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比概说
“尔比”是彝族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它一般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短语和格律诗的形式表达感情和哲理,蕴含着极其丰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近年来学术界翻译、研究彝族尔比的成果很大,西南民族学院沈五基教授认为:彝族普遍崇拜龙图腾。凉山彝族祀支格阿“龙”为远祖,被奉为经典之一的传奇古诗《勒俄》,有专章记述他的丰功伟绩,奉他为再造大自然的英雄。凉山对龙的崇拜表现在各个方面,凡是社会认为庄严、美好和崇高的事物(包括自然实体如山岳等)和行为,都用“尔尼”(即词素意义为有龙居)称呼。如果一个人的言论准确和有预见性,且言必有中,大家就恭维他, 说他长的不是人口而是龙口。它的否定式是“尔阿尼”,“阿”为否定副词,表达相反的概念。"尔比"一词正和上述例证有关。“尔”意为“龙”,“比”意为“鸣”,龙鸣虎啸之鸣。"尔比"一词的综合意义是龙的声音、龙的语言。所以,尔比是神圣的、荣耀的、崇高的、庄严的,会用尔比的形式说话办事的人是受崇敬的人。
有的专家学者为了翻译的需要,把“尔比”译成谚语、成语、谜语或格言、名言之类,还有译为歇后语、熟语等的。这些概念的特征,在尔比中有所体现,但不能完全体现,而尔比所独有的特征,在这些概念中则体现甚微或根本没有体现,特征不能互盖。所以笔者认为,这些译法都不妥,都不能把"尔比"的特征完全地、准确表达出来。因此,笔者认为"尔比"的译法只能是音译,或叫借词译,即尔比就是尔比,没有一个适当的汉语词能取代它。
学者们还分别从文学、音韵学、伦理学、哲学、法学、生物学及生物遗传学,甚而数理化等角度对彝族尔比进行阐释,对于推广彝族尔比,帮助人们理解尔比文化的内在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彝族尔比的教学工作,本文仅以彝族尔比的教育思想为题,谈谈个人学习和教学的心得。
尔比是彝族传统教育思想的主要载体
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彝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而完整的教育思想,具体体现在尔比和各种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诗、哲学经典及毕摩经书中,其中尔比是彝族传统教育思想的主要载体和形式。
由于彝族地区社会发展缓慢,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民主改革前彝族地区社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学校教育和相应的教育机构,也无职业教育者和专门的教科书,彝族传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口碑教育和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是通过书本灌输,而是通过口耳相传、耳濡目染、言行检验来达到教育目的,于是尔比这种节奏明快、富于韵律、便于吟诵的口头文学便成为最快捷有效的教科书,充当了传授知识和树立良好道德观的有力工具。彝族尔比是一种口耳相传、代代沿袭的哲理诗句,年长者由于社会阅历丰富,所掌握的尔比相对比年轻人多,因而年长者往往担当着向年轻人传授知识、诠释尔比的职责,实际上也担当着培养、教育后代健康成长的职责。“前人不讲尔比,后人不会言语”,就是对尔比教育功能的真实写照,说明彝族尔比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继承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尔比不受书本限制,可以依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灵活运用,因而老少皆宜,群众喜闻乐见,起到了书本教育无法起到的作用。彝族老人们常凭其丰富的尔比知识,在亲友聚会中,在劳动间歇,在各种节庆活动中,随口成吟,教育年轻人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及生产生活知识。同时,人们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人生体验和教育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充实和强化了尔比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思想,从而使尔比成为彝族传统教育思想的主要载体。
尔比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对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彝族尔比将教育提高到民族的兴衰存亡和个人立身处世的高度上来认识,提出了许多具有启迪性的教育名言。尔比认为人类的任何知识技能和品德修养都来源于后天的学习和教育,肯定每个人都具有可塑性,都可能通过教育掌握知识,懂得道理。尔比说:“不美的能装饰美,不懂的能教懂,不会的能教会,不文明的能教文明,不正的能变正。”彝族人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肯定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素质和修养,批判了血统论和天才论。尔比还将教育比作炉火炼钢,“纯刀经过炉火能变快,弯铁经过炉火能变直”,形象生动他说明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所起的作用。尔比还明确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主张有教无类,每个人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如“不会的要教会,粗鲁的要教文明,小人有小人教法,大人有大人的教法。”尔比善于从矛盾关系中发现教育规律,深刻地认识到大与小、贤与愚这些对立统一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因而提倡对不同层次的教育者进行对比教育,达到相互影响、相互提高的目的,如“不会的教会,不文明的要教文明;晚辈要跟长辈一起教,愚者要跟贤者一起教”。
(二)重视学习和实践
