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表现彝族人生活地域、社会历史以及审美情趣的彝族服饰文化是彝族服饰生产的经验总结,作为民族文化的栽体之一,对本民族人有完整的文化表述功能,它由人力、技术、实践经验等组成。在世界经济生产消费一体化的条件下,彝族服饰资本化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开发彝族服饰,使彝族服饰从文化艺术向文化商品转化,在社会化的经济场域中实现文化价值,并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其间要进行文化表述功能的转移,彝族服饰文化对于主流社会的经济文化而言,在地域位置和资金的拥有上都处于明显的弱势和边缘位置。经济主导的现实社会中,要保护和继承彝族服饰文化,首先要发展经济,并积极参与到“主流”社会的文化经济活动中,用历史的思维来处理文化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和文化符号表述功能的转换,把握好文化这种特殊商品转化为资本的规律,把服饰文化优势转为资本增长点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潮流中有不稳定的元素,不同民族的文化符号通过交流变迁后,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文化或称创新文化,其语境也随之发生变化。
主题词:文化资本文化商品整体营销多元文化的交流语境
一、具有民族特征的彝族服饰能满足现代人多样化生活方式需求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由于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网络信息的今天,地球的不同处可能同时发生这样的景象:生活在美国这样发达国家的人坐在电脑前浏览着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新闻,跨国公司老总的一个投资项目,就能获得上千万美元的利润,而处于世界经济边缘地区的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村民,还用刻木记事的方法记录着部落里一天的狩猎情况,掌管权势的巫师正指挥族人进行隆重仪式,给人们招魂送魂,他们一天的劳动收入不到一美元。不同民族选择了最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说道有完整的表述功能。人类学家对文化的论述很多,近年来,得到大家共识的是斯卡平的“文化是一个特定社会中代代相传的一种共享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包括技术,价值观念,信仰以及规范”的说服。(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它认为文化是一种有技术、知识、信仰的生活方式,彝族服饰作为文化载体之一,是千百年来彝族人聪明智慧的结晶,能在彝族民间传承到今天,说明有它存在的基础,人们生活方式还需要它。第五次人口普查彝族人口总数近800万,其中凉山有近180多万,这是一支强大的购买集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增加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费水平,作为民族标识物的民族服饰理所当然成为它们采购首选物,在大凉山的彝族山寨里每逢举行隆重的结婚、丧葬等重大人生礼仪时穿的婚礼服,丧服都是传统的彝族服饰。节庆聚会场合,不同家支的人都要拿出自己最漂亮的服饰盛装出行,届时还要进行赛装比赛,看哪个家支的人穿戴整齐,布料质地昂贵,那个家支就赢得大家的赞赏,受到人们的尊敬。这里的彝族传统服饰与主流文化中的世界名牌“阿迪达斯”,“皮尔?卡达”一样让人羡慕。
人类天生就有好奇的心理特点,这一人类共同的心理特征促使他们对远离自己文化、生活方式的族群和人类生活充满好奇,并想尽办法采取或旅游或考察的手段去接近和解读这些‘有意思“的异域文化,如果没有能力亲历这些文化的原生态去地区,他们也会寻找其他渠道来了解情况,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因此众多探索人为地理为己任,报道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生活生产方式和人生礼仪等内容的媒体和报刊杂志就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深受读者的青睐,如有上百年历史,保持几百万份订户的美国的人为地理杂志《国家地理》以及1994年在亚太地区开播的Discovery亚洲电视网的Discovery探索频道,Discovery旅游生活等频道,现订户累计到达一亿八千多万,香港凤凰卫视的《旅游》频道都受到观众的欢迎和认可。
长期以来,凉山彝族地区的社会制度,地理位置两方面具备了保持神秘文化的条件,凉山彝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对外界一直充满神秘感。上个世纪初,凉山彝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很复杂,家支制度为主要特点的社会结构度岿然不动,维系着凉山彝族社会,没有统一的政权,各家支势力各据一方,家支网络铜墙铁壁似挡住外界外族人,进入凉山要为不同的彝族家支付‘买路钱’,这样一方面严重阻碍了凉山与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保留了更多的原生态的彝族文化。偶有大胆踏入者,最后往往就两种情况,可能被掳为奴隶永远留在那里,或成功走出彝族地区,喜欢夸大其辞,宣传彝族地区生活的如何艰苦和彝族的生活方式多么神秘,由此来宣耀自己的能力,成为宣传彝族文化的广播员。历史上曾有许多中外学者或探险家曾涉足凉山彝族地区,并留有丰厚的著作。1906年法国人多罗从西昌穿过凉山腹地,写了《彝藏禁区行》(1999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1939年至1940年俄国人顾彼得从康巴藏区来到凉山彝族地区写成《彝人首领》(2004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1943年7月至9月,林耀华率考察团深入大凉山彝区考察,后撰写了调查报告《凉山夷家》(《凉山彝家》)(194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38年11月至1939年7月,我国著名民俗摄影家庄学本在越西、冕宁、昭觉、盐源、盐边各县十二个彝族村落考察。1941年5月,写成《西康夷族调查报告》。
