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彝族历史文化正面临着现代文明的挑战和冲击,它的保护和传承在文献保护、经费支持、传承人和民族身份标示等方面陷入了困境。在当前形势下,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彝族历史文化,必须努力克服五大困难,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关键词:彝族;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彝族历史文化与彝族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它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凝聚力的主要支撑,也是民族影响力的主要方面,还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但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它的保护和传承在很多方面已陷入了困境。
一、彝族历史文化传承的困境
(一)彝文古籍的保护和传承堪忧
早在一百多年前,许多有识之士就开始意识到彝文古籍对于保护和传承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开始了对彝文古籍的挖掘、搜集、整理、翻译和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彝文古籍的人为毁坏和自然损坏等不利因素仍然存在。
目前仍有大量急需抢救性保护的文献古籍,其中既有已经由政府收藏的,也有大量散落民间的。在已经被政府收藏的部分,虽然得到一定的保护,但也不无隐患。散落民间的部分,情况更加令人担忧。由于目前民族文物认定等级不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出现了倒卖彝文古籍的情况,甚至有外国收藏家和投机商参与其中,致使珍贵的彝族文献流落海外。
(二)经费支持力度不大
彝族居住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财政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已捉襟见肘,在打造以彝族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方面更显得举步维艰。由于经费的不足,与民族文化传承相关的机构、人才、设备等配置难以完备。
(三)文化维系后继乏人
人与人的“活态”的传承,已被学界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最佳方式。但文化维系后继乏人,多年来一直是非物质文化传承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语言和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博大精深的彝族历史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沧桑绵延至今,彝语和彝文可谓居功至伟。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使用彝语的人数在日趋减少,而彝文的情况更为严峻:除彝族聚居区外,许多彝族已经不使用或很少使用彝语了。以笔者所居住的村(彝族人口占30%以上)为例,20岁以下的人完全不会彝语,20到40岁的人只懂一些简单的词汇和交流,40到60岁的人能听懂,但很少使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经常使用;在文字方面,全村没有一人识字。至于彝文,目前只有少数专家学者能够认识和使用。彝族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缺乏人才,尤其缺乏能够使用彝族语言和文字的专业人才。
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彝族历史文化的传承,最急需传承的是毕摩文化。毕摩作为毕摩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承人,其生存现状令人堪忧。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毕摩人数在“新中国初期尚有200人,1963年为150人,1980年为104人,1983年为87人,1987年为77人。从1980年至1987年中就病逝了27人。”毕摩已经成为一个濒危的、急需保护的群体。毕摩作为一种职业在彝族地区已几近消失,目前一些地区虽然开办了毕摩学校、毕摩培训班等,但效果还不甚明显。
彝族文化传承的后继乏人还表现在民间艺人的不断减少上。民间艺人是彝族历史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人,但民间艺人群体目前已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情况。许多年轻人整日沉浸在流行音乐里,而古老的酒礼等民族歌谣已经无人吟唱;传统的民族工艺如漆器、毡子等已经没有年轻的工匠;婚丧嫁娶的重要活动中,独具民族特色的礼仪也难得一见了。
(4)民族身份标识弱化
民族身份标识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文化符号,它包括民族的服饰、饮食、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等。彝族的民族身份标识主要有丰富多彩的彝族服饰、独具特色的的彝族饮食、博大精深的毕摩文化、优美动听的彝族音乐、古朴醇厚的风俗习惯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物质文明的冲击不但改变了彝族人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使得彝族的民族身份标识被逐渐弱化。在民族服饰方面,由于做工精巧复杂,学起来耗时又耗力,再加上受外来时尚潮流的影响,年青人多不愿做也不愿穿。传统的彝族服饰及其标志性装饰物如灯笼裤、青丝帕、英雄结、绣花围腰、披风、披毡等只能在民族节日活动上才能见到。在饮食习惯方面,一些独具特色的彝族饮食及习惯已难得一见,如坨坨肉、鸡八卦、杆杆酒(咂酒)、转转酒、罐罐茶、炒面、荞饭等等。在宗教信仰方面,毕摩几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传统的信仰也不再影响人们的生活,对各种自然神灵及龙、虎、鹰的崇拜逐渐淡化,许多宗教祭祀仪式已经消失。
如今,已经很难从一个人的衣着服饰、言谈举止、饮食习惯等方面判断他的彝族身份了。
二、传承困境的原因分析
