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居在元江的彝族,是一支勤劳俭朴、勇敢聪慧的民族,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元江有彝族人口41923人,其中男21311人;女20612人。主要居住在洼垤乡、龙潭乡、青龙厂镇、澧江镇、东峨镇。少部分彝族撒居在羊街乡(仲白村);那诺乡(二掌村、扒地拢村);羊岔街乡(密期河村)等乡镇村委会的自然村里。
一、古代彝族的分布及族称变化
彝族是我国人数较多、分布较广、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很早以前,彝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澜沧江以及红河两岸一带。
“彝族”,从某个角度上讲,同全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只是一个概念,一种称谓,都属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族体,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谓称。
先秦时期,《史记·西南夷传》说,先秦时期西南的部落“皆氐羌类也”。这也说明先秦时期居住在西南的各部落族体大多数属于氐羌系统的部落,也就是说,先秦时期的氐羌部落,是我们近代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兄弟民族的共同祖先。《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南中在昔盖夷、越”。这个“夷”指的是氐羌系统的部落;“越”指的是百越各部落。
汉·晋时期,出自氐羌系统的各族在“西南夷”中占绝对多数,并在“西南夷”出现了不同的民族名称。如:僰族(今白族)、昆明族(今彝族先祖)、叟族、(也是今彝族的先祖,《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说明昆明族与叟族都是彝族先祖,只是分大种、小种而已。)。南北朝以后,汉、晋时期的昆明族、叟族逐渐分化和组合,其中有一大部分即被称之为“乌蛮”。
到了唐朝时期,由于发展不平衡、居住环境条件差异等因素,“乌蛮”被人为地分为几个居住区:
东部的“乌蛮”。——《蛮书》卷四说:“东爨,乌蛮也……当天宝中,……在曲、靖州(今昭通地区)、弥鹿川(今泸西)”、升麻川(今寻甸、嵩明)、南至步头(今建水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步头”不是指建水县,《中国西南民族史》说:“天宝初年(公元742年),唐朝便开通“步头路”的工作。即渡头或埠头。是以安南都护府沿红河而上的“步头”,(在今建水县南部的红河岸边)为起点。建水县南部的红河岸边这个(起点),笔者认为可能就是元江县属洼垤乡、龙潭乡、青龙厂镇范围内小河垤河与澧社江的汇合处,经安宁为南北联系的中心点,北达戎州(今大姚县)都督府,“步头”,是唐宋时期今元江的地名。
《新唐书·南蛮传》载:“咸亨三年内附的‘昆明十四姓’中,包括了天宝年间曲州、靖州的‘乌蛮’在内。由此可知,东部“乌蛮”地区的民族分布情况与汉·晋时期的益州郡(今晋宁县)内的叟、昆明、僰、僚、濮的分布基本上是相同的。《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说:“云南泸西县东北的南盘江两岸地带,是与‘昆明十四姓’同族的‘乌蛮’聚居区……弥鹿川(今泸西县)再往西南便是‘步头’(今元江县境内)。在弥鹿川至步头之间也有不少的‘乌蛮’人口”,所以,《蛮书》一中把这一带的“乌蛮”(彝族)划入“东爨乌蛮”的范围之内。
北部的“乌蛮”——《新唐书·南蛮传》说:
“勿邓地方千里,有邛部六姓,五姓乌蛮也。……天宝中皆授封爵。”这里的北部指的是今四川凉山州北部和西昌地区连接的中部一带。地域东连曲州、靖州(今昭通地区)的昆明十四姓“乌蛮”部落地区;南连楚雄北部。唐朝初年,北部的“乌蛮”与巂州一带“乌蛮”是近亲部落,关系也是比较密切的。
