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凉山州昭觉县位于凉山彝族文化腹心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彝族服饰传统文化兼具有彝族三大方言区特色。该县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资源发展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已经给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实际调研中,同时也发现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为进一步实现彝族服饰产业化发展计划,特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昭觉; 彝族服饰文化; 产业化发展
昭觉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东邻美姑县、雷波县,南连金阳县、布拖县、普格县,西接西昌市、喜德县,北靠越西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彝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 98% 。因此,彝族服饰覆盖着全县各个角落、各个年龄段。昭觉彝族服饰异彩纷呈、种类繁多,服饰品种多达三百多种,各种配饰和花纹图案上千种。“昭觉县地处什扎、依诺、所地三个土语区的结合部。这三个土语区的服饰特点在昭觉县都有体现,使得昭觉彝族服饰更是绚丽多彩。” 一般以男子裤装裤脚大小来区分,依诺方言区属于“大裤脚区”,什扎方言属于“中裤脚区”,所地方言属于“小裤脚区”,各方言区彝族服饰的款式、色彩、图案、配饰、头饰等各不相同。因此,昭觉县彝族服饰种类繁多,彝族服饰文化资源很丰富。在西部大开发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昭觉县结合自己丰富的彝族服饰文化资源,将彝族服饰文化打造成昭觉县的品牌,走一条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化的道路。
一、昭觉县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化的现状
昭觉县委县政府根据昭觉的实情,充分发挥昭觉特色的文化优势,把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文化资本,把彝族服饰文化打造成品牌和支柱产业,认真探索彝族服饰文化产业的途径,以推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此,昭觉县委县政府牵头主办了两届彝族服饰文化节、组织了彝族服饰文化论坛等等,联合创办了“昭觉青年创业培训中心”来促进彝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彝族服饰的制作和销售等等。
(一)中国·昭觉彝族服饰文化节的举办
1.第一届昭觉彝族服饰文化节2004 年 10 月“中国·昭觉首届彝族服饰文化节”举行,昭觉县委领导讲话中就明确指出“将昭觉彝族服饰打造成旅游产业、经济产业、支柱产业,以彝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打造中国彝族服饰之乡。围绕彝族服饰主题,这次彝族服饰文化节还举办了如下活动:
(1)邀请 60 多名服装设计者参加传统与现代彝族服饰设计大赛;
(2)进行盛装方队行进表演,共有牧国木伟队、莫萨队、惹科阿莫队、毕摩苏尼队、莫苏帕莫队、蓑波队、赤只队、约那只队、佳史队、瓦拉队、哈波队、波久队、席喜队、阿莫阿依队、仪赤期队、阿衣惹队、民间艺人队、现代服饰队等 18 个方队共 1000 多人组成;
(3)建立了昭觉彝族服饰展览馆,搜集和展示了什扎、依诺、所地三个方言区的彝族服饰;
(4)组建了彝族服饰文化艺术团,开展一系列表演活动;
(5)彝族工艺首饰和彝族服饰销售: 现场除了有成品销售外,还采取现场制作现场销售的方法,一方面展示彝族手工艺和彝族服饰制作的工艺流程,另一方面吸引潜在消费者,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定制需求。这次服饰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让昭觉县彝族服饰文化品牌鹊起,带动了昭觉旅游业从无到有,并得到较快发展,由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带动的旅游产业等产业链开始逐步形成。
2.凉山彝族火把节·服饰昭觉分会场
2005 年继第一届服饰文化节之后,昭觉县又成功举办了 2005 年凉山国际彝族火把节“服饰昭觉”分会场活动。此次活动中,昭觉县共组织演员 1500 余人倾力展示了彝族传统服饰、职业服饰、传统服饰仿制品、现代时尚民族服饰等不同时代、不同职业、不同种类、不同款式的彝族服饰 2000 多件(套),向世界展示了昭觉彝族服饰的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和彝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古朴厚重,更加确立了昭觉在凉山乃至全国彝族服饰项目中的统领地位。据不完全统计,2005 年凉山彝族火把节“服饰昭觉”分会场期间,昭觉县先后接待国内外游客 36135 人次,其中: 一日游旅客 32040 人次,过夜游客 4055 人次,国外游客 40 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363 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昭觉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3.第二届昭觉彝族服饰文化节
