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彝族文化教育与文化变迁
作者 余湛 2024-05-19
原出处:《贵州彝学》2004


一般认为,民族是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并表现为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的共同群体。民族的形成必备三个条件:(1)生活在共同的地域范围;(2)过共同的经济手段生活;(3)有亲缘关系而形成共同的文化语言,有共同的心理及生活习俗。民族文化在以上三个不可分割的联系条件上产生,因此所谓的民族文化,是千百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交流、语言、生产活动、宗教、习俗等形成和积淀下来的,既有外在形式,又有内在心理区别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既有相对独立性和地方性等特点,又与其他相近、相关的文化有诸多交叉包容性和千丝万缕联系的文化现象。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C_0132.jpg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类文化历史的发展证明,文化传承的惟一途径是教育。可以说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赖以保留、发展的基础和工具;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内容、背景和土壤,二者互为因果,并同样具有很强的再生力和影响力。因而,要了解民族文化的传承,必须先了解民族教育的历史沿革。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国内人口近700万,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省区。彝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的优秀文化,对中国和世界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彝族文化贯穿了彝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法律、哲学、道德等。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早期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彝族存在的教育形式上看,民族教育大致可分为无组织的教育和有组织的教育两大类。无组织的教育是一种自然教育,是在家庭或社会中无意识进行的,不经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而有组织的教育则是通过聘请专职教师和设立专门场所,系统地、有目的地来实现的,是一种有意识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意识到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体会到教育的价值后才产生的,是人类进步的表现。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无组织的教育活动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两大类。家庭教育是在家庭内进行,即女儿跟随母亲学习纺织、采集、做饭;儿子跟父亲学习耕田、打猎等。实施家庭教育是长辈的天职,不付报酬,不规定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地传授,通过身传言教,儿女们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学会了适应生产、生活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社会教育是在群体如部落、氏族、家庭等活动中,年轻者向年老者学习某些适应群体活动的技能和知识,如拉弓射箭、械斗、宗教活动、婚丧嫁娶、围猎、盖房等。这些群体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主要是通过实践逐渐获取的。总的说来,无组织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适应生产、生活以及社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无组织的教育活动贯穿于一个民族的古今,有了人类活动就有这类教育活动,即使进入现代社会,有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也还需要它,只是具体到不同的地区由于发展水平不同,其内容也有所不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除口传外,还通过本族的史诗、民歌、故事等传承本族文化遗产。在彝族中有不少具有惊人记忆力的歌手,他们能够背诵上万行史诗,能够通宵达旦地吟唱各类诗篇,成为一个民族传播历史文化的大师。这些诗篇描述了人类的进化,人类与自然、社会的斗争,包含了各种哲理,总结了先民生产、生活的丰富经验。这些民族诗人,在各种节日上吟唱,青年男女聚精会神地倾听,从中得到各种知识,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常,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三个显著特征: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民族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性。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极力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文化学上称为“自我认同”,任何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源泉。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强化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性。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有认同性,又具传承性。他们都具备着某种传递和延续生命的手段,都有一整套自己的传承机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成员世代传承相沿的共识符号,是该民族共同体内凝聚力和团结的象征。民族传承对每个成员的影响很大,每个成员都深深镌刻着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印迹。这种传承性十分稳定和持久,存在于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并作为民族核心要素与民族共同体相始终。而且,这种传承性协调并维持着一个民族的平衡,对民族的发展具有调适、整合的功能。因此,民族文化传承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应该强行中断,而应世世代代不断延续和发展。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民族传统文化的对外适应性。一般说来,当一个民族处于封闭状态,不与其他民族发生任何联系的时候是无所谓适应不适应的;只有当它与异民族发生交往,特别是激烈冲突的时候,发展阶段较低的民族文化才有一个如何适应发展阶段较高的民族文化的问题。但是,这种文化适应,决不是发展阶段较高的文化代替较低的文化。任何民族都不愿意使自己的民族文化融入到其他民族的文化中,而是希望在自己文化基础上通过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来繁荣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可以说,民族传统文化的对外适应性反映了一个民族寻求现代化的愿望。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类靠教育来传递先人的经验,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沉淀成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手段,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社会密切相关,自有群体的人类之后,就有了教育,它顺应人类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发展,一个蒙昧的人,只有在吸取了人类的包括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内容的文化成果后,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民族特征的现代人。