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彝学研究述略
作者 王明东 孔军 2008-12-15
原出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彝学研究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近20年,彝学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出彝学研究的勃勃生机。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社会历史与经济研究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方国瑜著《彝族史稿》(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版),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彝族史的专著,资料翔实,对于史料的考据甄别颇见著者之功力,对彝族的历史、经济的发展与演变都有深入的分析论证。《彝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按照时间发展顺序,阐述了彝族的历史概况,是彝族史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尤中著《中华民族发展史》(晨光出版社2007年版)、《云南民族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等系列著作中对于彝族的历史发展与演变的论述,亦成为彝学研究的重要论著。马长寿著《彝族古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将汉文、彝文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有机结合,对彝族历史上的许多重大问题有其独特的见地。陇贤君执笔的《中国彝族通史纲要》,首次记述了彝族从起源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易谋远著《彝族史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根据彝、汉文献以及调查资料,对彝族的族源、族称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翻译整理的大量彝族古籍文献为彝族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珍贵资料,其中《西南彝志》(一至十二卷) (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较为全面地记载西南彝族历史。罗希吾戈、杨自荣等译《夷僰榷濮(六祖史诗)》(汉文、彝文对照)(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展示了彝族“六祖分支”的历史面貌。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译《物始纪略》(三集七卷) (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彝族源流》(十六卷) (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1993年出版),张纯德所著《云南彝族氏族谱牒译注》(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杨风江译注《彝族氏族部落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等,内容涉及彞族的族源、历史、宗教、哲学、风俗、地理等内容。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外,魏治臻编《清实录彝族史料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徐铭编《清实录彝族史料辑要》(四川省民族研究所1983年),为后学研究彝族历史与经济提供了便于引证的资料。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相兴《彝族与古濮人关系论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认为古“濮人”为形成现代彝族的主要源流之一。易谋远《论彝族起源的主源是以黄帝为始祖的早期蜀人》(《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认为彝族起源于黄帝和炎帝,而以黄帝为始祖的早期蜀人乃是彝族多元起源中的主源。朱文旭《夜郎为彝说》(《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4期)认为夜郎与彝族具有密切的关系,作者还在《僰为彝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中持僰为彝的观点。陇贤君《彝族起源及形成的再讨论》(《思想战线》1989年第1期),王正贤(《试论彝族古代氏族部落的形成》(《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等论文。论者根据可见的汉、彝文献及考古资料,与演变进行了严肃认真、科学严谨的探索。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还有一些论著专门论述彞族经济问题,比如,韦安多《凉山彝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论述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经济和社会现状,以及如何发展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经济和社会的总体思路。马廷中《明清时期云贵地区彝族农业经济研究》(《师范学院学报》2003第1期)认为,明清时期是云南和贵州彝族地区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封建地主制经济逐步取代了封建领主制经济,由于明清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与统治,彝族退居山区和半山区,不利于彝族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近代以来云贵地区彝族农业经济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20年来关于彝族的历史与经济方面的论著较为丰富,其中,族源问题的探讨较为热烈,除了土著说外还有外来说,即东来说、南来说、北来说等等,其中以北来说较为普遍。土著说又分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西南土著说依据汉、彝文献资料,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今天的彝族。罗希吾戈在《试论彝族渊源》中持云南是彝族起源地的观点。东来说认为彝族来自古代战国时期的楚国。南来说认为彝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北来说认为彝族是从我国西北的氏羌系统中分化出来的,蒙默在《试论彝族的起源问题》(《思想战线》1980年第1期)中认为“彝族北来说应当是可以信从的”。彝族源于氐羌系统之观点在学术界得到普遍认同。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文化研究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张建华主编《彝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系统地探析了彝族的文化生活。