此外,马可波罗访问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著有《东方见闻》,1934年春,中国西部科学院雷马峨屏考察团深入大凉山考察,第二年发表了《四川省雷马峨屏调查记》,1910年,法国人吕真达率考察队两次来到四川彝区和云南彝区,著有《建昌罗罗》、《在云南和东京的崇山峻岭中》,法国传教士马尔丹在四川彝族地区传教二十年,搜集了大量彝族风物和彝文文献成为西方研究彝族文化的学者重要的参考。1939年春,中央庚款董事会组织川康科学考察团,梁瓯第作为考察团成员之一,曾只身深入大小凉山考察,他功成归来后撰写考察报告书,提交给中英庚款董事会。1937年,马长寿率民族考察团赴凉山彝区调查,撰写《凉山罗夷系谱》,1940年7月至11月,四川省教育厅组织二十人的"边区施教团",赴雷波、马边、峨边、屏山彝族地区考察,金陵大学教授徐益棠参加这次考察活动。写出考察报告书《雷马峨屏纪略》,其中徐益棠写有《雷波小凉山罗族调查》,张云波写了《雷马屏峨边区之夷务及倮罗文化概论》,这些学者对彝族社会和文作了不同程度的记录和研究,并用相当的篇幅对大凉山彝族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作了描写,他们对体验彝族文化感到自豪。他们对凉山彝族生活充满好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彝族人的文化与他们自己的相差甚远。
现在的凉山彝族地区地区依然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之一,除部分人能到凉山旅游亲自感受古老的彝族文化外,大部分人只能通过影像作品等视觉文化中了解彝族文化。近年来,在国际民俗摄影等视觉作品中,反映凉山彝族民俗生活的影像作品纷纷获奖,如由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与联合国家教科委组织联合举办的世界民俗摄影比赛"人类贡献奖"年赛中,每届都有拍摄凉山彝族民俗生活的摄影作品获奖,从一到四届共有:《椎髻》(作者胡小平)、《大凉山彝族妇女服饰》(作者缎灿雄)、《大凉山彝族民间选美》(作者列来拉杜)、《凉山火把节》(作者胡小平)、《凉山彝族服饰》(作者胡小平)、《狂欢之夜》(作者江涛)、《一个彝族老人的葬礼》(作者李兮)、《彝族最后一个奴隶主的葬礼》(作者肖萱安)。这些作品能够在国际比赛中获奖,除作者高超的摄影技巧外,拍摄内容的彝族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民俗风情也分不开。2004年举行的第四届“人类贡献奖”年赛,共有71个国家的1867位摄影师的3010组27235幅图片参赛,为了表现出区域文化记录力量对“人类贡献奖”,评委由来自7个国家的9位摄影名家组成,在上千组的照片中,中国作者唐跃武的一组反映凉山彝族生活的组照,
《大凉山深处的彝族人》获得人物服饰类的一等奖,在这组作品里有这样的背景说明“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聚居着180万彝族人口,而散居在大凉山深处的布拖、昭觉、美姑一带的彝人,他们生活在海拔2千多米的褐色土地上,至今还较为完整地保持着本民族原创性的文化,在这里,古老传统的生活很少有受到冲击和破坏,他们纯洁而真诚、勤劳而顽强,过着简朴而又尊严的生活。”这些记录照片的内容大多是反映凉山彝族传统生活方式、服饰、礼俗等内容。此外,还有反映凉山彝族人生活的组照《?山彝人》获得在美国举办的98年度琼斯母亲国际报道摄影基金最高奖“琼斯母亲”优秀奖章。《白云深处有彝家》获20届中国国际摄影比赛金奖。有关毕摩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的题材也受到关注。从十九世纪开始到今天,凉山彝族的生活方式仍然很有吸引力。照片作为视觉符号之一,是最直接的语言,是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中时最容易沟通方式,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老照片”、“图文书”等越来越成为畅销书,视觉文化以其无可抗拒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征服了读者。《摄影批评文化研究》作者曾说:“摄影之所以总是给我们带来某种“真实”的诱惑,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其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太过清晰的表达结果。这使得它们仿佛不是建构的,而是自然化了的”。摄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正如海南摄影家黄一鸣说的:“拍摄照片最重要的,就是要能表现我们的生存空间和社会现状,表现身边的普通老百姓,表现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方方面面。”