2011 年 5 月,时隔 7 年之后,“中国·昭觉第二届彝族服饰文化节”隆重开幕。该届服饰文化节的召开,是以彝族服饰文化的挖掘、研究、开发和利用为主线,以“重节约、讲热烈、具特色、出影响”为宗旨,以宏大、热烈、独特、多视点、多色彩、多角度为原则,立足传统、着力创新,充分展现昭觉县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和全县各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展示了绚丽多彩的彝族服饰文化和昭觉县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并积极搭建了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服饰文化节期间,昭觉县举办了如下的活动:
(1)演出大型文艺节目《大美彝风 ·七彩霓裳》;
(2)彝族服饰文化论坛;
(3)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演; 参观 20 人规模彝族毛纺织技艺(做瓦拉),参观 20 人规模彝族毛擀制技艺(做加什),参观 20 人规模彝族服饰刺绣表演;
(4)彝族服饰展览,主要展出彝族古代服饰精品及三大方言区服饰 100 余套;
(5)彝族服饰和传统工艺品展销会,邀请云南楚雄,贵州毕节,四川峨边、马边、汉源、石棉等地大约 20 家商家,昭觉县外凉山州内商家约 27 家,昭觉县本地搞彝族服饰和传统工艺品商家约 10 家参加。
昭觉县经过几届服饰文化节的助推,彝族服饰文化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初见端倪。服饰文化产业带动了相关的旅游产品的销售,到昭觉来的游客,大多要购买具有彝族特色的产品,主要是彝族服饰和彝族手工艺品等。
(二)昭觉县彝族服饰的生产和销售
“月光民族产品制作厂”是以昭觉青年创业培训中心与昭觉县职中联合的形式设立的彝族服饰生产厂,于 2001 年成立,主要设计及生产具有彝族特色的服饰、家居用品(杯垫、靠垫、餐桌挂袋、相框、筷子袋、装纸袋、证件袋、笔袋、手机套、书签、书套、电脑套、发夹、相机套、光盘套)装饰品和工艺品(T - shirt、提包、挎包、钱包、双肩包、化妆包、腰包、壁挂、三角包、领带),所设计的图案、颜色配衬和使用的补花法或贴线绣法,均具有浓厚的彝族特色。所生产的产品远销国内外,如中国香港和上海、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
昭觉县城步行一条街上有近十家彝族服饰店。除了彝族店主经营和制作的彝族服装店外,还有汉族店主经营和制作的彝族服饰店。与彝族店主服装店售卖的传统彝族服装相比,汉族店主的彝族服装店的彝族服饰略有不同,他们制作的彝族服装除保留了彝族传统文化图案的基本元素外,还加进了很多现代服饰制作的方法,比如: 拉链取代了盘扣,这样特别便于老年人穿脱; 传统右衽的上衣改成了对襟,还加了胸的装饰; 还有现代裁剪的使用等等。
(三)昭觉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化的特点
昭觉县从开始打造中国彝族服饰之乡以来,加上两次服饰文化节和一次国际火把节彝族服饰分会场以来,昭觉县的彝族服饰文化逐渐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昭觉县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化发展已经呈现出了如下的特点:
1.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统一规划,将彝族服饰文化资源与彝族节日文化资源、彝族歌舞文化资源、彝族饮食文化资源、彝族传统体育资源、彝族文物资源、彝族古籍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合理开发;
2.彝族服饰文化的宣传力度很大: 建立了彝族服饰的文字、图片、声像档案,建立了彝族服饰博物馆,出版了彝族服饰画册;
3.以服饰文化节为平台,促进昭觉县彝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发展;
4.彝族民间服饰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服饰生产以及服饰品牌的创立还比较薄弱。服饰生产没形成规模,基本上都是以个体经营的方式生产、销售,或者是“店铺 + 绣娘”的方式;
5.积极参加各种展览和表演。2006 年昭觉彝族服饰表演队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开幕式; 2007 年昭觉彝族服饰表演队参加国际非物质文化艺术节和第六届国际白银年会; 2012 年,昭觉县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办了 “绚彩中华·中国彝族服饰文化展”;2012 年 12 月 9 日
