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云南省楚雄州罗婺故地,各种各样的石拱桥很多,但我最难以忘怀的是家乡盐马古道上留下的那座“善成桥”。
不知什么时候,一条盐马古道从我们村中通过,古道一头连着昆明市禄劝云龙、团街、撒营盘,一头连着武定县、禄丰黑井,弯弯曲曲翻山越岭长达百十公里,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老人们说,盐马古道上,布匹、食盐、药材等贵重商品往来繁忙,一些土匪山贼便紧紧盯上了这条发财的“黄金道”,时常出没林间山坳剽掠商人,大肆劫财害命。
家乡这座桥就因筹集善款建桥而得名“善成桥”。桥头有碑立传“善成桥”三个字很醒目,内容很难辨认清楚,据说是一位本地乡贤筹集善款建造的,一座单孔石拱桥,以河两岸的岩石作为基础和桥墩,弧形桥面,无拱上建筑。隐蔽于树丛之中,桥下没有任何的支柱,像彩虹一样连接着两岸。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由条石筑成,不知何年何月何人设计修筑。桥的南端位于武定县插甸镇增益山脚,而桥的北端则通往禄劝县娜拥、云龙、团街等地。
明朝永乐年间,一支逐水迁徙的民族从山外寻来,沿着林海深处的溪流直抵山顶,临水而栖,安居乐业,遂将溪流取名增益溪;增益(彝语为栗树下流淌的水)依树而隐,因山高林大涧深,四围高山围堵,只有一条盐马古道,遂将村落起名增益。
渐渐地,逐水而来的民族越来越多,分布在增益四周山山岭岭的松林中。他们坐山吃山。没有土地,他们用一块块的山石,在陡峭的山壁上造地起土,种植庄稼,将生命繁衍生息下来。
在增益坝子里,人们开垦出一处处梯田,水稻、麦子、玉米、蔬菜,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牛马在河边悠闲自得地享受青青河边草,鸭子在碧波荡漾的河里戏水。后来人们又陆续发现,增益的所有山岭上,到处都有人工垒砌的层层梯地,令人心生震撼。 关于修筑“善成桥”的历史,在民间有几种传说。一种说乾隆年间,武定一大户人家与禄劝这边富豪婚亲,娶亲来到这里,河上无桥,只有涉水过河,后来迎来送往很是不便,于是大户人家组织乡民筹款建桥。另一种版本说有一个叫黄半仙的外地男子,拖家带口讨生活,来到增益河畔一个三面环水的山岭上,起房盖屋,耕作种地,开了一间杂货铺,烤酒、开店生养栖息。从此,南来北往的客商、马帮、过往的行人、附近劳作的村民多聚于此。也就顺口将小岭名叫铁厂(解放后改为增益),将小岭下面的河叫安乐河另一条小河名叫铁厂河。
自从黄半仙一家在小山岭上过起了日子,观察到安乐河水,每年都明显地分为丰水期和枯水期。枯水期,河水清澈见底、水流缓和、流量较小,河面上好多地方都可以涉水而过。在此期间,就算下雨,基本见不到河水上涨。进入丰水期可就不一样了,河水上涨让人们的出行受到了限制,黄半仙家的生意也受到影响。特别是雨季,除了马帮之外,几乎无人过往。
有一年梅雨时节,连续三四天下大雨,汹涌的河水像游龙奔马东闯西撞、拍岸击礁,几里之外都可以听到滔滔声,几队马帮停留在河两岸。黄半仙做了一个决定——筹措资金,找匠师设计,在安乐河上建一座桥梁。于是,就有了安乐河上的“善成桥”。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拱顶高度约9米,跨河长度约8米,桥面宽3米。精致的石拱桥,被周围的植被包裹,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如今,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安乐河石拱桥,依然静静地卧于溪水之上,充满了古朴和神秘的气息。当年的商道早已没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有的已经消失,只有这座“善成桥”。仍然完整留存。我们走在当年的一段段商道上,山势之陡峭、崎岖、狭窄,望之令人生畏。可见当年那些奔波往来的商人,为了生存梦想,冒着身家性命的危险。当今,盐马古道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来来往往的车辆满载着生活必需品活跃两县之间。石桥、流水、古道,如果以旅人的情怀游走,又是另一番美妙的乡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