马学良等编著《彝族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对彝族文化亦有全面论述。张福著《彝族古代文化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广泛采撷历史文献及考古学材料,对彝族古代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论证和考释。左玉堂等编《毕摩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收录了何耀华、杨成志、陶学良等诸多学者的论文近60篇,论述了彝族文化的起源、内容和特征。刘尧汉主编《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太阳历》等《彝族文化研究丛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2003年)共计50部,作者们将实地调查材料与彝、汉文献和考古资料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对彝族传统文化进行专题研究。白兴发著《彝族文化史》(云南民出版社2002年版)、师有福著《彝族文化论》(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等书对彝族的文化、哲学、宗教、天文、历法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另外还有一些针对局部地区或单个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的专著,如陶学良著《爨文化椎论》(德宏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对爨文化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韦安多主编《凉山彝族文化艺术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选编了林耀华、费孝通、韦安多等学者研究凉山彝族文化艺术的多篇论文。马林英著《彝族妇女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出版),是第一本向读者系统介绍四川彝族妇女文化的专著。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王正贤《彝古代文化论》(《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一文,对彝族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类型、层次作了分析。张方玉《彝族的建筑文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分析了彝族的建筑文化的特色及形成这些特色的原因。贾银忠《彝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从彝族文学和艺术等方面展开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陶学良《彝族文化研究鸟瞰———兼谈毕摩文化》(《民族艺术研究》1994年第1期,巴莫阿依《试论彝族毕摩的传承和教育》(《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第3期),余宏模《黔西北乌蒙山区向天坟与彝族传统文化》(《民族研究》1995年第4期)等,从文化的不同研究视角,对彝族传统社会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剖析,丰富了彝族文化研究的内容。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语言、文字研究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陈士林等编著《彝语简志》(1985年版),对彝语语音、语法、词汇及各地方彝语方言作了详尽的论述。黄建民著《彝文文字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对彝文的起源及性质等作了深入的探讨。阿余铁日著《彝文字形探源》(四川民族出版社),是第一部彝文字形探源之书。凉山自治州编译局选编《彝族语言文字论文选》(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汇集了罗常培、马学良、余宏模等一批著名学者上世纪80年代对彝语文的研究取得的成果。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编《彝文典籍目录》贵州卷(一) (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为研究这一地区的彝文典籍提供了基本的线索。贵州省毕节地区民委等单位编《彝文金石图录(第一辑,第二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 1994年出版),可帮助从事语言、文字、语音、语法研究的学者把握原始资料。朱崇先著《彝族典籍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王继超著《彝文文献翻译与彝族文化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戴庆厦等主编《彝语词汇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丁椿寿著《彝文论》(四川民族出版社),王正贤、张和平主编《贵州彝族语言文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等论著,均在彝学的语言、文字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周德才《彝语方言松紧元音比较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探讨了彝语松紧元音的类型、特征及发展演变轨迹。胡素华《彝语与彝语支系属语言的结构助词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举例分析了彝语与其他同语支语言结构助词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黄建明《关于彝族文字称谓》(《民族语文》2001年第2期),普忠良《彝族自称与彝语氏族地名》(《民族语文》2003年第1期)等一系列论文,为彝学语言、文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及新见解。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文学、艺术研究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力主编《彝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从总体上反映出彝族文学发展的基本概貌。举奢哲、阿买妮等原著《彝族诗文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是我国不多见的少数民族诗文论著。王昌富著《彝族妇女文学概说》(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在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领域里首次对妇女文学所作的专题性探讨。罗曲、李文华著《彝族民间文艺概论》(巴蜀书社2001年版),是第一部系统介绍彝族民间文学、民间歌舞、戏剧方面的专著。曾明等著《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系统地介绍了彝族毕摩、苏尼文化艺术,为人们开辟了审视彝族文化的新视角。