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珍(照片作者提供)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的彝文典籍中,有17册以“”为书名的哲学典籍。考其源流,属于明代彝族学者译述汉文《太上感应篇》之作。故当今的译注者和研究者将其译作《劝善经》和《太上感应篇译述》。彝文《劝善经》除了将汉文的《太上感应篇》全文翻译成彝文外,在每一章节之后都结合彝族的具体情况加以发挥,并逐节逐条地讲解释义。马学良先生在彝文《劝善经》译注序中说:“据考证,彝文《劝善经》似产生于明代水西罗甸王国时代,从刻本字体与今明代金石彝文对比,文字形体相同,明代彝文多保留圆体字,文中语言用词及语法结构也与明代彝文作品风格相同。”[1](p:2)这部彝文哲学典籍作为迄今发现的彝文典籍中最早的刻本之一,实属善本珍品,具有多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有必要进行不同侧面的深入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版本学角度对其略作探讨。
一
笔者通过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的17册彝文哲学典籍《劝善经》进行全面考察和详细的异同比较之后清楚地发现,这17册彝文哲学典籍《劝善经》属于多种不同的版本。除了2册手抄本属于明确的两种版本之外,占绝大多数的木刻本并非同一种版本,而是分别属于3种不同的木刻版本。
从3个版本中挑选相对完好的485号、487号、489号的逐叶进行同叶序、同行序、同字序的字作对照比较之后,发现不同本子中的错字、缺字情况各异,于是把各个本子中的错字挑选出来,列出彝文《劝善经》多种版本用字正误比较结果。各册具体用字正误实例详见表1。
表1《劝善经》多种版本用字正误比较
从以上校对列表中的用字异同情况,我们可以将这14种彝文《劝善经》判定为以下3种版本:
彝文《劝善经》的7个本子为第一种版本,即:485号、493号、494号、495号、496号、497号、498号。这7个本子除了用字完全相同之外,其显著特征还在于他们的页面尺寸和装帧形式也完全一致。以其第10叶为例:版框尺寸都为22.8厘米x14.9厘米;均为线装,黑口,四周单边;行序都是从左往右,均断句而无界行。首3叶的内容都是《太上感应篇》的对译部分。每半叶行数均为10行,每行字数都是25字。其注释部分,每半叶行数都是10行,每行字数均为24字。特别是这7个本子都有2个28叶,其中一叶注有“后添”的字样。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认定这7个本子确实属于同一版本,并将这一版本暂且称为彝文《劝善经》甲种本。
5个彝文《劝善经》的本子为第二种版本,即:486号、489号、490号、499号、500号为同一种版本。此种版本的各书板框尺寸以及版本特征相同。例如:这5种《劝善经》的第10叶的版框尺寸22.7厘米x14.7厘米;均为线装, 都是黑口,四周单边,均从左往右行序,断句,其中首1叶、首3叶、第6、7、17、20、25、27、33、34、36、39、40、47、48、49、52、56叶无界行,其余的叶则都有界行,首3叶(,《太上感应篇》的译文部分)每半叶行数为10行,每行字数为25字,注释部分每半叶行数为10行,每行字数为24字。这5个本子都有2个28叶,其中一叶都注有“后添”的字样。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认定这5个本子属于同一版本,并将这一版本称之为彝文《劝善经》乙种本。
两个彝文《劝善经》的本子为第三种版本,即:487号和491号。这两个本子都无界行,各自第10叶的版框尺寸为 22.7厘米x14.8厘米 ;均为线装, 都是黑口,四周单边,均从左往右行序,断句,这种版本与前面的两种版本一样,首3叶的内容为《太上感应篇》的译文部分,其每半叶行数为10行,每行字数为25字,注释部分每半叶行数仍为10行,每行字数为24字。这两个本子都有2个28叶,其中一叶都注有“后添”的字样。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认定这2个本子属于同一版本,并将这一版本称之为彝文《劝善经》丙种本。
二
上面我们将14种(15册)彝文《劝善经》刻本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版本。与此同时,在三种版本中挑选出相对完整的485号、487号、489号这三个本子进行不同角度的多项对比研究。总的说来,全书叶数以及每叶的字数、行数都相等,内容和实质基本相同。因此,有无界行是判断不同版本的一个重要方面。用字不同,同样也是判断不同版本的一项重要依据。特别是各版本中所存在的大量异体字、同音字、错字、缺字等情况,更是判断不同版本的重要参数。于是我们为了从微观角度进一步认识、了解彝文《劝善经》的第一种版本、第二种版本及第三种版本之间所存在的重要特征及差异。现在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比较:
1、对三种版本在同一个句子中使用不同的异体字的情况比较。同一页,同一行,同一字使用异体字的具体实例详见表2。
表2 彝文《劝善经》版本异体字对照表
续表
从以上对比列表中看出,487号书用字有4个字与489号相同,只有1个字与485号和489号不同,其余的用字都与485号书相同。
