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撮泰吉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顽强的生命力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洛嘎村传承着。“撮泰吉”是彝语,“撮”是“人”,“泰”是“变”,“吉”是“玩耍、游戏、舞”,可以翻译为“人类演变的戏即‘变人戏’”。一般是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扫火星”(彝语米朵秋)民俗活动中举行,旨在扫除人畜祸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演出人物及演出场次如下:
主要人物:
惹嘎阿布——山神,不戴面具,贴白长胡子,用蛋壳做道具戴在眼睛上,象征着直眼人的形象,同时也有智者眼观天下之意。
阿布摩—— 1700岁,(老爷爷)戴白胡须面具。
阿达姆—— 1500岁,(老奶奶)戴无须面具。
玛洪摩—— 1200岁,(养兵、带兵人)戴黑须面具。
恒不—— 1000岁,(诙谐滑稽人物)戴无须面具。
阿安—— 小孩,阿达姆之子,戴无须面具。
牛2人扮演,麒麟三人扮演,其内容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祭祀、耕作、喜庆、扫火星。
一、祭祀
表演撮泰吉时选择野外有岩的地方作为场地,四角点起四堆熊熊燃烧的篝火,惹嘎阿布扮演山神发号施令,召“麒麟”和“牛”先后上场,阿布摩领阿达摩、玛洪摩、恒不、阿安随牛之后上场,伴奏人员在锣鼓声中尾随其后,全体绕场一周,尔后麒麟、牛、阿安和伴奏人员退场,阿布摩带领着阿达摩、玛洪摩、恒不上场。他们都用黑色或白色包头布把头顶缠成锥形(彝族的天菩萨),身上用白布缠紧象征裸体,脸上带着粗犷的木制面具,手持木棍(泡木树)用类似罗圈腿的步伐艰难地行走,以示先民初学直立行走的形态。他们行走踉踉跄跄,像从遥远的原始森林走来,用抽气方式发出猿猴般的吼叫声,迈着沉重的步伐入场,慢慢放下木棍,双手抱拳,向天地、祖先及四方神灵祈祷,众人面向西对着自己来的方向拱手作揖,表示对祖先和故土的思念。
二、耕作
祭祀仪式结束后,阿布摩、阿达摩、玛洪摩、恒不四位“撮泰”用抽气齐声呼唤:“惹嘎阿布!惹嘎阿布!”,惹嘎阿布问:“你们几位撮泰阿布从哪里来?”答:“我们从沟奏发嘎来”。问:“你们来这里做什么”?答:“我们来送(粮食)种子”。问:“你们几位撮泰阿布昨晚上在哪里歇”?答:“我们昨晚上在谷仇贝谷歇”。问:“谷仇贝谷那地方怎么样”?答:“谷仇贝谷那地方,边收割边插秧,五谷的杆杆有手膀粗,五谷的颗粒有拳头大,摘一颗够做早饭,摘半颗够做午饭,摘一颗够做晚饭。从谷仇贝谷,五谷粮食分一支,落在阿余斗米;在阿余斗米,五谷粮食分一支,落在古闹录居;在古闹录居,五谷粮食分一支,落在巴滴侯吐;在巴滴侯吐,五谷粮食分一支,落在纳娄祖谷;在纳娄祖谷,五谷粮食分一支,落在洛嘎录姆。”接着在惹嘎阿布的指导下,撮泰们开始买牛驯牛、犁地耙土、播种、薅创、收割、脱粒、翻晒、储藏等过程。面对丰收,撮泰们无不欢欣鼓舞,便在地边坐下休息,阿布摩和玛洪摩休息抽烟,阿达摩给阿安(孩子)喂奶,众人与阿安亲热。此时恒不挑逗阿达姆,并从背后与阿达姆交媾。阿布摩发现,追打恒不并和阿达姆交媾。这些场面都充分体现了人类繁衍生息的真实写照。这时惹嘎阿布说:“丰收了,把麒麟舞起来吧!”
