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国时期,凉山彝族被国家纳入现代教育范畴。其时,针对彝族推行现代教育的动因和方式主要基于国家目的和需求,与彝族社会生活相去甚远。接受教育者通常处于观望、被动地参与境地,或者更多抱有回避态度,甚至还有抵触行为,以致现代教育未能在当地收到政府所愿的效果。今天,从学术视野关注和发掘民国时期凉山现代教育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不仅能够弥补凉山民族教育史研究的空白,而且还能为边缘族群进入主流社会的进程及特点提供个案示范经验。
【关键词】民国教育;凉山彝族;发展历程;效果分析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科研基金资助“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百年发展研究”项目(13BSH048),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资助“民族教育现代史研究”项目,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硕士点(2015XWD-S03040)资助“彝区现代教育发展历程研究”项目。
民国时期,凉山彝族被国家纳入现代教育范畴。其时,针对彝族推行现代教育的动因和方式主要基于国家目的和需求,与彝族社会生活相去甚远。所以,接受教育者通常处于观望、被动地参与境地,或者更多抱有回避态度,甚至还有抵触行为,以致现代教育未能在当地收到政府所愿的效果。本文涉猎民国时期凉山现代教育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旨在探索边缘族群进入主流社会的地方性进程及特点。
1939年1月1日,西康省①政府正式成立,辖雅、宁、康三属。其中,宁属辖有西昌、冕宁、越西、盐源、盐边、会理、宁南、昭觉八县,后新增德昌、宁东(今喜德县及周边一部分地区)、普格三个设治局。省政府在宁属所设最高行政机构是宁属屯垦委员会,简称“屯委会”②。故外界当时统称现今凉山彝族大部分地区为宁属地区,称凉山彝族为边民,本文所指边民教育和边民学校正是凉山彝区当时的现代教育和民族学校。
一、现代教育发展历程
民国初年,政府对“治理彝务”主要达成“同化彝人为我助援”和“先威服而后德化”的两条途径共识③(P.1-2),因而极少实施真正意义的现代教育。按照1937年7月1日起施行《宁属整个治彝方案及实施步骤》的内容部署和时间安排,“治理彝务”工作依然延续清末以来范式,分为三期,即“第一时期,整理全区彝务,先行宣抚彝巢。继则雕剿逆彝,使其就范,划设政治指导区,树立政治初基。第二时期,废除土司名称,推行彝地政教,以入政治常规。第三时期,开发彝地富藏,充实彝地人口,并教化彝人凶残习染,以达同化圆满目的。”④(P.3)
1929年起,为配合《宁属整个治彝方案及实施步骤》进入“开发彝地富藏”之三期需求,政府由24军宁属整理委员会在西昌小较场的关帝庙内创办化彝学校,委垦务局长陈正刚兼管办理。生源由各县政府指令所辖黑彝家支“派送”⑤,终有40多名子弟入学。后因垦务局撤销,化彝学校随之停办⑥(P.89)。
1930年11月,国家教育部成立蒙藏教育司专门管理民族教育事务后的1933年,24军驻宁属屯殖军又在西康省立西昌中学西院恢复化彝学校,并首次由彝族优秀青年曲木藏尧全面负责主持学校管理工作。其间,生源依然由各县政府动员各支黑彝头人或独立白彝送子女上学。开学当天有近百名学生入学。课程设置与汉生学校无异。后因彝生语言障碍和生活不适流失多数,再任周维权协助曲木藏尧办理学校。周上任后,将彝生全体转移到西昌省立师范(西康省第二师范学校)附设小学初一年级附近就读,采取在西院学习和东院就餐方式,课程设置更不考虑民族差异,导致学生不停流失,化彝学校再次停课关门⑦。