2、三种版本的错字率比较。三种版本在同一地方用错字的情况详见表3
从对比列表中看出,489号书错字为80个,485号书错字为26个,487号书错字为4个。由此可知,三种版本中属于丙种的487号错字率少于属于甲种和乙种版本的485号和489号。从用字的正确情况与错误率角度判定这三种版本的优劣,很显然丙种版本的487号胜过甲种版本的485号和乙种版本的489号,而甲种版本的485号又胜于乙种版本的489号。
3、三种版本用字形、音异同比较。在这三种版本中除了存在大量的音相近的形异字之外,还存在一些音完全相同的形异字。各版本之间存在的音相近或音相同的形异字的具体实例详见表4。
从校对列表中看出487号和485号书使用古文通假字的情况基本相同;而489号与487号、485号所用的古文通假字的情况则不相同。487号和485号都用错了两个字。
4、三种刻本在同一地方有无句读符号和缺字比较。具体实例详见表5。
表3 彝文《劝善经》版本错字比较表
续表
续表
表4 彝文《劝善经》版本音近或音同形异字比较表
表5 彝文《劝善经》版本有无句读符号和缺字比较表
从对比列表中看出489号书缺18个句读、缺1个字和1行字;而485号和487号书都缺3个句读,并出现在相同的地方;485号和487号书都比489号书好。
三
国图收藏的15册明刻本彝文《劝善经》的三种版本,虽有诸多差异和不同点,但也有许多共同点。现在简要举例如下:
1.三种版本页面尺寸和版框尺寸相近。如:以第10叶为例,485号书的页面尺寸为25.3厘米x17.5厘米,版框尺寸为22.8厘米x14.9厘米;而489号第10叶的页面尺寸为24.8厘米x17.2厘米,版框尺寸为22.7厘米x14.7厘米;又487号第10叶的页面尺寸为26.3厘米x16.4厘米;版框尺寸为22.7厘米x14.8厘米。
2.版面行间距相等,行数和字数一致,内容相同。三种版本的每个版面都刻20直行,首叶作为汉文《太上感应篇》的对译部分,每行25字,正文部分作为用彝族文化价值观阐释《太上感应篇》章句及内容要义,每行为24字。
3.有些字符的刻工和笔锋完全相同;如:第20叶第13行第7字、第34叶第3行第22字、第34叶第15行第5字、第36叶第3行第2字、第36叶第4行第21字、第38叶第15行第12字、第39叶第3行第21字、第39叶第8行第23字、第39叶第14行第8字、第40叶第6行第17字、第40叶第6行第24字、第47叶第6行第11字、第47叶第7行第8字等特别突出,两个版本的笔画和笔锋完全相同。
除上述共同点之外,各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和缺叶现象。我们可以从页面残缺和破损的角度考察和论述各种版本的优劣。从残缺破损情况看,如:甲种本中的485号第54叶至第56叶缺;493号第10叶至第12叶每叶太残只剩一小块,第47叶至第50叶每叶太残只剩几行字,第1叶至第9叶缺,第51叶至第56叶缺;494号第6叶至第8叶每叶半残,第46叶右上角残一块,第50叶半残,首1叶至首3叶缺,第1叶至5叶缺,51叶至56叶缺;495号第14叶至第18叶每叶太残,只剩几行字,第19叶至第45叶每叶有残,第46叶至第51叶每叶太残,只剩几行字,首1叶至首3叶缺,第1叶至第13叶缺,第33叶缺,第52叶至第56叶缺,多一个第43叶;496号第1叶至第2叶手抄补的,第28叶至第45叶每叶右下角残,第46叶只剩残片,首1叶至首3叶缺,第47叶至第56叶缺;497号第1叶至第6叶每叶半残,第7叶至第9叶每叶右上角残,第26叶下半叶残剩12个字,第46叶至第52叶每叶右下角残,第53叶只剩残片,首1叶至首3叶缺、第54叶至第56叶缺;498号首1叶至首3叶太残,只剩2行字,第2叶至第11叶太残,只剩2行字,第12叶至第14叶每叶中间残个洞,缺2个字,第39叶至第42叶每叶右下角残, 第43叶至第50叶每叶残三分之一,第1叶缺,第51叶至第56叶缺。
又如:乙种本中的 486号第44叶至第55叶每叶中间残一块,首1叶至首3叶缺,第1叶至第9叶缺, 第56叶缺;489号的首1叶残三分之一,首3至14叶每叶中间残一个小块;490号首1叶、首2叶有残,第1叶至第7叶每叶残一个小洞,首3叶缺,第3叶下半叶缺,第9叶下半叶缺,第28叶后补叶缺,第48叶缺,第52叶缺;499号第1叶半残,首1叶至首3叶缺;500号首1叶至首3叶缺,第1叶和第2叶缺,第30叶和第56叶缺。
再如:丙种本中的487号首3叶只剩32个字的残片,第52叶至第54叶每叶只剩一半,第55叶只剩一块残片,首1叶至首2叶缺,第56叶缺;491号首2叶右下角残1个字,第50叶有残,第51叶至第54叶每叶残,只剩几行字,首,1叶缺,第55叶和第56叶缺。
前面的列表比较与相关情况的简要叙述,不仅能够反映国图所藏彝文古籍《劝善经》刻本的实际状况,还可以作为民族古籍研究者认识、了解彝文古籍版本特征的重要参考资料。但是与这些版本相关的许多具体问题,本文未能作详尽分析和论述,只好留待以后再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学良等.彝文<劝善经>译注[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0.2.
(原载:朱崇先主编《古典文献学理论探索与古籍探索方法研究》2013年9月出版)
(作者发此文时系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文字来源:彝学公众号,主编: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