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彝族志》共79万字,其中彩图34页,于2021年12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按照《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要求,专志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红河州彝族的历史社会发展过程,用彝族历史社会发展演变脉络抢救展示了地方文化。根据“纵不断线、横不缺项” 的原则,纵贯古今,上限溯自彝族先民文化活动有据可考之时,下限至2015年12月31日。以章节目体形式横列门类,囊括众学科,设凡例、概述和大事记,主体内容24章,志尾设附录、后记。采用述、记、图、录等体裁,珠玑连串,一气呵成。
学术研究在于发现问题和解释问题。《红河州彝族志》采录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展示了九大学术创新亮点。
一 、解释了地方历史名称含义
红河州彝族地区,自西汉时开始设置毋棳、贲古、惠历、同并、漏江、进桑等县,分属于牂牁、益州二郡。地名和建置名称,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多数以名从主人的形式取音,并用汉字记录。由于时间推移,许多汉字读音变异、词义转化,使后期出现对民族语地名的误传现象。时至今日,红河州13个市县建置名称中,以彝语命名的还有弥勒、蒙自、个旧。开远于民国年间由于蔣县长认为“阿迷(古与“阿宁”同音)”有迷迷糊糊,遂改为开拓久远之意的“开远”。建水古称“惠历”,是彝语“候艾(水大——湖)”读音转写。本志用彝族文献和民俗崇拜,对蒙自、个旧等名称进行了认真解读。
彝族民间现在使用的文献《夜宵经》《早晨离别经》中出现的名山大湖是按彝族雌雄阴阳观念,山水对应,山男水女,阴阳协调。在红河州境内涉及的有五山五湖。
第一是天君山、天君湖。彝族文献读为“郭格目自(浊音)伯(浊音),郭格目自(浊音)候”,意思是“矿床天君山,矿床天君湖。”彝族先民封有铜矿的麒麟山(松矿山)为连接天君的神山,封蒙自大湖为天君湖。
汉时产铜银的个旧麒麟山又叫“西羊山”,今个旧卡房彝语叫“qip hlu bbep(牧羊山)”或“chip rrap bbep(麂子山)”。蒙自龙头寨、永宁彝语叫“mu zzi saip(天君神)”“mu zzi saip bbep mo(天君大神山)”。这座古老的矿山被认为具有“神”性的山,因此,民间一直用瑞兽命名“麒麟山”。由于彝族先民在汉朝及其以前就在这里开采铜矿、银矿,锡矿是在银矿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把这座常年处于云雾笼罩的山视为连天的山“君王”。
古代蒙自大湖连接草坝、羊街,元朝设目则千户守御所的地点在今松矿山上。明朝在新安所屯兵开始大量移民,人口猛增,加上气候变化,湖水才逐步消失。1936年在草坝开挖大沟放水种蚕,蒙自大湖湖水干枯。上世纪50年代末修理后,保留大屯、长桥两个小水塘。
彝族文献中的蒙自、个旧联系在一起。唐属阿僰部,宋属大理国秀山郡的“目则”。《元史·地理志》记载,“目则,蛮语”。“蛮语”在这里专指当时的彝语。蒙自、个旧是彝族文献语“目则、郭格(天君、矿床)”的同音异字。属于彝族语,现演变成两个建置名。