至 11 日,在第四届云南省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暨中国彝族赛装节上,昭觉县彝族服饰文化展演团全面展示了凉山彝族原生态彝族服饰文化,荣获中国彝族赛装一等奖。昭觉彝族服饰文化节不仅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不同的项目,倾力向外界展示彝族传统服饰、
职业服饰、传统服饰仿制品、现代时尚民族服饰等不同时代、不同职业、不同种类、不同款式的彝族服饰,以展示昭觉彝族服饰的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和彝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古朴厚重,而且还先后接待国内外游客数万余人次,不仅扩大了昭觉彝族服饰在外界的知名度,同时也促进了昭觉全县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昭觉的彝族服饰产业化,就其发展而言只体现在产值、从业人员等略有影响的数据上,而完善的产业链、科学的产业结构还没有完全形成,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龙头企业。已从事彝族服饰制作十余年的月光公司负责人李翠秀介绍时说: “目前,昭觉县域内从事彝族服饰生产销售的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店铺,还没有实力足够的企业和企业家,能以规模化的市场运作引领该领域发展。”
2.市场占有率低。服装材质不统一、面料不统一、价格不统一,质量不统一,因此推向市场后的市场占有率低。
3.产品研发不够。要保留彝族服饰文化元素,又要敢于大胆创新地开发出一年四季的时令装、不同年龄的适龄装、不同场合的正装、闲暇时间的休闲装、舞台表演的表演装等等,这些研发和生产目前为止还是较薄弱的。
二、昭觉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化影响下的彝族服饰文化的变迁
随着昭觉彝族服饰文化节的开展和展望昭觉县政府规划的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昭觉县的彝族服饰生产、销售、消费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彝族服饰生产的变化
昭觉县彝族服饰民间资源相当丰富,基本上每个彝族不分男女老少都至少有一套自己的彝族服装。对于中年人和老年人来说,绝大部分的彝族服饰都是自己年轻的时候一针一线缝制的,而现在的年轻人和孩童穿的彝族服饰基本上已不再是自己缝制而是购买的了。
1.服饰制作技艺的变化: 这些年来,彝族服饰的生产者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前,彝族服饰基本上是自己手工做的,制毡所需的羊毛也都是自己或请人弹的。擀毡使用的工艺工具有弓、弦、细竹帘、粗竹席、水桶、盆、喷壶、刷子、专用夹板等,具体的制作工序有: 弹毛、铺帘子、卷帘子、滚帘子、折茬、做衣领、洗毡坯、穿领孔、揉毡、折褶裥、上夹板、晒毡等。而现在整个制毡工艺有对传统技艺的继承,也有利用现代机器的改进和变化。而且,以前毡制的产品只有披毡,现在开发出了毡坎肩、毡背心、毡帽、毡袜等。以前,彝族服饰上的绣花都需手工一针一线地完成,现在缝纫机可以完成彝族服饰的连缀、绣花、盘花、绲边等工艺。
2.服饰制作款式和风格的变化。现在,很多彝族觉得穿时装比较方便,现在一年中穿时装的时间超过了穿彝族服装。随着彝族服饰的开发,彝族服饰还出现了短袖装、高腰装、短裙等。彝族服饰的变化由传统的庄重、严肃走向了现在的休闲、活泼,由传统的凝重变成现在的摇曳多姿,服饰的图案可以出现在各种衣服、饰品、包袋之上了,传统服饰的图案由领边、袖边走向了服饰的中间,彝族服饰传统的颜色由红、黄、黑变得颜色纷繁多样; 传统的右衽变成现在的对襟这样更便于穿脱。
3.服饰制作者的变化。以往,彝族服饰的制作基本上是自己或请人手工完成,织布、织查尔瓦、绣花等都是彝族女性完成,而制毡都是彝族男性完成。现在,随着彝族服饰被大肆宣传介绍后,激发越来越多的彝族以外而又热爱彝族服饰及彝族文化的人员参与到了彝族服饰的制作中来。比如,昭觉县月光民族产品制作厂中的研发人员和生产制作人员就有来自于国外的许多人员。还有,在昭觉县城制作和销售彝族服饰的经营者除了彝族外还有其他民族。
(二)彝族服饰销售的变化
以往,彝族服饰的制作和消费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自己制作的彝族服饰在赶场的日子拿到集市上去销售,或拿到昭觉县城专门卖彝族服饰的摊位去摆摊售卖,或者是卖给一些卖彝族服装的店铺。而现在,对于彝族服饰的销售除了前述的方式外,还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 展演、网上订货、按需定制等。
1.展演。昭觉县组织的彝族服饰表演队参加过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云南和贵州的赛装节等等。通过参加各种文化节、博览会的展演形式,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或咨询。
2.网上订货和销售。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网上购物也走进了昭觉,带动了彝族服饰的销售。昭觉县月光民族产品制作厂便采用了这种方式,一方面将自己设计生产的彝族服饰在网络上展示出来,明码标价进行网上售卖。同时,还欢迎各种顾客联系他们进行订制,这样能满足不分距离远近、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国别的各种各样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大大便利了消费者。