1936年,中央黄埔军校成都分校派出曲木藏尧和刘文俊招收40名左右彝族子弟,在化彝学校原址建立边民班。学生附属屯垦队学习农牧技术、思想改进和汉族礼仪等内容,学制为1936年1月-1937年7月。⑧
1937年,遵照中央指示,屯委会在冕宁、盐边、盐源三地各设一所边民小学。冕宁和盐边两所较具规模,也有成效。盐源一所生源甚少,校舍设备极为简陋。同年,昭觉境内的县城、四开和竹核等地也随之开设6所短训小学。
1937年3月,彝族土司岭光电在甘洛县斯补村利用自家住房,创办斯补边民小学并自任校长,还聘请龚守先、王义琼、邓永清、马焕章、刘玉成等彝汉教师任教⑨(P.2,P.344)。
1939年1月1日,西康建省。刘文辉主席明确指出:西康建设首要在宁属,宁属政治事务首要在彝族事务。他还亲拟“三化政策”⑩(P.85,P.293-307),确定以现代教育推进彝族事务。彝区现代教育由此开始起步。
1944年11月17日,刘文辉从雅安偕胡恭先、李静轩、侯希吾、刘元瑄、伍柳村等军政要员南下西昌,在屯委会组织机构内下设边民教育委员会。彝区现代教育开始相对稳步发展。
二、民族教育的制度和措施
1942-1945年,屯委会一方面成立民族教育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和教育法规编印;另一方面创办第二边疆师范学校、边民实验学校、边民生活指导处、边民实习农场和工厂等,储备教育师资,力求运用科技影响彝族地区,提升其生产和生活技能等等,为彝区现代教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成立边民教育委员会。民国时期,民族教育事务仅由屯委会下设的边务处第二科兼顾办理。1945年4月7日,第二科扩充为边民教育委员会(简称:边教会),主任委员由边务处长刘元瑄亲自兼任,副主任委员由屯委会委员杨露兼任,15位委员由屯委会直接派任。边教会之下设立总务科、学校教育科和社会教育科,其中各科科长均由屯委会指派各处、室负责人兼任。尽管这时期民族教育的组织人事中没有彝族参与,但上述15位委员由绝大多数熟悉彝族情况的人员组成。
2、编印边民教育法规。彝族地区与内地不同,民国时期尚未完全进入国家行政范围,尤其黑彝统属地区基本未与政府发生联系,处于相对独立状态。所以,当时中央颁布的法令规章,难以适应彝族实际,更没条件传达到彝区。边教会成立后,在倾听岭光电、李仕安、王济民等部分彝族意见基础上,相继制定适宜彝族社会的一级法规10种,社会教育法规6种,边民小学法规11种,涵盖彝族社会风俗文化工矿农牧等各项事业,并计划装帧成册分发各县实施执行。后因条件所限,终未完全落实。
3、编撰边民小学教材。民国前期,彝区边民小学教材一直采用国民小学教材施教,因此限于语言、文化和知识结构的隔膜,教学过程艰辛、教学效果甚微。后经屯委会成立教材编撰委员会(简称:教编会),分设语文、自然、社会、技艺四个学科小组,参照内地生活环境,结合彝族儿童心理需求及政府制定民族政策愿望等等,修订适宜边民小学的教材。
三、现代教育的学校类型和教学内容
民国时期,政府在彝区以德化、同化、进化的“三化政策”教育为理念,先后开办边民实验学校、边民小学和省立第二边疆师范校,推进国家认同为主的现代教育;开设边民生活指导处、边民实习农场和工厂,倡导提升彝族技能的社会教育,为边缘人群开启了进入主流社会的大门。
