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骞: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民俗记忆
作者 李骞 2020-08-20
原出处:《文艺争鸣》

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曾经这样说过:“风俗习 惯和时代精神对于群众和对于艺术家是相同的;艺术 家不是孤立的人。”(1)其实,在当代民族诗歌创作中,诗 人们一方面都在紧跟时代的脚步,在艺:米形式上进行 了空前的革新。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了对于民俗文化的 高度热情,在他们的作品中,那些带有民族特色的风俗 习惯获得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我们在阅读当代大凉山 彝族诗歌的时候,能从它的字里行间强烈地感受到那种 浓郁的民俗气息。民俗文化对于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 群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它不但是作家和作品的表现对 象,也在很多时候影响了作家的精神气质。诗人们对民 俗文化的表现不是为了新异风格的追求,而是为了更加 真实地去呈现一个族群的生活现实。从他们的衣食住 行,到他们的精神生活;从普通的生老病死,再到隆重 的节日庆典,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从这一系列的风俗 习惯当中获得了自由舒展的诗意空间。因而他们对民 俗的书写也完全摒除了那种“异域”的文化视角,而是 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带有着一种鲜活的记忆。可以说, 这些记忆正是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艺术风格的典型 标志,它也构成了诗人们创作精神的又一重要维度。
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俗是对一个族群真实生活的概观,其最基本的 元素则是这一群体在衣食上的形式和特色。这些日常 生活的基本形态,不仅构成了一个群体最真实的记忆, 也最终决定了它整体性的精神气质。在当代大凉山彝 族诗歌中,充满了太多的对于日常生活细节的诗意化描 写。从这些文字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凉山彝人最真实 的生活场景,甚至看到了一个极为清晰的彝人形象。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民俗学的观点出发,对于一个民族最基本的区 分是始于服饰。一般来说,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 服饰文化,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服饰是各 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属于各民族独有 的心理状态的视觉符号,穿着同一服饰的人时时都在 相互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我们是同一民族的人,并因 此强调同一民族之间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2)因而 在服饰这一日常化的符号之中,其实传达出了一种最 为具体的民族意识。我们在阅读当代大凉山彝族诗歌 的时候,往往能够见到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 。霁虹在他的诗中描绘出这样一幅美妙动人的形象:“身披 擦尔瓦头扎英雄结的人/在一个早晨走到了一个山顶/ 此时/他的英雄结上长出了一枚/硕大的金橘/他的耳 环坠子以及/他一身所有的饰物/都放射着光芒/ (3)“檫 尔瓦’是一1种披在肩上的羊毛披猶,是彝人生活中最常 见的服饰,而“英雄结”则是扎在头上的发束,在早晨 的阳光和大山的映衬之下,这位彝胞的形象更加光彩 照入。诗人对于“擦尔瓦”和“英雄结”的描写,意在传 达一种深厚的民族情感。很显然,它们在这里已经不 再是单纯的普通服饰,而是具有了丰富象征色彩。在 霁虹的笔下,那些普通的民族服饰往往具有别样的神 采,带给人欢快的感官享受。比如他在另一首诗《太阳》 中所弓:“他们身着彝装/肩扛农具/打着我熟悉的手 语/沿着崎躯的路线走着/从远处赶来的风/飘扬着他 们的天菩萨。”(4)这里的“彝装”给人的感觉是亲切的, 与后面的“熟悉”一语形成了巧妙的互文,而“飘扬的 天菩萨”带给了人1动态的审美感受。在霁虹诗歌的 那种行云流水般的文字里,蕴藏着一种轻快的诗境,他 诗中的那些服饰传达出的是那种飞扬的舊情。