张纯德著《古代彝族毕摩绘画》(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朴永光著《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出版)、陶学良著《彝族文学杂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等论著中提出的观点,是研究这一领域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洛木边果等《各地彝区支格阿鲁及其文学流传情况比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认为彝族支格阿鲁及其文学流传各地所反映的文化信息呈大同存小异的特征。鲜益《彝族口传史诗的语言学诗学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作者提出回归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本体———口头文学语言,是中国民族史诗研究的主要方向,确立了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新的思路。沙马拉毅著《论彝族毕摩文学》(《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1期),认为彝族对文献分为“毕摩特依”(祭祀书)及“卓卓特依”(民间文学)。巴莫阿依《彝族毕摩的剪纸艺术》(《民族艺术研究》1994年第1期),杨甫旺《彝族服饰艺术的文化内涵》(《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第5期),罗曲《凉山彝族传统民间歌舞》(《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0期)等文,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彝族的文学与艺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不乏新观点和见解。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哲学、宗教研究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伍雄武、普同金著《彝族哲学思想史》(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一次全面系统介绍彝族哲学思想史。王天玺、李国文著《先民的智慧———彝族古代哲学》(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全面论述了彝族的宇宙观及哲学思想。刘尧汉著《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对中国文明的起源作了有益的探索。普珍著《道家混沌哲学与彝族创世神话》(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版),从老庄哲学、彝族创世神话中与民间习俗等方面,阐释老庄哲学与彝族创世神话的关系。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司亚勤《论古代彝族的宇宙观》(《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一文,阐述了彝族先民对宇宙本原、人类起源及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认识。米正国《彝族传统人生理想述论》(《思想战线》1998年第4期)认为彝族传统人生理想的内容有战胜自然、追求自由平等的人生价值,追求德行合一的理想人格等方面。张纯德《试析彝族先民的“天人合一”观》(《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普同金《彝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死亡观》(《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等文章,对彝族哲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宝库。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彝族卷)的出版,为彝族宗教与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学良著《彝族原始宗教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全面而详尽地记述了彝族原始宗教各种祭祀和巫术活动的道场、仪式与程序。孟慧英著《彝族毕摩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比较完整地研究了彝族宗教神职人员的体系。朱文旭著《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探讨了早期彞族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向祖先崇拜过渡的轨迹。杨和森著《图腾层次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揭示了图腾所固有的原生形态、演生形态、再演生形态等层次关系。刘小幸著《母体崇拜———彝族祖灵葫芦溯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将彝族的祖灵虎葫芦追溯到夏代以前的远古伏羲氏族部落。王光荣著《通天人之际的彝巫“腊摩”》(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阐述了从“腊摩”的产生,到“腊摩”的历代兴衰。刘尧汉整理《我在神鬼之间———一个彝族祭司的自述》(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被称为“吉克预测学”的汉译本。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整理翻译《彝族指路丛书》,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古籍协作会学者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并决定四省区各自整理翻译各自的《指路书》,总称为《彝族指路丛书》。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普同金《彝族信仰的毕教》(《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论述了毕教和毕教信仰的产生、性质、内容和特点,毕教的演变和发展,毕教信仰与社会生活等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李正文著《凉山彝族祖灵祭文化内核探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3期),祖灵信仰是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余宏模著《夜郎竹王传说与彝族竹灵崇拜》(《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期)认为彝族的“竹灵崇拜”习俗与彝族古代社会的竹灵崇拜有关。蔡富莲著《凉山彝族的招魂仪式及灵魂崇拜》(《宗教学研究》2003年1期)认为凉山彝族民间盛行灵魂崇拜,人们认为灵魂与生命休戚相关。吴建萍著《论彝族的自然神与自然崇拜》(《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1期),认为“万物有灵”自然崇拜观是彝族原始宗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林英《彝族图腾的分裂和流变形式》(《宗教学研究》1999年1期)指出彝族图腾的分裂、流变是因民族的分化和迁徙所致。