1、边民实验学校。111942年冬,屯委会经过改组后,加强了彝汉联系合作和培养彝族国民意识是解决宁属地区民族事务问题的共识。1944年冬,屯委会各处、室指派科长或秘书等人员,组成创办边民实验学校的筹备会。1945年春,边民实验学校成立,校址位于今西昌市大水井(原云南会馆景王宫及附近农地)。学校开办初期,校舍与边民实习农场和工厂连成一片。学生来源以附近各黑彝和独立白彝的子弟为主,也有个别藏族子弟。学生按照年龄结构和汉语程度分组并实行全公费、全封闭式教学。课程设置对国民意识侧重服从政令和遵守法纪陶冶,语文教育侧重汉语教学,技艺教育注重农工艺实习,其他方面结合日常生活习性要求等等。经费由屯委会暂行划拨,除以基金方式组织保管外,其余款项由各县、局、区派送优秀子弟入校时使用。
1945年3月1日,学校正式行课,学校设校长和副校长各一人,教职员工13人,工勤人员4人。学校下设指导部、总务部、教务组、训育组、文书组、杂务组、出纳组和图书组等机构,各组组长由教职员兼任。刘文辉主席亲自兼任校长,后由侄子刘元瑄接任。校务工作由谢开民、黄荣龄和吴江大三任副校长主持。参见表一所示:
表一:边民实验学校组织运行结构图12
因学校办学目的在于化彝,故对学生年龄界限要求宽泛,来源情况多样,汉语程度参差不齐。开学计划学级编制分初级部和高级部,学生每期限额40-60人次,学制均为两年,入学年龄14-20周岁。开学后,首期学生入学40余人,但流动性大,辍学率高。二、三期学生分别入学40和51人次,且逐渐适应学校生活,不断出现主动入校的新增人数情况。除“坐质”的部分黑彝子弟特殊学生外,13当年就读该校的彝族学生中有伍精华、冯元蔚、沙茹芳、李明经、李明琪、潘文明、罗家修、朱德修、骆元勋、赵宇光等。该校教材除初级部课程酌情增减外,高级部以国订教材为主适当补充其他教材。例如:农工专业采用讲授与实习相结合,包括生活和卫生指导等科目。初级部教材均含切合彝族实际需要,适应彝区发展和弘扬“三化政策”等内容为主。
2、边民小学。1937年起,政府认可四川省第十八行政区专员公署编印《宁属整个治夷方案及实施步骤》提议,视“铲除彝人永绝后患和同化彝人为我助援”为治理彝族事务的关键。但鉴于当时黑彝人口少而白彝人口多,恐“铲除彝人永绝后患”会牵动全局诛不胜诛,更增添民族隔阂,故择“同化”作为万全之策,“推行彝地政教,以入政治常规”的部署14(P.1),在彝区陆续开设边民小学。1945年边育会成立初期,计划三年内在彝区每乡镇或家支庞大的村寨至少设立1所边民小学;在每指导区的所在地至少成立中心边民小学1所。后因经费和师资不足,共计创办边民小学近30所,其中省立9所和直辖10所,边疆服务部主办2所及孙子汶、岭光电等彝族人主办私立8所。参见表二所示:
表二:民国凉山彝族地区边民小学统计表15
学校名称 | 学校地址 | 教师数量 | 班级数量 | 学生人数 | 全年预算金额和来源 |
省立西昌实验小 | 西昌城内云南会馆 | 12人 | 三级 | 50人 | 42,000.00省府开支 |
省立盐源边民小学 | 盐源城内 | 8人 | 三级 | 111人 | 52,000.00省府开支 |
省立盐边边民小学 | 盐边城内 | 7人 | 五级 | 100人 | 33,000.00省府开支 |
省立西昌边民小学 | 乌龟塘 | 2人 | 一级 | 34人 | 12,000.00省府开支 |
省立昭觉边民小学 | 四开 | 2人 | 二级 | 50人 | 12,000.00省府开支 |
省立拖乌边民小学 | 拖乌 | 2人 | 二级 | 60人 | 13,000.00省府开支 |
省立冕宁边民小学 | 冕宁城内 | 3人 | 二级 | 60人 | 58,000.00省府开支 |
省立腴田边民小学 | 双河乡 | 2人 | 一级 | 30人 | 38,000.00省府开支 |
省立靖远边民小学 | 靖远乡 | 3人 | 二级 | 40 | 12,000.00省府开支 |
普雄边民小学 | 中普雄 | 3人 | 三级 | 122人 | 13,000.00省府开支 |
卢宁边民小学 | 窝堡 | 1人 | 一级 | 24人 | 13,000.00省府开支 |