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创作 中,民族服饰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对象,像“擦尔瓦”“英 雄结” “天菩萨”等等都是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而在 写到这些服饰的时候,诗人的笔墨总是那样的自然鲜 活。比如石万聪在《依玛尔博》中是这样写的,“金黄 色的芦苇秸/将它们处理成黄昏的落日/跳荡着褐色 的旋律/燃烧着滴血的红缨。”(5)这首诗的用语色彩极 为鲜明,把整首诗的情感都激活了,也更加衬托出了诗 人那欢快的心情在一个族群的日常生活中,服饰是 构成族群记忆最直观性的东西,它让一个民族的形象 变得更为清晰。甚至从服饰当中传达出了一个民族共 同的文化经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很多民族诗人们 看来,服饰已经不再只是物质生活中的常见形式,而是 象征一种精神文化,甚至在很多时候融入了诗入们对 子生活的记忆,以及生命的感悟#因而在面对一条百 褶裙的时候,阿库乌雾在《百褶裙》中曾这样深情地感 慨道:“竖起成瀑布谁能看透/横陈为山踣走不尽/彝 人之妻再用我/终将不腐的灵魂/作源头让生命/在 百褶千回里/摘到人间/最后一枚生涩的果子/在袓灵 面前默默/呈现不会发芽的/果。” 在诗人的眼 中,普通的百褶裙中也融入了诗人对民族的慨叹,并将 这种慨叹上升为了一种生命的思考。在当代大凉山彝 族诗歌中,服饰是一个重要的意象。作为民俗文化的 重要表现形式,它在经过了诗人情感的过滤升华之后, 成了民族美学的重要标志。当然,在民俗生活当中,服 饰并不是种笼统的象征,它颜色的搭配和花纹的勾勒 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就像倮伍拉且在《服 装与酒具》的诗中所写的那样:“每一个彝人都能读懂/ 绣在服装上的花纹,”(7)凉山彝人的服饰最为直观地反 映了这个族群的视觉审美,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对于颜 色的选择。彝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黑红黄三色有着特 殊的钟爱,彝人对于颜色的特殊选择之中,绝不只是一 种简单的审美需求,而是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这与原始部族的图腾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渊源。尤其 是黑色,在彝族文化中,黑色象征着忠勇等多重含义, 它也构成了凉山彝人审美的艺术的背景。在当代大凉 山彝族诗歌艺术世界中,黑色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很多 诗歌都表现出了“黑色”这一主题。比如吉狄马加的《黑 色的河流》《黑色狂想曲》、阿黑约夫的《黑土地》、吉狄 兆林的《黑苦荞》,还有发星的组诗《对大凉山黑色情 人的永远沉醉》,我们从中都可以看出彝人对这一颜色 的钟爱。尤其是发星的组诗《对大凉山黑色情人的永 远沉醉》,诗人真的可以说完全沉醉在了一个黑色的深 邃世舁中。整组诗构成了一部黑色的交响曲,土地、荞 麦、女人、石头、经文、词语等等,这一切都浸染着黑的 色调#诗人这样深情地写道:“我把月亮挂在树梢像打 一个流浪灯笼/在风清虫嚷的夜晚一个入在坟地/抄 写彝人心经。”(8)虽然诗中并没有出现“黑”字,但是渲 染了一种神秘的文化气自、。诗中的“坟地”成为一个民 族逝去的身影,而“心经无疑象征了一种生活的记忆。 在这样一种黑森森的景中,诗人开始一个族群生 活记忆的书写。可以说,“黑色”在发星的诗歌中表现 到了极致,诗人从中发现了一个民族的底色。借着对 于这颜色的想象,诗人描绘出了凉山彝人的文化底蕴# 对于一个族群来说,最能反映其民俗特征的,除去 服饰之外莫过于其次食文化。对于生活在高寒地带的 凉山彝人,酒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u酒文化 也最能体现凉山彝人的民俗特征,霁虹在他的诗歌《为 一杯酒歌唱》中这样写道:“为一杯酒歌唱/就这样一杯 溢着纯香/当你把它举过头顶/你就醉了 /多少沉落的 太阳/装在里面/而英雄的袓先/像河一样沿着你的记 忆走过来。”(9)与其他民族泛滥的酒文化不同,彝人对 酒有着一种极为深厚的文化情结。在他们高高举起酒 杯的时候,常常伴有深情的歌唱,而那种悠远的文化记 忆也会从中升起。在凉山彝人的生活之中,酒不仅蕴 藏着丰富的文化气息,也滋养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 情回忆。阿苏越尔在《转转酒》中是这样写的,“抿一 口酒,醉一方乡情/这是在人群中传了千百年的转转酒 /从习俗里走来的黝黑山脉/围坐在火塘边,转转酒越 转越近。”(10)诗歌写了凉山彝人中盛行的一种“转转酒” 的习俗,在这样一种乡情浓厚的饮酒氛围中,传达出了 一种温馨的记忆。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当代大凉山彝族诗歌中荞麦也是一个频繁出 现的意象。