彝族文化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其它文明的挑战和冲击。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宗教文化向全世界扩张的时代背景下,彝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彝族地区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革,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彝族地区也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迁。在农村城镇化的影响下,彝人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彝族文化的载体在逐渐消失,彝族文化难以得到保护和发展。城镇化过程中,许多田地和牧场因为城镇、交通建设而被圈占,彝族文化赖以生存的天然环境遭到破坏。城镇化之前的彝族地区,还保存有一些天然牧场,还看得到彝族历史上曾经有过游牧生活的点点遗迹,披毡、炒面、牧歌等等游牧文化符号还可以零星见到,可惜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此外,打工潮的兴起,使大多数中青年彝族人成为打工者,其中许多人在城市长期居住甚至定居下来,他们由于远离彝族地区,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价值观念都无不受到城市主流文化的影响,而他们又有意无意地将这种影响带回家乡。 近代以来,基督教在彝族地区的传播,对彝族文化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基督教教义里有排外的一面,比如禁止设立祠堂(彝语“皮恒”)、神龛、祖宗灵位,禁止崇拜一切偶像,禁止跪拜祖先,禁止演唱彝族酒礼和一些民族音乐,红白喜事礼仪的基督教化等等,导致了许多优秀的彝族传统文化的失传。在教会办的学校里,宣传更多的是宗教的价值观和文化,而很少宣传国家、民族的观念和文化。基督教的传播,还造成了彝族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分裂,信教群众往往把一些民族习俗误认为“迷信”(信教群众几乎把基督教以外的所有宗教活动都斥之为迷信),对毕摩和毕摩文化采取抵制态度。在信教群众较多的彝族地区,许多生产作息习惯、民族风俗、饮食文化等发生了变化,如礼拜天不劳动,过复活节、圣诞节,开祈祷大会,星期天不杀生等等,同时也有许多民族传统文化在消失,如内容丰富、曲调优美的酒礼、阿迈肯等音乐文化,杆杆酒、鸡八卦等饮食文化,婚丧嫁娶活动中的礼仪文化等。
当然,彝族文化所处的特殊生存环境,也造成了许多不利于它传承的因素。历史上,彝族语言不统一、方言较多,造成了文化传承的困难。现如今,在外部先进文化的冲击下,许多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缺乏文化自觉也是致使彝族历史文化传承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三、努力克服五大障碍
彝族历史文化的保护承面临着重重障碍,它们主要表现为观念的陈旧、人才的匮乏、技术的落后、资金的不足、市场的狭小等几个方面。要克服这些障碍,需要全市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创造精神,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克服观念陈旧的障碍
首先,要把正常的民族文化活动与“狭隘民族主义”区别开来。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正常的民族文化活动与“狭隘民族主义”的本质区别,一些干部(尤其彝族干部)在宣传和推广彝族文化时,往往因为担心被扣上“民族主义”的帽子而显得谨小慎微、蹑手蹑脚。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与“狭隘民族主义”不同,正常的民族文化活动所展现的是少数民族的民族习俗和民族文化,具有开放和包容的特性,国家不但在法律上对其立法保护,还在政策上给与照顾和支持。
其次,要把合法的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区别开来。毕摩及其宗教活动在历史上的长期存在,对彝族传统社会产生了巨大儿深远的影响。它们对于保护和传承彝族历史文化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不能因为其中存在一些消极落后的因素就一概否定。
第三,要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产业观。文化产业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之一。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彝族历史文化,单靠输血式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形成造血式的民族文化产业。这需要克服两种错误的观念,一种是把文化视为经济的负担,把文化事业尤其是民族文化事业当做“花钱事业”;另一种是把文化视为经济的附庸或发展经济的一种工具,宣扬“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们必须牢记,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传承和繁荣民族文化。
(二)克服人才匮乏的障碍
彝族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人才是关键。要建立传承人制度,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和支持力度,使传承人在物质上没有后顾之忧,专心致志搞传承,一心一意带徒弟。要壮大从事彝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队伍,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让其研究更好地为保护和传承毕节彝族历史文化服务。此外,还要采取“筑巢引凤”的策略,引进更多的相关专业人才,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待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当然,人才的来源应该以我们自己培养为主。要培养大量的精通彝族语言、了解彝族历史、具备一门甚至多门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可以彝族地区的大中专院校为平台,建立专门培养彝族文化人才的基地,为彝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三)克服技术落后的障碍
克服技术落后的障碍,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需要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技术的专业人才,并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上的培训。另一方面应适当加大资金上的投入,购置先进的保护设备,采用先进的保护技术,如利用先进的数字扫描、摄影、三维建模以及图像处理等技术对彝文古籍进行保存与存档。
(四)克服资金不足的障碍
彝族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政府可以适当加大对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的投入和开发。我们应该认识的,这种投入是有偿性投入,它可以将彝族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创造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然,彝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浩大艰巨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单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改变过去的单一投资模式,使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吸引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等民间捐赠和投资。
