋斗不止,除非哪一天生命结束了,才会自然停止写作。这真是“巨人”的所作所为!
神珠演义:万古至今天的画卷
《神珠演义》共四节100回75万余字,以古代朱提人在“乐马厂”生产提炼朱提银,以及在生产朱提银过程中繁衍出朱提文化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参考彝族的古老传说和经典文献,进行艺术加工创作而成,重现了古昭通辉煌灿烂的彝族文化。作者万国超借鉴《红楼梦》的写作技巧,以古诗开场和布控总体局面。“笔挥挥、墨伤悲,字成龙虎飞。千年奇迹在,万古风在吹。世界演出多少戏,天上云往纸上归。遍有灵魂悠悠现,影来心在追。小小一点笔张口,大大吐出太阳辉。娇生金光上,处处化得笑巍巍!”这首写在扉页的诗,是整部作品的文眼,对作品的内容和价值进行了自我的界定和架构,为作品的风格定了沧桑和久远的调子,让人意识到这是一部沉重而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史学巨著。
《神珠演义》记述的事,从万古以前的原始王到僰人,僰人后面诞生杜宇,杜宇烧陶烧出银来,称为杜主,杜主教一朱提人产银,大得民心,被万民推荐为望帝。教朱提继续产银,其银遂为朱提银,其矿山为朱提山。朱提山成名后,产银的主子土木家开放银厂,从全国各地来了十万英豪,按二十八宿星建了二十八座大炉,遍山凿硐,大采银矿,突然大旺起来,大产的朱提银,像打开的金仓宝库一样。直到山垮,压死十万英豪,厂才突然冷若散了的筵席,破落下来。
《神珠演义》开篇即以杜宇和梁龙女出现在九山为背景,拉开了叙述的场面,“杜宇、梁龙女拜了龙王后,见雾往下走,山顶露在雾上,像天上的山,人好若仙似,大喜一番,来至庙前面的平顶山上,雾还在山中,白如银海,远山露在雾上,好得打动人心。”(第1页)九山分别是老君山、大佛山、金钟山、笔尖山、龙头山、观音山、照壁山、青龙山、嫦娥山。整部书中,大约写了300余名男女主角。古到杜宇,末到朱倮,中间写了采矿厂长、银库管事、锤手、洞长、矿长、堂长、炉长、保镖、客长、课长、上官、下官、海官、测绘大师、雕刻大师等人物形象,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每一个人物都生灵活现,每一个场景都是时代和生活的缩影,每一个片断都是一幅生活的画卷。
对南天门的场景描写是这样的:“两人来至大佛山,遍找不见人家。心甚闷焉,难过地仰天叹。蓦见崖高齐天,像天建的亿万丈楼,可从地下来到天上,简直高得像座天城,有亿万蜂在天城里飞,显得神奇百出。好像原始王还在天城里住,才有亿万蜂朝。又觉原始王大,要这样的天城才能住原始王。像生天、就要生天梯给原始王爬。所以原始王在这里,这里才生此天城。见此天城就有多少万年的事现,古今会在眼前。”(第145页) 这个奇特的大佛山“南天门”顶峰,可以堪称为最壮观的原生风景图,当你抵达了那里,仿佛飞升到了天空中,山脚那平坦的村庄就隐藏在突出的岩石下面。环顾四周,更是一绝,脚踩大佛山,远看是药山,中间的深谷是牛栏江,牛栏江上空冉冉升起的水雾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各种色彩斑斓的彩带,给你一种进入迷蒙世界、虚幻世界的感觉,与谷底的人家恍若相隔天地间。
对天生桥的描写,足以展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腻:“小河上空是座天生的万丈高桥。叠生多少大洞,每一个洞都有天然奇观,觉有天然的美。便往小河走近,见小河旁边的石成圆宝,河在堆积的圆宝中流。俨然是圆宝中流出的银河,贵无伦比。……瞿典芳看着河边的圆宝石堆,走进洞里,河就成了阴河,顶有蝙蝠群飞,岩层生成飞云走雾,河好像在云里面流,人也如在雾里面走。像仙样的飘,神样的奇,笑在美感中生,喜如梦游在天,从圆宝石上走尽阴河,见是照壁山前,四周都有崖围,像门开几扇,河往门缝里来,是一大奇观。看了仰视上空,见天小地大,高入天空的门扇崖壁有倾斜向内之势,看起来天很小,地比天大。不是天不大,而是门扇形的崖高,从下面望上去,却有这样的感。”(第123页)
