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院式民居中的半开敞空间及装饰艺术研究:以云南彝族民居“一颗印”为例
作者 ​贾鑫铭 王尽遥 2021-01-18
原出处:《民族艺术研究》2015第1期

摘要:从传统民居到现代住宅的演变,虽然在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空间构成的丰富性、装饰构件的多样性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出现某些传统民居的艺术精华被忽略遗忘,虽然比如说像因人口剧增、用地高度紧张导致的合院式民居的消失实属逼不得已,但其中值得挖掘和提炼的艺术价值却不可忽视。本文基于装饰艺术的角度研究云南彝族民居中空间与装饰构件中内在规律和审美艺术内涵,希望为我国民族艺术要素在现代装饰中的继承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云南合院式民居; 彝族一颗印; 半开敞空间; 装饰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478411)“基于生态适应性的环高原湖泊人居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研究”。

半开敞空间,是在封闭空间基础上,选择景观、通风良好和不受或少受环境干扰的一两个方位,将该方位界面完全取消,使室内空间完全向该方位的环境敞开。它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灰空间”和“中介空间”。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纳尔逊•古德曼的“多元艺术本体论”认为: 建筑的空间、形式、布局是从不同角度阐述艺术的本元性。建筑形式的审美从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主导与附属等方面进行审美艺术构建,从彝族一颗印的形式上来看,房屋主次有别,功能多样,整体上呈现紧凑、简朴、敦厚的感觉,其布置不仅保持了建筑物的平衡,并且因地制宜的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与繁琐,使得整体简约集中又不缺乏视觉美感。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云南彝族合院式民居中的半开敞空间及装饰艺术

在我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中,长、宽、高三个变量组成了空间,同时也构筑了建筑的形与色。“形”可以说是人们对艺术品产生审美趣味的最初起点。在此基础上,欣赏者对艺术品有了感知进而再开始对其理解、想象、共鸣以致再创造,从中获得精神满足与情感愉悦。建筑艺术属于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的艺术性表现在轮廓、色彩、光影、装饰等要素对艺术家或建筑师审美意境所体现的程度。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颗印是云南彝族的主流民居,不仅代表彝族民众的建筑水平,同时也体现当地居民的审美趣味。该建筑巧妙融合了土掌房的封闭特征,斜面坡顶与茅草房、闪片房相类似。其典型形式为“三间四耳倒八尺”,即正房三间,两厢房为耳房,每耳两间,共四间;门廊为倒座,常见进深为八尺,大门在门廊正中间,中间被围成一个小天井,共同组成四合院,平面整体方方如印,因此得名“一颗印”(如图1)。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颗印除了在空间、布局上体现出彝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同时在装饰细节上更是着重把民间的一些生活情趣、美好愿望表达出来。浏览一颗印民居,会发现大门门头、柱头、檐口、格扇、栏杆等地方的木刻或彩绘,往往进行重点装饰。其用色风格很少采用大红大绿配色,装饰风格略显内敛、含蓄。在装饰重点处常用谐音、比拟、借喻、会意等手法创作出丰富的装饰造型、图案与雕饰题材。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一颗印中半开敞空间形式及装饰艺术

