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琮及其《镇南杂咏》
作者 ​普显宏 2024-09-28
原出处:彝族人网

《镇南杂咏》作者黄大琮,号“蛰庐”,福建人,生卒无考。有关网络信息均出自我们南华作家,福建方面无人提及,说明只有南华人在研究黄大琮。《镇南杂咏》书前有一段自序。
9R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u3.jpg

图为作者参观抗美援朝红色经典留影

镇南从军,事已肯定,挑灯夜坐,每忆杜拾遗石壕村①之作,良用慨然。溯此州,当嘉道间②,居民二万余家,逆回杜文秀搆乱③后,仅存三千五百零户。至今,培养三十余年,所增无几,地旷人稀,民智久闭,遂成俗。其乡村一种零落情景,固不在今日之用兵也。爰④仿《竹枝词》体作杂咏五十八首。凡山川、形势以及民俗、轶事,皆确证以耳目之所及。庶几⑤补志书阙略而备后世之观风者采择焉。宣统改元春正月蛰庐识于州南军次9R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①杜即杜甫,杜甫有“三吏三别”之作,此指《石壕吏》。②嘉道间,指嘉庆到道光年间。③搆乱,读音:gòu luàn,意为作乱,叛乱。④爰,拼音:yuán,连词,于是。⑤庶几,表示希望的语气词,或许可以。9R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是南华文艺界上世纪八十年代获得黄大琮《镇南杂咏》后,对诗集的评价和作者的一个记述和解读:9R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镇南杂咏》为自号“蛰庐”闽人(福建)黄大琮所咏,就其自序所述,可能是随军来南华的文化官员。其寓镇南二月,睹此邑“地广人稀,民智久闭”,“乡村一种零落情景,遂对山川、形势、民俗、轶事”,“确证以耳目之所及”,“仿竹枝词体杂咏五十八首”。旨在“庶足补志书之关略,备后世之观风者采择焉”。成书于宣统改元(1909年)春,因著于军次,付梓于它地,故县内长期无闻。编纂县志,在查史搜资中,始于省图书馆古籍中发现孤本,经县志编委影印回县,又由县文化局复印入藏于县图书馆。全书分“杂咏”“附存”两部分,杂咏58首,附存计诗、词15首。9R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u1.jpg9R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可从自序和诗作中得知黄大琮为福建人(闽中),是晚清政府中一名有一定级别的军官,但我不认可其为清军中的文职官员之说,但喜欢舞文弄墨是肯定的。来镇南之前,曾在四川巴东地区服役。来镇南寓居两月,即得杂咏五十八首,把他在镇南的所闻所见用“竹枝词体杂咏”形式记载下来,并将诗作在昆明刊刻传世,这在当年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一般人做不到。这也是我对《镇南杂咏》感兴趣,并打算在闲暇之时研究一番,再把我来南华的十余年了解到的真实情况一并记述下来,与一百年前黄大琮的南华风物,作个对比,以便更好地供后人认知古今之南华。9R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熟读黄大琮的《镇南杂咏》后,字里行间你便可以在其诗中读到他的一些信息,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首先黄大琮是位军人,我曾在文章中曾多次称其为“晚清福建军旅诗人”。他是骑着战马从四川的巴东沿官道来到我镇南的,即经过当时昆明到大理的九关十八铺这条路线来到镇南的,驻军于欠舍,即现在的沙桥镇。其二,黄大琮还是一位头脑清醒、胸有大志、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的诗作体恤民间疾苦,语句多有悲悯情怀。9R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u2.jpg9R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黄大琮《镇南杂咏》写于来我镇南履行军事要务间隙,平均每天不止一首,还对自己所写作品有能力付梓出版,其对军旅生活的热情和在军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他在诗集的序言中阐明了自己写这些诗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录镇南的人文风情,补志书之关略,供我们后人参考或研究之用,是有一些领导者的谋略和眼光的。9R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镇南杂咏》58首的文学性不是很强,多为记述性文字。但从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角度来看,对我们研究南华社会历史发展弥足珍贵。附存的诗、词15首,则与前面58首杂咏完全不同,是感言及抒怀,思想性强,有了一点文学味道。多为离别愁绪,军旅之苦,弊政抨击,思乡之情,也不乏胸怀激情及鸿鹄之志。9R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