《神珠演义》是《九山演义》的继承和延续。石军华的评论《拔地横空的朱提文化丰碑》认为,《九山演义》的艺术风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模宏大,波澜壮阔,气势雄奇;二是小说的立意十分端正,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把握非常客观;三是小说的整体架构十分巧妙,伏笔运用精当,情节环环紧扣,前后层层呼应;四是在整部书中充满了谋略、哲学思想;五是《九山演义》所用的语言文字,极富个性色彩。语言上大量使用拈连、回环、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自成一种言简蕴深的独特风格;六是大量的诗词、谜语、哲思令人拍案、发人深思。这些创作之法,在《神珠演义》中均得到了大量使用。
万国超写作《九山演义》和《神珠演义》的庞大素材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家族口述历史的收集,由他的老天母逐代口述流传下来,自他的老天母开始,每一代都在流传(他老天母的父亲和哥哥都参与当时炼银)。二是来自于云南省地质一大队,万国超曾在省地质一大队在乐马厂复查矿源过程中,有七年参与工作并收集资料。三是在民间从老百姓中大量收集谣传典故。可以说,这是一种以不严谨的方式展示历史画面和片断,或许不科学和准确,但这才是真正原汁原味。保卫东在《朱提银是古代昭通人最自豪的工业文明》中说过:“在科学探索其本源的同时,对久远的、无从考的、无史载的东西,也可鼓励放胆推测、构想、创作。涉及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只要不违背相关法规,不影响民族团结,不伤害民族感情就无妨。”何况,现在的“九山”中还有多少万年前的人食物化石、石斧、石杀在原生活区内,也有古人留下的杜宇工业区、古城、朱提古洞、古臼、古杵、古迹、古碑、古墓、古遗址等,久远的历史痕迹在若隐若现中。
思想和灵魂:生命,在文字之河流淌
《神珠演义》既是一部彝族题材的历史小说,更是一部思想和灵魂的展现之作,全书明显体现了作者个人独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细读则不难发现,万国超的生命,在文字之河漫漫流淌。
他推崇独特的人生观。关于人才的描写形象而细腻:“成了真才子后,会知贼捆人,用绳捆。才子捆人,用心捆。明确绳捆不如心捆。因为绳只捆得一时,捆不得一世。用心捆能捆一世。捆一世的心,能让人遂,就算想分,也分不开呀。根本不像绳捆,绳捆只捆得住人,捆不拢心。只要绳开,人就分了。所以只捆一时,不可捆一世。”(第122页)对男女的描写,更是细致如微,“男人是山,女人是水。山水来在一起,水会淹倒山呀。山若倒在水里,遂像女的吃了男人。男人被女的吃了,就不算男人,连女人都不如。所以山被水淹倒了,不是好山。好山不怕水淹,因为山体坚硬,强如色化不了的男人,竖得比泰山还稳,才敢称英豪。英豪的眼里,只有世界,而无色益,思想如日普照,业大齐天,世界在他的心里面化,才是真正的大才大贵之人。”(第124页)
他信仰文化的世界观。他认为文化是世界的缩影和反映,他的言行中充斥着敬仰文化的观点:“人活一世,实在太短了,总要留下点什么东西作证明吧。”“文化化在世上, 成世界上的脚印。”“耕耘中有流血流汗的文化,一步一个脚印, 脚印上有文化的生命, 是血汗吐出的文化, 宜在千年有迹, 万古长生, 脚印永远在世上, 才算是文化。”
他崇尚人性的价值观。关于事业,他的描写浅显易懂:“从古到今能够称得上人的人,哪个没有十磨九难,谁不是用命拼出来的,珠宝不经火炼万番,怎么会成珠宝,我觉得人就是珠宝,火越炼越发光,从光里一看,人生来不是享福的,要自找苦吃,才有业成。但自找苦吃的人,就是自已不饶自已,不让自已白活,活着一天要干出一天的事来,不荒废每时每刻,每时每刻都在事业上过,是人不饶事业,要有事业才有自已的生命存在,产生我不饶我。”(第301页)
过程和期待:《神珠演义》艰难面世