凉山地区生长的荞麦是彝人的主要的粮食, 当诗人们写到荞麦的时候,也不再仅仅把它视为一种 普通的食物,黑色的苦荞作为一种生命力的象征,和他 们的精神世界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吉狄兆林的《黑 苦荞》这样写道:“我认焉/苦荞是一种让人长脾气的 粮食/是它改变了我和蓝天之间的距离/并且让我黑/ 并且让我喜欢黑/光沉浸在有苦荞的生活中/给自己 戴的是诗入的帽子”(11)显然,诗中的黑苦养已经成为 诗人精神家园,它培养了诗人的精神气质,也支撑起了 诗人的艺术想象。霁虹的《荞花的香味》是这样写的: “远方的那个朋友/他问我/荞花的香味/是如何样// 其实/她就是/ 一首悠远的古歌/浮现出来的/大地的 呼息,(12) “悠远的古歌”和“大地的气息”,分别象征 这片浸透了彝人热情的故土。可以说,在当代大凉山 彝族诗人群的艺术世界里,荞麦这种传统食物成为一 种饱含了诗情的文化符号,它与这个民族的生活习俗 以及这片土地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日常物质生活中的风俗,滋养了凉山彝人的文化 精神。在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创作中,这些物质性 的民俗形式不仅为诗人们提供了带有地域特色的审美 对象,也滋养了诗人们独特的艺术气质。在千百年来的 生活当中,这些生活中的饮食符号,被赋予了深厚的地 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内涵。在诗人们开始创作的时候, 这一系列的文化符号,便纷纷从这片神奇的土地跳入了 诗人们的字里行间,带给了读者以新异的审美效果。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一个民族的生活当中,除普通的日常生活之外, 节日是民俗文化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民俗学家 看来:“节日风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观念 直接相关:(13)因而在一个民族的各种节日里,往往积 淀了这个民族最为核心的精神元素,以及它生存和发 展的历程民俗节日的这一特征,常常使其成了文学 家们钟爰的对象。尤其是对于当代少数民族诗人们来 说,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常常激发了他们对于本民廳 文化的想象,并为他们的诗歌增添了大量原生态的艺 术元素。在我们考察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创作时, 发现他们在创作中从来都没有忽视过对于本民族各种 民俗节日的书写。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又称星回节,是在彝人生活中一年最重要 的节日,它始于彝族同胞对于火的崇拜。火在彝人的 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牧莎斯加曾经这样说过: “彝人生离不开火,死离不开火。”(14)他在《不止是火》 中这样深情地吟唱道:“不止是因为火——包括我的肉 体和灵魂/我的微笑与眼泪,我的运动与静止/以及我 的苍天,我的大地/我的眼睛和眼睛之外的牛羊和风 云/(15)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一系列排比的句式,把自己 以及自己以外的一 都与火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 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牧莎斯加的这首诗如实地 反映了火在凉山彝人心目当中的位置。当然彝人对于 火的崇拜,有着诸多文化和现实的因素。在大凉山这 样一片高寒之地,火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是可以想 象的。虽然其他地区的民族对火也有着一定的崇拜, 但是这种崇拜的程度远比不上凉山彝人。凉山彝人 对火的情结超出了一般的敬畏,其中也夹杂了一种别 样的亲近。作为人类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火 的崇拜既含有着人类原始部族社会的影子,也有_业 社会的文化元素。火把节一般在每年的六月下旬举行, 这个时候玉米正在吐须,荞麦开始扬花。倮伍拉且在 《天天都是火把节》中这样写道:“那一段时间里经常有 暴雨和冰雹/经常有虫和瘟疫/那一段时间里分娩的 土地需要阳光/结籽的庄稼需要阳光/太阳落山以后 点燃火把到山上去/暴雨和冰雹害虫和瘟疫与黑暗一 同消失/火把煻、灭后太阳就会升起。’(16)在一年一 度的火把节中,白天有诸如赛马、斗鸡、斗牛、斗羊等很 多狂欢式的民俗活动,晚上人们则打起火把走进山野。 