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传播对彝族文化影响——以贵州板底为例
作者 邓卫红 李祖杰 2023-09-22
原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5期

dDSC_9438.jpg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威宁板底彝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在观察和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纵向对比了彝族语言、服饰等民族文化的变迁,通过传播学电视培养理论分析电视传播对彝族文化影响的原因。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板底概况

板底,是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所辖的一个彝族乡,彝语称作“木里”,为山下平坝之意。位于威宁县城东北的百草坪山脚下,乡政府所在地距威宁县城38公里,东北与赫章县的妈姑、珠市两乡镇接壤,西南与威宁的东风、炉山、盐仓三个乡镇毗邻。全乡下辖板底村、登底村、新华村、曙光村、雄英村、安坪村、清河村、新胜村8个行政村,50个村民组,3313户,共15003人。居住着彝族、汉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0208人,占总人口的68%,其中彝族人口959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4%。[1]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板底乡于2000年正式通电,同年10月,板底村村民首次购买了本村第一台电视机。此后几年时间内,板底的电视机数量迅速增多,到了2013年冬天,板底乡95%以上的家庭都配备了电视机。如今,看电视已成为板底居民每天必不可少的必修课,成为他们每天工作之余平均占用时间最多的活动。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板底是贵州彝族原生态文化的标志性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十大民歌”之一《阿西里西》的故乡,是人类戏剧活化石《撮泰吉》的发源地,彝族服饰六大类型中的乌蒙山型就是以板底服饰为代表。[2]自从电视进入板底以后,仅仅十几年的时间,板底的彝族文化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一个彝族原生态文化的标志性地区,可以说板底彝族的文化变迁正是中国彝族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电视传播对彝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一)电视传播对彝族语言产生的影响

语言是人类无法离开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了自己的特征,那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彝族的重要民族特征之一的彝语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会讲汉语的绝对人口数量增加。在2000年之前,也就是电视进入板底之前,板底14岁以下的少年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不分男女,几乎没有一人能讲彝语以外的语言。但是在十多年后的今天,板底14岁以下的少年无一例外地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虽然,他们仍然会讲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在讲彝语。如果忽略掉14-65岁这个年龄段彝族人的语言变化,以及人口的自然增减等情况,这就意味着会讲汉语的绝对人口数量出现了大幅增长。事实上,14-65岁这个年龄段的彝族人很可能由于生活环境、工作需要等原因而部分学会讲汉语。板底是民族乡,国家对农村少数民族的生育政策相对宽松,加上卫生医疗条件的改进,总人口有增无减,而这些因素都只会使得会讲汉语的彝族人口比例更高。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会讲彝语的绝对人口数量减少。板底乡虽然是彝族聚居区,彝族人口总数也最多,但同时居住着汉族、苗族、白族和穿青人。在板底乡的8个行政村中,并不是所有村落都像板底村一样只有两户非彝族人户。在汉族和苗族比较集中的村落,比如清河村,彝族人就常常讲汉语,受汉文化影响较大。并且,这些村落中部分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到威宁、毕节、贵阳一带上学,有的毕业后一直在外工作,因为缺少使用彝语的环境和条件,年长月久,他们开始疏远儿时学会的彝语,其中一部分人甚至已经淡忘。根据笔者在板底期间的走访调查,如今不少有条件的家庭,都已经或正在考虑将孩子送到威宁、毕节等城市上小学和中学。这就意味着再过十年、二十年甚或三十年以后,将有更多的彝人因为长期生活在外而淡忘彝语。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彝语的使用范围缩小、使用频率降低。笔者在板底共发放了200份问卷,这些问卷在板底的大街小巷和村寨以随机的方式发放,现场填写现场收回,回收率、有效问卷都为100%。来自问卷的量化数据表明,既不分性别年龄,也不分文化高低,绝大多数彝人只是在家里、或者有彝人的地方才会使用彝语。此外,另一组数据还显示,彝人讲彝语的主要对象是家人、亲戚和朋友。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表明,如今的板底彝人,除了在家里,在有彝人的地方以及会和自己的亲戚朋友讲彝语以外,其他大多数情况下都很少讲彝语。事实上,由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大多数彝人的大部分时间并不是每天呆在家里与亲戚朋友聊天,更多的情形是在工作的地方与一些或是熟悉或是陌生的人打交道。这意味着近十多年来彝语的使用范围在不断缩小,意味着彝语的使用频率在不断降低:会讲汉语的绝对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会讲彝语的绝对人口数量迅速减少。2000年之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时,无论是熟悉人还是陌生人,只要在板底,你就得说彝语。而现在已不再是这样,人们交流几乎全部操汉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彝语从传统优势地位向弱势地位下滑的体现,是彝族语言发展的一个危险表征。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电视传播对彝族服饰的影响