三、喜庆
传说有一年六月初二下大霜,人间所有的粮食都没有收成,天宫中的麒麟就下到人间来玩耍,麒麟啸天、麒麟扑地、麒麟滚绣球……在前五年间,麒麟舞头不舞腰;在后五年间,麒麟舞腰不舞头。从此人间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发达,到处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社会景象。
四、扫火星
扫火星也叫扫寨。五谷丰收后惹嘎阿布领着撮泰们向祖先献酒,向九十九位天神、六十六位地神、三十三位山神献酒,向锅庄神及五谷神献酒。然后惹嘎阿布用麻线拴个鸡蛋提着(象征宇宙)在前引路,阿布摩、阿达摩、玛洪摩、恒不四人紧跟其后,走到寨子中挨家挨户吟念咒语,谓收拾不规矩的失散火种灾星,以防火之灾害。四个撮泰阿布每到一家都把木棍插在火炕中摇来摇去,祈祷一番,吟咒一番,一般扫一间房主人就送一个鸡蛋三匹麻(火麻)。扫多少间就送多少个鸡蛋。扫寨的目的是把美好的祝福留给人民,让一切瘟疫、灾难跟着撮泰们走。然后在各家草房四角扯四把盖房草,惹嘎阿布领着四个撮泰来到寨子边建有灵房的山上,先挖一小坑将三个鸡蛋埋于土中,象征害人的火星已收归宇宙,并已深埋之。然后把扯来的房草点燃,将其余的的鸡蛋烧食之,把火扑灭,名曰:“朵惹”,四人齐呼:“火星走了!火星走了!”当有人看见流星(扫把星)落地时,也必须择吉日进行“朵惹”活动。
从上述四个内容看撮泰吉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一、撮泰吉是原始初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从猿转变到人的真实记录。这是符合马克思“劳动把人类从猿转变到人”的自然规律的。它是后人模仿古人类转变过程的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在我们研究人类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史学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板底彝区对“撮泰”一词认为:“撮泰”乃“非人非鬼”之动物。据“撮泰吉”的传承人文道华说,他家原有一本专门记载“撮泰吉”的彝书,遗憾的是此书在“文革”时期被烧毁,但他还能背诵书中的一些章节。书中描写撮泰是:“阿欧纳巨惹,撮腰撮麻叟,撮腰尼老叟,糯吐帝,哈哲早,森蒙足姆祖,周吐一姆夺,森吐补姆谓。”其意为:“过去直眼人时代,人的模样不像人,人的模样像野兽,长猴脸鼠牙,野果当饭吃,露珠当水喝,树叶当衣穿。”《西南彝志.创世志.天地进化论》载:“古时的人类,人与兽相随,人的模样不像人,人的模样像猿猴,吃的是野果,穿的是兽皮”等。
《查姆》是彝族讲述万事万物起源的一部创世史诗,它以独特的想象力把史前人类的发展分为“那斗”(独眼人)、“那巨”(直眼人)、“那外”(横眼人)三个时代。用大量的篇幅反映了前两个时代向第三个时代的过度,展现了一幅史前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其诗曰:“人类最早的一代,他们的名字叫‘拉爹’(那斗),他们只有一只眼,独眼生在脑门心。‘拉爹’的下一代,名字叫‘拉拖’(那巨),他们有两只直眼睛,两只直眼朝上生。‘拉拖’的后一代,名字叫‘拉文’(那外),他们有两只横眼睛,两眼平平朝前生”。长篇创世史诗《勒俄特依》也描述了古人类的特征:“形状虽像人,叫声似猴音,树叶当衣穿,野果当饭吃,有眼不看路……。”由此可见,“撮泰吉”与《西南彝志》、《查姆》、《勒俄特依》等彝文古籍对史前人类的描述是相一致的。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肯定了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把人类史前史的发展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那么,我们从《查姆》的记载看,名叫‘拉爹’的独眼人,可以看作是“蒙昧时代”的原始人形象;名叫‘拉拖’的直眼人,可以看作是“野蛮时代”的原始人形象;名叫‘拉文’的横眼人,则是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原始人形象。因而,从撮泰吉粗犷的面具、艰难行走的步伐、类似猿猴般的叫声、惹嘎阿布用蛋壳做的直眼以及其原文的记载看,文中的“撮泰”是从“直眼人向横眼人”过度的阶段,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人类史前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二、“撮泰吉”是记录彝族先民生产活动的活化石,同时还是一部完整的地理书。