在这一天里,人们的生活热情空前地高涨,家畜的生命 活力也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因而火把节也常常成为诗 人们重点表现的对象,阿苏越尔的《火把节》这样描述: “盛开的百褶裙如花似玉/成长中的玉米撒下花雨/ 一 束束火把,一年年相遇/烧死地上的虫、心中的苦。” (17) 在这首诗里,穿着“百褶裙”的姑娘,与周围的环境相 映,增添了那种节日的喜悦。在这样一种隆重的氛围 中,火把节已经不再局限于烧害虫这样简单的含义, 而是从中完成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实,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很多民俗性节日往往 都是和日常生活直接发生联系的。民俗学家指出:“深 究各种节俗活动产生的根源,却不难发现一个简单而 又永恒的推动力:即人们期望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 岁平安。”(18)对于饱受稼穑之苦的农民们来说,民俗节 日绝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文化式,其中暗含着对艰 辛生活的补偿机制。石万聪在诗歌《尝新节》中这样写 道:“脸朝黄土背朝天后的/丰收之果在枝头闪现不已 /尝新节年复一年生生不息/阿爸锄动泥土禾苗还會 草/阿妈点播种籽汗水与希望/朴实了今日哟欢庆的 尝新节/共跳一场动情达体/共次一杯浓浓的苞谷美 酒。”(19)在这首诗里,诗人用了“脸朝黄土背朝天”与 “丰收之果”等一系列的对比手法,将那种劳作的艰辛 与节日的喜悦对接起来,完成了一种节日的欢快。在 大凉山彝族地区,大概存在着20多个民俗节日,这些 节日里无不蕴藏着深刻的现实生活内涵,也寄托了彝 族人民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像火把节和尝新节这样的岁时性节日,都是与一 个族群的整体生活密切相关的在这些群体性的节日 之外,还有一些与个体生命相关的礼仪性节日。对于每个彝人来说,这一类节日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按照民 俗学家的说法:“人生礼仪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 程序和阶段性的标志。” _困而在彝人个体的生命中, 在经历了一次次这样的节日之后,也标志着他一步步地 融入了这个群体。关于这样的节日,阿库乌雾在《朵波 嘟》中曾有这样的描绘:“多少年之后/含着母亲橄榄似 的乳头/跨出木屋/完成另一次诞生一杯美酒/祭天神 祭日神祭生育神/那些不醉的野物/用温馨的爪子第 一次/抚摸你此刻/父亲动手剃下与生俱来的/发丝 为你开辟/重新生长的路途。” (21) “朵波嘟”是彝人新 生婴儿出生之后,所经历的一个出门见天仪式。诗人在 这里诗意化地描述了整个仪式过程,并调用了丰富的想 象,写到了孩子一生经历的起点。于新生的彝族婴JL 来说,如果说从母体分娩是完成一次生理意义的诞生, 那么在这样一种仪式之后,无疑完成了一种文化上的诞 生,并开始参与口后共同的文化经验。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女性的一生当中,“沙拉洛”是个最为重要 的日子,它是彝族女孩在十七岁时所要经历的成人礼。 其中一个重要的节,就是换下少女所穿的短裙,穿上 成年女性的长裙。阿库乌雾在诗歌《换童裙》这样写道:“你换下的童裙/多么纯美的春天呵/ 一个季节在你的 秀发间/像獐子的蹄声一样/遗落。”(22)诗人用了一连 串优美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个少女的华丽蜕 变。毫无疑问,“沙拉洛”是凉山彝人记忆中最美丽的 日子,对于每个彝族女性来说,在这样的节日里应该充 满了许多终生难以忘却的回忆。巴莫曲布嫫在她的诗 歌《沙拉洛日子》中,通过一个年长的彝族女性的回忆 性体验如此描写道:“十七岁的女儿 /换上长裙戴上银 耳环/从她那光洁不留刘海的前额/您想起了自己的 沙拉洛日子。”(23)诗中通过“十七岁的女儿”与母亲的 鲜明的对比,既传达了那种生命成长的喜悦,也流露出 了对于岁月流逝的感慨。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情绪中, 更加突显了这个节日在每位彝族女性心目中的位置, 以及所凝结的那种人生的美好回忆。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一个民族的生活中,婚姻和丧葬是两项最为重 要的活动。虽然这两者表面上都是个体性的事件,但 是它们却与一个群体的生存密切相关,因而这个群体 中的很多成员也都会自觉地参与到整个仪式活动中 来。可以说,婚姻和丧葬既是一种个体性的事件,同时 也是一种群体性的事件。在凉山彝人的生活中,这两 种民俗活动都带有了浓厚的仪式化的成分,而这些也 带给了诗人们以极为丰富的文化记忆,成为当代大凉 山彝族诗歌的主要内容。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几乎在每个族群的日常生活中,婚姻都是一个最 为隆重的时刻。