西部的“乌蛮”——西部指的是洱海周围地区的“六诏乌蛮”。《中国西南民族史》称:“六诏是:
蒙舍诏(即南诏),其地在大理巍山彝族自治县一带;
蒙巂诏,与蒙舍诏同在一川,居蒙舍诏之北,在今漾濞县一带;
邓赕诏,在今洱源县南部的邓川一带;
浪穹诏,在今洱源一带;
施浪诏,在今洱源、邓川之间;
越析诏,又称磨些诏,在今宾川县宾居街一带。”
在“六诏”中,除越析诏(今纳西族)以外,其余五诏都是“乌蛮”,是滇西彝族的祖先部落。
“罗罗”(彝族)这一民族名称始见于元朝时期的记录中。“罗罗”是“卢鹿”的变音,“罗罗”名称的由来,李京《云南志略》中指出“自顺元、曲靖、乌蒙、乌撒、越巂皆此类也。” 南诏时期,北部“乌蛮”分七部落:“一曰阿芋路,居曲州、靖州故地;二曰阿猛;三曰夔山;四曰暴蛮;五曰卢鹿蛮,二部落分保竹子岭;六曰磨弥敛;七曰勿邓。土多牛马,无布帛,男子髽髻,女人被发,皆衣牛羊皮。俗尚巫鬼,无拜跪之节。其语四译乃与中国通。”
卢鹿蛮部落能成为“罗罗”的代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卢鹿部蛮落崇拜虎,以虎为图腾。后来,以虎为图腾的乌蛮部落逐渐多起来,后来就用卢鹿(罗罗)代称崇拜虎图腾的乌蛮各部落;另一种可能是乌蛮各部落在内部相互兼并或者相互协同联合抵御外敌的战争中,卢鹿蛮部落的势力逐渐强胜起来,在东部“乌蛮”和北部“乌蛮”中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后来人们就用“罗罗”这个民族名称来称代所有以虎为图腾或卢鹿蛮部落势力范围内其它乌蛮部落。
“罗罗”这个民族名称始见元朝记录以来,明清时期称“卢猡”、“裸猡”、“夷人”等恶称。
彝族人有许多自称,因地而异,如“诺苏”、“纳苏”、“罗武”、“罗罗”、“米撒泼”、“撒尼”、“阿细”、“阿西”、“撒摩徒等”,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按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彝族”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二、现代的彝族支系及支系名称的演化
居住在元江的彝族,据历史记载有“撒摩都”(撒摩颇)、“聂苏(罗婺颇)”、“仆拉(普勒颇)”“山苏(阿能颇)”、“喇乌”(腊鲁颇)“侎俚”、“密期”等七种支系。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有记录的彝族支系只有“聂苏(罗婺颇)”、“仆拉(普勒颇)”、“山苏(阿能颇)”、“喇乌(腊鲁颇)”等四个支系,“撒摩都”(撒摩颇)这个支系主要居住在洼垤乡境内,在各种文字记录中被写作“三马头”。而其他“侎俚”、“密期”等俩个支系的文字记载比较少见。
1、撒摩都(撒摩)——撒摩都(撒摩)支系主要居住在元江县龙马山山麓周围(今洼垤乡一带)。他们是什么时候迁徙到那里居住的?万历《云南通志》卷四元江府说:“宋时……和泥蛮居之,后为些麽徒蛮、阿僰诸部所有。”按:“些麽徒”即“白罗罗撒摩都”,自宋朝大理国时期至清朝末年就居住在元江龙马山一带。
撒摩都是从“叟”、“昆明”中演化出来的一支彝族支系,唐朝初期称“些莫袛”、宋时称“些麽徒”、元朝称“些莫徒”(白罗罗)、明清时期称“撒摩都”、民国时期称“罗罗”。
从南诏到大理国时期,“些莫袛蛮”(撒摩都)先后组成罗伽部(今云南澄江县)、阳宗部(今澄江县阳宗海一带)、部雄部(今江川县)、休制部(今玉溪红塔区)、弥勒部(今弥勒县)等。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方言语音有别,地区与地区对“撒摩都”的谓称有些差异。如,道光《定远县志》说:“倮罗,黑白两种,白者一曰撒毛朵(撒摩都)”、万历《云南志》卷三姚安军民府(风俗)条说:“近郭之夷名……撒摩都……”、天启《滇志》卷三十说:“白罗罗……江川、大理、姚安皆称撒摩都。”居住在元江龙马山一带的彝族自新中国成立以前都称为三马头(撒摩都)。道光十九年(1839年)一月十六日,元江龙马山周围二十三个三马头(撒摩都)寨子的伙头(管理寨子的头人),集中在黄泥冲,共同协商,刻碑勒石,制定了《禁止贼规》、《乡规永守》的乡规民约。