1.门廊、过厅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一颗印民居中的 “倒八尺”,被称为倒座,进深为八尺,即是一个半开敞的门廊。一般来讲,进入“一颗印”式民居建筑的大门,即进入了倒座,因为大门通常开在倒座正中,形成通道,两边房屋多为堆放杂物及关养牲畜的地方。倒座为两层,屋高比厢房稍矮,少数倒座与厢房交接处有楼梯可直接通往房外。要进入倒座二层,大多通过正房与厢房交接处的楼梯进入厢房二层后,再进入倒座二层 (八尺之名名副其实,半数多的进深为2. 65米-2. 8米,少数超过3米,也有少于2. 65米的,层高一层通常在2. 3米,二层1. 9米) 。从这个半开敞的门廊的位置来讲,可以说是建筑外观的主要特征所在,均可通过其立面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时也是建筑的门面和主入口,这种形式的门廊首先满足的既是交通功能,同时也起到一定存放农具、饲养牲畜的作用 (如图2) 。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颗印中有为富裕人家准备的 “前三后三中过厅”,其中可供人穿过的厅被称为过厅,两面有六扇槅扇门,平时只打开一面,只有在重要活动,宾客较多的时候才会两面都打开,甚至拆去,这样连接室内外的通道就会形成一个半开敞的空间,它的功能也不仅仅是满足人流,还有歇息、待客的作用。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扇槅扇门是彝族木雕的精华所在,常以多层镂雕的精湛手法琢成有地方特色的吉祥图案,其繁简、油漆、雕刻水平可以反映主人的身份、地位及富有程度。地面铺地多以块砖、片瓦、卵石等简易材料组砌成具有装饰性的几何图案。顶上梁枋、柱头也是木雕、彩画的装饰重点。在这个半开敞空间中不时还有民族古乐、丝弦洞箫的拨弄场所。故亦是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之地,有强烈的人文气息。即使某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缺少装修,但招贴字画、风景图片、奖状、照片等装饰性挂件也常常在半开敞空间中出现。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厅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彝族一颗印民居的堂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全开敞的,也有很小一部分在堂屋中部加一道隔墙,后房深仅2.7米,前房朝向院子的部分仍为敞厅。堂屋的作用不只是主要的生活起居室,还有接待宾客的作用,农作物亦可在此晾晒。由于云南彝族一颗印的院落很小 (一般宽为4. 5米,深3. 8米) ,如果堂屋较为封闭,那么不管是院子空间还是堂屋内部空间都会显得十分闭塞。所以采用全部敞开,与内院相互连接,整个空间更富于变化,庭院互补。虽然一颗印的庭院较小,内院植被种植不多,但即使是小小盆景花木,皆可直接为半开敞空间所借用。在一颗印这种集中用地的建筑形式中,一件摆设、一幅风景画、一块地毯等“装饰”对半开敞空间在视觉上产生渗透、交流、互通的作用,大大改善了民居内部环境效果,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无比的亲切感。这种半开敞空间的堂屋在一些比较富裕、文化发达的地区常常用作专用客厅。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廊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一颗印民居建筑的廊又被称为“游春”,即上有在一、二层建筑之间形成的腰厦避雨,下有高出天井的走道所形成的廊,可在雨中自由来往各栋建筑而免受雨水侵扰,对人们的生活起居带来较大的便利。并且对建筑本身也起到保护作用,使一层建筑外檐门窗、墙基免受雨水侵蚀(通常廊宽为90厘米,窄的也有60厘米,宽者可达到1米以上)。另外,腰厦作为建筑的构成部分,同时还是一个储物的重要场所,用于储藏日常用品和衣物。廊作为一个典型的半开敞空间也是一个家庭互相沟通的场所,家长可在这个半开放空间中,行使一些传统职权,分配劳动所得,教育后代,调节家族或家庭内部矛盾,家族成员之间互相了解,技能的培训等都可能通过此地完成。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外,还有一些储藏、牲畜厩、草料仓等专用的辅助半开敞空间,在此不一一叙述。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一颗印中的装饰艺术表现