因为“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 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 (24)青年通过婚姻这样 一种正式的社会化程序结合在一起,从而为一个民族的 生存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当代凉山彝族诗人群的 很多成员里,都有着关于婚姻活动的描写。对于青年男 女来说,婚姻首先寄寓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阿 苏越尔在《安家姑娘》中这样写道,“巴莫(汉姓安)家 的长者已喝下别人的提亲酒/背对着夕阳的山脉,将时 光的身影扑倒在地/鹿鹿觉巴家的安家姑娘,从商店称 上水果糖/和慈父般的夕阳一起咀嚼着回家/她们白线 绒的肩饰随风飞扬。”(25)在清新的文字里,微醉醺醺的 家长,温和的阳光,嚼着水果糖的少女,把整首诗的氛围 渲染得欢快无比,也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了安家姑娘那甜 蜜的内心世界。然而,作为民族长诗《妈妈的女儿》的 诞生地,婚姻对凉山彝人不仅是欢笑,也会有泪水。《妈妈的女儿》是凉山彝族少女的悲情长诗,是女儿在出嫁 之前对于母亲的哭诉,从出生一直诉说到了出嫁之后。 在凉山彝人的传统习俗中,吟唱这首长诗成了女儿出嫁 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常能勾起少女们无尽的伤感。因 而在凉山彝人传统的婚姻活动中,也就流传着一种哭嫁 的习俗。霁虹在他的诗歌《冬日的一个黄昏》中就描写 出了这样一种场景:“前来的羊宰好了 /荞麦酒已经斟 好/哭嫁的歌声绕满/小小的瓦板房/新娘的父亲出门 去了 /他独自一人/走在女儿早晨背水的路上。”(26)诗 人准确地选择了出嫁的前一天作为切入口,宰好的牛 羊、斟好的荞麦酒与哭嫁的歌声构成了一个鲜活的民俗 场景,又通过孤独的父亲形象,把这种忧喜交加的氛围 逼真地传达了出来。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婚姻这种乐极生悲的民俗活动中,最能形象地 表现谅山笄人丰邑的内心世界。当然这种场合中的泪 水并非完全出于忧伤,尤其是对于那些妙龄少女来说, 更多的是夹杂着那种难以言说的欢欣。在当代婚姻活 动中,这种“哭嫁”的习俗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民俗化的 欢庆仪式。新娘们那种雀跃的心情,这在石万聪的诗 歌《新娘》中生动地展现出来:“唱一夜《妈妈的女儿》/ 并没有悲伤只有欢乐的泪/率红的验马吱溜一声送亲 的队伍/披着擦尔瓦端着山里的白酒/开始出发。”(27) 在这首诗中,少女的泪水成了对于戏:快的另一种表达。 诗人巧妙地抓住了送亲队伍出发的那一刻,寥寥几句 就将那种欢庆的场景形象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接下 来,诗人用了一串串优美的诗行描写了新娘在马背上 看到的美丽景象,以及对于今后夫妻生活的美好想象, 欢悦的氛围弥漫了全篇。婚姻庆典带给当代大凉山彝 族诗人群的,更多是一种欢欣的回忆,他们在写到这些 场景的时候调动了最多的灵感,以及对于这个族群生 活的理解。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相对于婚姻这种充满喜庆的民俗活动来说,葬礼 则代表着一个族群文化心理的另一极。在很多民族的 日常活动中,丧葬都是一种最为悲伤的活动。可是,这 种最为消极的活动,在一个群体里所发挥出的社会功能 却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学家雷蒙德•弗斯认为:“丧礼 强调个人在所属的社会中的价值,这是它的一大功能: 它又帮助人们把分裂的群体重新组合在一起,使人们认 识到应当建立新的关系,这是它的另一重要功能。” 也就是说,丧礼的进行加强了一个族群成员的向心力, 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一种群体文化。对于凉山彝 人来说,丧礼绝不仅仅是为抒发对亲人逝去的悲恸,同 时还有对袓先英灵的追怀,以及对本民族文化之根的追 寻。因而在凉山彝人的葬礼中,也被最大限度地渲染了 民俗仪式的色彩,它集中地体现了这个民族对于祖先的 崇拜,以及对火的深厚情结。在很多少数民族的丧葬文 化当中,葬礼是将死者的灵魂送到另一个世界的程序。 因而每个民族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虽然方式不同,但 都是极为庄严肃穆的。在凉山彝人的葬礼仪式中,毕摩 是最为重要的参与者,通过由毕摩诵读的《送魂经》和 《指路经》,让亡者达到袓先英灵的长眠之地。对于当代 大凉山彝族诗人群来说,这一程序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 了丰富的想象。吉狄马加在他的《白色的世界》中这样 描写死亡:“我知道,我知道/死亡的梦想/只有一个色 调/白色的牛羊/白色的房屋和白色的山冈/我知道, 我真的知道/就是/迷幻中的苦荞/也像白雪一样。” 