“乌蒙山型”彝族服饰是板底闪亮的一道风景,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板底人,见证了彝人数千年来的迁徙与融合,成为彝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服饰上镶嵌的每一个图案、每一个花纹都有无穷的意义,也早已名留史册。但是自从电视机进了彝人家,铁炉子代替了火塘。十几年的时间里,这些曾经被赋予无穷意义的图案和花纹便被长久地锁在衣柜里。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板底期间,就彝族人拥有的传统服饰、穿戴频率以及穿戴场合等问题,笔者作了随机抽样调查。经过详细的统计,发现高达91.5%的彝人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事实上由于被调查者中有10个汉族和5个苗族,而他们的存在降低了彝人服装拥有量的绝对值,如果除去汉族和苗族人部分,那么,彝人传统服装拥有量将高达97%)。并且,一半以上的彝族人有经常或者偶尔穿传统服饰的习惯。彝人穿民族服饰更多的场合不是在家里,而是逢年过节、走亲串戚、赶集和会朋见友的时候。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电视传播影响彝族文化的原因分析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传播学家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指出,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在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共识”,所谓“共识”也就是指社会成员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和把握保持在一个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状态,唯有在此基础上,人们的行为才会有共通的标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3]这就是著名的培养理论(Cultivation analysis)。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和意识形态倾向,并且以提供信息和娱乐的名义把这些内容传达给受众,年长月久,潜移默化地形成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现实观和社会观,从而造成一种“培养效果”。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广大电视观众来说,电视传播实际上成为他们信息、观念和意识的重要来源,当然,电视传播的“培养效果”并不是对所有人都会产生影响,而且影响的具体效果也会由于传播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电视传播虽然不是个人社会化的唯一方式,书籍、报刊、收音机、甚至某个陌生人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充当和扮演这个角色,但到目前为止,电视传播依然是人类实现个人社会化极为重要的方式,[4]对于板底彝人来说尤其如此。我们可以认为,在电视传播介入板底之前和之后,就社会化的方式和程度而言,板底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为自然环境恶劣,山高路陡,土地贫瘠,民族成分单一,交通落后,远离城市,完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几乎使得板底与世隔绝般地存在了千百年。电视进入板底以前,他们既没有广播、没有电影、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只有少量的而且大部分彝人都看不懂的报刊,与外界的交流仅限于部分年轻人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打工赚钱。这些事实表明,电视进入板底之前,板底彝人的观念和意识的来源并不复杂,一定程度上是传统社会社会化的再现。这意味着电视传播介入板底彝人生活之前,板底是一个高度相似的文化群体,而电视传播介入板底彝人生活之后,电视占据了人们的闲暇时光并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这个高度相似的文化群体由于在观念和意识上有了大幅度的变化而导致在新一轮的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差异。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笔者在板底的媒介接触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尽管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已在全国大范围普及,威宁地区的媒介环境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但电视媒介依然是板底彝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平台。全乡里里外外,乡政府是唯一能接入互联网服务的地方,除了板底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在板底乡的8个行政村、50个村民组中找不出一台个人电脑。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针对板底彝人手机的使用情况调查中,普遍拥有手机是事实,但超过一半的人既不会用手机收发邮件、也几乎不会用手机上网看新闻,甚至连短消息功能都很少使用,能够接打电话是板底彝人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也是最常用的功能。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外两项调查数据表明,收看电视是板底彝人一天之中除工作以外占用时间最多的活动,虽然有40%的人平均每天观看电视节目在一小时以内,但大部分人还是平均每天花一至两小时在观看电视上。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意味着,电视媒介是板底彝人认识、了解和把握客观世界的重要渠道,电视传播是板底彝人观念和意识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电视传播媒介传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和意识形态倾向,经过长期的“培养”,电视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板底彝人的环境认知。这些认知又进一步决定了板底彝人的行为。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毫无疑问,有什么样的观念,自然会有什么样的态度,而有什么样的态度,自然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行为总是包涵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这种看法或许合理,或许不合理,但无论是否合理,它往往是真实的态度的反映。我们可以用一个直观的图解模式来说明电视传播与彝族人观念、行为、彝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见图1.1)。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iaotu1.jpg

图1.1 电视传播与观念、行为、彝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正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电视传播提供的象征示范行为的学习和模仿,板底彝人在日复一日观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习得了新的行为,由于这些新的行为不再具有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板底彝族文化因此发生了快速变迁。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电视传播对彝族文化的影响,并不只是语言和服饰。实际上,除了语言和服饰,包括他们的婚姻、丧葬习俗、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等传统民族文化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电视传播也并非是导致板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衰落的唯一原因。社会本身的发展,便捷的交通、通讯工具等使得人们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往来越来越方便,现代人的生活观念,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碰撞,近些年来贵州一轮接一轮的城镇化浪潮等,这些都无一例外地会影响到传统彝族文化,但是毫无疑问,板底传统彝族文化在日渐衰落的过程中,电视传播的影响是最为突出的。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结语

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世界是一个整体,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人类社会前进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彝族人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是在文化全球化、电视全球化的背景下,传承了千百年的彝族传统文化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实际上,除了彝族文化,还有许多别的民族文化同样受到了严峻挑战。彝族文化慢慢地被电视传播同质化和消解,意味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严峻的挑战,这不只是彝族人的损失,也是中华民族的损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损失。SG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98.
[2]易谋远.彝族史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76.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32.
[4]石长顺.电视传播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97.

作者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学报编辑部。
原载:《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5期;文稿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彝族人网,摄影:黄平山。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