麻龙边民小学 | 麻龙 | 1人 | 一级 | 49人 | 13,000.00省府开支 |
大桥边民小学 | 五省庙 | 1人 | 一级 | 53人 | 13,000.00省府开支 |
菩提边民小学 | 菩提 | 1人 | 一级 | 36人 | 13,000.00省府开支 |
龙阿边民小学 | 南坝 | 1人 | 一级 | 32人 | 13,000.00省府开支 |
天台边民小学 | 三岔河 | 3人 | 六级 | 160人 | 13,000.00省府开支 |
黄草边民小学 | 黑蓝堂 | 1人 | 一级 | 33人 | 13,000.00省府开支 |
大有边民小学 | 大有 | 1人 | 一级 | 28人 | 13,000.00省府开支 |
洼裹边民小学 | 瓜别洼裹 | 2人 | 二级 | 45人 | 13,000.00省府开支 |
私立斯补小学 | 越西田坝 | 5人 | 四级 | 72人 | 132,000.00岭光电捐 |
私立同化小学 | 盐边大石房 | 4人 | 三级 | 50人 | 120,000.00葛会堂捐 |
北山鲁居梁边民小学 | 北山鲁居梁子 | 1人 | 三级 | 21人 | 40,000.00孙子汶捐 |
北山李子沟边民小学 | 北山李子沟 | 1人 | 二级 | 20人 | 40,000.00孙子汶捐 |
北山红毛边民小学 | 北山红毛 | 1人 | 二级 | 32人 | 40,000.00孙子汶捐 |
北山桃园乡中心边民小学 | 桃园乡 | 9人 | 五级 | 94人 | 117,365.00区署筹支 |
北山靖坝边民小学 | 北山靖坝 | 1人 | 四级 | 36人 | 40,000.00孙子汶捐 |
北山铁厂沟边民小学 | 北山铁厂沟 | 2人 | 四级 | 20人 | 40,000.00孙子汶捐 |
会理小黑箐福夷小学 | 会理小黑箐 | 2人 | 一级 | 30人 | 边疆服务部主办,经费不详 |
西昌高山边民实验小学 | 小高山 | 1人 | 一级 | 16人 | 边疆服务部主办,经费不详 |
资料说明:本表统计的1947年“全年预算金额”指统计年度的预算数。除私立学校金额完全列入外,其余政府开支的各校教职员工生活补助费尚未列入。另,依据凉山州教育志编篡《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志》所载,孙子汶当年经手创办有7所学校,笔者仅搜集到5所学校信息。
3、省立第二边疆师范校。1945年,屯委会在边民实验学校的校舍和教员基础上,增开省立第二边疆师范学校,生源多为汉族及个别彝族。1946年9月学校招生,10月1日正式行课。政府为了把边疆教育与边疆服务齐抓共管,将边民实验学校与边疆师范学校融为一体,集中财力、物力和权力办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设校长1人,各股主任1人,专职教员6人,职员8人,勤杂员工5人。屯委会边务处处长刘元瑄兼任校长,学校组织机构下设教导处、总务处、军训处和会计室,其中教导和总务两处再设小组。
表三:省立第二边疆师范校组织运行结构图16
边民实验学校的创办,本意在利用现代教育解决边疆服务,不在教育本身的成功与否。生源有别以往,面向广大彝区子弟。教学效果追求毕业返乡学生对彝族社会发挥影响和作用。边疆师范学校则计划训练优良师资,深入彝区推动彝族国民教育,提高彝族文化素养,最终实施改造彝族社会的措施。因此,两校合并办学不仅可使学生便于彼此联络情感,以利日后深入彝地相互协助,而且营造彝汉关系沟通平台。
1947年,边疆师范校成立两年后,报考学生达240人次。由于校舍和师资所限,仅录取60名为一个完整班。60名学生中,除初中生外,也有少数简易师范及同等学历毕业生和少量各县、局、区代考保送学生。为适应彝区特殊需求,学级编制分设教育、工艺、农艺三组进行公共课程合并教学,专业课程分开教学。课程设置,除普通师范课程外,兼顾开设彝语文、边地知识、简易医药知识和作物学、畜牧学、造林学、园艺学、工艺制造、窑业概况、编织概要、土木概要、农产制造、农产营销等课程。