其间记载:“……现有三马头人(撒摩都)衙内当差,不准回来地方上拷打,若回来拷打,以乡规咎治。三马头(撒摩都)人去衙内告状者,差役往来由原告去料理,原告不得连累花户,若是官事必送。……道光十九年一月十六日三马头(撒摩都)二十三伙头(头人)公议同立……”,这里所说的三马头也应该是“撒摩都”。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除大小凉山的“白罗罗”之外,云南其余地区的“白罗罗”都是撒摩都支系。撒摩都支系是“乌蛮”中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生活习俗接近汉风的一个支系,道光《云南通志》卷六说:“白罗罗……一名撒马都(撒摩都),又名洒摩(撒摩)……其语言、饮食、输赋税类齐民(汉族)。”康熙《楚雄府志》卷一《地理志·风俗》说:“洒摩(撒摩),近汉人,知书诗。”
近代彝族中还自称“撒摩都支系”(撒尼濮)的仅昆明郊区的一部分,(包括今呈贡、晋宁、安宁一带的彝族和部分汉族),而由汉族演化过来的那部分彝族则自称为“子君。”即清代云南府的“子间”。路南、圭山、弥勒、泸西等地的“撒摩都”也已自称为“撒尼濮”。元江的三马头“撒摩都”人,是从云南府、临安府等地迁徙来的白罗罗“撒摩都”支系,并且从明代到清末时期的彝文记录中都自称为三马头“撒摩都”,而现在他们已自称为“聂苏濮”。其实居住在元江龙马山周围的“尼苏颇”应该与生活在滇池周围以及滇东南弥勒、泸西建水等地的彝族“白罗罗”同属一个“撒尼”支系。
2、聂苏(罗婺颇)——聂苏颇是元江彝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支系,主要居住青龙厂镇、甘坝、龙潭乡、东峨镇、澧江镇等地。
“聂苏”这一名称,始见于清初的记录。乾隆《开化府志》卷九《风俗·种人》说:“聂苏,居永平里(今马关县西部八寨),服食器用与倮罗同。读书力田,纺织贸易,性情较醇。”“聂苏”即“聂素”。近代屏边、龙武、石屏、新平、双柏、元江等地的彝族自称“聂苏濮”,而汉族则之为“罗武”。据史书记载,“聂苏”的前称是“罗婺”、“罗武”、“鲁屋”,也是黑罗罗的一个支系。按:如果用黑白罗罗分类,“聂苏颇”应属黑罗罗、三马头(撒摩都)应属白罗罗。“鲁屋”这一名称始见于明末记录。天启《滇志》卷三十说:“鲁屋罗罗,服饰大类黑罗罗……”。“鲁屋”与“罗婺”是同声字,“鲁屋”实为“罗婺”。
康熙《广西府志》卷十一说:“鲁屋罗罗,各土官土舍之官奴寨民。”则鲁屋不独滇南的临安府(驻今建水县)有,滇东的广西府(驻今泸西县)也有。又道光《云南通志》引《清职贡附》说:“鲁屋罗罗,居处饮食类黑罗罗,而别为一种。元初归附,今曲靖府属有之。”看来,元朝时期,鲁屋也作为彝族中“别为一种”的小集体存在。元朝以后,这个小集体分散了,人口散布的空间面积比较广阔,受所在地彝族的其他部分土官的统治,固有的文化生活特征逐步消失,至近代彝族中已不存在鲁屋支系。聂素见于记录的时间较晚,它显然是明、清之际才从彝族的一个地方小集体中分化出来。近代云南屏边、石屏、龙武、新平、双柏、永平、昌宁、元江等地有一部分彝族自称“聂苏濮”,而汉族则称他们为“罗婺”。可能“罗婺”自武定迁出之后,在保持原有文化生活特征的同时,又接受了同区域内其他部分彝族的影响,在近代形成了现在的“聂苏濮”支系。
3、仆拉(普勒颇) ——元江的普勒颇主要居住在洼垤乡、青龙厂镇和澧江镇的红河沿岸,是元江县乃至全省及西南地区的土著民族之一。汉、晋时期,红河沿岸的居民可能以濮族为主,《水经·江水注》说:“仆水东至交州交趾郡……”。今天的红河当时叫“仆水”。按“仆水的范围由双柏县以下至河口。濮族的分布大至在红河的中下游一带。天启《滇志》卷三十说:“朴喇,婚丧与倮倮同,而言语不通。……在宁州(今华宁)者强悍,专务劫掠;石屏者良善畏法如编民;在王弄山(今文山县西部之回龙公社)者,一名马喇。”
乾隆《开化府志》卷九说,开化府(今文山州以西)境内有“黑朴喇”、“白朴喇”、“花朴喇”。道光《云南通志》引《清职贡图》说:“黑朴喇,一名朴腊,古蒲那。今临安、广西(今师宗、弥勒、泸西)、广南、元江四府俱有此种。”