全诗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在毕摩的吟诵中建构了一个 乌托邦的灵魂世界。死亡成了走进袓先世界的方式,这 种不乏神秘的想象消除了彝人对于死的恐慌。它不但 给那些丧失亲人的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也为每个 参与葬礼的人提供了亲近袓先的方式这也是彝人葬 礼最大的一项文化功能。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人传统的丧葬方式是火葬,这也是源于彝人对 于火的崇拜,并为葬礼增添了一种亲近而神秘的色彩。 牧莎斯加的诗歌《葬礼》曾这样写道:“啊,火把,光芒/ 像木梳梳理好凌乱的牵挂/那时,你轻轻点一下头吧/ 请密匝的树木让出一条小路/哪怕是通向陷阱/(嫡亲 的儿孙/还会认得我们吗/就像我们认得无比美丽的 语言“火”成了诗人通向彼岸世界的入口,诗人 在这里通过一种含混的艺术视角,传达出了一种神秘 而厚童的文化感。因而在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艺 术世界里,“火葬地”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化符号,象 征着一种精神皈依。霁虹在诗歌《火葬地》中则这样 深情地写道:“我是一个彝人的孩子/生活在起伏的大 山里/像所有的彝人那样/山里有一块属于我的火葬 地。”  “彝人”“大山” “火麵”是这首诗歌的关键词, 在诗人的心目中,它们共同凝结了一种民族文化信息。 如果说大山象征着一种肉身的栖居之所,那么火葬地 则无疑象征着灵魂上的最终皈依,诗人将从此走近袓 先的世界。可以说,在当代大凉山彝族诗歌中,婚姻和 丧葬这两种文化色彩极端鲜明的民俗活动,已经成为 最为重要的诗学符号。它们寄托了诗人们对于凉山故 土和民族文化的深厚惰结,最终也超出了一般的民俗 范畴,从而凝结了新异的美学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个民族对音乐艺 术有着一种特殊领悟能力。因此在彝人日常的文化生 活中,蕴藏了丰富的民族歌谣和独特的音乐艺术。每 逢有重要的民俗活动,往往也会伴随着这些歌谣和艺 术的表演,这些民俗歌谣和音乐艺术对当代大凉山彝 族诗歌的创作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从诗人们精神气 质到他们的创作形式,民族歌谣音乐的影响都是进入 骨髓,并成为他们极为重要的创作资源。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当代大凉山彝族诗歌影响最为深远的,应当是 其歌谣文化。凉山彝人的歌谣文化充分地表现出了它 的口语性特征,从吟诵的民族长诗到对答的“克智”其 节奏无不是欢快明朗,其语言无不是明白晓畅,这对当 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 著名的民族史诗《勒俄特伊》就是在婚丧等重要场合吟 诵的经典,其中的创始传说和英雄神话都为诗人们提 供了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民族长诗对彝人的影响如 此深刻,以至于其中的很多形象都成为这个民族文化 生活当中内涵深厚的符号凉山地区所蕴藏的丰富史诗文化,与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那种深厚的历史 情怀,显然有着不可忽视的渊源。一般来说,民族长诗 大都是在那些较为盛大隆重的场合中吟唱,与之相 比,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口语歌谣则更为常见。从最早 的吴琪拉达到最近的吉狄马加,乃至整个大凉山地区 为数众多的诗人们,都在从这些民族歌谣文化中汲取 养分。像吴琪拉达的《大凉山情歌》《农奴翻身歌谣》、 吉狄马加的《自画像》《黑色狂想曲》都是脍炙人口的 佳作。在当代大凉山彝族地区,各种民俗艺术都是來 于自民众又直接服务于民众。正如鲁枢元教授所说: “艺术,并不仅仅是工具,甚至也并不总是‘作品’,艺术 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是生命赖以支撑 的精神。”(32)这个说法对于凉山彝族歌谣来说,是再合 适不过的了。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创作很大程度 上受到了歌谣传统的影响,他们的很多作品,不仅可诵读而且可以咏唱,这种“咏唱性”是当代大凉山彝族 诗歌的一个显著特征。像倮伍拉且的《故土》《绕山的 游云》《生命》《在乌拖山上》等作品,无不带有着浓郁 的乡土情调和那种优美的旋律。另外,在歌谣这一日 常化的民俗艺术之中,常常包含了一些诗人们难以忘 怀的记忆。阿苏越尔在《歌谣》中曾这样写道:“那一天, 在半醉半醒的火光中我无法入睡/记得漫天的幻想被 星宿带回到黑夜的枕边/通红的火把下,后山小学的操 场上隐约可见/举起火把的那一刻/你熄灭的情歌死 灰复燃。”