4、边民生活指导处。17屯委会成立以来,就地设置边民训练所。开初,主要解决远地到西昌办事无法赶回家的彝族临时居住,类似招待所功能。1945年,边民训练所撤销改成边民生活指导处。该处虽继续保留招待所业务,但因机构组织扩大和工作人员充实,已转化为教化彝族的政府机构。刘文辉倡导的“三化政策”成为该处重要工作原则,即宣导政府德意,改善边民生活,加强国族团结,提高彝区文化。1944年11月17-20日,刘文辉二次南巡提示该处成为完成教化边民的示范点。经两年努力,指导所发展成为边民社会教育唯一场所,得到1946年底在西昌召开的“改善边民生活研究会”充分肯定。
指导处除加强和增多与彝族接触的工作外,还包括边民福利、边民文教在内。机构组织结构含宣导室、合作室、卫生室、纠察组和总务组。工作领域涉及:宣讲服务,含演讲常见事物和出版宣传读物;导游服务,含讲解各地风光和实行导游参观;业余服务,含辅助业余活动和倡导正当娱乐;农艺服务,含介绍优良种籽和讲习农业技艺;交易服务,含供应日常用品和照价收购物品;医药服务,含灌输卫生常识和举办义务诊疗;寄存服务,含负责管理什物和代理寄交寄售;文法服务,含代写文书和指导法律事项;食宿服务,含提供免费住宿和设置模范食堂;储贷服务,含提倡多元储蓄和办理小额借贷。
根据屯委会1947年统计报告显示:指导处建成两年来,到处彝族45000人次。他们除得到免费住宿、疾病诊疗、纠纷调解的帮助外,还在接受政令宣导和纠正对政府认知方面得到良好服务。与此同时,通过指导处对衣食住行指导,彝族人改进生活观念,接受导游知识,参与娱乐等方面进步十分明显。
5、边民实习农场。18 1945年春,边民实习农场在西昌城内成立。除提供边民实验学校学生实习外,它也是各县、区的边民实习场所。农场创意旨在使彝族学生掌握农业新法技能,返家后能在广大彝区普及推广和应用。实习内容涉及耕种、饲养、除虫、防疫等知识。专科类别有:农艺,含耕种技术的选种、犁地、下种,管理方法的整地施肥、除草、中耕、除虫、轮作、闲作,以及收获后的储藏、加工等事务;园艺,含各种蔬菜栽培、管理、食用等方法和技能,以及花卉果树等栽培方法;森林,主要在场中增设苗圃,教授学生培育树苗;畜牧,含传授选种、配种、饲养、管理和兽医防治等方法,以及皮、毛、角、骨、乳等产品的加工方法。
6、边民实习工厂。19宁属彝族常以微薄农牧产品的收入,换取难以自给自足的日常用品,因而始终处于贫困状态。1945年4月,屯委会力图改变现状,在西昌城内开办边民实习工厂,配合边民实验学校,实施生计教育中工业内容实习场所。结合彝区生产生活实际,实习工厂开设有:酿造,含玉米白酒酿制和黄豆酱油制造;制革,含教授彝族常用马鞍、弹袋、钱袋等简易制革工艺;织染,含掌握棉、毛、麻布的纺织和印染技术;木工,含到各木器厂参观学习,参与木器厂和营造厂代制木器、承建房舍;窑业,含参观、学习和制造砖、瓦、石灰等建筑材料和陶瓷生活器具;金工,含锅、铲、瓢、刀、斧、锄、犁、耙、铁钉、铁扣、铁条等生活用具、生产农具和建设用具等加工,以及铜器、银饰等彝族喜欢和妇女佩戴的饰品的加工。
四、教育发展不畅的因素分析
