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部彝文古籍,连接成彝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8月1日,贵州省彝文古籍文献研究基地挂牌仪式暨彝学服务国家战略及地方需求研讨会,在贵州民族大学举行。这是继我省去年被纳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后的又一彝学研究成果。2014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专项区域规划《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我省被纳入其中,毕节市列为核心区域,六盘水市、贵阳市分别被列为辐射区域及城市枢纽。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我省彝族文化研究快速推进,发展势头喜人。
省彝文古籍文献研究基地由贵州省彝学研究会和贵州民族大学共建,支撑平台有贵州民族大学彝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毕节市彝文翻译研究中心及全省市州彝学研究会。
我省始终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建设,着力推动彝族文化发展。2011年1月,毕节大方古彝文化产业园纳入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写入我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取材于彝族历史文化的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央视热播后,我省彝族文化研究呈现出崭新的气象。
近年来,我省彝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彝文古籍翻译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在国内彝学界产生广泛影响,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上百部,承担20多项国家级项目。我省彝文古籍藏书数量全国最多,仅毕节翻译研究院的藏书就达万册,贵州民族大学也有上千册。这些古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为彝学研究提供了丰富扎实的原始资料。
我省彝学研究发轫于上世纪50年代,从1955年到1986年,毕节地区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整理翻译100余部2000多万字的彝文古籍,公开出版《西南彝志》等62部、120余卷、1826万字,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彝文典籍目录·贵州卷》等一批成果连获省部级以上大奖。1986年至2007年,在威宁、赫章、大方等县,都成立有古籍办、彝文翻译组、文献研究中心等相关机构,彝文古籍挖掘、整理、翻译等方面的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格局。
在彝学研究领域,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代表的“学院派”学术气氛浓烈,研究成果累累。该校彝族研究专家王子尧等出版的《彝族诗文论》、《彝族诗律论》、《论彝诗体例》等专著轰动彝学界,颠覆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没有文艺理论的观点。据了解,贵州民族大学的彝学研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原始资料充足,吸引全国彝学研究专家参与研究。校长张学立说,贵州民族大学依托学科建设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彝学的研究提供良好支撑。
作为彝学研究核心区之一,贵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地域特色,研究水平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彝文古籍的挖掘、整理、翻译、研究成效卓著,毕节翻译整理的《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堪称宏篇巨著,奠定了贵州彝文古籍翻译水平在全国的地位。
“贵州省注重彝文研究人才的培养,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为彝文古文献的翻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继超说,彝族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但关于彝族变迁、西南地区民族发展的记载,零星散落,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翻译、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昌学院教授洛边木果告诉记者,贵州在彝文古籍研究方面博大精深,彝族古籍文献最为丰富,仅在毕节就发现各种彝文石刻3000多件。他说,贵州彝学研究的良好基础,为彝文古籍文献研究提供了正规、优质的平台,这对彝文古籍文献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民族文化研究在新时期新背景下意义重大,贵州彝文古籍文献研究基地的建立为华夏民族多样性,民族融合大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何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产业,这是我们正在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院长王明贵说,毕节作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核心区,不仅重视文化的历史文化研究,更加关注产业化的发展。贵州彝学研究已经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古文献研究基地的建设,更是为彝学服务彝族地区、发展彝族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