第二是乾山、乾湖,与乾坤意思相连。指石屏乾阳山和异龙湖。彝族文献《夜宵经》中念为“格莱尼作伯,格莱尼作候”,“格莱”为深林,“尼”为乾坤的“乾”或“夷(彝)”,意思为“深林乾(夷)居山,深林乾(夷)居湖”。把乾阳山和异龙湖封为乾之山水,位在最高处,缘于彝族先民认为南盘江主源在异龙湖,上有牧羊湖齐卢候(赤瑞湖),是彝人先民生息的圣地。彝族自称“尼”,与“乾、天”相通,认为是天之子。
第三是雷公山、雷公湖。指今建水云龙山和西湖。彝族文献读音为“候艾南待伯,候艾南待候”,意思是“湖大雷公山,湖大雷公湖”。建水原来叫“惠历”,是彝语“候艾”的音译用字,意思是“大湖”,原来建水是一个高原湖泊,现在虽然水少但有“西湖”的名称。由于彝族经书封云龙山为“南待伯——雷公山”,今建水“南庄”地名在县城东北,含义无法理解。实际上“南”与神山“南待伯——雷公山”有关,而且元朝时候开始在建水坝分民族定居范围时,“南庄”是彝族人“纳扎(浊音)氐”,即“彝在坝”的含义。
第四是牛峰山、牛峰湖,指今开远小龙潭西尖山和缅甸岔科交界处的清水塘。彝族文献读音为“阿(颚化音)纳罗布伯,阿(颚化音)纳罗布候”,意思是彝族先民居住的“阿宁牛峰山,阿宁牛峰湖”。“阿宁”为彝族先民部落名称。这一片区属于汉武帝时设立的毋掇县核心区,彝族先民在这一片区生息繁衍。“阿纳罗布伯(阿宁牛峰山)”,由于明朝在蒙自与今文山交界处设安南长官司,阿宁牛峰山随着区划名称地名移植,又指该地的某一山峰。
第五是弥勒陀峨山,今新哨镇猴街北。彝族文献语叫“嚜勒奴列伯”,意为“弥勒猴来山”。山形似一只猴子蹲坐遥望南方天君山(个旧松矿山)得名。后因有了猴街,又解释为“猴街山”。对应的水塘有“嚜勒奴列候”,指今陀峨山西山脚、清红村北的天然水塘。
“弥勒”因唐宋时彝族弥勒部居住而得名,人名——部落名——建置名称的身份转换,与明清时期建盖的弥勒寺、弥勒佛崇拜没有关系。
二、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十日”和“饕餮”概念
《淮南子·本经训》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彝族文献记载,远古时候,只因人类出现黑心贪婪人,养虎吞太阳,养狗吃月亮,养黑蜂啃星星,用神缸收云彩。天神震怒,洪水暴发,人类第一次受到灭顶之灾。过了千年、万年,天神又造人,也造出七个太阳烤晒人类作报仇,神人阿文射落六个太阳。
彝汉语读音相同意义不同,最明显的是“七、十”,彝语“十”读吐气音 cep .与汉语“七”的吐气音 qip 对应。彝语“七”读 ship.与汉语“十”读音 shi 相同。甲骨文中的“十”符号是代表“七”的数,不是今天的数据“十”。数据“十”是在一竖中间用实圆点隔开 ,表示平分的上五下五。因此,《淮南子》中“十日并出”的神话故事,不是指10个太阳,是指彝族民间保留的7个太阳的故事。中国数据中,三是奇数、万物生成生长变化之数,六是福禄吉数,八是阴阳对应稳定之数,九是天数、最大数。彝族保存的7个太阳的故事才是中华古老传说的真实内容。因为七个太阳轮流照射,万物灭绝。现在还有七月半鬼节的祭祀习俗。
饕餮,别名老饕、狍鸮,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四大凶兽之一。《辞海》中解释: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辞海》在解释饕字时说:饕即“贪,《汉书·礼乐志》:‘贪饕险’,颜师古注:‘贪甚曰饕。’特指贪食。”
分别由三个字组成的“饕餮”,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装饰。《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著饕餮 ,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商象形饕餮鼎,商夔龙饕餮鼎,均由此创作。