3.按需订制。昭觉县城的几个彝族服装店可以按照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订制,他们将自己曾经做过的彝族服装款式照相,制作成一个图片集供消费者选择款式和风格。假如消费者没有喜爱的,裁缝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描述和需求进行单独订制,真正做到量体裁衣、按需生产和制作。
(三)彝族服饰消费的变化
彝族服饰的消费包括消费习惯、消费主体、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等:
1.消费习惯的变化。大多数的彝族现在养成了穿时装的习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资交流便利、交通方便、商贸活跃,平时彝族基本上都穿时装了。因为他们认为传统的彝族服装自给自足地制作费工费时,本钱不少,而时装便宜,容易购买,穿着灵活方便。现在,多数彝族年轻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读书或者打工,自己已经不会制作传统的彝族服饰了,因此他们都到城里直接去买来就可以穿着了,省事省时而且便捷。
2.消费主体的变化。由于凉山州国际火把节和昭觉彝族服饰文化节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彝族服饰的喜爱和穿着早已经不再局限于彝族内部了。到凉山、到昭觉来观光旅游的游客被彝族服装的艳丽色彩、独特个性所吸引,有的在景点租借彝族服装来照相留影,有的干脆买一套彝族服装或一件彝族马甲、彝族百褶裙等等。随着现代影视剧、演唱业、表演业的发展,许多其他民族的演员需要穿着彝族的服装来进行表演、演唱等,因此他们就需要租用或购买彝族服饰。
3.消费观念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以及对环保对原生态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喜欢原生态的东西。昭觉县的彝族民众购买彝族服装,有经济实力、有购买力的就一定要买质量最好而且是手工制作的彝族服饰。彝族服饰消费观从以往的重实用改变为了重质量和原生态了。从能穿到穿好,这是彝族服饰消费观念的一大变化。
4.消费方式的变化。以往,彝族服饰的消费就是自给自足,而现在自己不制作通过购买来实现消费,因为有专门制作彝族服饰和销售彝族服饰的商店。一些彝族服装店、照相馆、旅游景点采用租借的方式将彝族服装租借给消费者,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四)彝族服饰价值的变化
从彝族服饰以往的御寒、保暖、防雨、防晒的实用价值更多地转向了彝族服饰所具有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等。
1.观赏价值。彝族服饰因其色彩鲜艳、造型独特、图案丰富等原因,深受彝族民众和其他民族喜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每年的火把节其实也是彝族服饰的赛装节,彝族青年男女们穿上最喜爱的、精心准备的彝族服装和戴上精美的彝族配饰,随身的服装加上珠光宝气的头饰、胸饰等,靓哥美女们自然就成了极具观赏价值的风景线了。无论穿在身上还是陈列在餐馆、宾馆、博物馆,彝族服饰都是非常具有观赏价值的。昭觉县彝族服饰表演队在全国各地的表演,也是大大地彰显了彝族服饰的观赏价值。这几年来,一些彝族文化主题的餐馆、宾馆的墙饰挂件就采用的是彝族服饰,甚至还有把彝族服饰做成微小的书签、手机挂链等等,这样彝族服饰的装饰性、欣赏性价值更大大凸显出来了。
2.经济价值。现在,随着彝族服饰专业化制作以来,彝族服饰成为了商品进入了市场流通; 还有自己不制作彝族服饰的彝族民众在有彝族服饰消费需求的时候,就会到市场上去购买。彝族服饰的买卖促进了彝族服饰生产制作者经济收入的增加。昭觉县一些农村的彝族民众放弃广种薄收的农田生产,开始专门来制作彝族服饰。所以,彝族服饰随着昭觉县两届服饰文化节的打造以来,交通运输业、餐馆旅馆业、观光旅游业、商品销售等行业的发展为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日渐彰显出来。
3.文化价值。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符号,彝族民众传袭着彝族服饰传统的缝制、绣花等。彝族服饰上的纹样、图案、色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彝族服饰中的纹样、图案、色彩也反映出了彝族先民们的原始崇拜的信仰。彝族服饰有对彝族神话传说的记忆,彝族服饰有彝族民众对生态的认知,彝族服饰体现出了彝族民众的审美意识,彝族服饰是彝族民众工艺制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等等。因此,彝族服饰具有地域文化、生产文化、信仰文化、历史文化、族群文化、审美文化的多种文化价值。
4.教育价值。通过对彝族服饰文化价值的挖掘,可以借助彝族服饰对彝族民众进行彝族历史、神话传说、天文、哲学、宗教、经济、生态的教育。因为彝族服饰的颜色、款式、图案、符号等等都浓缩了这些彝族历史、传统文化。也可以通过彝族民间艺人的言传身教,让彝族后代来学习和传承彝族传统的服饰制作技艺,让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彝族制毡技术和银饰制作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游客涌入昭觉等彝区,通过彝族服饰展演和售卖吸引游客来关注和了解许多彝族文化相关的信息,因此彝族服饰也就具有了传递彝族文化信息的作用。