彝族服饰的的文化魅力,除其具有神秘性的距离美外,在色彩、图纹方面也有普遍的美学功能,彝族传统服饰是千百年来彝族群众的智慧和审美经验的总结,具有人类接受美感的共同心理特征,其表现在彝族服饰中采用大量的黑红黄色,水纹,牛眼鸡冠帽等s形的图纹。从服饰色彩来看,一般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喜用红、黄、绿、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少,颜色多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雅庄重。老年人则喜欢青、蓝布,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彝族人崇尚黑黄色的审美情趣在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盛装上表现地格外突出,每年的火把节时,山寨的赛场周围,三五成群手撑黄伞的姑娘来回走动、跳着欢乐的朵洛荷舞。穿着艳丽斑阑服装,满身缀满月光一样的银饰,走起路来未来见其人先闻哗哗作响的银饰声,吸引来无数的眼睛。有火把之乡美称的布拖有些地方的女子全身以黑为主,头上是黑或青色的帽子,上身是一件呈长方形黑披毡,下穿黑白蓝相间百褶裙,也构成了火把节的黑、白、黄三色。鲜艳色彩的巧妙搭配,做出酝酿无穷魅力的衣服,具有西洋画重彩效果,上个世纪90年代,四川有位画家画了一系列彝族人物肖像,出版了一本挂历和画展,轰动一时,古铜色的皮肤,穿上各种各样的彝族传统服饰,很有庄严重的古典风格。
彝族服饰文化是彝族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体之一,是彝族先辈的劳动结晶,它包含技术、知识、人才等方面的总合资本,在大力发展民族经济的今天,服饰文化是一种可开发为经济增长点的宝贵资源。文化生态的差异促成独特的彝族文化特征,长期以来很少与外界交往,形成文化孤岛,保留有丰富的原生态的彝族传统民俗,成为‘他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彝族服饰资本化的可能性和条件之一。
二、服饰艺术作为文化商品来营销是服饰资源资本化的关键
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资本无处不在,古典经济学认为,人类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知识经济年代民族文化资本化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其条件已成熟,现代庞大的资本体系把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第三世界国家的生产和消费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共同的全球市场。而在全球背景下的民族发展出现二重性,一方面,政治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国家为了加强在这种趋势的条件下有利于与国际间的交往,在某些行业的标准下要求经济文化均质化。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多样性,差异性和个性化的要求,不同的民族要以其的经济,文化的差异化特点参与其中,提升地位,获得更多的权利。(参考陈庆德等《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世界经济的生产销售朝一体化方向发展,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彝族服饰文化,也存在广阔的市场潜力,要把服饰艺术当作文化商品来销售是服饰产业化的关键所在。
中国加入WTO国际贸易组织后,意味国内外市场将连成一体,按照协议的规定,中国政府要逐渐开放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市场,并按照国际惯例来做事,中国文化资本化的社会基础已趋完善,知识资本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是一种很有增值潜力的资源,文化资源能转化为经济增长点的观点已得到大家的共识。目前存在的情况是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强势国家在海外的扩展,他们的文化也冲击着发展中的国家,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在受到了严重破坏,一些传承了上千年的古老文化在机器的轰鸣声中,离开我们慢慢消失,人们在享受的现代工业带来的丰富产品时,也开始怀念那些“过去的,爷爷奶奶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以及“那些有意思的生活方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这些将要消失的乡土文化,欧洲在工业化过程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把传统文化原汁原味地保护在原来的文化产生存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里。为了抢救将要消失的民间文化,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0届大会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录》,把优秀的民间文化定为人类遗产,名录的保护项目中就有抢救精湛的传统工艺,针织,刺绣等内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也开始实施抢救民间文化的系列工程。为鼓励文化的开发,中国政府还颁布了有关非公有经济投资文化项目的政策,允许民营经济进入部分文化领域。