“饕餮”本意在汉文献中有动物、人、形容词三种说法。《神异经·西南荒经》指的是动物:“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彊者夺老弱者,畏群而击单,名曰饕餮。”《左传·文公十八年》中说的是人:“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
据《山海经·北次二经》记载:饕餮其形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是贪欲的象征,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红河州彝族志》中,“饕餮”既文献语开头句的动物名词“塌几”,主词“几”的彝族文字主体结构与猪、狗相同,属于兽类。这个概念跟《神异经·西南荒经》中指的“身多毛,头上戴豕”相通。“豕”就是“猪”。
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中,成为毕摩后就要供奉六大天师神毕摩和直接传承给自己的历代毕摩先生牌位。六大天师神毕摩分别是:
尼奔时措。简称尼时措,意思是“天上的天毕摩”,掌握与各路天神沟通、维护毕摩权力的大天师。
贴奔节摩。意思是“地上大毕摩”,掌管与地上各路神仙沟通、维持毕摩秩序权力的大地师。
奔申波者。维护毕摩明德道亮的毕摩神,为毕摩护法神。
尔毕奔斋。掌握星宿命运、传授生死规律和生命转化的神毕摩。
罗尼阿卡。传授风水地理、气息运变规律的神毕摩。
图纳西主颇。传授彝族经书礼仪的最大神毕摩,维护毕摩经书的神权地位和礼仪的神圣职责。图纳也是彝族文字形成文献祭祀的先师始祖。
毕摩供奉六大天师神以外,在具体礼仪中还要请执法神护持,以达到仪式行使的目的。祭祀类文献每篇开头有一句“几塌节陆纳”,根据1981年86岁的弥勒五山刘世忠毕摩解释,“几塌”实际是“塌几”,吟诵顺口才倒过来;“节”为“赶、驱、招”,“陆”为“来”,“纳”是“已经”。全句意思是“塌几已经招来”。彝族文字中,这个动物“几”的结构与“猪”“狗”相同,这个毕摩执法神介于猪、狗之间,目前已经消失。按照彝汉语音韵对应规律,彝族文献中毕摩执法神“塌几”就是“饕餮”,是从事司礼祭祀活动的执法神。
三、提出了滇南彝族彝名改汉名的时间
红河州彝族姓氏的发展演变,从彝族文献家谱和民间姓氏结构方面看,姓氏来源有几种情况:一是延续古代彝族父子联名制的姓,如“纳楼、纳吉、沙马”等;二是使用彝族先民首领或土司家支名称的姓,如“安、陇、者”等;三是直接使用土司职位的名称作为姓,如“字、子、资、自、佐、左”;四是用图腾崇拜的彝族母语姓,如“阿”字词头和具有祖先葫芦神崇拜的“普”姓等;五是皇帝赐姓后改为汉姓,如华宁土司普氏在洪武年改姓“禄”;六是服从流官的管理,用流官的姓成为汉姓;七是汉民入赘彝家,若干代后所生子女改为汉姓;八是汉民迁入彝族村落变成彝族,但姓氏保留汉姓。九是在战乱年代为了生存发展,主动改为汉姓;十是其他民族融入彝族中,仍用原来本民族的姓氏,如“朴、桂、马”等姓;十一是继续保留使用彝族山水自然崇拜取的姓,如“黑、海”“山、伯”等;十二是受外来宗教影响改的姓,如“释、庙”等。在总人口比例中,彝族姓氏第六、七、八、九这四项的人口比较多,反映出了彝汉文化交融的历史痕迹。
