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六祖经》简介
作者 国家图书馆 2006-08-02
原出处:彝族人网

        n4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六祖经纬》,音译名《榷濮枢途苏聂》。彝文历史典籍,一册。舒高焦抄写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七月初九。系纸书线装本,版面规格为26cm×15cm,从右往左竖行写,书中除书写彝文之外,用汉文标注页码,还绘有精美的十二生肖插图画,又加盖以汉字译写彝语的印章(“坚白思牧”),可谓文图并茂。全书共84页,约17600字,由于书中部分篇幅轻度残损,个别诗句因缺字或字迹模糊而难以释读。n4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彝文典籍,绝大部分是19世纪40年代初,从云南武定、禄劝彝区收集来的。此书是民国时期由著名学者马学良和万斯年二位先生从云南武定县万德土司府征集入藏的彝文典籍之一。n4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古老民族,也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土著居民。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千百年来,彝族人民在西南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不仅在此建立过古滇国、罗殿国、南诏国等诸多政权,而且创造了青铜器、十月太阳历等古代文明。较早地创造使用文字记录本民族语言,并对社会历史、宗教礼俗、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记载和著述,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典籍。本书就是数以万计的彝文典籍中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史书。n4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是一种古老的音节表词义音文字,字数达一万余个,其间异体别字甚多,经常使用的只有两三千个。其创制年代,虽无明文记载,但存世的众多古文献和丰富的有字文物足以表明:彝文的使用年代早于汉代。由于彝文经历了上下几千年的使用和在西南彝区的广泛流传,历史上缺乏统一规范,用字比较混乱。然而,本书用字极为严格,书写也十分流畅,实为彝文抄本中的精品。n4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古籍大多以羊皮、土布、麻布包背装。线装和卷轴等装帧形式很少,本书为正规的线装书,对研究彝文书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行文格式有从左至右竖行和从右向左直书两种,俗称“左书”和“右书”,以前者居多,后者极少。n4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书中以彝族传统的五言诗句为主,兼和长短句,主要记载彝族始祖笃慕遭遇洪灾,率领族人到滇东北洛尼山避难,并与云贵高原的三大部落联姻,娶三妻生六子和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盟主,以及笃慕的六个儿子长大后,分宗立室并发展为强大的六个部落的历史故事。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而且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是考察彝族历史,特别是探讨六祖分支历史的重要文献依据,也是研究彝族文学和诗歌艺术的珍贵文字资料。n4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