1、历史渊源:彝汉关系紧张导致文化隔膜。历代治理宁属彝区事务的军事家,多主张武力进剿或设防堵击彝族。这些治彝措施虽兴师动众、耗费财力,但仅解一时之患,难使彝族心悦诚服,缓解族群矛盾。相反,偶遇国家武力衰弱之时,彝族聚集反戈,常使双方损失惨重;政治家也常提议封建羁縻或坐质换班两种策略,不仅养成或强化彝人割据势力中,黑彝自明清以来逐渐强盛,反增加阻碍国家政治进步和政令推进的步伐,还以拘禁和固足手段种下彝汉间更深仇恨的种籽。尤其清末以来,在官吏欺诈勒索和土豪挑拨离间影响下,政府与彝族间的隔阂越深越远,协调彝汉两族矛盾亦越难越险。汉人侮辱彝人为:“犬羊”、“蛮肠狗肚”、“记仇不记恩”、“威权不怀德”;彝人诅咒汉人为:“奸狡卑贱”、“背信弃义”,始终坚守“黄牛是黄牛,水牛是水牛”的族群理念成为常态。彝族教导晚辈牢记“石头不能做枕头,汉人不能做朋友”的信条,针对汉人采取“可掠其人成为奴隶,可窃其财产富足自己”的正当行为准则。因此,民国时期的彝务工作不得不面对——汉人不堪彝人袭扰时,呈请政府大军进剿;彝人受政府达伐而无处伸张,则对汉人寻求滋事报复等等工作环境。这样的历史悲剧不知重演多少回,彝汉关系步入恶劣发展态势,当地汉人自然不重视彝区教育,或缺少协助国家推进彝区教育的可能。而彝族对现代教育也多理解是汉人的常识不感兴趣,甚至视学校教育为差派的苦役和坐班的人质,想方设法躲避或逃离。
2、生活环境:彝族自身缺乏感受现代教育的需求。基于彝区当时的生产力发育程度和人们日常生活状态,依然处于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轻工业发展极为简陋,市场交易除使用银锭外,基本保持以物易物阶段;政治生活领域,除土司、黑彝等级统治着辽阔土地外,还统属着众多白彝、嘎加和呷西等级的成员。他们集军事、政治、司法等大权于一身,但各地不同姓氏的家支则相对独立成为各个政治单位,彼此互不相谋。各家支单位对内强调团结,对外仇视观念浓重,彼此之间往往因土地、山林、奴隶、鸦片和婚姻等事由,引发械斗或结为冤家,且世代交互、循环报复。彝族社会等级森严,各等级间严禁通婚,饮食不能同席,甚至可转为买卖和视作财产;日常延请“毕摩”消灾治病、决疑问难等几率频繁;文字由“毕摩”掌握书写经文,民众很少习得。凡此种种,导致彝族观念保守性强,素有“中华民族铁豆”20之称,对国家推行教育置之不理属于情理中事,加之当时教育形式和教学内容与其生产生活相去甚远,他们更是视若惘然。
3、政治基础:尚无推行强制教育的前提或条件。民国时期,彝区教育目的在于同化彝族,解决彝汉民族矛盾和隔阂;进化彝族,巩固中华民族整体素养。同化或进化彝人的具体举措,均主张以汉族文化为基础对其进行诱导使成。但是鉴于当时彝族毗邻周边汉区的客观条件限制,不仅自身文盲人口居多,教育尚未得到普及,而且经济生活贫困,整个社会基础的境况并不足以作为教育实践的示范,毗邻汉区实属难以胜任如此重任。然而在彝区宣传现代教育,发展普及学校教育,单靠武断强制方式,反使彝族更加疏离对政府的信任,导致彝区社会越加动乱不安,以至高山彝族难以驯服、拒绝政令的态势越发不可收拾。这些负面效果,均来自政府尚未具备条件在当地建立健全彝族事务行政机构,即政府威信或管理能力没有渠道树立之前,教育推行则先行的缘故。
4、人力物力:教学设备的硬软件无法充实。民国社会统计预算,宁属彝族人口近百万,按照每一人中有一名学龄儿童计算,应入学者为20万人次,所需学校应一千余所。政府原计划1945-1946年,至少须在每乡镇或彝族家支所属区域内设立边民小学1所,在指导区属所在地设立中心边民小学1所,但终因师资等条件所限,未能逐步推进完成。因此,边民教育工作的起步阶段极为艰辛,须具备吃苦耐劳、勤俭廉政而又受过专业训练,并通晓一定彝族语言的人士方能胜任,否则难与学生及其家长打成一片,建立牢固关系,实现政府办学愿景。彝区各个边民学校一般设置在县城内或区署所在地,办学条件因陋就简,很少依据人口分布或者预定区划设置至乡村一级,因此深居山地的彝族学生前往上学非常不便。另外,山地彝族孩子到坝区学习生活还存在气候不适、生活不管、语言障碍等诸多文化障碍,以及彝族彼此间频繁的冤家械斗使得相互随时心生戒备等因素,家长极为不愿送子女入学。所以,许多学校设备十有八九不仅闲置,而且空疏残缺现象比较突出。
注释:
1. 民国时期的西康省成立于1939年1月1日,省会设甘孜州康定县。新中国时期的西康省成立于1950年4月26日,省会设雅安。1955年10月1日,西康省撤销并入四川省。