在红河州,元朝开始中央政府在彝族地区实行军屯制,赛典赤主政云南时期,临安路所属的建水坝驻扎有爨僰军和回回军。军屯方面,明朝延续元朝旧制,但增加了民屯,中央政府组织内地人员携妻带女入滇屯垦,山西、江浙、两湖、川渝等地人员分批进入,出现同坝不同语、同山不同俗的现象。这给各地方、各区域互相交融带来契机,也对融合彝族起到了推进作用。
因此,从明朝开始,彝族大量改汉姓。到明朝中叶,大部分地区的彝族从火葬向土葬过渡,并开始出现墓碑石刻。
四、厘清彝族36代父子连名制时期的迁徙路线
据明末至乾隆年间修订的石屏竜黑罗氏彝族文献家谱记载,彝族主持六祖分支的第36代祖先是笃阿慕。传代顺序为:羲笃伊1—伊赫黑2—赫黑年3—年邺杰4—邺杰左5—左奥车6—车奥卓7—卓奥资8—资盆冷9—盆冷笃10—阿普笃(笃普笃)11—笃梅聂12—梅聂秦13—秦奥苏14—苏奥德15—德奥龙16—龙奥叶17—叶奥坚18—坚奥沐19—沐奥额20—额丹丹21—丹毕迩22—毕迩乾23—乾施善24—施善东25—东奥丁26—丁裴勒27—裴勒笃28—笃庚党29—党阿武30—阿武布31—布卓赫32—赫卓沃33—沃卓曹34—曹卓笃35—笃阿慕36—慕阿克37。尼苏彝族支系直系始祖是慕阿克。
家谱脉络非常清楚,36代父子联名制第11代阿普笃是在以开远、蒙自、石屏、建水等泸江河流域为中心活动。后裔从南盘江流域逐步向北、向西、向东移动,36代开始又进行一次大型的六祖分支。在之前也分若干支、若干次。11代以前的居住中心点在开远红石崖周围,并确立了以葫芦为图腾、老鹰为崇拜对象的男权制社会,并在这个崖子旁边举行了盛大的分支仪式。经书记载,11祖阿普笃的葬礼在红石崖南侧有白色石灰石的山包上举行,山包名称叫“窝索陆突伯”,杀了千头牛、万只羊,山包箐棵里客人坐如蜂盘,白色孝旗到处飘。说明规模很大,即开展祭丧仪式活动,同时进行分支大典。第16代人德奥龙又在弥勒巡检司狮子山红石崖进行三子分支,老大鸡睡时生,叫奥叶;老二鸡鸣时生叫奥布;老三天亮时生叫奥者。最初,三人分居金子洞坡、老虎山、斑鸠崖,前两处有崖画。三个人的名字,至唐时演化成阿月部、阿僰部、阿者等。
彝族先民居住地开远小龙潭大红石崖
大红石崖狩猎图
大红石崖独眼时代螳螂图腾绘画
若干代后,有一支迁徙到泸西阿庐发。后人再迁徙过程中,分支再分支,直到第36代时,笃阿慕又在昭通主持大型分支仪式。尼苏支系属于慕阿克的直系后裔才见于彝族文献中。自称阿哲人的这支,从37代慕阿克的重孙乍洛孟(第40代)那里分出来。
因此,建立古滇国的老鹰崇拜族群的彝族先民从开远红石崖诞生,并分支迁徙定居于以今华宁为中心的江川、澄江、通海、玉溪、峨山片区,融入到建立古滇国文明的洪流中。建立夜郎文明的彝族先民,在昭通立足,六祖分支后演译了波澜壮阔的历史。
五、首次把彝族女氏族创造文字写进志书
以阴阳结构为主体的彝族文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传抄于光绪年间的弥勒彝书《文字起源经》记载,居住在北方尼戈的圣女布阿德玉嫫,看到一棵由天上白星下凡长成枝叶繁茂的大树,树上的金花千年不落、银花万年不变色,她用金花银花计数发明像数文字。之后传给女氏族苏撒审玉嫫。
书中记载,女氏族苏撒审玉嫫共传192代人,第一层的传代顺序是:“撒审竹为一,审竹勒嫫二,勒艺索为三,艺然自为四,然力自为五,戈力自为六,戈撒审为七,审嫫嫫为八,嫫勒勒为九,勒谷撒为十。”如果以彝文与甲骨文同源异流这条主线来计算,女氏族苏撒审玉嫫使用图像文字共传192代人,每代计20岁,192代为3840年。中华文明脉络从公元前26世纪开始为五帝时期,公元前22世纪至21世纪初为夏朝大禹立国。母系氏族图像文字出现3840年,加上五帝时期至公元元年的2600年,再加公元至今2020年,共8460年。既中国文字产生使用,从女氏族的图像符号——图像与指意绘画符号结合——意义定型的象形文字——早期刻画符号——甲骨刻符,到现在有8460年的历史。因此,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男权制三皇五帝之前,为了社会组织分配,代表某种意义的图像符号开始使用了。这就是中国文字的元祖。
