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的民族构成及演变
作者 叶先文 2003-04-15
原出处:彝族人网

  安顺市位于黔中腹地,多民族杂居,居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他佬族、回族等。在安顺历史中,越往古代追溯,少数民族的比重越大,这是安顺古代人口构成的一个突出特点。也只有摸清安顺历史上民族构成的演变过程,才能得知安顺文化的演变过程。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仡佬族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根据各种史料记载,讫佬族是安顺最原始的民族,他们极有可能就是安顺远古的普定“穿洞人”的后裔。《中国人口?贵州分册》中称:贵州中部有他佬族的先民――“濮”人。又称:夜郎的主体民族是花佬族的先民――消人。《华阳国志》亦称,贵州是濮人的起源地。他佬族的古歌唱道:“讫佬、仡唠,开山劈草。”花佬族群众至今供奉“地盘业主、古老先人”的神位,还有“吃新节”和丧葬不丢买路钱的习俗。讫佬族自古及今倍奉自然的多神原始宗教,其图腾崇拜为竹,这以夜郎王的传说有关。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仡佬族兴起于贵州中西部地区的“鸠僚濮”,其全盛时期是战国末期的“夜郎国”。其众遍及贵州全境,甚至超过其范围,人口最多时达10多万人。安顺境内达10000多人。其后,由于内部分裂征战,以及其他民族逐渐迁来。加上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他佬族的影响渐次减弱。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讫佬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无文字。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安顺地区仡佬15422人,安顺市仡佬族2000多人。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布依族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布依族简史》称:“布依族的族源,据现有汉文史籍记载和民族学资料的综述,最早可以追到古代的越人。”《贵州古代史》亦说。“布依族与‘骆越’有密切历史渊源。”《异物志)}又说:“有一山,在海内,小而高,以船筏,俗称越王样柯”。《安顺府志》考日;“南盘江中有两山似烊柯,国名为 烊柯江”又云“汉武帝代南越,发夜郎精兵于烊柯江,同会番禹。”等等,以上这些史料均证明,布依族和古代有的骆越有密切关系,而且他们的祖先远古就生活在南、北盘江一带。至于布依族何时向安顺方向迁移的历史过程,看来只能说是一渐进过程,因为安顺和南盘江近邻,在历史上其建置沿草互有变更,时而样柯,时而且兰,时而夜郎。属地互有交叉,故而人员族类的交融也就在所难免了。此点,由安顺向南盘江、镇宁、关索,布依族渐多,可见其一。但是,从安顺黄腊、新场布依族的迁移过程来看,都是从南盘江往贵阳到安顺,时间大多在明朝、清朝之间。由此,又可看出明清时布依族向安顺方向迁移的较多。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布依族有其显著的文化特点,如自然崇拜,依树逐水而楼居,善用铜鼓等。现在我区分布广泛,其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仅安顺市就有51672人。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和壮语北部方言有很多相同之处。解放后创立文字。布依族在安顺历史上之影响呈逐渐增强的趋势。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苗族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苗族简史》称:“苗族和古代‘九黎’、‘三亩’、‘南蛮’有密切联系。”又据史载,远古时,苗族的祖先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其后一部住过长江中下游,“三苗”时期有部份迁徙四川、青海一带,以后又有部份迁徙到以湖南沅江为中心的“五溪地区”。大约在一千年前,苗民又逐渐向贵州境内大量迁移,到贵阳、黔东南者居多,其中的一部分经贵阳逐渐酉迁至安顺境内定居。安顺市华严一带的苗族传说他们的祖先从冰天雪地的地方来到贵州;岩腊、三股水的苗族传说,他们的祖先被帝王驱赶移迁而来,现在衣裙上的三条白布是祖先渡过三条河的标记;旧州、双堡的苗族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洞庭湖、播阳湖迁徙而来,先到贵阳、再到安顺等等,这些都基本证明了苗族的起源及其迁徙过程。苗族是我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安顺地区也是如此。仅安顺市就有6.0O00多人,占总人口的9%,是安顺最具影响力的少数民族。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苗族有其独到的文化感染力,它无传统宗教,以万物为崇拜对象,尤其以“树神”为主,其民族精神是坚韧不拔。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支,解放后创立文字。至于人口在安顺的发展过程,从史料看,从宋代逐步迁入安顺后发展壮大到现在的规模。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彝族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在安顺地区尽管人数较少,仅9000多人,只占总人口的0.4%左右,在安顺市也仅有数百人,但在安历史的发展上曾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在杨武洗马塘的“安榨城”,传说曾是彝族“贝勒大革”的治所,这还是一个谜。不管怎样,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文字,在安顺历史上曾起到过一定影响。现大部分居住在毕节地区。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汉族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汉族迁入安顺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大约在春秋末年,汉族人口开始迁入安顺,战国后期,楚国向西部扩展势力,派庄豚率领大军入滇,其一部留在今安顺境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迁徙几十万人去“戌五岭,与越杂处”,也有一部分散居于境内。汉武帝元鼎三年(前 111年)在贵州建立第一个政权―一样柯郡,除派遣官吏统治外,又“募豪民田南夷”,一些汉族迁来定居;同时又把一些“三辅罪人”、“奔命”、“滴民”遣送来屯垦,这样在安顺一带已出现了一些汉族移民的据点。其后的诸葛亮用兵“平南蛮”;唐代的募兵讨南诏;宋以后的“汉族流寓渐繁”;元朝的派往军队和“召人屯田”等等,都有大量汉族迁入安顺境内。古代的汉族到安顺后,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先进的技术与工具,大大促进了安顺的发展,同时又和当地各民族相互影响、融合、通婚。明代是汉族大量迁入安顺的时期,明初朱元章命傅友德“征南”入黔,率大军三十万共同发展了安顺。并“屯田养兵”,居留下来一部分,以后又“调北填南”大量移民开发。随后的清朝又加强了这一过程,到清末时汉族人口民占安顺总人口的6O%以上。第三次汉族迁移浪潮是抗日战争时期,内地大批汉族群众向处于后方的贵州转移,其中一部分来到了安顺。这样,随着历史的演进,汉族既成为了安顺的世居民族之一,又成为了安顺的主体民族。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安顺人口的发展及其演变,我们已能初步探知安顺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现在可以说,安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而多彩的安顺文化。xF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