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马鲁石:春到丹巴赏梨花(散文)
作者 沙马鲁石(文/图) 2025-04-02
原出处:彝族人网

丹巴县位于甘孜州东部,旧时称“诺米意谷”,意思为有美女的地方。它深藏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系之中,在从高原到平原的阶梯过渡地带。3月22日从九龙前往康定后转车直达丹巴,我沿着曲折蜿蜒的一条名叫大渡河的河流驱车前行,山的景色随着河流流淌,一重又一重。在偌大的景物面前,渺小的我似乎是在以一种微弱的力量缓慢逃离,山环水绕营造的空间有时候也令人眩晕,湛蓝的天际之下,我的视线始终无法忽略那些从茂密丛林之中生长出来的笔直的碉楼。它们的身影出现在石碉房的周围,就用这样一种方式统帅原野,站立在岩上、山腰、河畔、林间、云下,直至最遥远的山的边际,它们依然出现。最遥远的那个碉楼,驻立在山崖之上,像是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彪悍的粗鲁野人,身躯魁梧,仿佛一抬脚就会震动山野。我作为九龙县的摄影爱好者,有幸参加此次由四川省文联、甘孜州委宣传部指导,省摄影家协会、州文联、丹巴县委宣传部主办的“甘孜州2025年摄影骨干人才培训班”和“辉煌75载·文艺颂党恩”四川九地第二十三届摄影交流联展暨丹巴梨花节摄影采风活动。
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image011.jpg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月的春天来到丹巴,阳光已经落下山尖。车子沿着环山公路绕行了数公里,过了一座桥,方到住宿的地方―澜峰大酒店。这个夜晚,我和石渠县的摄影师根秋泽仁老师住在一标间房。深沉的夜色中,窗外可依稀听见流水声和三两鸟类动物的声音,恍惚觉得自己是在流水的声响和掠过屋顶经幡的夜风中沉沉睡去。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image001.jpg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两天的摄影骨干人才培训完后,前往中路藏寨梨花节采风活动,春日中满眼的海子坪田园风光容易使人心生平和喜悦。村道沿着缓坡徐徐而上,阳光与微风之中,两侧杨柳依依。每一座高耸的被刷成白色的石碉房都是独立的个体,草木簇拥着门庭,门庭内外有盛放的格桑花、茂盛的苹果树、丰硕的雪梨枝、站立的篱笆、堆砌的石头墙;海子坪田园嫩芽的青稞是一层一簇地站着,三两头黄牛踱步田园。墨尔多山峰的最底部,一条小河涛涛流泻;从河谷开始往上直至山腰,形状规则的石碉房沿着山势罗列,层层叠叠往上,漫山遍野像是插满了彩色旗帜,在层峦之间闪动。这绿色山野之中,盛开了白的墙、红的窗、彩色的窗帐,浅褐色的碉楼从林木中升起,寺庙的金顶在日光之下熠熠发光,色彩丰沛得令人感动,这是村寨最好的时光。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image003.jpg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在丹巴中路乡的藏寨中度过了一个理想的午后。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和熙、温暖而丰富的村落,我可以想象在被外界惊扰之前,这里的人们所遵循的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息状态。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中路和甲居嘉绒藏寨,我被一座座气势雄伟的碉楼所吸引,蓝天之下,碉楼仿佛近在咫尺,而真正寻访它的路径却并不容易。巍峨高山环绕中的深谷,是美人的故乡。雪山、阳光、深谷、大河,它们将美人的故乡包围,热烈的阳光之下,你可以想象一张轮廓鲜明、明眸善睐、笑容爽朗、肤色健康的面庞和面庞之下那挺拔高挑的身材。这里的美人气韵浑然天成,不施粉黛却清新脱俗;她们的眼神清澈、纯粹而高贵,她们都是自然的宠儿。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image005.jpg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地的摄影老师介绍说,丹巴的碉楼有多重形态,包括家碉、寨碉、界碉、烽火碉等,有正方形、五角、六角、八角甚至十三角。楼与碉相结合,在平顶式碉房后部再建一碉楼,碉与房相通,既可防卫,又可作贮藏之用。石雕群落是西南嘉绒地区羌氐族群独创的建筑形态,就其本质而言,最初应是起于男根崇拜,是一个家族权势、财富的象征。