考察临安府系统的彝族文献,最早的一部彝族文献叫《苏玉》,图像与具有一定指向的符号构成意位系统。内容记录的是日月星云雨雷等气象异态和人及动物的特殊异像事件,用来占卜和预测某些事物或事件。彝族文献中,文字和文献方面具有影响力的,一是玉兀突,畜牧时代畜牧神、太阳神耿纪十月历的具体掌舵人,文献中经常出现“玉兀突圣语”;二是索斋审,农耕时代农耕神、月亮神沙方十二月的具体掌握者,文献中也经常出现“索斋审说呢”语句。三是图纳,毕摩护法神第六位,专门护持毕摩祭祀诵经礼仪,是彝族毕摩始祖神,开创了彝族毕摩用经文形式祭祀的先河。四是妮切,妮切是开创彝族祭祀亡魂的始祖,文献中有“非审君最尊,阔候臣威最大,妮切师知尽”的句式对应描述。
从文献中看,彝文最初的产生过程是从图画开始的,是“字画同源”。写字如画画,在远古时代是一回事,后来才逐渐发展分工。按照彝族文献把彝文称为“尼切苏”,意思是“夷羌书”,这里的“夷羌”是指以古蜀国为中心的西南羌夷人群。这些人群有了“尼切苏”的应用,说明古蜀国三星堆时期就有成形的经典文字符号。
六、介绍了四方五位两种不同的说法
彝族方位分南极北极,默俄代表南极,默拉代表北极。
四方。普通四方,按照日星运转影响地球气候规律,用直都(日出)、直德(日落)、斋于(南箕)、施纳(七星)代表东西南北。
哲学概念的四方五位用颜色表示。东绿、南红、西黑、北白、中黄。汉传文化用白色代表西方,兽用白虎,通称西方白帝,居财神;黑色表示北方,兽用玄武(蛇龟合一),通称西方黑帝,居煞神。彝文化与汉文化在这里出现了差别。
彝族四方五位为尼(绿东)、能(红南)、捏(黑西)、突(白北)、审(中央),用鳄鱼、大象、尼能亥尼诺神鸟(驮太阳的红绿色神鸟)、黄猴子、黄红相间的雄鸡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位。
鳄鱼在天地初产时作出了牺牲,取四足做天柱顶四方天。为天地的稳定贡献了生命,故让其掌管东方尊位。
大象是和平与维护生命秩序的神,位立南方,处大位置。
尼能亥尼诺神鸟驮太阳周转,功劳特别大,处于在西方高位。
黄猴子。彝族在蜻蜓直眼睛时代的末期,由于无聊贪婪,围猎黄猴子装在空心大树筒里,杀牛羊举行丧葬仪式,违反不得杀生的天律,受到天神撒病种、死种的灭绝处罚。从此,万物会生死,黄猴子被封为死神,位在北方天区。
远古的时候,由于贪婪黑心人养白虎吃太阳,天神造出七个太阳报复人类,六个被神人射落。剩下一个不愿出来。黄红相间的雄鸡招喊太阳有功,带来光明,位在中央。
八卦是在四方基础上发展。十月太阳历的十卦,十二月太阴历的十二地支卦,六方卦、九宫卦等,都是从两级四方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
七、明确了十月太阳历和十二月月亮年的关系
彝族历法主要反映在《祭龙经》《十月兽历》《妥索戈嫫查》等文献和口传文化中。彝族历法经历了物候历、十月历、十二月历三个阶段,物候历是以采集获取实物为主要谋生手段时期的历法,十月历是进入畜牧时代并以畜牧业为主的历法,十二月历是进入农耕时代的产物。
抄于康熙七年的九宫图
抄于乾隆五年的五色水命图
1、物候历