(33)虽然这首诗名为歌谣,但是诗人并没有写 具体歌谣内容,而是以此为中心书写了一个难忘的记 忆。其实,对于每位凉山彝人来说,这些旋律优美的歌 遥,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狂欢式娱乐,更不是民族文化的 某种刻板表现,而是诗入某个人生阶段的记忆。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说到凉山彝人的民族歌谣,“克智”是一个不容忽 视的艺术形式,它是“口头论辩的辞赋或民间韵味体诗 歌,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34)在一些较为盛大的会客 场合中,也会有克智的精彩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主 客双方既有礼节性的对答也有唇枪舌剑,双方在一种欢 快而紧张的氛围中增进亲情和友谊。大体来说,克智分 为开场、入题、发展、高潮、转折和尾声等六个部分。主 客双方的语言往往都幽默诙谐,兼有寓教于乐的社会功 能,因而赢得了男女老少的喜爱。因而在“克智”这一 民俗艺术当中,也融入了凉山彝人的文化记忆。石万聪 在诗歌《故乡的克智》中这样写道:“想起故乡想起/故 乡多是辉煌的克智/阿普的诙谐火塘/以及那些褐色 和白色的牛羊群/像天上的繁星闪烁/我的乡亲我的/ 大凉山耕耘的父老/阡陌纵横化为克智。”(35)在这里, 诗人把克智和故乡建立起了联系,并通过克智表演的场 景,融入了对于故乡的情感。表面上写的是克智,实际 上传达的却是对于故乡的那种温馨记忆。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凉山彝人民俗艺术当中,除了民俗歌遥之外,音 乐是其另一个最具特色的部分。研究者胡均认为:“凉 山彝族音乐的一般特点是旋律反复与人声模拟,曲调 结构形式比较简单,有时增减几个音或改动某些音,变 化极不固定。有些歌曲带有朗诵的性质。”(36)就当代 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整体创作风格而言,我们也能够 清晰地看到民俗音乐对它的影响。诗人们在进行创作 的时候,不自觉地把民族音乐的旋律融入到了诗的字 里行间。因而他们的诗歌不但富有节奏感,而且大都 隐含着一种缓缓上升的旋律,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曲 曲颂歌。这在倮伍拉且、玛查德清、牧莎斯加的、霁虹 等人的诗歌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当代大凉 山彝族诗人群的日常生活中,民俗音乐为他们带来极 为重要的影响。倮伍拉且在他的诗歌《我热爱这样的 音乐》中写道:“我感觉得到/这样的音乐/将伴随着我 生命过程的每一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把 它视如/阳光/空气和水。”(37)诗人从自己的人生经验 出发,描写了生活中的那些音乐带给自己的影响。此 时,对于诗人来说,这些音乐已经不止是一种审美的艺 术,而是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像阳光、空气和水 一样,是生存不可或缺的东西,因而在他们的诗歌中, 这些民族音乐也就成了其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像霁虹 的《听马布演奏》、阿苏越尔的《羊皮鼓》、牧莎斯加的 《八十一句歌和十八级音符》等诗歌里,都充满了对于 民族音乐的诗意化描写。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俗是对一个族群文化最为丰满的诠释,当代大 凉山彝族诗人群在创作过程中,那些富有原生态气息 的民俗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当他们怀着 饱满的热情,抒发对自己本民族和故土热爱的时候,也 把自己对生活的原生态记忆带入到诗歌创作中。从日 常生活到民俗节日,从衣食住行到音乐歌谣都进入到 了诗人们的艺术世界。这些民俗文化不仅成为诗人在 创作中重要的表现对象,也影响了诗人们的精神气质。 因而在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创作中,我们能够清 晰地看到这些民俗记忆所带来的影响。