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政治、法律研究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杨怀英主编《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法律制度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首次以专著的形式论述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法律制度简况。张建华著《彝族社会的政治与军事》(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从分析彝族人口、历史沿革、经济形态入手,进而阐述彝族社会的政治与军事。王明东《彝族传统社会法律制度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出版),张晓辉、方慧主编《彝族法律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对彝族传统社会的法律制度进行了研究。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杨甫旺著《彝族纳楼土司世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论述了彝族纳楼土司的兴衰史及纳楼土司普梅夫一生的传奇经历。潘先林著《云南彝族统治集团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对民国年间云南彝族统治集团进行了剖析。谢本书著《龙云传》、《张冲传》,谢本书、牛鸿宾合著《卢汉传》,王朝柱《龙云、卢汉与蒋介石》,余宏模著《明代彝族女杰奢香》(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等彝族上层人物传记,亦为我们了解彝族社会的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外,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相关的研究著作相继问世,集体编写的有《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性质讨论集》、《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明清彝族奴隶社会》,胡庆钧著《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形态》、《明清彝族社会史论丛》,周自强著《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伍精忠著《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等论著,资料翔实,论述深入,在学术研究上均有贡献,是后学了解凉山彝族传统社会必读之书。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程雅群《彝族习惯法中的祖先崇拜因素初探》(四川大学硕士论文)阐明彝族祖先崇拜对彝族习惯法的制约及习惯法与现代法的冲突与调适。张明泽《彝族习惯法之效力渊源考》(《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1期)认为地方习惯法是民族地区社会关系的主要调整器,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晓蓓《凉山彝族奴隶的法律地位———兼与清代奴婢比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论述了凉山彝族奴隶的特点。龙倮贵《浅析滇南彝族历史上的习惯法》(《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就滇南彝族历史上的裁判方法、惩罚制度,以及正确看待这些习惯法进行了论述。徐铭《白彝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凉山彝族传统社会的基础》(《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等,为我们了解彝族社会的政治、法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和借鉴。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婚姻、家庭及伦理制度研究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对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其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到彝族婚姻、家庭方面的内容。比如《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收录了云南彝族婚姻、家庭等方面的31篇调查资料。华林《西南彝族历史档案》(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收录与婚姻家庭有关的档案、契约、文书,从中可窥见彝族婚姻家庭与伦理道德之一斑。袁亚愚主编《当代凉山彝族的社会和家庭》(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对当代凉山彝族的社会和家庭的现状及变迁状况作了细致的研究。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汪宁生《云南永德县彝族(利米人)的婚姻形态———附论远古婚姻家庭研究中若干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1期)指出利米人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但婚后享有充分性自由。巴且日火著《凉山彝族非血缘亲属称谓试析》(《民族语文》2000年5期)认为在严格实行等级内婚制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存在一套系统的非血缘联系的亲属称谓制度。颜小华、李林凤著《西南彝族传统婚姻形态的宗法性探究》(《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2期),认为西南彝族传统婚姻体现了彝族族权、父权、夫权的宗法性特征。徐睿著《凉山毕摩教和彝族女性———宗教对性别角色的塑造》(《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认为在凉山根植于父系家支组织的毕摩教对女性成长有极大的影响。彭逢铭著《当代凉山彝族婚姻家庭的特点和趋势》(《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期),认为当代凉山彝族婚姻家庭继承了家支外婚和姨表不婚的制度,同时,残存着民族内婚和等级内婚、父权家长制及包办买卖婚姻等形式。张晓蓓著《彝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特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期),认为婚姻家庭习惯法体现出了等级原则、血亲原则、宗族家支原则。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张德元著《凉山彝族家支制度论要》(《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4期),认为家支是一种父系氏族组织,保留着许多古代父系氏族制度的特征,被称为活的社会“化石”。郭金云等《凉山彝族“德古”的特征、现状与再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5期),认为德古是通晓习惯法的家支头人,在彝族历史上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呈现了自身独有的特征。