根据《清职贡图》所说:“黑朴拉,一名朴腊、古蒲那。……元江府有此种。” 乾隆《开化府志》卷九说:“黑朴喇,一名普腊,婚丧与倮罗同,而语言不通。蓬头跣足,衣不洗 ,卧以牛皮,履以羊革毡衫,刀耕火种,数易其地,以养地力。”居住在元江的仆拉人与《开化府志》的记载相似,康熙《元江府志》卷二《彝人种类》说:“朴拉,婚丧与倮罗同,而语言不通。蓬头跣足,衣不洗,卧以牛皮,履以羊革毡衫,刀耕火种,数易其地,以养地力。”由此可知,居住在元江的普勒颇属于黑仆拉。
普勒颇是彝族先民中文化较发达的一个支系,他们最先掌握冶炼青铜器和使用青铜器的技术。据县志记载,在红河流域发现的青铜器遗址大多是普勒颇现在居住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已发现的青铜器有戈、剑、矛、钺、斧、 臿刀、生产工具有耜、锄、锛,玩饰物、扣饰牌、铃、石器有石核、石珠、砺石。玉器有坠环之类。并且在洼垤乡罗垤村委会阿邑都村民小组下东面100米的西戛莫,发现炼块青铜器,同时发现烧制坑、炭屑和炼铜块、铜渣。
除了冶炼青铜器,唐宋时期,普勒颇又学会了土陶制作方法。他们制作的土锅、土缸、土盆、土甑子、土钵、土碗、土蝶、土灯盏等炊具及其他生活日常用品在滇东南一带是家居的必需品,并历经了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六个朝代,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七十年代末。土陶炊具才逐步退出了市场,被现代的金属制品金属制品和瓷器所替代。
4、山苏(阿能颇)——也称“车苏”、“扯苏”。阿能颇支系主要居住在青龙厂镇和龙潭乡一带,洼垤乡它才吉村委会干龙潭村民小组原是阿能颇,后来他们已自称为聂苏颇。阿能颇是汉、晋时期滇南一带“叟族”中的一部分,至唐、宋时期组合成马笼部(今新平)。这个时期,阿能颇在滇南一带是一支勇猛强悍的民族,他们居住在元江境内两条重要的古译道周围。按:一条是由石屏经大哨(今龙潭乡境内)到路通铺(今青龙厂镇境内),再由莫喇经因远镇到墨江;另一条路是由龙武(今石屏县境内)经扬武镇(今新平县境内),再经他克、脊背山进入新平县境内再到镇源县。
到了元朝,阿能颇方姓几乎统治了元江境内(除元江坝子)的各族地区。《元江志稿》(土司种族志之二):“明置土司虽为以夷制夷政策……永丰里土把总,世袭.……土巡检本鲁魁山头目,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袭至方从化。按:永丰里土把总,元江州志作结白土巡检,《续通志稿》说:(结白土巡检)“本鲁魁山头目,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袭至方从化……传子(方)纯组,子(纯祖)不能约束夷众。雍正五年(1727年)方从化之孙方国臣从征镇(元)、威(远)、(茶)山、江坝有功给土千总(正六品)职衔。(雍正)十年(1732年)。按:这时的土千总只是一个空职衔。雍正十年(1732年),方国臣从征普(洱)、思(茅)、元(江)、新(平)以有功给土千总(正六品)委牌。国臣死,子(方)永祥袭。(方)永祥死,姪方保挂降等承袭土把总(正七品)。(方)保挂死,子印袭。印无子,从叔(方)定挂道光七年(1827年)袭。”辖区土地范围《续通志稿》:“永丰里(今青龙厂镇、龙潭乡、洼垤乡一带)、儒林里(今东峨镇、羊岔街乡、咪哩乡一带)、善政里(今红河县一带)、惠远里(今因远镇及墨江县的一部分一带),各里村寨东至石平州小河垤一百八十里,南至临安五土司界一百八十里,西至他郎因远一百二十里,北至新平扬武坝界一百里。”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三马龙他郎甸(新平、墨江)说:“境内有车苏者,居高山之上,垦山为田,艺荞稗,不资水利。然山地硗薄,一岁一移其居,以就地利。暇则猎兽而食之。大略与罗罗风俗同。”
元朝将马笼部的居住区域与南部的他郎甸(今墨江)合并设置马笼他郎甸长官司。明初因之。后将北部的原马笼部之地设新化州,万历十九年又设新平县,属临安府;南部的他郎甸地分设恭顺州(今墨江),属元江府。,明、清时期的新化州、新平县境内。近代彝族中有一部分自称为“撒苏”、“阿粗拔”,是为彝族中的阿能支系。汉族仍然称这部分彝族为“车苏”、“山苏”。分布在新平、元江、峨山、武定等地。除武定者外,其他地区的山苏与元、明、清的记录完全符合一致。