尔比贯穿着唯物主义的教育思想,认为一切知识和技术都来源于学习和社会实践,把教与学作为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重视教育,承认每个人都具有教育成才的可塑性,另一方面又强调学习和实践,提出知识来源于实践的命题。“不学就不懂。不做就不会”;“十个不懂的人在一起,一个不懂一个懂,十个不会的人在一起,一个不会一个会”。这里讲提倡学习不耻下问的道理。“工匠不习工,轮到做工时,铁锤砸膝盖,腿上鲜血流,工匠亦伤心;姑娘不习织,轮到纺织时,织竿戳眼睛,眼泪往下滴,众人皆笑之;男儿不学耕,一朝来耕时,铧口地上镳,犁地无进展,耕牛亦伤心”。这里讲任何生产技能都来源于学习的道理,向世人谆谆告诫荒废学业的危害性。尔比还指出毕摩、苏尼这类神职人员也并非天生就能念经文、通鬼神,而是通过拜师学艺、勤奋钻研所得。如“没有不学习的工匠,没有不学习的毕摩,没有不学习的苏尼。”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见多才能识广。尔比说:“人若走得宽,知识比友多;鹰若飞得远,所见比友多;虎若走得宽,食的比友多。”一切经验和智慧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和摸索出来的,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才能熟中生巧,如尔比所说:“老骏马见过跑道,跑时很顺脚;老猎犬见过猛兽,狩时很顺口;老英雄杀过敌人,杀敌时很顺手。”总之,重视学习和实践,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是彝族尔比教育思想的一大特点,也是彝族传统唯物主义观的精华。
(三)重视家教和人格教育
彝族传统社会由于没有教育机构,家庭实际上承担着教育的职能,成为开展人生教育和社会历史教育的第一课堂。因此尔比十分重视家庭教育,认为良好的家教育对于子女的健康成长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基于以上认识,尔比对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首先,要求父母要注意言行举止、洁身自好,为子孙后代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果父母言行粗鲁,有失检点,就无法教育子女,还容易将子女引向邪路。如尔比说:“父母无修养,子女必粗鲁,母亲偷了盐,女儿偷辣椒。”其次,要求从幼儿教育入手,帮助子女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火地烧得好就出粮,小孩教得好就聪明,牛羊发展不发展在于牧放,小孩懂事不懂事在于教育。”还要求家庭教育要注意教育方法,如“圆根剖着煮,教人要耐心”,“愚不可及的人,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也可变聪明”。在尔比的教育思想中,把人格培养和道德教育提高到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它作为教育活动的最高目的,这是彝族传统伦理文化在民间教育中的反映。
(四)提倡勤劳致富和勤俭节约
如“出门骑骏马,在家推磨子。”意思是说有金钱、有地位的人,在家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参加劳动,亲自推磨五谷,属于这类“尔比”的举不胜举,什么“一人要致富,锄头肩上扛,田边地角转;一人要穷苦,游手又好闲,房前屋后转。一升不作十餐吃,过不了日子,十升不做一餐吃,待不了宾客”等等。
(五)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彝族历来都把祖国大家庭中的其他各民族看成自己的亲兄弟,因此,尔比中讲:“彝区无亲戚,汉区乌鸦(乌鸦:不吉利的象征)叫;汉区无亲戚,彝区断食盐。”这不单以“亲戚、乌鸦、食盐”说明了彝族与汉族之间亲密无间、情同手足、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且说明了团结的重要性。这重要性在“尔比”中也有论及。“少数不团结,沦为多数的衣禄;多数不团结,必定四分五裂”。在强调“团结对敌”的重要性的同时,“尔比”也十分重视向敌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和采取孤立、分化、瓦解敌人的策略。因此“尔比”又讲:“客人来了不能躲,敌人来犯不能让”;“智者到敌处,敌变为友;愚者到友家,友变为敌”。由于“尔比”中有这种团结对敌政治瓦解的教育思想,因此,在彝语词典中是找不到“投降”二字的对应词的,只能找到一个“口服”来代替。
(六)肯定双语交流,提倡双语教育
历史上,彝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相互杂居,彼此有着广泛的语言和文化交流,于是双语或多语成为民族杂居区的语言现象。尔比对这一语言文化现象进行了充分肯定,提倡与彝族在一起,会讲满口流利的彝语;同汉族在一起,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由于提倡双语教育,民族杂居区内的彝族同胞大多能使用两三种语言,有的甚至通四、五种语言,大大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
尔比教育思想评价
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交往活动中经过不断积累提炼而成的语言精华,尔比中既凝聚着丰富的思想,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今天,我们应科学地发掘整理前人的文化遗产,吸收其精华,批判其糟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任何文化保守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立场和观点都是错误的,也是行不通的。
由于彝族传统教育长期保留着口碑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发展缓慢,因而直到民主改革前还徘徊于现代教育的门槛外。在口碑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尔比成为取之不竭的生动教材,这是尔比教育千年不衰的重要原因。从教育和心理学的角度看,尔比教育思想中确实包含着许多科学的道理,如重视学习和实践,肯定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从理论上否定了唯心论和天才论;又如重视家庭教育和儿童启蒙教育,要求教育者首先要为子女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以利于从正面引导子女健康成长,还要求讲究教育方法,反对棍棒教育,而用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些教育思想即使在今天也并不过时,还可以为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借鉴。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尔比毕竟是彝族阶级社会中产生和运用的教育工具,尔比的教育思想存在着历史时代和阶级局限,这是任何古代思想文化遗产所不可避免的。尔比教育思想深深地印上了血缘家支和阶级等级的烙印,这在今天已不合时宜。
总之,“尔比"的教育思想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掘整理、研究和扬弃,进而明确哪些是具有普遍性、人民注的思想;哪些是带有特定时代性和阶级性的思想。通过分析批判,使那些有价值的内容继续为彝族社会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