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刘俊哲著《凉山彝族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认为凉山彝族传统道德有着以维护家支制度为核心,重实践而轻理性,强调狭隘的整体和谐,重名轻利和强烈的等级色彩等五大基本特征。司亚勤、王路平著《试析古代彝族的伦理思想》(《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3期),认为古代彝族把热爱劳动当成最高的道德准则,“重孝贵和”是其伦理思想。古代彝族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伦理思想与原始宗教、风俗习惯融为一体。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八、天文、历法研究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陈久金等著《彝族天文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是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天文学史专著。以彝族的十月太阳历为基础,建立起五方星、阴阳五行等一整套天文学理论。把濒于泯灭的彝族天文学挽救和整理出来。卢央著《彝族星占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对彝族占星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该书被称为“行将成为绝世之学”。罗家修著《古今彝历考》(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出版),作者以大量的文字材料和调查资料,运用天文学的一般原理对彝族历法作了系统的阐述。周士一著《中华天启:彝族文化中的太一、北斗与太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版),论述了包括人体学在内的天文学,包括天文学在内的人体学。这个天文数学体系仍然存活于彝区,其特色是以太一为本的北斗与太阳的异向同步远动。刘尧汉、卢央著《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版),认为彝族太阳历其科学性优于现行公历,其历史悠久达万年以上。王子尧、山口八郎主编《中国彝史文献通考.第1卷:彝文》(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版)第一卷,阐述彝族先民对宇宙的生成、天地的起源、日月星辰的形成及各星座的命名等一系列现象的推测和看法。黄承宗《凉山彝族古代天象观测的研究》(《凉山彝族文化艺术研究》2004年第8期),刘尧汉《从中国彝族十 八月历到美洲墨西哥玛雅十八月历》(《凉山彝族文化艺术研究》2004年第8期)等等较的影响。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九、医药研究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耕冬、贺廷超著《彝族医药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首次系统地介绍彝族医药以及与此有关的知识,探讨和论述了彝族医药中科学与迷信、医药与巫术、唯物与唯心之间的关系。王敏、朱琚元著《楚雄彝州本草》(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所收的药物、彝医用药经验和临床验方都是在田野调查获取得真实材料。作认为《彝州本草》比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它不仅具有医学实用价值,还具有历史、哲学、语言等方面的研究价值。红河州彝族学学会编《象形医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认为象形医学就是取自然植物、动物和矿物药中和人体组织、患病部位、疾病表现特征相同相似的东西,以治疗人体各种患疾的一种方法。阿子阿越编著《彝族医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年版),论述了彝族医药发展史,彝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各科200多个病种,载1000余方。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8月在云南省楚雄召开彝族古文献与传统医药开发利用际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了《彝族古文献与传统医药开发利用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收录了与会学者研讨彝族医学的论文20多篇,深入剖析了彝族医药的开发与应用问题。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近20余年来,出版和发表的彝族研究论著颇多,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把彝学研究推向了新的发展平台,呈现出以下特征: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人才梯队业已形成,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彝学研究所、贵州民族学院彝文文献研究所等10多个专门的彝学研究机构,极大地推动了彝学学科的繁荣。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彝学的学术会议己形成制度化、定期化。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古籍收集整理出版协作会召开了10次会议,全国彝学学术研讨会已召开了6届,国际彝学研讨会已召开了4届,彝学研究正逐步走向世界。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彝学研究从最早的民族源流、地域分布、社会形态等问题,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宗教、文学、艺术、美术、天文、历法、哲学、科技等领域。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彝学研究中民族史与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及语言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有效结合,大大推进了彝学研究的向前发展。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五,研究人员中单兵作战多,集体联合攻关项目少,尚难从某部论著中窥彝学研究之全貌,为彝学研究中一大憾事。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以团队形式进行彝学重点研究的项目逐渐增多,《中国彝族通史》撰写工作进展顺利,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拟用5年时间完成百部精品彝文典籍的收集、整理和编译工作。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六,彝学研究中,从时限上看,古代部分研究较为深入,受关注的程度高,近代、现代部分的研究略显不足。从研究类别来看,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居多,而运用研究明显不足,学术研究为现实服务的功能尚需加强。GP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布: beley工作室 编辑: 尼扎尼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