1. 石雕艺术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一颗印式民居建筑虽为土木结构,但许多地方却采用石料作为建筑材料。其中较多使用青白石,色青带灰白色。同时也有用红砂石制成的,便于雕饰。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首先从大门的石墩说起,石墩石多为三层,每层由两块或三块方石砌筑,打磨较为平整,多为斜纹状和麻面纹甚至素面。与整体建筑相协调,显得庄重美观大方。斜面纹纹理规整,深浅适中,具有一定艺术性。而麻面纹饰分布相对均匀,工艺十分精细,素面虽然无图案装饰,但同样可以感知工艺的精细与彝族人民对门面的理解。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柱础则是彝族一颗印民居建筑中除门墩石之外,具有一定雕刻水平的石质构件。柱础是建筑木柱下所垫石墩,主要作用是承载和传递上部的荷载,并防止地面湿气对木柱的侵蚀。很多门户虽然在门墩石上采用素面装饰,但在柱础上一定是有雕刻纹样的。彝族一颗印柱础呈成鼓式,一般高30厘米,最宽直径为40厘米,图案大多为上下各三排的均衡对称乳钉纹饰,中间鼓出部分多装饰对称相花悬环、缠枝牡丹、花草等纹饰。鼓形瓜愣柱础也是常见雕饰方法之一,上部多为缠枝花草纹饰,且配有如意纹,所有图案均为阳刻。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外石质艺术构件,还有下水口,通常也会做成铜钱或银锭形状,表明彝族人民将水作为一种财富来关注,更体现水在人们日常劳作生活的重要地位。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木雕艺术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建筑木雕艺术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文化水平、审美意识等,都在建筑的木雕艺术中有很好的体现。同时木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的物化形式,也成为体现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格调的重要手段。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一颗印半开敞空间中的木雕题材和纹饰可以说包罗万象,大部分是以吉祥图案、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隐喻、比喻、谐音等艺术手法寄托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不幸灾难的规避,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这不仅表现彝族人民对美的感悟与认知,同时也反映其生活生产状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彝族一颗印半开敞空间中的木雕常见有大门门头雕饰,门窗雕饰、梁枋雕饰三大类。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门作为建筑的主入口,同时是空间重要的界定界限。彝族一颗印的大门大都取材厚重,门基上为板门,门板实而不透,多为素面,并无雕饰。但无雕饰却有挂落存在,挂落采用透雕工艺。由于透雕工艺颇为复杂,故挂落上雕花草纹饰为简单图案,图形多为缠枝莲花、牡丹等。但人物造型透雕却极为生动逼真,技艺相对高超甚多。院内房门大部分也以板门形式存在,有少数正房明间采用六扇槅扇门。一颗印中的槅扇门为六抹,中间横放抹头,将门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为槅心,中涤环板,下为裙板。其中槅心为双交菱花槅心,涤环板、裙板多为素面,但存在裙板雕有如意纹饰的情况,寓意吉祥如意,六六顺意之意。在彝族一颗印院内一层均为可以支起、摘下的支摘窗,图案多为五福捧寿、福禄寿喜、步步锦、一马三箭等图案。其中五福捧寿窗最为常见,其文化寓意彝族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多为透雕工艺,工匠手法娴熟,“寿”字有长形和团形两种写法; 而福禄寿喜窗中除了寿字变化,福、禄、喜多为书法形式,并搭配梅花、石榴等纹样,寓意多子多福; 步步锦则是用长短不一的横竖棂条按一定规律呈工字型窗格图案。其特点是较为实用,寓意步步高升,前程似锦;一马三箭是在竖向棂条上中下部位再垂直放置横向棂条,形成一马三箭图案,颇具艺术性与观赏价值。而院内二层正房、厢房、倒座均开窗,多为双交菱花槅扇窗,步步锦槅扇窗,少数为木板窗,满足基本采光通风需求。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梁枋作为较为重要的木构件,多采用抱头梁,用龙头、兽头装饰,穿插枋多雕变形凤纹雕饰。随梁枋则多为透雕花草鸟兽、几何纹样。其中不乏兽头装饰,用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代表房主祈求平安、富贵、人丁兴旺等美好愿望。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瓦当艺术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瓦当是屋面上覆盖瓦缝的筒瓦最下面一块圆形的端头装饰,其功能主要是保护屋檐,同时也对整体建筑及屋檐起美化作用。由于一颗印的建筑形制受到中原汉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体现在瓦当则装饰莲花纹加外圈宝珠纹、团寿纹加回文等形式,并且基本每户彝族人家都有多种图案的瓦当,具有较强的时代感。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云南合院式民居中的半开敞空间及装饰艺术形成原因

(一) 自然因素

由于云南所处的独特地形和海拔、纬度等原因,导致温差较大,气候相对复杂。首先,冬夏季温度变化较小,地面热量多且均匀; 夏季有东南、西南季风的吹入,再加之阴雨天多,地面温度普遍不高; 冬季由于多山脉阻挡寒流入侵,冬无寒冬。加之云南雨季众多,雨量丰沛,所以大部分地区并没有酷夏、严冬,整体气候比较温和,适宜人类居住。而云南彝族民居中的半开敞空间也比较适应气候,夏季多雨可避雨,冬季室内获得更多的阳光照射,晴天更可躲避高原过强的紫外线辐射。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社会历史因素

在农耕社会中,生产力长期处于低下状态,商品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大部分人们依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来解决生存问题。如果一个聚落或村子中发生像红白喜事、乔迁新房等事,往往整个村子都会当大事处理,整村村民都会相互动员。[1]当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环境中,这种大事也必须依靠大家相互帮助才能实现与完成。另外,中国从原始社会时期就比较迷信巫术。在云南这块土地上,原始巫术更是拥有很大的影响,而巫术活动往往都需要大量的人来参与其中,这就使得一个村子和聚落更加具有凝聚力。同时人们也希望通过装饰表达出趋利避害等美好的生活意愿。总之,这些习俗加强了群体意识,并相对减弱了家庭封闭意识,使得人们相信生存必须需要相互帮扶,断不可故步自封,同时对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意识的形成反映在建筑上形成了民居的半开敞空间及装饰。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经济、人文因素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部,地势所处高原,多高山大河,山地面积占全省 94%,交通不便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很多地区社会形态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更甚边缘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极为低下。虽然气候较为适宜种植农作物,但耕地面积很少,所以在建筑营造上有必要最大幅度的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从明代大批人口移入云南后,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显得更加重要。一颗印集中体现的就是压缩庭院面积和起用二层楼房。由于经济落后导致的贫困、简陋、拥挤的室内环境并没有吸引力,人们不愿长时间待在室内,更多愿意出门享受自然山水。这是云南合院式民居形成的经济原因。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云南合院式民居中的半开敞空间及装饰艺术的文化创作价值