保存于弥勒的彝族文献和口传创世史诗记载,人类对时间段的划分是根据日月运转形成昼夜概念,把黄画眉日啼三次作为白天的三个时段,又对应晚上三个时段,一昼夜分六个时段。一年分为暖季、热季、冷季三个时段,分别由天神派下凡撒树种、藤种、草种的妮比尔阿梅、贴比德阿梅、撇兀突阿梅管理。一年之中又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两个时间段,由仙鹤和大雁管理。年神是布谷鸟,生育神和春季神是燕子。
一切物候变化、植物萌芽生长盛衰,都由天地、日月、云星、风雨、雷电、山水、树石等诸神管理,人类按神的意旨从事劳作生活。其中,土地神、耕地神、畜牧神、猎神、雨神等以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都有神或动物司职。保护庄稼生长神有男女二神,人类什么时间需要的雨量多少,由东方龙海中的绿蛙掌握,西方十九只黑蛙决定,避免洪水泛滥。即,大雨来时的现在五月份,由西方十九只黑蛙按鱼眼睛红色程度判断雨量多少,商议需不需要继续下雨的问题,决定后通报东方龙海绿蛙来决定是否施雨。由于处在人神合一,人按照神的意旨生活。这种物候历是彝族先民对自然变化的感性认识。
2、十月历和十二月历
十月历法保存在《祭龙经》《十月兽历》等文献中。十月历法是畜牧时代的产物。《祭龙经》记载,畜牧首领策耿纪时代,根据太阳运转规律创造了十月历,具体管历法的人是玉兀图,策耿纪被尊为太阳神、天上最大的神、畜牧神。十月太阳历以十兽纪日周转。
进入农耕时代后,农耕种植时代的首领沙方,按照月亮朔望影响海潮和植物变化创造了十二月历,具体由索斋审管理。沙方被后世尊为月亮神、农耕神。用十二兽纪日。
十月历法,一年分阴阳两截,上半年太阳年(阳年)、下半年太阴年(阴年),由代表雌性的仙鹤管上半年,代表阳性的大雁管下半年。一年分四季,由东方绿帝租赛颇、南方红帝翻赛颇、西方黑帝格赛颇、北方白帝添赛颇协助管理春夏秋冬四季。四方天门天柱也由四方八大男女神守护。四方神的职责还有:东方租赛颇(男)和租赛嫫(女)管暖风、生命种子;南方番赛颇、番赛嫫管热风、开花、生长;西方格赛颇、格赛嫫管成熟、燥风;北方帖赛颇、帖赛嫫管冷风、冻藏。
八、解答了二元养生学的观念依据
彝族传统健康养生是按照天人合一观念,结合对人体结构认识和四季气象变化来进行。彝族文献中对宇宙生命起源的看法是:宇宙起源于火,火来源于无极世界外太空宇宙黑幽幽的冥洞,里面产生影子魂神“于”和漂浮魄神“波”的雄雌二元素,二元素在数万年运动媾和形成男神纳赛颇成客、女神纳赛嫫妣妮,即彝族文献《请天神经》中的万物元神、最大神。两大神婚媾生“多德宏莱若”,多德宏莱若“日长九千九、夜长八万八”,头顶清雾成天、足踏浊雾为地。倒地后眼睛为日月等,万物雌雄、公母出现,无限循环。
基于“于”“波”生“多德宏莱若”的合二而一的宇宙结构认识观,彝族先民的概念是无极(于、波)生太极(多德宏莱若)、太极生两仪(天、地)、两仪生四象(四方)、四象生八卦(八神)。合二而一是彝族对事物的态度,一分为二是对事物的看法。
火生宇宙,火对应心,心脏停止跳动视为火熄灭而死亡。地球生命起源于水,万物互相依托、互相转化。水来源于银河星系,生命之根存于星系,生命之花开在大地,人的三生三世循环,必须征得存在“物”的同意才能达到轮回。因此,主张人与处于绝对运动状态的植物之间平等相生,对处于相对运动状态下的动物和谐相处。彝族的五脏顺序排列是:一肝(木)、二心(火)、三肺(黑金、乌铜)、四脾(土)、五肾(水)。对应方位是东、南、西、中、北。崇拜东方木龙,每年二月东方参龙星座抬头时在神树林中举行祭龙仪式;敬畏南方心火,心火对应太阳、母亲,每年火把节祭祀太阳神、畜牧神。
具体养生活动中,以清浊二水、阴阳二气、红绿二色六气生成说所概括的“无水不生、无气不活、无色不现”原理为依据,水是基础、气是动力、色是表现形式。养生关键在于“气运物生”,用气排浊、用气通经络。所以,在养生方面,讲究清浊二水、阴阳二气、红绿二色的二元协调养生方法,重视人体经络、动脉静脉、五脏六腑、筋骨、肉皮二元结构模式,进行自我理疗保健。
