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生仪礼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而在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丧葬仪礼的重要性明显高于其它三种仪礼。本文从民俗学、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凉山彝族丧葬习俗,以甘洛县为例探讨丧葬习俗对其社会各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凉山彝族;葬礼习俗;社会功能
在凉山甘洛,丧葬按传统的火葬形式进行,一般情况下需要三天的时间;可以分为:报丧、吊唁、火葬。无论是从时间上来说还是从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来说丧葬习俗的规模和地位是其他人生礼仪不可相提并论的,葬礼的规模视死者的年龄而定,老年人的葬礼最为隆重,青壮年者次之,未成年最为简单。丧葬习俗从个体的方面来看,它是逝者个人专属的仪式活动,是后人、亲戚、邻里、朋友为了追悼他而举行的仪礼;从集体的方面来看,它是一个家支内部成员间团结教育的课堂,是一个家支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梳理与整理,是对其地区中人际关系维系、聚合与联结邻里的力量,巩固家庭、家支、家族内部的团结,维护家庭、家支、家族在社会中的声誉及地位,以及解决来自各方面的矛盾;从民族的方面来看,它是彝民族核心文化的发扬传承的平台和途径,一场丧葬仪式包含了天文、地理、音乐、服饰、饮食、宗教、家支(社会组织形式)等等,它几乎涉及了彝民族所有的文化。
(凉山彝族葬礼 来自殡葬百科)
葬礼在程序上大体可以分为:备丧、报丧、敛尸、吊丧、指路、招魂、出殡、火化、超度送灵仪式、祭祖安魂仪式等步骤。丧葬的整个过程可谓严肃庄严、隆重典雅、虔诚之至。从甘洛彝族的丧葬仪礼中可以看出凉山彝族较完整地保留着彝人祖先崇拜的信仰习俗。
一、报丧
逝者去世的当天即为报丧的时间,报丧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于逝者的本家支和与其姻亲关系的其他家支(姻亲家支);在这一天,本家支立马组织人员完成所有必备事项:遗言、报丧、敛尸以及筹备第二天“吊唁”的所有其他事项。
(一)ꃴꂷꋜ(临终遗言)
彝族尔比格言:“ꌦꌠꃴꂷꋜ,ꐥꌠꋋꅲꏾ.”译文:“死人留遗言,活人须得听。”这是每个彝族人都要遵从的规约。有的老人在无病之时就留言,以口头形式授给儿孙和众人,未曾见有书面遗言。其内容大都涉及财产的分配、小孩的护养、冤家的了结等[ ]。彝族人一旦得到家中父母或亲属病危和去世消息时都会不远万里的赶回家中,否则会被家人、家支、家族以及邻里谴责,被认为大逆不道。家支、亲戚、朋友、邻里都会放下其他事情日夜守候,当病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后就全部投入到葬礼的举办中这是彝族民众共同遵守的传统“道德标准”。
(二)ꄻꇬꑌ(敛尸)
ꄻꇬꑌ或称ꃦꈜꇢ,ꄻꇬꑌ直译是坐立之意,ꃦꈜꇢ为穿寿衣;换上寿衣后紧接着就是:ꈁꌦꑓꑻ(理抹嘴眼),即为死者抹合眼皮、收紧嘴唇[ ]。主要是对其脸部和眼部进行定容使其呈现出一种安详的面容。然后将遗体蜷曲如弓的坐姿,如活人一般使其坐于进门对着的“ꇮ”柜子(彝族传统的柜子,用于粮食存储)之上;这种将遗体坐立于储柜之上的习俗在凉山甘洛可谓独特风格。此仪式过程一般由有经验的非本家支老人来完成。
(三)ꊾꇴ(报丧)
在病人咽气之前,就备好炮仗。人一旦咽气,立即朝天点放三炮,用三声炮向邻里、村里人报丧;得到报丧信号,全村的人都会停下自家的事,举家投入到丧葬仪礼中。待敛尸完毕后,即请毕摩(祭祀师)择吉日定火葬日期,之后“ꊾꇴ”(报丧),即安排非本家支人员去向逝者远方的亲戚家里去报丧。这里具体操作都由邻里去完成,即同一个村落的A家支里有人去世,这些事项由其他B、C、D等非A家支的人来实践;这充分体现了彝族强烈的村落群体意识和互助共济的传统美德。
二、吊唁
吊唁这天的主要活动有:哭丧、敬酒祭酒、奔丧赶礼、享宴、对守灵歌、摔跤、民族乐器比拼以及口头文化的说唱等。
吊唁,比较固定的即在死者去世的第二天进行。在甘洛将这一天称为:ꋩꈽ(办宴)或ꊋꇁꌒꇁ(姻亲家支奔丧),这一天是整个丧葬习俗的高潮,这天来吊唁的人,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上万。彝家有个习俗,即一家死人,千家吊唁。吊唁必少不了“礼物”,而在礼物上很有民族风俗的讲究,家支出现金和粮食(大米)礼,统称为“ꆲꁌ”(份子钱);姻亲家支则赶“物礼”,彝语“ꊐꃀꅸ”(赶牲畜礼)的礼仪,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赶牛礼、羊礼、猪礼、酒礼、糖果饮料等其他;所有来参加葬礼的人,都会盛装打扮整个葬礼上宛若一场选美比赛。