三、对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昭觉县以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化来带动全县经济的发展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在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方面
1.保护和传承彝族服饰制作传统工艺。昭觉县应该设立彝族服饰文化及彝族服饰制作讲习所,邀请民间艺人或彝族服饰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言传身教彝族服饰制作的一些技艺,让彝族服饰制作的传统工艺不至于流失。
2.对立志于彝族服饰文化产业的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培训,除了让他们学习彝族服饰传统制作技艺之外,还要向他们讲授现代服装制作的理念、现代裁剪及缝纫等现代服饰制作技艺。同时,还要让他们学会了解现在社会人们对服装的消费需求。培养既具有彝族服饰制作传统工艺又,懂现代缝纫技艺的设计师 既懂服装又懂消费者消费倾向的设计师。
3.对彝族服饰的经营管理者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现代市场经营管理理论 让他们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如应对和处理进货市场、生产环节、销售市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对彝族服饰销售人员也要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让他们能熟悉服装消费市场,能把彝族服饰推销得更多更远,让彝族服饰的经济价值更大地彰显出来。
(二)研究方面
1.研究和开发彝族服饰。组织当地彝族服饰文化研究者和国内外服饰研究专家认真研究彝族服饰的历史和现状,对彝族服饰的风格、特色、款式、规格、图案、装饰、花边的镶嵌、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等等都应该加以研究。可以建立县级、乡级彝族服饰研究协会,动员民间力量来研究彝族服饰。在这个过程中提炼出一些彝族服饰最具特色的符号或图案,将之应用到彝族服饰的开发和设计中。
2.研究消费者。组织市场调查人员或与专业市场调查机构合作对彝族服饰需求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对消费人群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职业需求、表演需求、消费能力、消费方式、消费倾向等等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这些调研的结果,组织服装设计人员设计出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样品,进而能投入生产。
3.研究市场。服饰早已经超出了保暖御寒的功能,彝族服饰产业化运作要学会研究市场,一方面是研究服饰市场,让各种档次的彝族服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高端彝族服饰能参加各种服装设计大赛,中端彝族服饰能满足大众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还要研究服装市场之外的其他市场,比如: 节日市场、旅游市场、装饰市场、表演
市场、纪念品市场、会展市场等等,这些都是彝族服饰可以进入且可大大拓展的市场。
(三)品牌方面
既然昭觉县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服饰文化节,可见昭觉县委县政府对彝族服饰文化走产业化的道路是认可的,那么就应该鼓励和引导昭觉县的服饰文化产业打造品牌。昭觉县可以扶持一、两个彝族服饰制作的龙头企业,注册商标,再组织很多手工作坊,采用“公司 + 作坊 + 绣娘”的经营模式,生产出一系列产品样品来做品牌宣传。让彝族服饰的品牌也可以成为一种市场资本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另外,昭觉彝族服饰品牌的打造还可以借助其他文化资源,比如说: 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彝族年,竹核温泉的旅游,博斯瓦黑的岩画旅游等,甚至凉山其他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如喜德县的母语节、美姑县的毕摩文化节、雷波县的民歌节等等,更甚至还可借助各种国内外的文化博览会、商品展销会等等,来充分展现彝族服饰品牌的魅力,扩大彝族服饰品牌的知名度。
(四)创新方面
1.彝族服饰要瞄准国内外市场,大胆改革彝族服饰的款式,将传统彝族服饰文化元素简化、变形、移位、分解组合到现在各种彝族服饰当中,让彝族服饰变得更日常化、便装化、简便化; 设计和开发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适合穿着的上衣(内衣、外衣、马甲、短袖)、裤子(长裤、短裤)、裙装(长裙、短裙)等,便于彝族民众一年四季根据需要和场合可穿不同的彝族服装。