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进入阶级社会后,有组织的教育在彝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形式。彝族社会主要靠家支来维系,各个家支为了生存,就必须重视教育。毕摩作为彝族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便常常被家支头人请去做教师,并成为头人的幕僚。因此,家支教育中浸透了毕摩文化,而毕摩文化也对家支统治及森严的等级制起到了维护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家支教育不存在了,但毕摩文化对彝族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还远未消除。在彝族上层,一向比较重视教育子弟,因此读书识字者较多,在彝族聚居地区,早就有了私塾。在明代以前,彝族实行的是君长制,布摩是掌握彝文的史官、经师,是彝族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祖摩家的孩子都要到布摩家去学习,布摩传授他们天文、地理、历史、医药等。明朝建立后,彝族君长制被灭,明朝政府出于对巩固统治的需要,对彝族土司可采取怀柔政策,十分重视对土司继承人的教育培养。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曾传谕普定(今安顺)彝族君长者额:“今尔既还,当谕诸酋长,凡有子弟,皆令入国学受业,使知君臣父子之道,礼乐教化之事。”《大定府志》卷五十载:“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乌撒土知府阿能、乌蒙、茫都土官各遣其子弟人监读书。”继后,明王朝为加强对彝族的控制,采取在彝区办教育的措施,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设立乌撒军民府儒学,规定凡土司应袭之子弟,都必须送入府、州、县各级入学,未经在儒学读书习礼者,不得承袭官位,故明代彝族的土司子弟都人国子监读儒书。这种做法,在当时的确培养了一批忠于朝廷的彝族上层人士和比较开明的土司。这些受过汉族文化熏陶的土司,对发展彝区生产力,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边陲统一,促进彝族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个别经济富裕而又比较开化的家庭,把子弟送到普通学校学习,接受汉文化,从而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各方面的活动,为全社会也为本民族的兴盛作出贡献。到了清代,彝族中还出现了秀才、举人。但是从明朝到清朝中叶,彝族读儒书、学汉字的一般都只限于土司、土司子弟。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基督教、天主教,对民族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传教士为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了拼音文字,用新文字翻译了圣经,编写了教科书,培养了一批知识分子。1905年英国牧师柏格里在威宁石门坎办了教会学校——光华小学。到1950年前夕,基督教会以威宁四方井为中心创办的彝族地区私立即教会学校共25所。到民国28年,基督教循道公会在威宁彝族地区共建立了22所小学;基督教内地会在以结构为中心的彝族地区建立了教会附属小学69所。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彝族民族教育的历史沿革来看,彝族虽然接受汉族的文化教育较早,但开初并非自觉要求,更不是封建统治者的栽培,而是彝族人民反抗封建中央王朝的斗争履伏履起,不能平息,明王朝不得已才采取“开文教于夷疆”的手段,这无非是施行“教诲”和“感化”,其实质上是统治阶级想利用教育来达到统治彝族的目的,因此教育被当作了一种统治工具。而且除了20世纪初,教会曾在彝族地区创办学校外,历代的学校都只设在城内而不设于彝族聚居区,教育根本不能普及到下层彝民。解放前,在彝族地区虽然有少量的基层学校,而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剥削制度下,统治阶级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极不平衡,民族间存在着许多实际上的不平等,同样在教育事业上也是如此,尽管民族教育在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少数民族中的识字者仍然很少,而且识字的人中多是上层子弟,广大贫苦人家的子弟大多处于文盲状态。临解放前,民生凋零,社会动乱,基础较为薄弱的教育面临危机。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从根本上消除了旧社会民族压迫、民族歧视、互相猜疑的对立因素,从政治上和法律上确认了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地位,实行民族平等、团结、繁荣的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兴办学堂,扩建学校、配备师资、认真研究检查落实各项民族工作,大力扶持和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使民族教育事业不但在数量上有发展,在质量上也有了提高。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百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彝族文化由缓慢的变迁进入了剧烈的变化阶段,这种变迁存在着传统文化的衰落和外来文化的移人两方面的对立与统一。从衣、食、住、行来说,变化最大的依次为衣、住、行、食。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衣:现在多数的彝族服装一般都是中老年人穿着,有时进城或是到汉族地区做生意,都是穿汉装,年轻人只在重大节日时才穿着民族服装,而且多数是女装,作为族内交际场合用。他们都说穿汉装方便生活和劳作,而且容易购置。很显然,彝族服饰消逝已为时不远。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住:彝族最初的房屋是一根柱一根梁,呈“个”字型,最先用松枝搭建,再是由野竹盖,其历史可以推到两千年以上。到解放前,彝族多数居住土墙房,屋顶用野竹、茅草、荞草等覆盖。目前,彝族的房屋大有改观,普遍建造了石墙瓦房等。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行:彝族传统的社会交往是血源和区域相结合的交往。就小范围而言各地彝族与周边的来往一般不超过百里。同时,彝族内部间的交往一定程度上受到支系和经济地位的限制,“男管外、女管内”的家庭关系导致了彝族社交以男性为主,女性活动仅限于婚嫁、走亲窜戚等。解放以来,彝族的交往活动随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而变革,原有的支系、经济地位的差别被消除,性别差异被缩小,地域范围被冲破,彝族与外界的交往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频繁。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食:在彝民族文化中,属“食”最不易变。在贵州彝区,即使是在传统的其他物质文化衰落或消亡的地方,而在“食”的方面彝族的特点仍很浓厚,如支出大于收入,平均主义的消费现象较为突出,酒在消费中的比例大大高于附近的汉族等。这主要是由于受彝族特定的居住环境及气候所限制,就彝区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都难以超越环境的限制,实现改变饮食内容、改变饮食结构的目的。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精神文化方面,拿彝族的语言、文字来说,彝语的词汇量非常丰富,天文地理、植物、动物、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无所不有。语言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寄托着人们的民族感情,世界上各个民族教育的历史,无疑都开始于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教育。现今在大部分的彝族地区,彝语有时仅在家庭内部使用,在社会上多是年长者和女性讲彝语,青壮年和男性多讲汉语。运用语言交流,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之一,使用文字,更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彝文是记录彝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曾经用来撰写经典、社会史、家支世系、家支族谱以及记录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认识。