5、腊鲁(喇乌)——居住在元江境内的腊鲁颇 支系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小群体,许多地方史志上也没有与腊鲁颇有相关的记载。然而,元江县境内长期以来有腊鲁颇支系繁衍生息。今天的老武山村在唐、宋、元时期因有“喇乌”人居住而得名,后来,清朝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初被称作“老雾山”,文革时期又被称为“老武山”并延用至今。解放以后,东峨镇新光村委会旧衙门村民小组有腊鲁颇居住。
民清以前,腊鲁被写作“喇乌”。雍正《云南通志》卷二十四说:“喇乌,临安、景东有之。”(临安府的部分即在新平县,新平县原属临安府,雍正十年(1732年)始改隶元江府。)康熙《新平县志》卷二《新化州风俗》说:“喇鲁,性悍,居岩穴,衣麻布,捕山禽野兽度日,差徭赋役具无。”又道光《云南通志》引《伯麟图说》说:“喇鲁,亦曰喇乌。-------勤本业(农业),遇人退让。其散处荒僻者,食蜂蛇。永昌府属有之。”(据光绪《腾越州志》卷十五的记载,永昌府属境内的喇鲁分布在腾越州。)这部分喇鲁则有一部分较先进,另一部仍然比较落后。
6、密期(摩察)—— 在书面记录名称或又写作“密且”、“麦岔”、“密叉”,皆“摩察”之对音,在元江者又称为密期颇。密期颇在元江彝族支系中是极小的群体,他们生活在羊岔街乡旦弓村委会密期河村民小组,地名因先有彝族支系密期颇居住而得名,全村只有六户人家,与哈尼族堕塔支系杂居并和睦相处。
《招捕总录》载至治二年蒙化州落落摩察火头过生琮反抗。蒙化州的彝族自称“摩察”,元人以其与黔西至川西南间的罗罗是同一民族,所以在“摩察”之上冠以“罗罗”。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五蒙化府说:“境内有摩察者,乃黑裸之别种也。传云,昔从蒙化细奴罗来徙居此。”则摩察即唐代的蒙舍诏“乌蛮”。“摩察”是“蒙舍”的对音。“摩察”为“黑裸之别种”,即“乌蛮”中的一部分。康熙《蒙化府志》卷一说:“此种惟蒙(化)境有之,并不与他境倮罗同。”而 “摩察”也就始终“不与他境倮罗同”。至明、清时期,“摩察”的分布区域已从原来的蒙化扩散及于大理府、楚雄府、姚安府、武定府等地。
三、境内曾经居住过的支系
侎俚—— 彝族自称为“罗米”或“利米、例密。”元江境内的侎俚颇支系已无记录,然而,今天咪哩乡政府驻地的咪哩(侎俚)村因历史上曾经有彝族支系侎俚人居住而得名。
《招捕总录》说,至治二年(公元1322元),蒙化州(今巍山彝族自治县)罗罗摩察火头过生琮,结庆甸(今凤庆)蒲蛮火头阿你通,率蒲蛮和罗罗摩察军反。则庆甸一带为蒲蛮与罗罗的共同杂居区。泰定年间在庆甸一带设置顺宁府,当地的罗罗即与蒲蛮一起纳入顺宁府管辖范围。显然,元代顺宁府境内的罗罗即利米。元朝以前的南诏、大理国统治时期,这部分罗罗(利米)与蒙化州的“罗罗摩察”有更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元朝时期共同联合起来进行反抗。利米是南诏、大理国统治时期西部“乌蛮”中的一部分。汉、晋时期,是滇西昆明族中的一部分。元朝初年,他们与蒙化州的“罗罗摩察”联系较多,但已有差异,这是长期与蒲蛮共同杂居的结果,因而在某些方面“颇类蒲蛮”。自汉、晋以迄于元朝,这部分“罗罗”自称为“利米”。元朝以后,部分“利米”人向东南部流动,清朝雍正年间到达普洱府辖境内。道光《普洱府志》卷十八说:普洱府属威远厅(今景谷县)有利米。道光《云南通志》引《宁洱县采访》说,宁洱县(今普洱)也有利米。近代彝族中有一部分自称“罗米”,是为彝族中的罗米支系。汉族仍称他们为“利米”或“侎俚”,即“利米”。主要分布在凤庆(顺宁)、景东、墨江、普洱、江城等地,与清代的记录情况基本相符。
参考资料:《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民族史》、《云南地方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常识》、《民清云南土司通纂》、《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