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
作者 马学良 2003-09-22
原出处:www.chinesefolklore.com

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古代文明史上,中国、印度和希腊各自创造的独具一格的文艺理论鼎足三立而成为东西方文艺理论的三大源头。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文学是由56个民族的文学组成的多元整体,那么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也应是各少数民族文艺理论与汉族文艺理论所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中国古代文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即使从1927年问世的陈钟凡所著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算起,也历60多个春秋。其间研究论文和专著迭出不穷,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包括出版或正在出版的洋洋万言以上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巨著,都只将叙述的笔墨挥洒在汉民族文论的一方华野上,而未能留给少数民族文论一页尺幅。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颇得汉唐气魄,研究的触角也逐步伸向少数民族文学的各个领域。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这座宝库的大门也被拂去历史的尘封终于开启,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傣族的《论傣族诗歌》和“彝族古代文艺理论丛书”等代表性作品相继翻译出版,《中国古代民族文论概述》、《中国历代少数民族文论选》和《少数民族古代文论选释》等一一问世,使学术界认识到少数民族古代文论具有独特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因而也就有着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令人可喜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和少数民族文学所百位学者共同参与编写的《中华文学通史》即将面世,这部巨著第一次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及文学理论纳入到中华多元文学的整体发展史中,巴莫曲布嫫正是分担南方少数民族古代文学理论的编写人员。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巴莫曲布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培养出来的优秀彝族青年学者。通过多年来踏实的学术实践,已具备了独立进行科研工作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田野调查方法和经验,学术视野开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准,尤其是在彝族经籍文学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特长。她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彝族传统文学的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并逐步把学术视角集中到了彝族经籍文学的研究上。在学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她的学术实践和学术收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一,通过大量地、周期性的实地田野调查,获得了一批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的第一手原始材料。田野作业是研究民族文学的基本功,也是从事民族文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巴莫曲布嫫198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藏缅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彝族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后留所工作。作为导师,我一惯要求该专业的学生治学用语言学和文化学的方法论从实地田野调查做起,理论联系实际,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进行开拓性的学术研究。巴莫曲布嫫在学期间及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始终把田野调查放在自己学术研究的首位,多年来长期深入民族地区的最基层进行艰苦的田野作业和实地考察,搜集到了大量的、有珍贵价值的彝族文化原始材料,为其学术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打下了坚实的资料基础,这在青年学者中是难能可贵的。她根据调查资料和彝文文献所得撰写的系列研究论文“彝经祭祀诗研究”是她研究彝文经籍文学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她完成这部《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为彝族古代书面文学研究拓展出新的领域和路子,也引起了国内外彝学界的重视。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二,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巴莫曲布嫫运用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对彝族经籍文学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演绎、归纳、梳理和分析,尤其在彝族经籍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古代经籍文献是彝族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关系到彝族社会结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民族心理、民族认同等问题,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巴莫曲布嫫的专著《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通过对彝族历代经籍诗学论著的全面考察和细部分析,从诗学理论和范畴命题等方面对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进行了系统、深入和透彻的研究和建构,其中关于诗学理论的存在形态、历史承续、理论体系、范畴命题、思维方式和批评模式等,第一次系统地梳理出彝族古代诗学的结构和体系及其历史源流,廓清了彝族古代诗歌理论的基本面貌,解决了在彝族文学批评史上诸多纷繁复杂的概念、范畴和理论等问题,该著作在彝族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无疑有着开拓性的贡献。 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认为这部专著在如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一,作者以彝族毕摩文化和经籍文学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对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论著进行了整体考察,认为彝族古代诗学贻发轫于魏晋,而成熟于唐宋以后,发展于明清之际,为我们勾勒出了彝族古代诗学从肇始走向发展、从稚拙走向成熟的历史轨迹。