一座碉楼的最初诞生与一个男婴的呱呱坠地息息相关,生命的繁衍亦是石雕最直接的接生婆。当一个家庭诞生男婴,家人便着手筹备建碉,当男丁成年,若碉还尚未建成,则该男不能成家立户。《丹巴县志》记载:丹巴曾有碉楼3000余座,今存562座。这庞大的数量,近乎达到家家户户、一户一碉的鼎盛程度。听说在丹巴的梭坡等地,碉楼保存最为完好,现存有近300座。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image009.jpg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此时观赏丹巴的梨花好季节,它们正在韵量着什么时候给大家一个惊喜,什么时间出场,等到人多热闹的时候就是丹巴梨花开放的季节,随着春天的到来,梨花相继盛开,不愧是中国最美乡村,此时看丹巴,再加上有民族风格的藏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靓丽,无疑是最美的,一点也不辜负最美乡村的美名。2025年丹巴古树梨花节将于3月25日在中路海子坪开幕。一直想去看丹巴梨花如愿以赏,喜欢梨花是从小时候开始,它的花雪白雪白的,代表纯洁,而且还带着淡淡的清香,小时候我的家乡九龙县郎呷村有一颗梨树,那个时候看到花开就知道在等一些时间就可以吃上梨了,心里总是高兴的,现在倒是经常吃到梨,却长居县城还是很少看到成片梨花了,倒是隔壁邻居家有一颗,也只是开出三三两两的花来,却总不见长出梨,有几个小果实都被小鸟给啄掉了。此刻,丹巴梨花又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回忆。三月的春风让寨子内成百上千颗古树一夜之间白了“头”,朵朵梨花如娇羞的少女吐露着淡雅的芬芳,在微风的轻拂下,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绝美画面。臧家楼和白色梨花融合一起,在山间宛如人间仙境,无论在田野里还是在森林里,都展现出春天的美好,都会迎来更美的时候。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image007.jpg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丹巴梨花更佳观赏时间为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草长莺飞,沐浴着春日的金辉,梨乡大地千万亩梨花绽放,在中路和甲居两藏寨的大渡河谷里,千万亩梨海,百里白蕊,整个丹巴河谷似茫茫雪海、白云风涌,漫山的雪梨花沐浴在醉人的阳光中,显得分外妖娆。满山的梨花吐露出的嫩芽交相辉映,将中路和甲居藏寨装扮得五颜六色,丹巴美人谷中漂亮的姑娘也穿上了漂亮的盛装欢迎远方到来的客人。vh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5年3月30日写于呷尔坝)

作者简介:沙马鲁石,男,彝族,生于1966年6月,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人。四川里伍铜业有限公司宣传部(退休)。2010至2011年任九龙县《彝族谱系》编委、《九龙县彝族历史风情人物》编委,2019年~2023年任政协九龙县第十三届委员会中共界委员;政协九龙县2023~2024年《村史》编委。

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新时代摄影》全国理事会会员、四川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藏羌彝走廊委员会专家委员(溥学会士)、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孜州作家协会会员、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会员、甘孜州摄影家协会会员、甘孜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九龙县摄影协会理事、九龙县作家协会负责人等。

业余爱好文学.摄影创作,各类作品散见于《四川党建》《康巴文苑》《星星诗刊》《作家》《天府散文》《新时代摄影》《彝族人网》《西南作家》《凉山文学》《贡嘎山》《四川政协》《文昌文艺》《民族研究》《甘孜日报·康巴周末》《秘境》《康巴作家》系列丛书等报刊媒网。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着地 返回顶部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