2. 国民时期,中央在宁属所设最高行政机构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简称“西昌行辕”。
3. 四川省第十八行政区专员公署编印:《宁属整个治彝方案及实施步骤》(内部资料),中华民国27年8月再版。
4. 同上。
5. 本文访谈对象之一潘文明,系独立白彝,曾于1931-1932年就读西昌化彝学校。
6. 凉山州教育志遍篡委员会:《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
7. 化彝学校情况, 2011年7月9日、8月13日、12月20日,分别由彝族老人潘文明、汉族老人吴绍彬和州人民医院院长曲木中国口述资料整理。
8. 边民班情况,2011年7月9日由彝族老人潘文明口述资料整理。
9. 温春来、尔布什哈主编:《岭光电文集》(上、下册),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2010。
10. 马林英著:《百岁人生川康史:彝族老人李仕安口述记录》,民族出版社,2014。
11. 边民实验学校情况,2014年5月26-31日,由彝族老人李仕安和赵宇光等口述资料整理。
12. 表一资料来源,依据当年就读该校的彝族学生罗家修和赵宇光等提供资料编制。
13. 1947年秋,国民党24军出师二次围剿越西县普雄彝族后,把作为人质的32名黑彝子弟送到边民实验学校“坐质”接受教育,成为该校“特殊学生”。事件详情,参见马林英著:《百岁人生川康史:彝族老人李仕安口述记录》,民族出版社,2014,P.121 。
14. 四川省第十八行政区专员公署编印:《宁属整个治夷方案及实施步骤》(内部资料),中华民国27年8月再版。
15. 表二资料来源,依据2006年4月7日彝族地下党员王正才提供日记编制。
16. 表三资料来源,依据2006-2014年汉族老人饶绪镇、舒炳楠和彝族老人李仕安、潘文明、罗家修、赵宇光等口述资料整理。
17. 边民生活指导处情况,2007年12月4日和2014年5月26日,分别由彝族老人潘文明和李仕安口述资料整理。
18. 边民实习农场情况,2004年2月7日和2014年3月4日,分别由当年彝族学生果基木依、倮伍嘎贴和彝族老人李仕安口述资料整理。
19. 边民实习工厂情况,2005年2月18日和2007年8月10日,分别由当年彝族学生吉乌孜尔和汉族老人魏子峰、舒炳楠口述资料整理。
20. 民国前,凉山彝族拒绝现代教育而被外界称为顽固不化的“铁豆”。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第十八行政区专员公署印:《宁属整个治夷方案及实施步骤》(内部资料),中华民国27年8月再版。
[2] 凉山州教育志遍篡委员会编:《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
[3] 温春来、尔布什哈主编:《岭光电文集》(上、中、下)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2010。
[4] 马林英著:《百岁人生川康史:彝族老人李仕安口述记录》,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8),P219-224)
(作者:马林英(1959-),女,彝族,四川凉山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社会性别与社区发展。四川成都 610041)
(文字来源:彝学公众号,主编: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