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二,作者从诗歌生成发展论、创作主体论、诗歌本体论、彝诗体例论、彝语诗律论、诗歌功能论和诗歌传播接受论等方面,对彝族古代经籍诗学在理论建构上潜在的系统进行了全面梳理、概括和总结,从而揭示出彝族经籍诗学在其历史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自成一体、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三,作者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哲学出发,从思维方式和批评模式的深层结构中,对彝族古代诗学范畴和命题进行了独到、全新的论述和分析,突破了已往彝族文论研究中“汉族诗学眼光”的局限,客观地阐释了彝族诗学中那些与汉族文论截然不同的诗学概念和范畴的原生内涵和意义指归,无疑更接近彝族经籍诗学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在她的归纳中清晰地呈现出彝族诗学理论的基本面貌及整体构架,从总体上演绎出了彝族诗学潜存着的一种初具规模、自成体系的思维方式和批评模式,并对其局限性和所带来的理论上的诸多缺欠也作出了客观评述,深中肯綮。这些也是汉族学者在已往的研究中所未能触及和解决的问题所在。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体上看,这部论著对研究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范畴来源、命题要义、理论建构,梳理彝民族诗歌审美意识发展和演进的大致脉络,以及探索彝族诗歌美学传统的研究新路,拓展民族文论的研究领域,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理论意义。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经籍文学和民间口传文学是彝族文化中的交相辉映的瑰宝,毕摩文化也是国际彝学研究中的热点。巴莫曲布嫫近年来的彝族经籍文学专项研究,从作品本身到接受方式对经籍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在彝族社会中的传续和发展,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并结合对毕摩文化的田野考察进行研究,在彝族文学研究上,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起点。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巴莫曲布嫫这几年在学术上的建树和所取得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理论价值,她用心力和汗水完成了许多课题,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研究,为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在国内外学界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从这些成果当中,可以看到一个少数民族青年女学者在学术研究上孜孜以求的精神和逐步成长的足迹。荀卿有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就学术研究来说,更是如此。巴莫曲布嫫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能够写出《彝族经籍诗学研究》这样的著作,这正是她在学术研究上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结果。从她只身深入川、滇等地彝族民间进行调查,从她搜集到的大量既翔实又生动的原始资料,从她撰写的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都反映出她在治学和科研中的严谨学风和求实态度。该同志热爱自己的专业,多年来脚踏实地、好学深思、勤奋认真、勇于探索,有令人可感的敬业精神。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十年代初,我在云南调查彝语和彝族宗教、风俗礼仪制度等文化,在我搜集和整理的两千多册彝文经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远古神话和古人诗文作品。近年来贵州彝区发掘、出版的系列彝族古代诗文理论著作,展示了彝文古籍文献整理翻译的一个新领域,填补了彝族文学批评史上的空白。巴莫曲布嫫的专著《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通过对彝族历代经籍诗学论著的全面考察,从文化背景、历史承续、理论建构和范畴命题等方面对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进行了系统、深入和透彻的研究,其中关于诗学理论的存在形态、历史源流、理论体系、范畴命题、思维方式和批评模式等研究,第一次系统地梳理出彝族古代诗学的结构体系及其历史流变,廓清了彝族古代诗歌理论的基本面貌。该著作在彝族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无疑有着开拓性的意义。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古代诗学理论,是中华民族文学理论总体之一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作者通过几年的学术努力所完成的《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正是在彝族历代诗歌理论的整体观照中,对彝族古代诗学这笔宝贵的文学遗产的学术价值进行宏观把握和细部探讨,有助于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古代文论的价值与地位,对充实与完善多元综合体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并为建构和发展我国古代多民族文论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参照有着相当的学术意义。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有自源文字体系的古老民族之一,拥有极其丰富的文献典籍,故其经籍文学及民俗文化,有着十分宏富而深厚的传承。我们应提倡和鼓励少数民族学者的“自观”研究。巴莫曲布嫫作为大凉山土生土长的彝族学人,多年来一直广其学而坚其守,心无旁鹜、学以致用,在科研中孜孜以求,不断进取。不论是作为其硕士导师,抑或是作为一位长期研究彝族语言文化、风俗礼制的耄者,我都希望有更多的本民族学者能够迅速成长起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她虽取得了一定的学术实绩,但仍需不断努力和进取。我相信,亦寄寓厚望,这本书在她本人来说,或许是一部承前启后的著作,也将是她实现学术飞跃的一个基础;她当能够再接再厉,力将使自己在学术上更加走向成熟,并有新的建树。是为序。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九九七年六月十八日于素园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社科文社 文学类 巴莫曲布嫫着 大32开 578千字 633页 平装 估价:39.80元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文库”之一,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彝族,巴莫曲布嫫女士编撰。作者从本民族歌诗传统“原生性”(初始意义)的溯源之中,对这一古老的人文现象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勾勒出了独具一格的诗学体系,并深涉到探录文化传统图式的诗艺转接上,进而回答着彝民族诗歌理想的核心命题―在神秘诡奇的鹰灵之光中追录“诗魂”便激活了一个古老民族在古老文化情境中的生存精神。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读者对象:研究口头传统、少数民族文学、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诗学的专业工作者、爱好者。tV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