在这些环境下,四川省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政府部门也把开发民族文化作为一大发展经济的资源来开发,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彝族服饰文化转化为经济增长点,就必须把服饰艺术作为文化商品来运转,服饰是彝族人的智慧结晶,它可以给人们带来经济增长,精神领域的文化商品有它的特殊性,文化销售过程其实存在原生态下的文化符号的变异转换,掌握好文化商品的基本特征和资本运行的规律,做好文化定位“这东西在消费者心目中是什么样的”,或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什么的问题。让彝族服饰从博物馆,文化馆和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下,走入“市场导向”的道路。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知识,是在某个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形成的,其符号有整体的系统性,交往与变迁都有自己的基本规律,离开原生态环境下文化符号系统的指述功能,表现功能和传达功能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文化符号所指功能会转移变得模糊或“误读”。这也是开发“现代彝族服装”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文化作为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但其使用价值功能存在差异。根据现代民族发展的特点既有统一,又有地方性的趋势。服饰文化定位上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保持制作传统的典型彝族服饰,以便满足还生活在原生态环境的那部分彝族同胞的购买力,这部分产品应该保持彝族服饰的传统符号功能:图纹、色彩、款式、布的质地都沿用传统的人们喜欢和熟悉的,形成“一看就能够辨认出”这些服饰适合在什么场合穿,属于那个片区方言的服装等表述功能。另一方面就是准备要离开原生态环境的那部分“现代彝族服饰”,这部分的服装的传统文化符号的表述功能会发生变化,要把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把民族的个性与人类接受美的普遍心理结合起来,网络社会的今天,信息传递速度远远超过人脑接受信息的解码速度,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元多样文化里的人们,对待文化往往采取“所见即所得”的态度。作为意识形态的后现代文化研究者瞻明信认为,后现代文化有四个特点,“没有深度”文化产品背后没有任何强度和情感,只有可消费的形象,“无历史”人们既不是在依赖传统也不抵抗传统,而是把传统“打乱剪贴”在一起,“无时间”集中把文化碎片空间组织起来,时间联系不是外界表现,而是通过个体行动者从内部重构,把世界看成是技术意义上的实体。也就是他们不会去探讨传统文化的原生态下的符号功能(参考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2000年版P219华夏出版社),彝族传统服饰的文化指述也一样,不会对文化符号的表述以及符号系统之间的来龙去脉做深入探讨,服饰元素上“好看的东西”都应该成为“现代彝族服饰”的元素和人们的购买理由。这在现代艺术发展史上最明显,上个世纪60年代美术界出现了把艺术图案和商品结合起来的POP艺术,把许多“有意思”的图案贴在一起组成一幅画或一个广告牌,出现新的文化语境和表述功能。在音乐上也出现布鲁斯与乡村音乐的流行,这些音乐的原生态文化元素与后来流行世界的音乐元素是不一样的,布鲁斯是非洲黑人的宗教音乐,之所以能流行开来是由于布鲁斯音乐没有固定的规律,那些未经严格训练的乐手、歌手也能很熟练的运用。这些人的表演常常能与听众间形成直接而微妙的沟通。今天的穿戴风格也没有理由可讲,在大城市的街上我们经常看见穿戴多样化的人,他们的衣帽可能来自某个地区是某个民族用传统手工方法制作出来的“工艺品”,他们的鞋裤可能是当今国内外流行的时尚品牌,他们也不可能告诉你这些服饰的原始文化元素“意思”。
彝族服装的准确定位,突出特色解决了准备把服饰卖给谁的问题后,接下来就该怎么做?如何把服装文化按商品的市场规则进行、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问题。国际经济学界经济与文化研究的前沿人物Throsby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与文化》一书对文化产业、文化商品、与服务进行过精辟的论述:(1)文化的商品与服务,在其生产过程中包括有创造性,它也具备包括有一定程度知识产权与传播某种特征的意义。(2)文化产业可以认为它是以创造性思想为核心而向外延伸辐射半径的扩大。以“创造”为核心与其它各种投入相结合而组成各类文化产品。文化是有创造性的知识资本,文化商品开发要进行产业链的立体开发,这样形成文化整体势力,广泛的传播影响。“一种形象,一个声音”指的是采用不同的宣传媒体,共同宣传一种商品,所起到的作用大。彝族服饰要树立品牌意识,进行多样化的产品开发,采取整合营销方法进行传播。
整体营销是唐·E·舒尔茨等提出的现代营销方法之一,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业务战略过程,它是指制定、优化、执行并评价协调的、可测度的、有说服力的品牌传播计划,这些活动的受众包括消费者、顾客、潜在顾客、内部和外部受众及其他目标。由于人们几乎对所有的消费产品都存在着巨大的、被抑制的需求,这一时期的商业模式基本上是尽可能快地生产产品,将产品置入分销渠道中,并告诉那些焦急等待的顾客和潜在顾客产品已经上市。在昭觉彝族服饰营销手段还应采用计算机等进行资料数字处理,联合上采用包括:高度个性化的直邮、互动的售点展示、选择性期刊、付费电视、因特网和万维网等新的媒体和形式。