据彝文文献《西南彝志》记载及民间相传,彝文起源于远古哎哺时代,距今约6 000~10 000年间的图画记事和刻画符号,经过后人的多次收集整理、规范统一,一直沿用至今。但是彝族的卷帙浩繁的彝文宗教经书大多都掌握在布摩手里,像现今威宁全县有11个布摩,有7个年龄都在70岁以上,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年轻的彝族小伙也不愿跟随年老的布摩学习,布摩的渐失,使文字传授较慢,甚而有失传的可能。其他无数珍贵的民间技艺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消亡,而这种具有原始生态性质的民间文化遗产是无法再生的。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类的脚步迈人新的千年,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也更进一步地被裹挟进诸如全球化、WTO、互联网等时代潮流之中。任何民族都无法游离于这一潮流之外,任何民族文化也同样既面临着失却个性自我,被潮流淹没,并消亡于其中的危机;也迎来了一个文化扩张发展,日趋强大,势成主导之流的机遇。每一个民族都在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寻找如何平衡,一方面,现代化是每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每个民族都不应当拒绝现代化;另一方面,每个繁荣昌盛的民族都应保存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都应保存自己民族的基本特点。一般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是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相对于外来文化来说,是指母文化或本土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来说,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它或者表现于物质载体,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或者表现于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储存。民族文化的消亡,是民族消亡的前奏,没有了民族的文化,也便没有了民族本身。丧失现代化将意味着民族的贫困;丧失文化传统则意味着民族的消亡。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与其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民族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变化这个角度来说,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于一定民族的传统社会,同时也存在着与现代社会适应的问题,国家的现代化必须在保存、继承和传播本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民族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有自尊,有光荣感,有了这个基础,才可以接纳任何外来文化。因此既要适应现代主流社会的发展,还要力图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依靠民族教育,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民族文化教育密不可分。如何在教育的各个方面正确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复杂关系,保持自身的民族文化的特性,跨越文化障碍,是民族教育的重要任务。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教育一方面要使少数民族儿童青年能顺利进入现代化主流社会,另一方面还要力求保持和发展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使他们享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享有在本民族聚居区实行自治的权利以及学习本族历史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权利。因此,要根据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调整民族教育的内部结构。既要重视少数民族儿童的基础教育,又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避免主体民族课程中心主义,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可实施双语言、双文化教学;允许开办民族学校,用本族语文出版书刊和报纸,学习本族的历史和文化。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首先,应通过扫盲和义务教育普遍提高民族文化的基础水平,通过先进的教育技术扬长避短、缩小差别,努力普及先进的教育,合理规划地方和民族人才结构,以适应地方和民族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引导和培养民族文化和教育需求,以期达到与全国多元一体格局的一致,与社会整合目标相同,求得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激励;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作用,使各级各类民族人才学有所得,有用武之地,能应付各类挑战,增强整个社会对民族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与信心,为其发展开辟更广泛和美好的前景。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使各民族的孩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为少数民族培养大量合格的人才。民族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人员,是少数民族经济繁荣、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还要重视民族教育学科的自身发展与建设。民族教育具有跨民族、跨文化和跨学科性,所以民族教育的研究必须从这三个特点出发,寻求发展民族教育的最佳途径。客观上,应该增加民族教育投入,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建立一只高水平的学科教学、研究和管理队伍。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主观上,要充分认识到民族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寻求发展民族教育的特殊规律,既要认清民族教育不同于主体民族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又要认清民族教育内部有所差别。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民族教育是培养民族文化意识,激发民族情感,实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因此,民族教育具备培养民族感情,培养民族自立自信心,激励民族奋斗精神的基本功能。民族教育要冲破旧文化的束缚,注意革除陋俗,注入健康进步的新风,振奋民族风尚。要求民族教育在接受外来文化因素时能比较鉴别,以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影响外来文化因素,使之融于民族教育的主体目标中,激发民族心理意识,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贡献。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与文化都在经历巨大的变迁,许多过去的传统已经逐渐改变,强调多元文化、民族文化,不是依照民族志、按照人们对于传统的重构甚至编造,去穿戴色彩绚丽的服饰,去跳各具特色的舞蹈,去高唱情重意厚的歌曲,而是通过教育,实现对于文化价值观的尊重,引导人们克服偏见,对他人的思维方式和意义体系加以了解。这样,人们就会鼓励各种文化形式的存在,理解它们的内涵,做到全社会成员的相互尊重。ij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贵州省彝学研究会《贵州彝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07-01出版。文字来源:云村寨。图片来源:彝族人网。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