一是关于出版。2011年8月13日,昭通市星火文学学会七名会员受万国超的邀请,以AA制形式到鲁甸采风,参观了沙坝电站、龙头山天生桥飞人奇观等景点,对“一线天”、“古溶洞”、牛栏江岸等奇景进行拍照留念。当天,万国超向学会赞助资金2000元,表达了想由学会为其出版《神珠演义》的愿望,学会从会员立场和角度考虑,欣然答应在作品质量达到出版要求的前提下为其出版,期望多为会员做点实事,同时也更好地鼓励和激励会员创作。万国超自此开始了校稿、核稿,在经学会同意送排样书后,由其负责与印刷厂联系排版校对等相关事宜。2012年3月17至18日,昭通市星火文学学会部分成员前往鲁甸县、巧家县及曲靖市会泽县迤车等地进行野外采风,开展历史文化调查研究,吉学祥为《神珠演义》拍摄了封面照片。4月22日,《星火》首发仪式召开之际,刘建华市长在审阅样书后题写了书名“神珠演义”;5月8日,学会特邀指导、市文体局党组专职副书记保卫东作了题为《朱提银是古代昭通人最自豪的工业文明》的序言。随后,学会主编顾健在终审的基础上,作了《一种“原生态”写作的探索与尝试》的序言。7月10日,《神珠演义》正式出版印刷,首印100册。9月12日,由刘绍清写的新闻《刘建华题写书名宋大明总体设计,星火会员万国超长篇小说〈神珠演义〉出版》在《昭通新闻网》发表。10月2日,星火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到龙头山对作品素材进行实地考察。10月3日,在昭通日报会议室召开研讨会。10月6日,由简孝平、刘绍清合写的《昭通市星火文学会对〈神珠演义〉题材进行实地考察》在《昭通信息港》发表(10月15日《云南文艺网》转载)。10月9日,《昭通日报》第三版发表了由杜恩亮、刘绍清合写的《星火文学学会举行〈神珠演义〉研讨会》。在考察过程中,刘绍清录制的《考察〈神珠演义〉巧遇“银河从天降”》视频,经新浪网首发后,很多网站作了转载报道。专家学者和星火会员开始了不同角度的学习和研讨。
二是关于思想。《神珠演义》是一部奇特的“民间野史”。这部书中涉及的很多观点,与历史并不完全吻合。但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能自圆其说,书中的很多场景更是现实场景的展现,比如对老君山与大佛山的描写等等。通过与作者万国超多次交流和探讨,得知这是民间口述历史的文字记载,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也许有一天,有关专家学者对作品涉及内容和题材进行考证和核实后,部分历史将会重写;假如作品内容与过往事件并不吻合,那么就得进行新的考证。这种求证和考证的过程,会促进文化的进步和繁荣。龙头山八宝是银矿区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古至今一直都在产银,过去曾经辉煌过也不假,那些遍地的山洞和老百姓在修房盖屋中随处挖出的石头都有雕刻和精致的图纹,那么这些东西是什么?产生的背景如何?更有研究的价值和考证的必要,也许有更大精典故事发生过。
三关于价值。无论《神珠演义》这本书的未来如何,无论专家学者如何进行考证和定位,研究这本书都有必要性:一是作者万国超的精神可敬,一个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人洋洋洒洒创作几百万字,这有无限的榜样力量。二是作者的思维模式可供借鉴。万国超可以说是因为文字而生,因为文字而活,精神生活充实,思想意识有归依和寄托,而现在的很多人,物质条件经济条件都比万国超好很多倍,生活的质量却与他无可比拟,内心的幸福感更是差距甚远。三是作者的创作方法在平凡中诞生传奇。万国超把印刻在童心的故事展现和记录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和再现了古昭通文化。美国作家纳塔莉有一本书叫《再活一次》,作者说别人通常只活一次,而她在写作的时候完整的重温和再现了一次,似乎她又生活了一次。是的,万国超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思维中随时新生。新生的人生是有希望的、幸福的、光明的,更是让人憧憬的。10月14日,昭通部分专家学者第二次到鲁甸大佛山对作品背景地进行实地考察,专家学者沿途拍摄取景、采集化石、在南天门体验“俯视人间”的奇趣后称,《神珠演义》中的很多场景和细节描写,都能从现实环境中找到,这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学创作。对该书的理解和认识,应该侧重从考证历史和研究民族文化等角度展开,尽可能发掘出一些曾对社会进步有用的东西。至此,该书的出版、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得到了一定的社会认同。