昭觉县把开发彝族服饰作为一项产业来做,还应考虑凉山彝族文化的整体资源以及昭觉优势文化的互补情况,进行链条式的产业开发。凉山地区经过几年的努力,彝族文化商品化的布局已基本形成,文化定位也开始浮出水面:火把节,毕摩文化,彝族服饰等已成为彝族传统文化的金字招牌,自治州两年一次的国际火把节,美姑的彝族毕摩文化,昭觉的彝族服饰都给人一种彝族文化的整体视觉感觉。彝族服饰开发可以利用这些有利的环境,服饰生产可分为传统与现代两部分,传统服饰的开发必须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方法,继承传统文化符表述功能,并与人才培养,人才抢救,市场营销结合起来,传统服装要采用手工完成,不同方言区的服装款式,还应到原文化生态环境中去做,让阿都地区的人做阿都款式的服装,依诺地区的人做依诺款式,圣扎人做圣扎款式形成传统服装生产基地和专业生产人员。选农村里那些手艺突出的人,让他们按照传统的工序和方法做出服饰样品,并鼓励多招徒弟,传授古老的技艺,政府和文化部门要积极配合,帮他们牵线搭桥,联系服饰生产销售的公司和企业,负责把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推销出去,这部分产品的销路除在本地本民族以外,还应有大城市的工艺品商店,服饰教学研究基地,民族文化博物馆,旅游地的游客纪念品等。这样即可以收集有特点的传统服饰,挖掘优秀的民间艺人,宣传传统文化,这些典型服饰的穿着,还起到文化话语权,用彝族的传统思维来理解服饰色彩、款式、图案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向人们诠释原生态环境下文化符号的意义,在文化多样性中起到“呐喊”的作用,吸引人们的视觉和注意力。另一部分必须走产业化之路,并与现代服装生产领域的先进工艺,生产技术,营销理念相结合。这部分彝族服饰文化元素必然会发生“误读”,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时尚观念和争取市场占有率,把传统的彝族服饰解体化后选用那些“有用”的色彩、款式、图案等元素组成新的“现代彝族服饰”,其实,从文化生态和文化表述功能上看,这部分文化实际上可以理解是一种“新文化”,或称为创造性开发的彝族服饰文化。从事这部分服装生产的人必须掌握:包括服装设计,服装信息,时尚趋势,服装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从目前西部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看来,要发展文化产业人才与资金是两大拦路虎,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两个缺陷,否则,文化产业化的步伐将会十分艰难缓慢。
三、服饰文化是一种可持性发展的整体资源
“在经济学家的研究论文中,资本一词具有“资金”的含义,它不仅指积累的金钱,而且指以往完成的一切可被利用的劳动成果。”(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二卷,三联书店,1993年版P236)服饰文化作为人类劳动的成功和生活方式之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资源。服饰文化包括人力资本(老艺人),技术资本(制作服饰的传统工艺)和知识资本(有关服饰方面的经验实践总结)等。与工业时代的其他一次性的矿藏,能源等资源相比,服饰资源有可持性发展的特点。由于存在服饰文化中的人力资源的可培训性,制作工艺和实践经验的可传性,服饰知识的可积累性,成为彝族传统服饰资本的鲜明特点。人力、技术、知识三大资本在在服饰开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发展服饰产业,把文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点时,必须培养和保护在文化产品中起创造性作用的人力、工艺技术,以及服饰生产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专利权的经验知识等。
由于民间工艺传承都在艺人间进行,要保护或抢救优秀的民间艺人,成为服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采用声像等现代科技手段记录下他们的手艺和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各种服装款式的穿着场合,保留完整的历史资料,为服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民间艺人的才能是传统文化流传的关键,也是社会财富的组成部分。当地文化部门的领导要重视培养服饰文化人才,树立人才是社会财产的观念。“这些才能,对于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P258)。既然人才是社会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提高和改善作为彝族服饰领域人力资本的艺人们的待遇,以及改变传统文化的传播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化速度迅猛的今天,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来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进行可持续发展。