2.在彝族服饰原材料的选择上要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服饰面料不能只停留在棉布、灯芯绒、化纤的布料上面,顺应时代潮流,选择一些现在时兴的布料来做。
3.彝族服饰花纹图案的搭配上也可以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可以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不同的花纹搭配、不同的图案搭配或者单独使用,创作出不同人群喜欢并能接受的花纹图案搭配风格。在缝制上,采用手工刺绣和机绣相结合的方式,使彝族服饰的质量上了一个台阶。
4.全方位地开发彝族服饰,除了可以穿着的服饰的生产制作以外,还可以开发各种包(背包、挎包、手机包、电脑包等),床上用品(床单、被套、枕套、床沿巾、浴巾、毛巾等),家居用品(靠垫、抱垫、沙发巾、地垫、地毯、挂饰等)等等。
(五)营销方面
除了传统的通过批发商和零售商为主的销售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更多的营销方式来促进彝族服饰的销售:
1.参与性营销。以彝族风情旅游的形式,让游客在参与性彝族风情旅游活动中穿彝族服饰,费用可包括在门票内。游客实际体验了彝族服饰,若是喜欢了,会激发游客购买。
2.赠送礼品式营销。以“赠送礼品”的形式推销彝族服饰商品,费用包括在餐饮、门票等里面。还可与各级政府联系,将彝族服饰作为礼品赠送给各种嘉宾。
3.展示性营销。各种彝族文化旅游的服务人员必须穿戴彝族服饰。在彝族聚居区推行各行各业统一着彝族服饰,比如: 宾馆、商店、酒店、工商、税务、交通、学校、财政、税务、金融、保安等等。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还可以参加各种服装大赛、服装博览会、节日等,通过展示彝族服饰的风采来吸引消费者。
(六)政策方面
昭觉县政府在政策方面应该给与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很多政策的支持和调控:
1.明确彝族服饰文化产业是昭觉县发展的特色产业,这项政策不随领导人的变换而变换,要保持这项政策的长期性、一贯性。
2.做好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从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信息咨询、招商引资等方面都给与彝族服饰文化产业一定的支持和引导。明文规定很多政府部门、专职部门、学校、窗口部门的人员必须着彝族服饰。
3.在财政资金、税收等方面应给予彝族服饰文化产业一定的倾斜或优惠,可吸引彝族服饰手工作坊做大做强,也可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彝族服饰文化产业,这无疑对彝族服饰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4.以旅游为依托,以彝族服饰促发展,对彝族服饰的开发一定要通盘考虑,带动全县经济的发展。另外,昭觉县委政府也还可以加强与凉山州其他县或省外、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七)宣传方面
借助现代传媒,促进彝族服饰的大力宣传: 电视广告宣传、广播电台宣传、网络宣传、车厢宣传、广告牌宣传等。可以借助各种文化表演活动、节日展开宣传。还可以组织彝族服饰设计大赛,吸引国内外的服装设计精英参与彝族服饰的设计。邀请国内外作家、诗人、摄影家、艺术家等前来昭觉调研采风,他们创作出的作品,无论是文学作品、摄影作品还是艺术作品都是对彝族服饰的最好宣传。
总之,服饰是流动的文化和凝固的历史,从人到物、从形到魂、从设计到市场多方面的关注和研究,通过对彝族服饰的生产制作、销售、消费整个产业链的协调联动,全方位地考量和规划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是昭觉县发展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应该重视的。昭觉县只有在继承彝族服饰文化传统的前提下,融合现代服饰最新理念,发展彝族服饰文化产业,才能既实现地区经济发展,又能促进彝族文化的传承及其弘扬。
[1]昭觉县志 ·文化 ·民间美术[M].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
[2]彝乡昭觉·服饰之乡[DB / DL].http: / / www.my.gov.cn / MYGOV /145806241254342656 /20060310 /75817.html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 12 期,责任编辑:孙国英。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彝族文化研发创新团队”项目(13TD005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菊(1971 - ),女,四川冕宁人,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领衔导师,研究方向: 彝族文化、彝族文学、彝学史、文学人类学。
文字来源:彝学微信公众号;主编:巫达;推文编辑: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