四是关于推介。对《神珠演义》的推介和宣传,是对昭通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掘。但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对于万国超本人,他只是一个人,只是一位作者,他已经将口述历史、民间历史著作成书,已经完成了他的重大使命。其次,至于星火文学会,作为一个民间学会,能把书正式出版,并组织了一些研讨和宣传,已经尽了力。第三,至于社会力量,在历史未作正式记载,宣传和推介未到位之前,既无人真正理解《神珠演义》这部作品,更无人了解作品中涉及的庞大题材。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只靠个人或民间学会的微弱力量,即便那些遍地都是金山、石头就是文物,也只能纸上谈兵般地议论一翻,写写不痛不痒的文字而已。对那些满山的古迹和无处不在的“类古物”,以及那些老百姓从地下随意就能挖到的古生活用品等,更是无法保护和科学管理,更不可能通过开发利用让其具大的文化和民族价值得到实现。下步对《神珠演义》的推介,应该实行多管齐下、营造氛围、民间参与、政府主导的方式才能真正实施。一是要通过多措并举扩大宣传和影响力度,引荐更多的专家学者去考证和发掘;二是要组织更多的研讨会,形成一批理论成果后,多向政府相关部门汇报,争取获得政府的认可和支持,甚至牵头组织才能发掘出更大的价值;三是要争取获得一些企业和商家的赞助和参与,对原作进行公开和大量出版发行,促成原著改编成影视作品,让文字走上视频,宣传昭通、走出昭通,宣传云南、走出云南,进入国家文化大平台。
延伸阅读:星火会员万国超长篇小说《神珠演义》出版
昭通新网讯(通讯员 刘绍清)近日,市星火文学学会会员、农民作家万国超的长篇彝族题材小说《神珠演义》,由中国作协会员、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华题写书名,西部规划设计院高级文化顾问宋大明总体设计,市彝学会副会长、市文体局党组专职副书记保卫东和《星火》主编顾健分别作序,市星火文学会以特刊(总第4期)单行出版。
《神珠演义》共四节100回70余万字,系万国超《九山演义》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彝族题材小说。该书以古代朱提人在“乐马厂”生产提炼朱提银,以及在生产朱提银过程中繁衍出朱提文化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参考彝族的古老传说和经典文献,进行艺术加工创作而成,重现了古昭通辉煌灿烂的彝族文化。保卫东在序言《朱提银是古代昭通人最自豪的工业文明》中指出,作者的放胆构想和复杂人物塑造等写作方式方法和思维可佩,将朱提银、铜的故乡与彝人的故乡联系研究有重要价值,整部作品通篇贯穿古昭通彝人的生活起居、风土人情和跌荡起伏的精典故事。顾健则认为,该书的写作属于古代白话文与昭通地方方言的结合,这种写作方式是作者的独创,是一种“原生态”写作的探索与尝试;作品结构完整、情节曲折离奇,本身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倾向,可以作为地方文学收藏研究。
《神珠演义》出版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教授吉学平等人对书中涉及的实物到现场进行了考证,兼任星火特邀指导的宋大明建议将该书向影视作品方面推介,星火文学会将组织会员进行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