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年 版,第33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 ( 13 ) ( 18 ) ( 20 ) ( 24 )钟敬文:《民俗学慨论>,上海文艺 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第135页,第135页,第156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页,第172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 ( 9 ) ( 12 ) ( 26 )霁虹:《大地的影子》,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年版,第31页,第31页,第38页,第45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 31 )霁虹:《霁虹诗选》,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19页,第36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 ) ( 6 ) ( 8 ) ( 11 ) ( 19 ) ( 21 ) ( 22 ) ( 27 ) ( 35 )发星工作室: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代大凉山彝族现代诗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版,第294页,第262页,第324 页,第324页,第298页, 第268-269页,第270页,第300页,第293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 )倮伍拉且:《绕山的游云》,四川民族出阪社,2009年狀,第 91 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 ) (25 ) ( 33 )阿苏越尔:《阳光山脉》,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4年版,第55页,第68页,第26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4 ) ( 15 ) ( 30 )牧莎斯加:《部落与情&》,作家出版社1999 年版,第183页,第43页第128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6) (37)倮伍拉且:《大凉山》,青海(民出阪社,2011年版, 第18页,第44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 阿苏越尔:《阿苏越尔诗选》,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 版,第14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3 )凉山州文联、凉山州作t协会:《凉山当氏文学作品选·诗 歌卷》,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77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8) [英]雷蒙德·弗斯:《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商务印书馆, 2009年版,第156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9) 吉狄马加:《鹰翅和太阳 》,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 127 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2)鲁枢元:《文学与治疗》,叶舒宪主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1999年版,第30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4 )阿牛木支、孙正华:《论凉山“克智”在民俗活动中的作 用及发展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6 )胡均:《凉山彝族奴隶制度的社会形态》,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5年版,第382页.: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大凉 山彝族诗人群研究”(编号13BZW169 )阶段性成果。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李骞: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字来源:彝学公众号,主编:巫达)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k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肖敏 编辑: 肖敏 返回顶部 ↑
本文相关专题更多专题 >
凉山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