(五)克服市场狭小的障碍
彝族地区既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又拥有以彝族历史文化为典型代表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但由于市场观念和产业观念的淡薄,时至今日还没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后应该引入市场机制,把彝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与市场开发相结合,变文化资源为市场资源,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处理好五大关系
彝族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浩繁而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各个方面的工作必须有目的、有缓急、分步骤地来做。因此,应该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历史遗存中的文化遗产与糟粕等五大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保护是目的,开发是手段。开发彝族历史文化资源,当然有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的目的,但根本性的目的却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彝族历史文化。当然,保护和开发并非是对立的,我们应走出保护与开发“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怪圈。倡导保护而反对开发,就会消弱保护的动力;只顾开发而不注意保护,就会失去最根本的价值。比如彝族的民间歌舞表演,如果不把它开发成民族旅游的表演内容,就会因为没有经济利益的激励而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参与其中,但如果将其过分地商业化和“时尚化”,也会丧失它的根本价值。 (二)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传承,是指辩证地历史地继承彝族历史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而创新则是指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吸收其它地区和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将其与传统的彝族文化整合起来,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彝族历史文化既是彝族的灵魂和精神领地,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传承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要将彝族历史文化发扬光大,要将彝族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进行开发,仅仅依靠现有的资源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其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对彝族历史文化的创新,必须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对彝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必须是有创新的传承。
(三)正确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文化事业主要是政府行为,文化产业是市场行为。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而文化产业以实现经济利益为目的,但它在获取经济利益后可以反哺文化事业。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需要按照各自的发展规律来寻求它们的发展路径。发展文化事业是政府的本职工作,所以政府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事业上,对于文化产业,应该更多地由市场和企业来决定,政府主要提供政策扶持和服务支持。
(四)正确处理好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的关系
参与彝族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力量可分为政府力量和民间力量。其中政府的力量因其地位的特殊性而显得极为重要,但民间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组织和协调各种民间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但是政府也不宜管得过多、管得过死,一些工作由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去做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单位,以往一直是政府扶持的事业单位,基本上靠政府直接的资金扶持来维持运转。以后可以考虑引入市场机制,将其改为自负盈亏的企业,政府只从政策层面给与扶持。
(五)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中的文化遗产与糟粕的关系
我们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进行批判地继承。彝族历史文化中所包含的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我们应该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由于历史的局限,其中有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也被保存了下来,对这部分内容,要对其进行批判和扬弃。需要慎重对待的是,“去其糟粕”并非对文化遗产中的所谓“糟粕”进行简单、彻底的否定。对待彝族历史文化遗产,既不能盲目崇拜和全盘继承,也不能轻易否定。
参考文献:
[1]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彝族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版。
[2]乌丙安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版。
(作者简介:余大江(1986-),男,彝族,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中国史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