人体穴位中,认为百会穴是通天神的穴位,涌泉穴是连接大地的灵穴位,丹田穴是连接母亲心火太阳的命运穴,直接与心脏有关。这三个穴位主宰健康。上中下气通则活,气旺则身强。自疗养生时,掌握穴位、时间节点、次数强弱,配合五指与五脏关系,进行定时按摩。辅以食疗运动,就达到健康长寿。
九、提出三层语言亲属概念
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五大语系。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藏语系分为汉语和藏缅、苗瑶、壮侗三个语族。属于藏缅语族的有藏、嘉戎、门巴、仓拉、珞巴、羌、普米、独龙、景颇、彝、傈僳、哈尼、拉祜、白、纳西、基诺、怒苏、阿侬、柔若、土家、载瓦、阿昌等民族语言。
根据1—10数词和生活中的名词人、马、牛、狗、猪、鸡、羊、山、水、树、草、日、月、星、云、谷、酒、麦和动词吃、出、住、喝等基本词汇对比,红河州彝语与其他民族语的亲属关系可以分为三级亲属语。
一级亲属语是彝语支民族中的哈尼、拉祜、傈僳、纳西、基诺、白族语和普米族语。其中,红河县叶车支系哈尼语与彝族阿哲语接近,甲寅哈尼语与彝语东部方言弥勒五山扎依颇的小黑彝语接近。懂得彝族两个支系语的人,在哈尼族村落中可以听懂哈尼语表达的意思。
拉祜语、傈僳语与阿细语、撒尼语接近,普米族语与彝语东部方言纳苏浦的纳苏语接近。
二级亲属语是汉语。彝族继承了中华远古文明的文化血脉,甲骨文与彝文同源异流,文化脉络影响是主要的。自元朝在临安府设文庙兴儒学,彝族上层开始习汉礼学汉文,明朝时大量内地汉民入局彝地成彝人,改土归流又加速了彝人汉化速度,清朝是中华民族大一统巩固期。在这样的历史源流和文化融合背景下,彝语与汉语成为第二级亲属语言。如“我们”,彝语 ap meit. 就是汉语的 “俺们”。彝语稻谷叫 churp. 读音与汉字“稠”同。因为彝族部分先民在古蜀国种稠为生,所以稻谷叫 churp。《水浒》中鲁智深口头禅“撒家”的“撒”,就是彝语“咱们”的说法Ap sait的sait。
三级亲属语是藏族语、土家族语、羌族语,基本数词和名称相同或对应。彝、藏、羌、土家这四个民族,秦汉时归为西南夷系统,与古羌戎历史分化演变有关。
以彝语为基本单元提出三级亲属语言关系,对加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上互相交融的文化依据。
《红河州彝族志》编辑人员合影。前排左起:李西索、师有福、陆忠民、莫俊、范元昌、普梅笑。后排:李芸、何劲松、赵静、张辉、杨正忠。
结语:
《红河州彝族志》在编纂过程中虽找准了特色要素和切入点,结合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原则将其详尽记述,彰显出独有的地方文化品位。但仍有不足之处。一是24章“人物简况”内容写作没有形成规范化模式。二是22章对市县彝学会介绍方面,由于各市县提供材料不规范的影响,叙述参差不一。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至2015年后才管理规范,这部分数据使用截止时间是2020年,与其他章节时间不统一。
作者:师有福,红河州彝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红河州彝族志》丛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