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或生态博物馆,将彝族社区独特的文化现象、仪式和自然环境进行整体保护,让古老的彝族传统文化在社区人员活动的动态历史进程中得以储存、传承、延续和发展,为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供珍贵资料样本。把保护传统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是目前在资金与物力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云南省的做法“把文化生态作为乡村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资源作为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把文化产业作为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做”,广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经济,开发传统文化,必须把建设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做。作为存在于生活方式中服饰文化,可以在原生态地区建一些民族文化村或称生态博物馆,针对某个专业领域,比如所地民俗生态文化村,重点保护开发所地的传统服饰、和“朵罗荷”歌舞。依诺民俗生态村着重依诺服饰、毕摩文化、银饰加工的保护与开发。圣扎民俗生态村要开发圣扎服饰、擀毡、织布、漆器工艺等。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这种将自然生态资源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实行整体保护的新型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在欧洲逐渐兴起。1971年法国在一座工业小城建立了第一座生态博物馆,随后欧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建了生态博物馆,目前,全世界已建成300多座生态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1997年在贵州六枝特区梭嘎苗族村产生。用这种方法来保护传统民间文化效果明显,越来越被世界各地的人们采用。
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或生态博物馆方法是对传统文化进行调查摸底,注册登记。选些传统文化保留比较好的村寨,对传统文化领域的人才、技艺、产品等资本进行统一管理、定位、经营,并引导他们走文化商品之路,结合旅游开发进行策划营销,把经济扶贫和文化发展有机结合,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其中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培养投资,要制定宽松的人事环境社会基础,人才的培养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学习传统工艺技术,找老艺人传授最有特点的工艺,传授方式可以对一个专门搞彝族服饰文化的‘民族文化生态村’(生态博物馆)的人们集中培训或采取固定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也可在职业学校或农民学校里开设传统工艺课程:如做漆器、金银饰、手工艺术品、旅游纪念品制作等。还要给他们讲述这些‘古老的东西’能变成金钱的方法与原因,当今社会民族传统工艺品的市场情况,让他们心里产生预期的生产目标,鼓励帮助他们走富裕之路。二是对服饰产业化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设计制作、市场营销、政府文化部门领导进行培训,针对这些人对彝族传统文化熟悉,又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经验等情况,选派他们到服装学院等高等院校和专门机构去进修,把他们培养成为精通传统文化又有现代管理知识的文化策划人、产业经纪人。自从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肯定人力资本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后,世界各地都重视人才培养,重视社会中个人知识的拥有量。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整体的知识程度又极为重要。“人的整个性质和特征都取决于他们存在的社会之中”(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三联书店2003年版P11)。要培养人才,鼓励人才。政府部门要采取措施,扶持和引导优秀的民间文化传人成为“传统文化示范户”成为文化经济的带头人,要扶持文化蕴涵深厚的乡村作为文化产品生产的“专业村”走向市场,组织特殊技艺、特色产品申请专属权,形成品牌获得有形或无形资产增值。
彝族服饰文化是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知识资本的综合体,在知识经济的年代里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民族心理趋于共同化已成事实,彝族服饰文化是彝族社会实践经验总结的知识,对于广大的彝族同胞来说具有文化符合的固定表述功能,步入市场领域后,彝族服饰表述对于全球共同的文化心理又有不稳定的符号意义,随着创新后“现代彝族服饰”的大批量工业化生产销售,以及消费群体族别、范围的扩大改变,彝族服饰原生态下的符号表述功能和彝族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在慢慢消失和改变,它的语境也发生变化,服饰文化可从局部的生活方式改变为全体的生活方式之一。
(作者简介:中国民族画报社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