在这个过程中,以村落区域形式的关系、以家支血缘关系、以姻亲关系,以丧葬为平台将不同的人联系在一起聚集在一处。本家支、村民以“主人”的身份负责接待,而姻亲家支则以“客人”的角色参与。葬礼将村落成员、家支成员以及其他亲朋好友召集一堂以群体意识为将这个葬礼办得风光而服务,以体现家中儿女的富裕,展示家支的庞大,以达到光宗耀祖,凸现出村落的良好团结状态。葬礼使这三个群体内的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起到一种和谐、稳定、团结互助的作用,维系和强化了群体和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
在守丧的夜晚会展开一系列娱乐性的活动:口头文化比拼、民族乐器演奏、摔跤等。一般会进行第三天的天明(即出殡之前)。口头文化唱词内容丰富,涉及歌颂死者、万事万物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洪水泛滥史、天地演变论等等,有着独具一格的韵律感、唱风、现场的氛围等,颇有艺术感染力。而乐器的演奏是彝族不多见的正式演奏场合之一,在这里,彝族的民间艺人争相献艺,这是艺人们技艺切磋、技艺传授,甚至是名声远扬的好舞台。摔跤则是年轻人的喜爱的活动,在这里他们看重的是荣誉,因为只要取得成绩就会使自己在这三种社会关系中拥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还可以博得姑娘的青睐。另外人们在丧葬中的盛装,一则表示对死者的尊敬,二则是展现自己的俊美与富裕,因为对于青年男女来说这是一次“相亲”机会。甚至某些行为,人们也不会过多的干涉[ ]。吊丧之夜始终有许多娱乐活动,当然,悲痛万分的死者的亲属也任其哀哭。这种强烈的反差,人们不觉得是一种不和谐、不协调。其实就亲属本身也深知场面越热闹,他们越有面子和荣誉[ ]。基于这样的理念,娱乐活动会直到通宵。如此的夜晚,使难熬的守丧变得宽慰:精神得到舒缓、调剂,美食得到品尝,音乐得到欣赏,情感得到释放;年轻人甚至可以进行求偶的社交活动。不同年纪、不同境遇的人在丧葬中都能调节自己,获得需求,甚至遗忘痛苦。
三、火葬
火葬基本为丧葬的第三天,这一天是整个丧葬的尾声,参与的人员明显少于了吊唁天的,其主要仪式有:出殡、火葬、招魂以及祭祖等。第三天天一明即将遗体抬往火葬山头进行火葬仪式。
(一)ꇈꈬꎭ(出殡)
“ꇈꈬꎭ”直译为“放到野外去”,意为起灵出殡。出殡时,必须在死者家里的火塘中点一火把,作为火葬场火化遗体的火种,在出殡时始终都是在遗体之前,起引路的作用。出殡的事准备好后再次鸣枪致哀,遗体由四个人抬着起灵出丧。一路上妇女紧跟在遗架之后,放声恸哭,以声大为哀;男的跟在其后,一直把死者送至村寨公用的火葬场地。
(二)ꊾꐗ(火葬)
将遗体抬至火葬地点后即安排人去砍松树(火葬山头一般种植松树)劈成柴条,在指定的位置先挖一坑,将劈成的柴条用四条摆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然后在上面按井字形一层层叠放干柴,男性叠九层,女性叠七层;然后再把盛有大米或荞粑的器皿、装有食品和酒及木勺的木盔置于其侧,尔后用火把,由负责火化的人在死者头、脚两处点火,进行火化。火化后,骨灰下落坑内,即将木盔内食品与酒泼于地,再将木盔、木勺打烂弃之。然后向土坑壅土,其上围压上石块(一般男的九个、女的七个);葬礼至此结束。
(三)ꏗꇖꏧꇤꏸ(招魂仪式)
在丧葬结束后,在逝者的家中请毕摩(祭祀师)做宗教仪式,即为死者的亲属招魂。认为人死去后灵魂会升天,而升天的灵魂容易将活着亲属的灵魂诱骗一同前往,所以需要将生者的灵魂招回同时对逝者的灵魂进行安魂遣送。仪式的主要献祭是一只羊子,在毕摩咒语或祈福语中将神枝蘸上神水拍洒在羊的身上,直到羊子抖擞身子,即意味灵魂已被召唤回家中了,它是这个仪式成功与否的标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仪式与目的合而为一:目的的实现就在仪式的完成。这类行为在社会上的功能就在创造心理习惯与社会风俗,对于群与文明有不可测量的价值[ ]。这简单而短暂的宗教仪式,借助咒语的方式显示它神秘而无穷的力量。它影响和控制着参与者的感觉,它提供解释和说明,被认为是一种获得更好生活的希望,具有保护作用和帮助的功能[ ]。对于缓冲、消除死者亲属心中的无奈、恐惧、伤感、愤恨、接受、认可等多重矛盾情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补偿、宣泄的功能。彝族的灵魂信仰,特别是亡魂的信仰涉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它所赋有的全面性使它自然地成为造成人们尊敬或恐惧的主要信仰对象[ ]。虔诚的崇拜,尽信的祈祷,人们更害怕没有处理好丧葬的任何环节而迁怒亡灵、作崇于后代。或求神帮助,或求饶恕,从而达到心理需求的某种满足[ ]。这是彝族生产及生活方式中长期固化后再传承下来,已经成为了彝族信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ꆀꃅꊾꀘ(祭祖)