“撮泰吉”用较大的篇幅叙述了彝族先民锄耕农业和私有制的产生。耕作是“撮泰吉”的灵魂,其内容最为丰富,它反映了彝族先民迁徙、创业、生产、繁衍的全过程。描述了彝族先民从狩猎游牧向耕牧结合的定居生活这一历史性转变,记录了彝族先民从遥远的勾奏发嘎背谷种一站又一站,艰难地到达洛嘎开始刀耕火种,用私房财宝换牛耕地,然后获得丰收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彝族先民的早期生活,还为我们提供了洛嘎彝族的迁徙路线。按“撮泰”们经过的地点可以绘制出一副洛嘎彝族迁徙路线图,这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洛嘎彝族族源的新资料。据有关彝文文献记载和根据威宁部分地区彝族认为,他们祖先的发祥地有云南昆明,也有大理苍山及云南东川等地,而保留着“撮泰”形象迁徙到洛嘎的这一支原始人群却来自于“撮泰勾奏发嘎”。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系彝文研究室朱崇先教授说:“勾奏发嘎”一语似为云南武定彝语的“勾奏”与“发嘎”之音转,若然,“勾奏”系古罗婺部首领之远祖罗婺之父,故古籍常载“格祖罗婺”之父子连名。而“发嘎”系古地名,在今云南禄劝县雪山石城办事处境内。”据说今上石城与下石城旧称上发嘎下发嘎,两地温差较大,过去当地牧人和畜群冬春季住下石城,夏秋季住上石城。据朱老师介绍,这里是昔日罗婺部的重要牧场,故《且保赔铃传》一书中有“发嘎征牛羊”的记载。
彝族先民喂养牛的历史较早,《西南彝志.德施的祭牛》一节中记载:“德家的祭牛,首为祭天牛,次为祭地牛,三为祭祖牛,耕地用的牛,也在圈中牵。”据《爨文丛刻》的罗甸水西世系表查,德施为慕齐齐的十二世裔,为武洛撮十六世裔,武洛撮为公元前春秋(约公元前722——481)末年人。以每代按25年时间计算,德施约为公元前120——80年间人。《西南彝志》载:“德施用的牛,也从圈中牵。”此时彝族先民用牛耕地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在“撮泰吉”的买牛活动中,当阿布摩、阿达姆和恒不三人走近牛时都遭到牛的反抗,玛洪摩上前才驯服了牛。我们从“撮泰吉”的驯牛中不难看出,“撮泰吉”中的牛耕应比德施部用牛耕地还早,因为,“撮泰吉”中初用牛时还要经过“驯”,而德施部用的牛已是顺利的从圈中牵。然而,如果洛嘎彝族是从勾奏发嘎来,那么,从《且保赔铃传》中“发嘎征牛羊”的记载看,“撮泰吉”中的驯牛动作都应属模仿行为,是一种宗教意识形态。在原始时期,原始初民之间的交际不是用语言可以完成的,由于人们的生理发育不成熟,声带不发达,词汇不丰富,有时打了一个猎物或做了一件事后,无法用语言给自己的同伴讲述,因而必须求助于手语(动作),将自己所经历的事用动作重新示范给同伴看,以达到传授经验为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撮泰吉”也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用这种示范性的动作把祖先在发嘎征牛羊的经过和自己在生产生活中的经验传授给大家,从而达到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目的。
总之,彝族古老的撮泰吉经代代相传而演变成今天以娱乐为主的彝族傩戏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无疑对研究古人类学和民族学提供了重要的史学资料,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1. 撮泰勾奏发嘎:彝语地名,初步定为云南禄劝县雪山石城办事处境内,待考。
2. 谷仇贝谷:彝语地名,云南昆明,昆明古称谷仇。
3. 阿余斗米:彝语地名,今云南东川一带。
4. 古闹录居:彝语地名,今贵州省贵阳一带。
5. 巴底恒吐:彝语地名,今威宁草海。
6. 纳娄祖谷:彝语地名,原乌撒府所在地,今盐仓镇。
7. 洛嘎录姆:彝语地名,今威宁县板底乡曙光村。
参考资料:
1. 《西南彝志》
2. 《查姆》
3. 《勒俄特依》
4. 《且保赔铃传》
5. 《爨文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