(一) 实用价值

以一颗印为代表的云南合院式民居中的半开敞空间有着最基本的起居休息、日常进餐等作用,还有操作副业、接待宾客、重大节日庆宴等辅助作用。[2]它代替了堂屋的作用而取消的纯交通的廊,实际上相对封闭的外墙,拓宽了室内的整体空间。它成为民居中最具有综合功能,也是使用最为频繁的实用空间。另外,半开敞空间中的实用价值还在于它具有空间的延缩性与使用的灵活性。“倒八尺”所提供的半开敞的门廊与堂屋及原为开敞空间的庭院相连接,合并成一个临时性的统一的室内大空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在宴会的规模较大,少则十桌,多则几十桌,为此,必须利用这些半开敞空间的厅和门廊作为衔接点,连接庭院空间,塑造大空间来满足这些基本需求。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环境价值

第一,云南合院式民居中的半开敞空间的环境价值是与云南得天独厚的宜人气候直接接触的。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人们接受更多新鲜的空气与充足的阳光,更适应着云南人民的生活习惯,又促进了其对传统民俗的继承。第二,与周边自然绿化直接沟通。半开敞的空间不仅方便人们对花木的修葺与管理,又有利于人们亲近、观赏。第三,室内装修与庭院环境相互流通与交融,在视觉上产生渗透,很好改变了居民内部空间环境效果。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社会价值

从彝族一颗印的布局来看,其外墙封闭,但内部开放并相当灵活。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居住环境对于人们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种内部半开敞空间的存在有利于人际交往。所以形成云南边远地区、山区的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一个院落内部的各户人家之间或对进院内的外人来说,人际关系比较容易亲和。相比之下,我国现代居住建筑群体虽然比较开放,但个体每户却极为封闭,这样封闭的空间不仅不利于人际交往,也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极少,人际关系极为冷漠 (如图4) 。当然,这种社会问题不单单只是与建筑布局产生关系,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总之,半开敞空间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它对现代民居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可供借鉴的社会意义。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图4:民居环境对人们亲和性的影响

(四) 文化价值

彝族一颗印的民居形式首先印证和体现的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其空间组织核心: 庭院和厅堂恰如其分的体现中国古代最核心的哲理观——“阴阳五行、八卦思想”。[3]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首先,院落是由四周房舍相围合,内院与堂屋又组成半开敞空间,这种“实”内“虚”的关系构成一对阴阳关系。一颗印民居的大门在倒座处居中,与大门隔院正对的是最重要的半开敞空间堂屋,两者连接而成的建筑主导轴线准确无误,这种布局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不正不歪”的思想。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外,一颗印的民居形式及内部装饰也折射出了传统的民俗文化。一颗印建筑除了在半开敞空间和构造上反映出传统文化的特征之外,在一些装饰细节上更是把民间的一些生活情趣、美好愿望表达出来,体现着传统民俗文化。从耳房到正房的台阶一级比一级宽,一步比一步高,意为“步步高升”;一颗印屋面上下穿插,下雨时水从最高处屋檐顺势流下,汇集到小天井里,再从通往外部的出水口排除到住宅之外,意味“财源滚滚不外流”等等。[4]整个装饰风格略显内敛、含蓄,具体到每一家都会有一些小的不同之处,但总体上强烈反映出云南大众审美,把人们对于生活的诉求和期望通过建筑的外在形式表达出来。而一颗印及其内部半开敞空间的存在,更好的印证了这点,也更加显示出智慧、朴素的传统民俗文化。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结语

云南彝族民居“一颗印”的建筑形式不仅为彝族民众提供了庇护和休息场所,同时也作为彝族人民精神的栖息之所。因云南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一颗印可是说是其所代表合院式民居对于社会和自然的双向选择,不管在形式、空间、色彩、装饰等都体现出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其独特艺术风格又呈现出个性同自然融合的天然艺术美感。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云南合院式民居中的半开敞空间及其装饰进行深入的发掘、研究及探讨是极具意义的,它对于现代居住建筑空间的发展和建设会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当然,如何更好地借鉴传统合院式民居中的半开敞空间的精华,把它运用于现代住宅的设计与创作中,是今后设计师需认真思考以及进一步探索的问题。7b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
[1]杨安宁,钱俊.一颗印:昆明地区民居建筑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0.
[2]朱良文.云南民居中半开敞空间及其装修特性[J].室内设计与装修,1990,(16) .
[3]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M].北京: 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
[4]杨大禹,朱良文.云南民居[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原载:《民族艺术研究》2015第1期,责任编辑:苏青。
作者:发表此文时,作者贾鑫铭系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王尽遥系云南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
文字来源:彝学微信公众号;主编:巫达;推文编辑:邱运胜。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布亚 编辑: beley工作室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