ꆀꃅꊾꀘ(祭祖)即是超度送灵。它是彝族宗教信仰中最大、最隆重的仪式,内容也是最复杂的。祭祖少则进行3、4天,多则7、8天,更有长达10多天的;祭祖的时间间隔可长可短,间隔几年或间隔十几年或者更久才进行都有,这它主要取决于死者后代的意愿以及死者亲属们的家庭是否“人丁吉祥、牛羊兴旺”。
祭祖就是对祖先灵魂的祭拜,在内容上属于葬礼的“续集”;是以家支血缘为纽带的人群,在一定范围内的家支的人举行的变相聚会,用以和祖先的亡魂进行对话,将亡魂顺利的恭送到祖宗所在的太平世界从而祈福祖先们能够保佑后代。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人类责任的一种强化,它为建立巩固彝族的家支团结,个人不为他人累赘,不为社会群体增加负担的道德准则,提供着深刻的基础[ ]。
四、结语
凉山彝族的历史文化与其生活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丧葬的形式和特定仪式程序。丧葬礼仪的规模可能会受到家支大小、亡者的年龄、生前级别地位、家庭贫富状况等的影响,但在总体的形式上和仪程是必不可少的。不管在遗体的装殓或处置上,也不管在葬后的仪礼或祭祀上,都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反感与恐惧同真诚的爱恋混在一起,从不曾单有消极的质素表现出来或占了优势[ ]。盛装参与丧葬即为这种思想重要表现。
凉山州甘洛县彝族的丧葬习俗不仅表现为丧葬本身,并且典型的体现着凉山彝民族的世界观、社会组织形式、宗教信仰文化、民间文艺、天文历法等等,它既是这些民族文化的展现表演平台也是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场所、方式;认可、接受、参与、传承、认同,作为彝人这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身份的象征,它更是族群意识的认同。
丧礼能使活人与尸体保持一种关系,使这种关系牵联到死亡的本身;再有信仰使信灵的存在,且信灵的善意或恶意,更加上追悼的礼,祭祀的礼——有了这些,宗教便可以战胜恐惧、失望、灰心等离心力,而使受了威胁的群体生活得到最有力量的重新妥协的机会[ ]。在民众的信仰、审美、娱乐需求等方面充分显示了积极的作用,对于个人来说,在丧葬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并实践基本的生活仪礼与劳动的技能技巧、彝民族的道德规范、社会角色的认同;对于家庭、家族、家支、村落来说可以起到规范、实践、检验各自的制度,使其成员在此过程中找到一种归属感与成就感,提升其影响力与知名度。并能在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整合、有效配置社会的资源、提高社会效益方面发挥有益的作用。从整个丧葬习俗来看,它在个人、家庭、家支、家族、姻亲、村落之间进行了一场民族文化的洗礼;展示、传承、保护、发扬了彝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认同感。对民众教化,对彝族整个地区的和谐稳定、安居乐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 马林诺夫斯基 著、李安宅 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一九八六。
2. 钟敬文 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12月第一版。
3. 马鑫国 主编:《彝族语言与文化概论》,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2年7月第一版。
4. 郑杭生 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第一版。
5. 杨圣敏 主编:《中国民族志》(修订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第1版。
6. [美]波普诺 著、李强等 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第1版。
7. ꐙꁮꑌꁈ、ꎭꂵꐞꉐ ꀘꎥꌠ:《ꅺꊈ•ꂘꃅꄯꒉꀘꎥ》(彝语版),ꌧꍧꊿꋅꄯꒉꅐꅉ 1999年5月第1版。
8. 孟慧英 著:《彝族毕摩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 2003年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